s 閱讀頁

第二十節 《貞觀政要》

  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政績及君臣論政的史書。編纂者吳兢(約699~749),唐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大足元年(701),由宰相魏元忠、朱敬則等人薦舉,被召人史館,此後長期在國史館任職。曾撰《唐書》九十八卷(一說六十五卷),《唐春秋》三十卷,均已散佚,惟此書存。

  《貞觀政要》係“隨事載錄”而成,凡十卷四十篇,約八萬字。它以君道、政體、任賢、納諫、君臣鑒戒等為篇目,分別采摘唐朝貞觀年間(627~649)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四十五人的政論、奏疏以及重大政治設施內容,讚頌唐太宗的德政與治術,告誡李唐後繼人“克遵前軌,擇善而從”,以永保唐朝基業。主要內容包括治國方針、選賢任能、精簡機構、申明法製、崇尚儒術、評論曆史得失等方麵,同時強調統治者的自身修養,如敬賢納諫、謙遜謹慎、防止奢惰等。全書簡明扼要,具有獨創性。

  《政要》頗受唐朝統治者重視,被“書之屏帷,銘之幾案”,列為皇家子孫的必讀教本。由宋至清,曆代封建統治者皆推崇此書。《貞觀政要》約在9世紀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受到重視,也被列為皇家、幕府的政治教本。

  《貞觀政要》國內外現存的古寫本有二十餘種,其中日本所存的十八種,均屬12世紀以前的寫本。木版刻本有十二種。現存最早的刻本是中國明朝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本(北京圖書館藏)。元朝儒臣戈直校勘諸本,加寫注釋和按語,重新編輯,並搜集唐、宋儒臣柳芳、歐陽修、司馬光等的有關評論,附於章末,於至順四年(1333)刊行。通稱為“戈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涵芬樓影印明刊“戈本”為底本,刪去書中評論,保留原注,重加標點印行。日本原田種成博士以日本古寫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建治本”)為底本,就日本現存各種抄本、校本、刊本二十餘種進行校勘,並參照《魏鄭公諫錄》等書加以核對,編成《貞觀政要定本》,於1962年刊行。該本基本概括了日本現存各種版本的長處,其中有些內容為戈本所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