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淶,浙江慈溪人,字維東,號明山。生年不詳,卒於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狀元。
姚淶之父姚鏌,為明弘治六年(1493)進士,官至左都禦史加太子少保。長於軍事,多有建樹,為一代名臣。
此科共選進士410名,其中不乏名人雅士。如探花徐階,官至內閣首輔,禮部尚書。而姚淶卻名聲不顯,他狀元及第後,授翰林院修撰。時值世宗欲尊生父興獻王為皇考,命群臣商議行大禮,姚淶與楊慎、舒芬、楊維聰等眾廷臣均以為不可,上疏極諫,以至伏左順門哭諫,激怒世宗,被廷杖。姚淶後又上疏請黜元世祖祀,以正祀典。世宗命禮部複議,多數官員認為,元朝曆九世而亡,元世祖最賢,其一代之治也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古人有:“夷狄而中國則中國之”的說教,而且,自古帝王對亡國之君都加優遇,以昭忠厚。明太祖神謀睿斷,將世祖入祀,迄今已有百餘年,宜尊舊製,廟祀如故,此千古不易之論也。世宗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後來,歲有邊患,禮部主事傅伯棟再次上疏,世宗遂詔令撤其塑像,革其祀。其後,世宗詔姚淶預修《明倫大典》,姚淶懇辭不與。次年,為父奔喪。嘉靖十六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