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鶴齡,江西泰和人,字延年,一字延之,號鬆波,一號叟。生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卒於明正統六年(1441)。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辛醜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講學士。
曾鶴齡少具異秉,尤精《書經》。與兄同領鄉薦,兄中進士,他主動放棄應考機會,在家侍養雙親,直到近四十歲方進京會試,其孝悌之名聞於遠近。
會試途中,曾鶴齡與浙江數舉子同舟。這些舉子皆年少狂生,見鶴齡獨坐簡默,便舉書中疑義問之,鶴齡乃遜謝不知,眾舉子竊笑道:“夫夫也,偶然與薦耳。”遂以“曾偶然”呼之。待至考畢發榜,浙江舉子皆落第,鶴齡獨居榜首,時年39歲。曾狀元乃寄詩一首:“捧領鄉書謁九天,偶然趁得浙江船,世間固有偶然事,不意偶然又偶然。”
正統三年(1438)曾鶴齡預修實錄成,進侍講學士。在任順天府鄉試主考時,初試之夕,試院起火,部分試卷被燒。有司懼怕,不敢請旨另試,欲清場屋以終後兩試。鶴齡毅然堅持“必更試,然後百病滌,至公著,不然,雖無所私,亦招怨謗。朝廷何惜一日之費以成此盛舉哉”。有司具二說以進,英宗下詔“更試”,眾皆懾服。
曾鶴齡供職翰林20年,文章之美,中外稱之。正統六年病逝任上,享年五十九歲。著有《鬆坡集》、《叟集》。
邢寬,直隸無為州(今安徽無為縣)人,字用夫(一作用大)。生年不詳,卒於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署南京國子監事。
邢寬家境殷實,祖父、父親皆為地方官吏,常憐憫囚犯,為之寬刑,甚得鄉裏好評。其父有子,為弘揚祖德,即取名邢寬。
邢寬自幼穎敏,力學不輟。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廷試,初擬孫曰恭為一甲第一,成祖覺得“曰恭”二字豎行寫在一起像“暴”字,心中不悅,因他一向倡言為政應克己寬仁,豈容“暴”字。遂將孫曰。恭的名字劃掉,又於別卷中見有“邢寬”二字甚喜,便道:“孫暴不如刑寬”,遂定邢寬第一。成祖還特意用殊筆親書邢寬之名於榜首,當時鹹以為寵遇。
邢寬取狀元後,授修撰,預修《仁宗實錄》、《宣宗實錄》,升翰林院侍講。正統四年(1439)為會試同考官。邢寬素患足疾,請回鄉,老母尚健。他注意體察民情,曾上疏反映民間疾苦,得到嘉許。正統十一年(1446)複召還京,重任前職,次年主順天府鄉試。景泰三年升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署南京國子監事。
邢寬為官30年,官位不顯而處心夷坦,處事寬容,與人結交始終不渝。景泰五年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