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節 黎淳

  黎淳,湖廣華容(今湖北華容)人,字太樸,號樸庵,學者稱為樸庵先生。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卒於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丁醜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黎淳少年立誌,發憤讀書。天順元年果獨占鼇頭,舉進士第一,時年34歲。預修《英宗實錄》、《資治通鑒綱目》,進左庶子。成化十四年(1478)擢禮部右侍郎。弘治元年(1488)擢南京工部尚書,尋改禮部。

  黎淳為人剛毅,尤好直言。成化三年荊門州學訓導高瑤請追代宗朱祁鈺廟號,黎淳力爭,認為不當複,並主張追究指使之人。憲宗道:“景泰往過,朕未嚐介意。”後竟恢複王帝號,而黎淳之言多為士論所薄。

  黎淳性耿介,門生尹華亭以雲布寄淳,不受,責之曰:“古之為令,拔葵藝麻,今之為令,織布添花,吾不用妖服也。”黎淳持身甚謹,持法益堅,不受私饋,臨財不苟。在吏部為官時,有人請托,他總是笑著答應,然竟不行。聞人有玷缺,雖所甚愛,必加摧抑,不曲為庇。聞人有難,盡全力幫助,其兄嫂早亡,遺孤皆年幼,黎淳將他們收養在自己身邊,視如己出。山東副使董國器妻死,而董適未還,黎淳展省至臨清,使攜其柩以歸。太常卿孟士亨卒,家貧不能葬,黎淳倡議諸鄉人出錢出物為其辦喪事。在家鄉,黎淳捐資築堤四十丈,為民稱頌。觀其一生仍不失古大臣之風。享年70歲,諡文僖,有《龍峰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