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鳴雷,浙江臨海人,字子豫,號華峰。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卒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狀元。
秦鳴雷自幼多難,剛滿月,母親去世。五歲父喪,由伯父收養,他的兩個哥哥取進士後,激勵他更加發憤。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舉,次年考中進士。本科殿試,閱卷大臣先定無錫進士吳情為第一名,世宗不悅:“無情之人豈能居榜首?”又稱自己祈雨,夜夢聞雷聲,因命遍閱各卷進士姓名,得秦鳴雷,大喜,遂擢為第一。而吳情隻因父母名字起得不好,失了狀元,降為第三。據傳當時流傳一句打油詩:“無情舉子無情帝,鳴雷隻好揀便宜。”
史載,是科主考張瀚病卒貢院,修撰茅瓚代為之。世宗疑彌封卷內必有大學士少傅翟鑾之子汝儉、汝孝,遂有意改第一為第三,又改第三為二甲第四,拆卷,果第三者汝孝也。此案涉及官吏分別治罪。
秦鳴雷登第後,授修撰。曆充庚戌會試同考官,壬子鄉試主考,升左諭德,晉南京國子監祭酒。嘉靖四十一年官至禮部右侍郎,尋轉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後主動請免。隆慶五年(1571)為南京禮部侍郎,升該部尚書。萬曆元年(1573)因厭惡官場明爭暗鬥,請求致仕,隱居家鄉20後卒,享年76歲。
秦鳴雷為官注重實際,胸無城府,在禮部曾糾正了官員考察中的一些陋習積弊。也曾設法挫敗過太監們企圖借修長陵神道橋中飽私囊酌計謀。每遇災荒,為民請命,死後入祀鄉賢祠。有《談資》、《倚雲樓遺集》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