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夔,江西新建人,字大韶,號約齋。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卒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庚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工部尚書。
一夔本姓謝,因祖父避仇外家,冒姓王,及一夔顯貴,始複原姓。一夔之父王得仁,為汀州府推官,廉能勤敏,上下愛之。時鄧茂七之亂,朝廷命將討之。擒賊首,諸將議窮搜,得仁恐濫及百姓,力請招撫,辨釋難民三百,大得民心。後在平寇中病逝,汀州軍民哀慟,哭奠者道路相屬,多繪其像祀之。至一夔狀元及第,官至尚書,人們都說這是陰德之報。尚書張詩雲:“忠言極諫拯疲民,戮力勤王不顧身。百戰能緣王事烈,萬家因感使君仁。春日瘴地棠陰滿,雨過山城草木新。子占大魁孫血食,皇天應不負斯人。”
一夔取狀元後,預修《英宗實錄》,升左春坊左諭德、翰林學士。成化七年(1471)應詔陳五事:“請正宮闈,親大臣,開言路,慎刑獄,戒妄費。”語辭極懇切。憲宗閱後大為惱怒,下詔切責。後累遷至工部尚書。因病卒於任上,享年63歲,贈太子少保。正德年間,諡文莊,著有《謝文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