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浙江餘姚人,字德輝,號實庵,晚號海日翁。曾讀書龍泉山中,學者又稱龍山先生。生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卒於明嘉靖元年(1522)。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醜科狀元。
王華自幼聰慧機敏,剛學會說話,祖父便教他古詩,稍長,讀書過目不忘。六歲時,與一群小兒在河邊戲水,見一醉漢前來洗腳,把錢袋忘在河邊,王華拾起,打開一看,內有數十兩黃金,心想,此人酒醒必來尋找。但現在又恐被人搶去,於是,王華心生一計將錢袋投入水中,坐等失主。不久,那人果然號泣著跑來,王華迎上前說:“是來找你的金子嗎?”於是把扔金子的地方指給他,醉漢找到金子感激非常,拿出一兩酬謝,王華笑道:“不拿你數金反要你一兩嗎?”終不受。
王華十分好學。有一年,鄉裏搞迎春大典,大人小孩都蜂擁而去,王華依然獨坐窗前,誦讀不輟。剛成年,道德文章,名聲鵲起,富家大族爭相禮聘為子弟之師。
王華登第後,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因才學出眾,器度不凡,在講幄最久,孝宗特別器重,曾命賜金帶,四晶官服,眷賜日隆。預修《大明會典》、《通鑒纂要》,擢禮部右侍郎,仍兼日講官。
武宗即位,劉瑾專權,朝中大臣紛紛爭走其門,而王華獨不往。劉瑾素慕王華為人,曾兩次派人說,他與王華有舊,若能去見他一麵,可立登相位。王華操持堅定,不肯趨附。長子守仁亦忤劉瑾,劉瑾惱羞成怒,貶守仁,調王華為南京吏部尚書,次年又借端令王華致仕。王華聞命處之坦然,以為“從此可以免禍矣”。歸田後,以讀書自娛,侍奉百歲老母,雖年已70,仍行孝於床前,為世人稱讚。至劉瑾事敗,恢複原官。嘉靖元年卒於家中,享年77歲。
王華為人醇厚,頗有節操,善惡分明。臨危臨難,從容不迫,持身儉樸,利害得失不係於心。王華博學,賦詩作文皆信筆立就,不事雕琢。著有《龍山稿》、《垣南草堂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