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時中,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名可複,以字行。生卒年均不詳。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辛卯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蕭時中少年即負大誌,與其兄蕭不敏互為師友,刻苦學習。永樂六年(1408)鄉試以第一名中舉。永樂七年己醜會試後,因明成祖朱棣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舉行廷試,因此,本科也稱己醜科。廷試結果,蕭時中蟾宮折桂,一舉奪魁。同籍前二科狀元曾曾為他中狀元賦詩一首:“鄉袞曾掄宋殿魁,廬陵(指蕭時中)文運喜初迥。九重天上承恩渥,八十人中識俊才。蠹簡幾年窺夜雪,龍門一日動春雷。行人若向青雲望,定有紅光燭上台。”
蕭時中為人溫和,言行謹慎,謙虛禮讓。居官常憂心國事並勇於進言。曾因災異發生,陳奏八事,極盡時弊卻又措辭委婉,得成祖嘉納。預修《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書。後病逝於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