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宋朝狀元

  楊礪

  楊礪,京兆(今陝西戶縣)人,初名礪,字汝礪。生於後唐明宗天成五年(930),卒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庚申科狀元。是宋朝的第一個狀元。

  楊礪剛中狀元,父親就去世,其悲痛欲絕,竟數日水米不進。後以奉祿不足以養母為由,閑居不仕,直至官府、親朋催促才始赴任。不久,又因母病辭官。

  開寶九年(976),詣闕獻書,楊礪被召試於學士院,授隴州防禦推官。後入京,遷光祿寺丞。母親病逝,服喪期滿,轉為秘書丞,改任屯田員外郎後,任鄂州知州,因善於治理而名著於朝野。

  端拱元年(988),楊礪充記室參軍,遷水部郎中。真宗曾問其何年及第,楊礪默而不答。後真宗知其為狀元,後悔所問。從此,對其不以狀元自傲的品德,極為敬重。淳化六年(995),趙恒立為太子,楊礪兼右諭德,轉度支郎中。趙恒登基後,拜楊礪為給事中,判吏部銓。負責銓選官吏。不久,召入翰林為學士。鹹平初年(998),楊礪知貢舉,拜工部侍郎、樞密副使。第二年,因病離世,享年69歲。真宗十分悲痛,對宰相言:“楊礪耿直清苦,正欲重用之時去世……。”遂冒雨前往吊唁,因車駕進不了胡同,真宗竟徒步至其靈前,悼念追憶良久。回朝後,詔令罷朝致哀,追贈兵部尚書。

  楊礪為文崇尚繁瑣,無一定師法。在翰林院時,起草詔令迂怪,常被人哂笑,也不在意。著有文集二十卷。

  張去華

  張去華,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字信臣。生於後晉天福三年(938),卒於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辛酉科狀元。

  張去華少年好學上進,善詩賦,以蔭補太廟齋郎。十八歲時,周世宗平定淮南,去華感歎到:“兵戰不息,民事不修,難於長治久安”,遂著《南征賦》、《治民論》,獻於世宗,世宗閱後十分欣賞,詔授禦史台主簿,去華認為此職非大丈夫所為,竟棄官回鄭州,三年不出。

  宋朝建立,張去華挾詩文遊京師,其行為文章為李所稱揚,一時名聲大噪。中狀元後,拜秘書郎,入值史館。一年後,因未得升遷,上章自述,指責知製誥張澹學識淺薄,卻居高位,請求與之考校,驚動太祖,立被召試於殿前,果如其言,遂擢其為右補闕。

  太平興國四年(979),去華隨太宗征討太原,受命為京東轉運使,曆左司員外郎。興國七年,為江南轉運使。雍熙三年(986),太宗討伐幽州,去華就命為河北轉運使,知陝州。赴任前,著《大政要錄》三十篇,太宗閱後深為嘉許,將其留於京師。鹹平二年(999),去華患病,請分司西京(今河南洛陽),在其府宅,建“中隱亭”,以示隱居。景德元年(1004),以工部侍郎身份致仕。未及二年,病逝於家,享年六十九歲。

  張去華相貌英俊,擅長議論,有氣節,為官剛正。曾收養父親生前好友何氏之二子,教導其讀書成才。去華為官,關心百姓疾苦,曾著《元元論》,論述為政以養民重農為急,得真宗詔令,以絹書寫成十八軸,掛於龍圖閣四壁。

  張去華擅長詩文,留有文集十五卷。其子張師德亦為宋朝狀元,父子被時人所稱頌。

  馬適

  馬適,九江湖口(今江西湖口)人,字誌達,生卒年不詳。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壬戌科狀元。

  馬適少年時,聰明好學,孝敬父母。中狀元後,未及授官,就得到母親病逝的消息,遂匆匆趕回家治喪。母親入殮,馬適因悲痛過度,不治而亡。

  據傳:馬適祖父馬良俊葬襆頭山,當時此地曾有讖語,稱:“沙州圓,出狀元”。建隆三年,沙州果然圓了,而馬適也恰巧得中狀元。

  蘇德祥

  蘇德祥,青州(今山東益州)人,字號、生卒年不詳。宋太祖建隆四年(963)癸亥科狀元。

  蘇德祥為後漢宰相蘇禹之子。中狀元後,衣錦還鄉,當地太守曾親自為其設宴慶祝。席間,伶人載歌載舞,太守高興地命伶人獻辭,辭有:“昔年隨侍,嚐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狀元先輩。”以示其父子榮耀。

  蘇德祥工詩文,官至右補闕,內供奉。清代學者厲鶚輯撰的《宋詩記事》中收有其《贈南嶽宣義大師英公》詩。詩雲:“學就書聞在道林,幾年辛苦用身心。九霄雨露酬知早,百首風騷立意深。青白野雲閑裏臥,古今碑碣醉中尋。因何負此多般藝,可惜教師鬢雪侵。”

  李肅

  李肅,開封府(今屬河南)人,字季雍,生卒年不詳。宋太祖乾德四年(966)丙寅科狀元。

  李肅少年時,聰明過人,十歲就能寫詩為文。中狀元後,曆官濮州、博州從事,遷保靜軍節度推官。

  李肅嗜酒,與親友會飲而卒,年僅33歲。其為文甚工,著有《代周答北山移文》、《吊幽憂子文》、《病雞賦》等篇,另有《大宋樂章》一書。

  劉蒙叟

  劉蒙叟,寧陵(今河南寧陵)人,字道民,生卒年不詳。宋太祖乾德五年(967)丁卯科狀元。

  劉蒙叟為參知政事劉熙古之子,好學上進,擅長詩文。中狀元後,曆知廬、滁、濠、汝四州。真宗即位後,劉蒙叟上疏,勸真宗“學儉戒奢,謙遜謹慎,輕徭薄賦,勤理政事……。”受到真宗嘉獎。不久,以本官入值史館。當時真宗詔令史館各臣進獻自己舊作,而在眾多文章中,以劉蒙叟所著為最佳。劉蒙叟任職方郎中後,因足疾而上疏乞請致仕,真宗詔令以太常少卿身份退休。卒於家,享年73歲。

  劉蒙叟著有《五運甲子編年曆》三卷。

  柴成務

  柴成務,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人,字寶臣。生於後唐閔帝應順元年(934),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太祖乾德六年(968)戊辰科狀元。

  柴成務中狀元後,出任峽州軍事推官,改曹州、單州觀察,遷大理寺。太平興國五年(980)轉太常寺。從興國八年起,曆知果州、蘇州,為兩浙路轉運使,戶部員外郎,入值史館,為戶部判官。期間,曾奉命出使過高麗。

  淳化二年(991),柴成務為京東路轉運使時,黃河在宋州決口。柴成務上表道:“河水所經之地肥沃,希望免除租稅,鼓勵百姓耕種。”太宗采納其言,召為司封郎中,知製誥。呂蒙正為相,柴成務因與其有姻親關係,自請辭職,太宗不準。淳化四年,柴成務與魏庠同為給事中。四川農民起義被鎮壓後,柴成務曾去安撫,改左諫議大夫,知河中府。

  真宗即位(998),遷給事中,知梓州。不久召回,又遣知青州,柴成務上疏請求待太宗永熙陵封土後再到任。旋奉詔與錢若水編輯《太宗實錄》,書成,知揚州。回京後,為刑部尚書,因杖責部下的傲慢無禮,被彈劾,真宗詔令處理此事,柴成務道:“忝為長官,杖一小吏而遭劾,有何麵目生在大堂上斷案。”遂憤而辭職,居家數年後去世,享年71歲。

  柴成務博學多才,擅長寫詞,每發議論,幽默成趣,時人推崇其文雅,但其為官缺乏清廉名聲,故輿論對之非常惋惜。

  安德裕

  安德裕,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字益之,一字師皋。生於後晉高祖天福四年(939),卒於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己巳科狀元。

  安德裕父親安重榮是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因舉兵反叛敗亡。安德裕被將官秦習收養,改姓秦。安德裕從小喜愛筆硯,見到文字就誦讀。少年有誌,蔑視權貴,學習刻苦,通曉文史,尤精於《禮記》、《左傳》、《漢書》。秦習死後,改回本姓。秦習家人將家產悉歸安德裕,其推辭道:“這些家產,與我何幹!大丈夫應自己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豈能屑屑於他人財富。”

  安德裕中狀元後,曆任歸州軍事推官、大理寺丞、著作郎、秘書丞。知廣濟軍後,著《軍記》、《圖經》三卷,受到太宗嘉獎,改任太常博士。

  太平興國八年(983),安德裕任秦州通判。雍熙元年(988),遷主客員外郎,通判廣州,未及赴任,宰相言其有史才,即以本官入值史館。淳化四年(993),出任“壬辰科”主考官。至道元年(995),進獻《九弦琴五弦阮頌》,其文采倍受太宗嘉賞。第三年,轉金部郎中,出知睦州。回京後,判太府寺。鹹平五年(1002),病逝於家,享年63歲。

  安德裕性格耿直自負,喜歡獎掖後輩,文學家王禹、狀元孫何均得到其關心與幫助。但安德裕嗜酒太過,常為時人議論指責,故官位不顯。安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存世。

  宋準

  宋準,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子平。生於後晉高祖天福三年(938),卒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宋太祖開寶六年(973)癸酉科狀元。

  癸酉科考官為翰林學士李,擢宋準為第一名,貢士徐士廉擊登聞鼓,狀告李在錄取上徇私用情。太祖震怒,親召宋準於殿上複試。太祖見宋準相貌英俊,聰敏迅捷,非常讚賞,認為就應是這樣的人奪魁,遂複欽定宋準為第一。此後,省試之後再加殿試,成為製度,曆元、明、清未改,宋準便成為宋朝殿試產生的第一位狀元。

  開寶八年(975),宋準受詔修定諸道圖經。不久,又奉命出使契丹。第二年,南平軍改為南平州,宋準為知州,加著作佐郎。太平興國四年(979),遷著作郎,通判梓州。回朝後參與編輯文獻。興國八年,主持貢舉,出為河北轉運使。雍熙四年(987)患病,遷金部郎中,免知製誥。端拱二年(989)病逝,享年51歲。

  宋準風度瀟灑,辭采清麗,為官有政績。趙普誣陷盧多遜與秦王勾結,圖謀不軌,李穆因與盧多遜為同榜進士,受到牽連被貶官,朝中無人敢為之言冤,獨有宋準借上疏之機,極力稱讚李穆為忠厚長者,有操守,非盧多遜同黨。太宗醒悟,將李穆官複原職,時人交口稱頌宋準仗義直言。

  王嗣宗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字希阮。生於後晉出帝天福九年(944),卒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宋太祖開寶八年(975)乙亥科狀元。

  王嗣宗少年好學,刻苦自勵。曾遊京師,以文章拜謁王,頗受優待推許。中狀元後,補秦州司寇參軍,因直言知州路衝為政苛急,被誣下獄,後平反得釋。

  太宗征討河東,王嗣宗上陳方略,被召授大理寺丞,通判睦州、河州。太宗派耳目訪察臣民言行,嗣宗抓捕耳目,械送京師,並上疏道:“陛下不委任天下賢俊,猥信此輩以為耳目,臣竊不取。”忤怒太宗,將王嗣宗捕送監獄。遇大赦,嗣宗才被官複原職。以秘書丞通判澶州,命人在黃河岸植樹萬株,以固堤防。不久,被召回京,拜為三司開拆推官,以左正言出任河北路轉運副使。當時,邊境正有戰事,崔翰為大將,王嗣宗常以言語激勵其報效國家。太宗將議親征,嗣宗言契丹必不至之理由,得太宗稱許,改任左司諫。回京後,任度支判官,改任駕部員外郎時,因妻子病急,夜撬衙門取藥,被罷官。重新起用後,出知興元府,遷京西轉運使,又移調河北,擒獲群盜,再受太宗嘉獎。

  至道初年(995),為江浙荊湖發運使時,正值江浙一帶巫風盛行,民有病不服藥,祭祀以禳災。王嗣宗令毀棄祀廟,讓得病之人服藥康複。

  鹹平四年(1001),王嗣宗以右諫議大夫充三司戶部使,改鹽鐵使,上疏言節約之法,獲準,實施後大收成效。鹹平六年,改左諫大夫,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中封駁事,出知並州兼並、代部署,政績極佳。被召拜禦史中丞後,因於朝內經常詆毀他人,被遣出京任耀州觀察使,知永興軍府,徙知州、鎮州。回京後,為樞密副使,因與樞密使寇準不和,屢屢上疏辭職,被任命為檢校太傅、大同軍節度,知許州,移知河南府,改成德軍節度,徙知陝州,官終於靜難節度使。寇準為相,素惡嗣宗,命王嗣宗以左屯衛上將軍、檢校太尉身份致仕。天禧五年(1021),王嗣宗病逝於家,享年78歲。諡景莊。

  王嗣宗曆事三朝,為政嚴明,政績卓著。但其言語常有不敬人處。為禦史中丞之時,譏斥宋白等老臣七十不致仕,但其晚年染病,貪圖厚祿,拒不離職,亦授人以柄。王嗣宗喜作文,書劄尤甚。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呂蒙正

  呂蒙正,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字聖功。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三年(946),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丁醜科狀元。

  呂蒙正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太平興國五年(980),拜左補闕,知製誥。八年,任參知政事。端拱元年(988),罷李,拜呂蒙正為宰相。

  呂蒙正為人質厚寬簡,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每論時政,有不允者,必不強力推行。與開國元老趙普同在相位,關係極為融洽。淳化二年(991),諫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牽連,被罷貶為吏部尚書。淳化四年,真相大白,複以本官入相。

  呂蒙正為官清廉,曾有人獻古鏡,言能照二百裏,蒙正笑而卻之道:“我臉不過盤子大,安用照二百裏!”聞者歎服。至道元年(995),太宗再度罷貶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間,政尚寬靜,事多委任屬僚,其總裁定奪而已。

  真宗即位(998),呂蒙正被任命為左仆射,為感先帝之恩,蒙正獻家財三百萬助之朝廷。鹹平四年(1001),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裏。

  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為官。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呂蒙正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享年67歲,諡文穆,贈中書令。

  胡旦

  胡旦,濱州渤海(今山東惠民)人,字周父。生卒年不詳。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戊寅科狀元。

  胡旦少有才學,善於文辭。中狀元後,為將作監丞,通判升州,遷左拾遺,入值史館。因上《河平頌》,議論時政,忤怒太宗,貶為殿中丞。後來,胡旦又上《平燕議》,建議出兵收複燕雲十六州,受太宗賞識,起為左補闕,複值史館,遷修撰,以尚書戶部員外郎身份知製誥。

  胡旦有一好友,名馬周,因常詆毀朝政,眾人疑為胡旦指使,遂將胡旦貶為坊州團練副使。因擅離所部,謁見宋白,胡旦被彈劾,徙絳州後,複為工部員外郎,入值集賢院,遷本曹郎中,知製誥,史館修撰。因推重宦官王繼恩,被貶為散官。不久,雙目失明,以秘書省少監身份致仕。居住在襄州,約80歲時病逝。

  胡旦家境貧困,死去無錢安葬,隻得停棺房內,有人上報朝廷,朝廷遂賜錢20萬,使胡旦入土為安。

  胡旦喜讀書,失明後,仍令人朗讀經史。晚年臧否人物,議論時政之病依舊,被時論所鄙薄。胡旦學識淵博,著述甚豐,有《漢春秋》、《五代史略》、《將帥要略》、《演聖通論》、《唐乘》、《家傳》三百餘卷傳世。

  蘇易簡

  蘇易簡,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字太簡。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卒於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庚辰科狀元。

  蘇易簡少年聰穎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士時,太宗留心儒術,責考生皆臨軒複試,易簡洋洋三千餘言,一揮而就。太宗覽畢,甚為讚賞,擢為甲科第一,時年僅22歲。

  蘇易簡中狀元後,通判升州,遷左讚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遺知製誥,連續七年主持貢舉,公正無私,深得太宗信任。雍熙三年(986),充翰林學士。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太宗雖沒任命蘇易簡為參知政事,待遇卻和參知政事一樣,並做詩安撫:“君臣千載遇”,易簡也表示“忠孝一生心”。一次,蘇易簡用水試欹器,以“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勸諫太宗持留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不久,知審官院,改知審刑院,掌吏部選,遷給事中,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移陳州後,抑鬱而終,年僅39歲。太宗聞之,深為惋惜,贈挽詞,上有“時向玉堂尋舊跡,八花磚上日空長”語。

  蘇易簡性好嗜酒,太宗多次勸誡,並草書《誡酒》、《勸酒》二詩,令其在母親麵前朗讀,但收效甚微。易簡知識淵博,善喜談笑,以文章名著於世,著有《文房四譜》,《續翰林誌》及文集二十卷傳世。

  王世則

  王世則,桂林永福(今廣西永福)人,一說為長沙人。字號,生卒年不詳。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癸未科狀元。

  王世則中狀元前,曾與韓見素等人同去拜訪陳搏,王世則偽裝成仆人,拜於堂下。陳搏感歎道:“侮人者,自侮也。”請王世則坐於諸人之右(上座)後說:“將來科名君為首冠,諸君名次正如此。”太平興國八年(983),太宗禦試進士,以“六合一家”為賦題。王世則賦中有:“勾畫乾坤,作我之龍樓鳳閣;開窮日月,為君之玉戶金關。”太宗閱後大喜,遂擢其為第一,果中陳搏當年言語。

  王世則中狀元後,曾以右正言出使交州(今越南河內)。還朝後,將交州山川形勢及所見事跡寫成文字奏報朝廷。入值史館,因與他人請立元僖為儲嗣,忤怒太宗,被貶知蒙州。至道二年(996),為永州太守。真宗即位(997),官複原職。餘事不詳。

  梁顥

  梁顥,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字太素。生於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狀元。

  梁顥早年喪父,被叔父收養。少年時,拜王禹為師,學習刻苦,初舉進士不中,對完善科舉製度提出建議。認為唐代取士科目眾多,人才濟濟,及至五代科舉衰落,宋興科舉,但唯以詩賦、策論取士,應廣開科目,甄拔人才。奏疏呈上,未被理睬。

  梁顥中狀元時,年僅22歲,被任命為大名府觀察推官。雍熙四年(987),召為右拾遺,入值史館。因馬周上疏事,與胡旦、趙昌言等被貶。不久,起知魚台縣,加大理評事。奉詔入京,遷殿中丞,複值史館,曆任開封府推官,三司關西道判官,轉太常博士。

  真宗初(998),梁顥出使陝西,獻《聽政箴》。回京後,為度支判官。不久,與楊礪同知貢舉,與錢若水重修《太祖實錄》。鹹平二年(999),隨真宗親征,至大名,上疏論用兵賞罰不明之弊,並獻騎兵奔襲之術,得到朝野交口稱讚。景德元年(1004),權知開封府,六月得暴病身亡,享年42歲。

  梁顥風度瀟灑,博學多識,尤長於曆史,有才幹且與人友善。著有文集十五卷行世。

  程宿

  程宿,衢州(今浙江衢縣)人。字號、生卒年均不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狀元。

  戌子科主考官為禮部侍郎宋白,在其錄取了以程宿為首的28人後,物議喧然,認為朝廷多有遺才。於是,太宗詔令於崇政殿複試落第舉子,又錄取了99人。但仍有一名叫葉齊的士子擊登聞鼓告狀,認為取士不公,太宗遂詔令在武成王廟再次複試未入選舉子。因厭惡葉齊的囂張,考官以“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為賦題,合格者有數百人。太宗複試,錄取31人為進士,以葉齊居其榜首,諸科因此而步入仕途者多達數百人。(注:該科進士158人)太宗對文人的重視與寬容由此可見一斑。

  程宿中狀元後,曾權知某縣簿尉,仕至職方員外郎,餘事不詳。

  陳堯叟

  陳堯叟,閬州閬中(今四川閬中)人,字唐夫。生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卒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醜科狀元。

  陳堯叟中狀元後,授光祿寺丞,入值史館。奉詔賑災後,遷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運使。嶺南人信巫,有病不服藥,禱神祛災。陳堯叟移風易俗,將《集驗方》醫書刻於石上,立於驛站。嶺南炎熱,陳堯叟命人植樹鑿井,深得當地人擁戴。

  淳化四年(993),陳堯叟出使交州,不辱使命。鹹平元年(998),真宗詔令各路督課民人種植桑棗,堯叟上疏,言所管之地多山石,宜因地製宜,種植苧麻,得真宗讚許。回京後,加刑部員外郎,充度支判官。出京為廣南東、西兩路安撫使平亂。入京為樞密直學士知三班兼銀台通進封駁司。

  黃河決口澶州,陳堯叟與馮拯同為河北、河東安撫副使。事畢回京,奉詔裁減冗事,卓有成效。

  景德元年(1004),遼軍南下,直逼澶州,朝野震恐。陳堯叟主張遷都,受到主戰派寇準的指斥。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封禪泰山,堯叟奉詔撰《朝覲壇碑》,進工部尚書後,又撰《封禪聖製頌》。真宗西祀汾陰,堯叟為經度製置使,判河中府,進戶部尚書,又奉詔撰《親謁太宗廟頌》。五年,以本官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因足疾,屢次請求辭職。真宗派人慰問,拜右仆射,知河陽。天禧元年(1017),堯叟病危,真宗詔準回京,不久辭別人世,享年57歲。真宗廢朝二日,以示哀悼,贈侍中,諡文忠。

  陳堯叟體貌英偉,博聞強記,奉對明辯。著有《請盟錄》三集二十卷行世。

  孫何

  孫何,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字漢公。生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狀元。是宋朝第一個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狀元。

  孫何十歲識音韻,十五歲能寫文章,喜好古文。寫文章必本經義,曾著有《兩晉名臣讚》、《宋詩》二十篇,《春秋意》、《尊儒教議》,與當時有名的大才子丁渭一南一北,齊名天下,時人稱為“孫丁”。

  孫何中狀元後,通判陝州,召入值史館,遷秘書丞,京西轉運副使,曆右正言,改左司諫。真宗即位,孫何上疏提五條建議,涉及選將、科舉、社會道德、舉才等,被真宗嘉獎。鹹平二年(999),再次上疏,就官製提出建議,希望恢複六部職掌。不久,隨真宗到大名,第三次上疏,指出邊防不固的症結所在,再次獲真宗讚賞。回京後,權戶部判官,出為京東轉運副使,上疏請擇優選任官吏,裁減冗員,增加俸祿。景德初(1004),回京與晁迥、陳堯谘並為知製誥,任期內病重,真宗曾派太醫診治,不愈而逝,享年44歲。真宗十分惋惜其英年早逝。

  孫何重視禮教,與人友善,但性格急躁,不能容物。著有《駁史通》十餘篇,文集四十卷行世。

  孫僅

  孫僅,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字鄰幾。生於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卒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宋真宗鹹平元年(998)戊戌科狀元。

  孫僅少年時,學習刻苦,才思敏捷。中狀元後,任舒州團練推官。當時,真宗下詔要各地舉薦賢良方正之士,孫僅被推薦,擢為光祿寺丞,入值集賢院。不久,知浚儀縣。景德初(1004),拜太子中允,開封府推官。宋遼議和,孫僅首次作為國母生辰使出使遼國,回來後,遷右正言,同知審官院。這年冬天,真宗因孫僅熟悉民政,命知永興軍府。

  孫僅為政頗寬,像一忠厚老者。真宗曾詔令地方官吏以其為榜樣。大中祥符元年(1008),知審刑院,拜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權知開封府,改左諫議大夫。出為河中知府。歸朝複領審刑院,進給事中。天禧元年(1017),因病離世,享年49歲。

  孫僅性格寬厚誠實,不爭名逐利,潛心鑽研儒學,有文集五十卷行世。其兄孫何,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狀元,兩人是中國科舉史上的兄弟狀元,很被世人羨慕、推崇。

  孫暨

  孫暨,河南汝州(今河南汝南)人。字號、生卒年不詳。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己亥科狀元。

  鹹平元年(998),開封府發解試,解元為高輔堯,第二為錢易。錢易很有才學,也很有名氣。錢易對自己未得中第一,深為不平,遂上疏指責發解試中試題有譏諷朝廷之處,引得眾舉子紛紛狀告考官取錄不公,高輔堯也請以解元讓與錢易。真宗詔令錢若水複查試卷,又認為士人爭進之風不可長,遂擢孫暨為第一,而以高輔堯第二,錢易第三。

  孫暨與孫僅同鄉共姓,相繼魁首天下,同族鄉裏以之為榮。孫暨後為呂蒙正女婿。中狀元後,曾任光祿寺丞,值集賢院。餘事不詳。

  陳堯谘

  陳堯谘,閬州閬中(今四川閬中)人,字嘉謨。生卒年不詳。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庚子科狀元。

  陳堯谘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濟州。召為校書郎,值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擢右正言,知製誥。奉詔擔任殿試考官時,因接受請托,提攜劉幾道,被貶為單州團練副使。不久,複著作郎,知光州,複右正言,知製誥,出知荊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內銓時,因破格提拔寒門素士,得真宗嘉獎,升任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以龍圖閣學士,尚書工部郎中知永興軍。永興地多鹽堿,無甘泉,陳堯谘引龍首渠入城,惠利於民。

  陳堯谘豪侈不循法度,用刑慘酷,常致死人命。徙知河南府後,遭彈劾削職。徙鄧州數月後,複知製誥,判登聞檢院,複龍圖閣直學士。很快又因失職,降兵部員外郎。母親病逝,陳堯谘服喪期滿後,起複工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時遇邊患,陳堯谘被任命為陝西緣邊安撫使,再遷為右諫議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書工部侍郎知開封府。入為翰林學士,位在蔡齊之上。不久,為宿州觀察使,知天雄軍,因位在丞郎之下,上疏辭而不就。皇太後以雙日召見,陳堯谘不得已赴任,雖整修器械,但馭下粗暴。以安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知鄆州,拜武信軍節度使,知河陽,徙澶州,又徙天雄軍,因病離世於任,贈太尉,諡康肅。

  陳堯谘工書法,尤善隸書。其射技超群,曾以錢幣為的,一箭穿孔而過。其兄陳堯叟,為太宗端拱二年(989)狀元。兩人為中國科舉史上的兄弟狀元,倍受世人稱頌。

  王曾

  王曾,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卒於宋仁宗景五年(1038)。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壬寅科狀元。

  王曾少年孤苦,善為文辭,曾詠梅花詩:“未須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又言:“平生誌不在溫飽。”鹹平中(9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中狀元後,王曾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不久,奉詔入京,召試學士院,為著作郎,值史館。景德初(1004),知製誥,真宗大建玉清昭應宮,王曾力陳五害以勸諫,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遷翰林學士,知審刑院,對其甚為敬重。

  王曾以右諫議大夫為參知政事後,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出知應天府,徙天雄軍後,複參知政事。

  真宗駕崩,王曾輔佐11歲的仁宗即位,堅持劉太後隻能代理國政。當時王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王欽若病逝,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發生火災後,劉太後借機將王曾貶知青州,以彰德軍節度使複知天雄軍。期間,百姓樂其政,畫其像而生祠之。

  劉太後病故,仁宗親政,任命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元年(1034),為樞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後因不容呂夷簡專斷,同被罷相,以左仆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死於任上,享年61歲。贈侍中,諡文正。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為官,進退有禮,平時寡言少笑。去世十餘年後,仁宗親篆其碑曰:“旌賢之碑”,又改其鄉曰:“旌賢鄉”。大臣賜碑篆,自王曾開始。王曾著有《王文正公筆錄》。

  李迪

  李迪,濮州(今山東鄄城)人,字複古。生於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卒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狀元。

  李迪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真宗封禪泰山時,李迪因事貶為海州監稅。召還京師後,奉命糾察刑獄案件。真宗素聞亳州盜賊橫行,遂命李迪知亳州。任上,李迪明察暗訪,很快平息盜賊。進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永興軍。

  邊帥曹瑋上疏請求增兵固防,真宗以為懦怯,欲斬首。李迪力陳曹瑋有勇有謀,乃忠臣良將,他日定能邊關奏捷,後果如其言。仁宗立為皇太子後,寇準被奸臣丁渭誣陷罷相,真宗欲以李迪為相,李迪堅辭不受。真宗任命李迪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渭專權,排除異己,李迪被罷相,知鄆州,幾被迫害至死。史稱此時“朝中正人為之一空”。民間流傳:“欲得天下寧,當拔眼中釘;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丁渭垮台,王曾為相,李迪起為秘書監,知舒州。太後病故,朝廷重召李迪為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不久,複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景中(1034~1037),李迪被呂夷簡排擠陷害,罷為刑部尚書,知亳州。元昊攻延州,宋軍損失慘重,李迪自請戍邊,仁宗不許,命李迪為彰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李迪積鬱不快,一年後,請老告退,以太子太傅身份致仕,回歸故裏。慶曆七年(1047),病逝於家中,享年77歲。贈司空,侍中,諡文定。皇帝親自篆其墓碑曰:“遺直之碑”,又改其鄉曰:“遺直鄉”。

  梁固

  梁固,鄆州須城(今山東東乎)人,字仲堅。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科狀元。

  梁固為乙酉科狀元梁顥之子。其年少時,即有誌節,曾著《漢春秋》,倍受其父讚賞。梁固本已以父蔭受賜進士出身,但其主動向登聞院提出收回成命,願赴鄉舉以真才實學獲取功名,後高中榜首時,年僅22歲。中狀元後,被授將作監丞,入值史館,曆戶部判官、判戶部勾院。

  梁固為人氣調俊爽,善與人交,疏財慷慨,尚義氣,明於吏道。馬元方領三司時,臨事多有紕漏,梁固屢奏朝廷,消除了財源流失之弊。時全國刑獄混亂不堪,錯判、誤判比比皆是。梁固奉詔審查刑獄,其仔細研究,明察暗訪,斷案公平,處理得當,贏得朝野褒獎。

  梁固博覽群書,才學淵博,奏頌文辭甚為工整,惜33歲時因病早逝,朝野至梁府吊唁者絡繹不絕。梁固著有文集十卷傳世。

  張師德

  張師德,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字尚賢。生卒年不詳。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辛亥科狀元。

  張師德為北宋第二位狀元張去華之子,在父親奪魁五十年後,張師德又金榜題名第一,為世人豔羨。張師德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耀州,遷為秘書省著作郎、集賢校理,判三司都理欠憑由司。曾上疏請求赦免因貧苦無力還債之人,獲準。一次,張師德上殿奏事,真宗以時事問之,師德回答詳備,真宗喜道:“朕在藩邸時即知卿父名,今又知卿才。”以後每次派人出使,真宗就說:“張師德可用”,而契丹、高麗使者來朝,又大多讓張師德接待。

  天禧初(1017),張師德安撫淮南時染病,改判司農寺,擢右正言,知製誥。判尚書刑部,出知潁州。遷刑部員外郎,判大理寺,為群牧使。再遷為吏部郎中。因病,知鄧州,徙汝州,拜左諫議大夫,罷知製誥。

  張師德孝謹有家法,不結交權貴,但體弱多病,不堪重任,曾在任九年未得升遷,並逝於任上。張師德著有文集十卷傳世。

  蔡齊

  蔡齊,萊州膠水(今山東膠州)人,字子恩。生於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卒於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科狀元。

  蔡齊儀狀俊偉,舉止端重,真宗見之,對寇準道:“得人矣!”詔令金吾衛士為其傳呼開道。中狀元後,蔡齊被授將作監丞,通判兗州,徙維州。任上,一改前任官府政苛律繁之弊,務行寬政,損濟有度,獄訟無冤,盜掠不行,民風為之大變。仁宗初(1022),以起居舍入知製誥,入為翰林學士。時丁渭專權,排除異己,曾派人拉攏蔡齊,蔡齊不從。寇準被罷相,蔡齊憤而上疏,言寇準乃忠義之臣,為奸黨所誣。

  太後曾出金帛修景德寺,命蔡齊作文記之,因羅崇勳進讒言於劉太後,蔡齊被罷知河南府。太後去世,仁宗擢蔡齊為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拜樞密副使。蔡齊曾勸諫仁宗勿強行遣返交趾百姓,以免其聚而為盜,又力諫仁宗勿以恩廢法。景元年(1034),蔡齊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在朝中,素與王曾友善,王曾被罷相,蔡齊亦以戶部侍郎歸班。不久,出知潁州,頗有政名。寶元二年(1039),蔡齊病故於任,享年52歲,潁州吏民痛不欲生。朝廷追贈兵部尚書,諡文忠。

  蔡齊方重有風采,性格謙遜,不妄言,從不自表功德。其推賢舉能,不避親疏,所薦龐籍、楊偕、劉隨等後皆為名臣。

  宋庠

  宋庠,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公序,初名郊。生於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卒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甲子科狀元。

  宋庠是鄉試,會試、殿試皆第一的三元狀元。中狀元後,擢大理評事,同判襄州。後被劉太後看中,破格升為太子中允,再遷為左正言。太後病逝,宋庠為知製誥。曾上疏建議科舉應文武分試,被采納。不久,知審刑院。當時,密州一霸王私自造酒,並殺人滅口。宋庠不顧當朝宰相陳堯佐說情,異常堅決地判王死刑,大快民心。

  寶元中(1038~1040),宋庠為右諫議大夫任參知政事,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與宰相呂夷簡不和,被排擠,加之彈劾範仲淹,被貶知揚州。範仲淹變法失敗,朝廷遂召宋庠為樞密使。皇元年(1049),拜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終無建樹。三年,又因家法不嚴,縱容子弟過錯,遭包拯彈劾而被罷相,出知河南府,幾經遷徙,鬢染秋霜,被仁宗封為莒國公。

  英宗即位(1064),宋庠請求告老還鄉,不準,改封鄭國公,移鎮武寧軍,出判亳州。宋庠前後所至,以慎靜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年篤愛幼子,帶子赴任,至亳州後,多次請求告老還鄉,最後,以司空身份致仕,病故於家,享年71歲。朝廷追贈太尉兼侍中,諡元獻。帝撰其碑曰:“忠規德範之碑”。

  宋庠天資忠厚,與弟宋祁應舉時,俱以文學名聞天下。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善於糾正謬訛。曾校定《國語》,撰《補音》三卷,又輯《紀年通譜》,區別正閏,為十二卷。另有《掖垣叢誌》三卷,《尊號錄》一卷,《別集》四十卷。

  王堯臣

  王堯臣,應天府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字伯庸。生於宋真宗鹹平六年(1003),卒於宋仁宗嘉三年(1058)。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丁卯科狀元。

  王堯臣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湖州。召試後改秘書省著作郎,值集賢院。因其父王衝坐事,出知光州。光州饑荒,百姓群起為盜,朝廷欲從重處罰,王堯臣上疏以為此乃宋廷荒政所致,不可苛重於民,被仁宗嘉納。父親病逝,服喪期滿,王堯臣為三司度支判官,遷右司諫。郭皇後暴斃,堯臣奏請仁宗調查左、右侍醫者,並請停上元燈節,以示哀悼。景四年(1037),擢知製誥,入翰林為學士,知審官院。

  宋夏交戰,王堯臣為體量安撫使。臨行前,請仁宗免關中租賦二年,以安民心,同心禦敵,獲準。回京後,上疏分析局勢與對策,仁宗用其意告誡邊關守將。慶曆元年(1041),宋軍主帥輕敵,兵敗好水川,仁宗震驚,罷韓琦,範仲淹。王堯臣諫言二人皆當世英才,忠義智勇,不應如此安置,又力薦種世衡、狄青有將帥之才。後仁宗以韓琦、範仲淹為招討使,置府涇州,加兵三萬,再遣王堯臣為涇原安撫使。王堯臣回朝後,就邊防建設兩次上疏,皆被朝廷采納。

  母親病故,服喪期滿,王堯臣轉右諫議大夫,拜樞密副使。皇三年(1051),王堯臣請奏定製,裁抑僥幸,深得朝廷嘉許信任。嘉元年(1056),拜戶部侍郎,為參知政事。三年,病故於任,享年56歲。朝廷追贈尚書左仆射,諡文安。元豐三年(1080),王堯臣被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諡文忠。

  王堯臣以文學進,典內外製十餘年,其為文文辭溫麗,有《崇文總目》三十卷。

  王拱辰

  王拱辰,開封鹹平(今河南通許)人,字君貺,原名拱壽。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庚午科狀元。

  王拱辰中狀元時,年僅19歲,深得仁宗賞識,賜以今名。中狀元後,通判懷州,入值集賢院,知製誥。慶曆元年(1041),為翰林學士,遼使者兩次來宋提出領土要求,王拱辰從容應對,據理力爭,使遼國未敢輕舉妄動。仁宗道:“非拱辰深練故實,殆難答也。”王拱辰權知開封府,拜禦史中丞時,進言罷夏竦、貶滕宗諒,被仁宗采納。

  有人用鑄佛像名義迷惑眾人,京都之人趨之若鶩,宮廷竟也出錢資助。王拱辰奏陳此舉動搖軍心,易引起民怨,仁宗遂下令禁止鑄像。仁宗在邇英閣供置《太玄經》,沉迷占卜,拱辰勸仁宗應垂意《六經》,旁采史策。至和三年(1056),王拱辰再次被任命為三司使,出使契丹,受到非常之禮遇。回朝後,正值範仲淹當政,因事被彈劾,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神宗繼。位(1067),遷太子少保。熙寧元年(1068),複以北院使召還。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時,視王拱辰為異己,將其貶知應天府。八年,回朝為中太一宮使。元豐初(1078),轉南院使,賜金方團帶。接連上疏極言保甲法之弊端,言辭懇切。哲宗即位(1085),加檢校太師,當年,王拱辰病逝於任,享年74歲。朝廷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懿恪。

  王拱辰的女婿李格非是宋代著名學者,外孫女李清照為宋代著名女詞人。

  張唐卿

  張唐卿,山東青州(今山東淄川)人,字希元。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於宋仁宗景四年(1037)。宋仁宗景元年(1034)甲戌科狀元。

  張唐卿17歲,曾以詩文拜謁韓琦,韓琦對其才華甚為推重。中狀元後,張唐卿通判陝州。期間,處事幹練,決斷如流。

  曾有一人之生母改嫁後病逝,後其父亦染疾而亡。在安葬父親時,此人恨母親不能與父親同穴,遂掘墓盜屍,將母親屍骨與父親同葬一處。事發,官吏欲依法治罪,遇張唐卿複審,言:“不過隻知有孝,不知有法而已。”遂釋放此人。不久,張唐卿父親病故,因悲痛過度,唐卿亦吐血而亡,年僅28歲。時人對其孝,既敬佩又惋惜,韓琦含淚為其撰寫了墓誌銘。

  呂溱

  呂溱,江蘇揚州人,字濟叔。生卒年不詳。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戊寅科狀元。

  呂溱中狀元後,通判亳州。值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因參與進奏院宴飲事受牽連,出知蘄、楚、舒三州,後複修起居注。

  皇四年(1052),儂智高反叛,呂溱勸仁宗不要封鎖消息,而應“一方有警,使諸道聞之,共得為備。”進知製誥,又出知杭州,入為翰林學士,呂溱上疏論宰相陳執中貪戀富貴,行為奸邪。後陳執中罷相,呂溱以侍讀學士之職知徐州,赴任前,仁宗賜宴資善堂。任滿徙成德軍,因與興都轉運使李參不和,及豪侈放任,簡於政事被彈劾,貶知和州,分司南京。

  神宗即位,呂溱起知池州,江寧府,複集賢院學士,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期間,呂溱精識過人,辯訟立斷,豪惡為之斂跡,政績頗佳。改樞密直學士,提舉醴泉觀後,呂溱不幸病逝於任,享年55歲。朝廷追贈禮部侍郎,神宗詔書中有“呂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節,絕跡權貴,故中廢十餘年,人無言者……”對呂溱家貧子幼,神宗詔令朝廷優厚安撫。

  呂溱開朗敏捷,善於議論,其言論頗為當時名流所推許。然而,又很持重,在杭州接送賓客,不過數語,人稱之為“七字舍人”。

  賈黯

  賈黯,鄧州穰縣(今河南鄧縣)人,一作河南南陽人,字直孺。生於宋真宗乾興元年(1022),卒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丙戌科狀元。

  賈黯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襄州。遷為著作佐郎,值集賢院,遷左正言,判三司開拆司。

  賈黯備位諫官,敢於言事,首論韓琦、範仲淹可大用,為事實所印證。尚書郎杜樞秉公斷案被貶,滿朝上下皆知其委屈,然無人敢言,獨賈黯上疏力救。儂智高反宋,賈黯建議軍隊應由餘靖統一節製,仁宗從之。皇四年(1052),賈黯遷左司諫、徙判鹽鐵勾院,同修起居注。建議修起居注的史官參與記錄邇英閣、延義閣的君臣訪對,被采納成為定製。賈黯以剛正著稱,所到之處人們無不稱頌。權知開封府時,兩軍獄中囚犯,每年死者甚多,而吏不任於責。賈黯上疏:“請歲計死者多少而賞罰之。”遂使監獄犯人待遇得到改善。後來,賈黯因變革人事任用上的弊端而遭呂誨、司馬光,傅堯俞等人彈劾,被指為剛愎自用,遂被罷為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英宗即位,賈黯遷中書舍人,受詔撰《仁宗實錄》,權知審刑院,遷給事中,權禦史中丞。未幾,以呂誨知雜事,呂誨曾彈劾過賈黯,因而心有不安,有意回避。賈黯上疏:“黯薦誨為禦史,知其方正謹厚,一時公言,非有嫌怨,願終與共事。”使呂誨打消顧慮。賈黯後以翰林侍讀學士知陳州,因病未及赴任而卒,享年44歲。朝廷追贈尚書禮部侍郎。

  賈黯修潔自喜,在朝言事,或從或否,人稱其介正。其生母陳氏與庶母史氏,兩不相善,但賈黯於中善為調和,終使兩人相安於府。

  馮京

  馮京,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當世。生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卒於宋哲宗元九年(1094)。宋仁宗皇元年(1049)己醜科狀元。

  馮京少年時,即與眾不同,舉進士,自鄉試、禮部以至廷試皆第一,為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中狀元後,以將作監丞通判荊南軍府事。回京後,值集賢院,拜龍圖閣待製,出知揚州,以翰林學士被召還京,因數月未去拜訪丞相,被韓琦視為傲慢。富弼要其拜見韓琦,馮京道:“公(韓)為宰相,從官不妄造請,乃所以為公重,非傲也。”

  神宗即位,馮京複為翰林學士,改禦史中丞。王安石為政,試行新法。馮京上疏萬言,論其更張失當,被王安石指為邪說,欲予罷黜,但神宗認為馮京可用,反而任命馮京為樞密副使,後進為參知政事。馮京因鄭俠妄言時政受牽連,被罷知亳州。茂州夷人叛亂,知馮京率部前來,請降。馮京上奏朝廷,請求不究既往,發農具,給糧草,夷人感激涕零,歃血盟誓,願世代做宋臣民。呂惠卿與王安石發生磨擦,將安石密信呈與神宗,中有“勿令齊年知”語,“齊年”即指馮京,神宗以此知馮京無辜,召知樞密院,馮京稱病不去。神宗一日午睡後呼左右道:“適夢馮京入朝,甚慰人意。”乃賜馮京詔,中有“渴想儀刑,不忘夢寐”之語。未幾,以馮京為觀文殿學士知河陽。

  哲宗即位,司馬光、範祖禹極力舉薦馮京為樞密使,馮京以老為由辭卻,哲宗乃以之為太一宮使兼侍講,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師。紹聖元年(1094),馮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哲宗親至其處所祭奠、悼念,贈司徒,諡文簡。馮京著有《山集》,可惜未留傳於世。

  鄭獬

  鄭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字毅夫,一作義夫。生於宋真宗乾興元年(1022),卒於宋英宗熙寧五年(1072)。宋仁宗皇五年(1053)癸巳科狀元。

  鄭獬少年時,即有才名,詞章豪偉峻整,同輩望塵莫及。中狀元後,通判陳州,入值集賢院,知製誥。

  英宗即位,按真宗乾興年製度,治永昭山陵,規模宏大,勞民傷財。鄭獬上疏,請求體恤民情,從儉營造。又上疏言,廣開言路,薦選賢良。不久,出知荊南。治平中(1064—1067),大雨淹城,皇上求言,鄭獬上疏道:“對諫言,可則行之,否則置之,有疑則廣詢而決之。”請求務去虛言,崇以實幹。還京,判三班院。神宗初,拜為翰林學士,因極言進諫,議論朝臣,得罪了不少人,遂權發遣開封府。又因不肯用新法,為王安石所忌恨,出為侍讀學士,知杭州,徙青州,當時正推行青苗法,鄭獬隻言其害,不忍實行,遂告病賦閑。熙寧五年(1072)病逝於安州,享年五十一歲。因家貧子弱,無錢安葬,棺柩停於廟中十餘年,後好友滕甫任職安州,始入土為安。

  鄭獬為官正直,詞作亦清新質樸,簡練明快。

  章衡

  章衡,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字子平,生卒年不詳。宋仁宗嘉二年(1057)丁酉科狀元。

  章衡中狀元後,通判湖州,值集賢院,默默十年後,改鹽鐵判官,同修起居注。因對三司總理財政提出建議,被貶知汝州、潁州。熙寧初年(1068),回京任太常寺,上疏建議編輯《厚陵集禮》,以傳後世作為依據,被神宗采納。曾出使遼國,於宴會上施展射技,發發中的,顯示出文武兼備才略,贏得遼國優厚待遇。

  章衡擔心學者不知古今,編寫了《編年通載》,神宗閱後稱善,賜之品服。後任吏部流內銓,剖析人才銓選製度利弊,多次上疏與宰相爭辯,言“衡為朝廷大法,並非個人恩怨”。使宰相從其所言,時名聲大振。不久,知通進銀台司,值舍人院,拜寶文閣待製,知澶州,曾請朝廷允許百姓販鹽,但如泥牛入海,未得回音。改成德軍時,因朝中同僚犯案受牽連,被免官。元中(1086—1094),曆知秀、襄、曹、蘇州,複以待製知揚、廬、宣、州。章衡曆事三朝,享年七十五歲。

  劉輝

  劉輝,江西鉛山(今江西鉛山)人,字之道。生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卒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仁宗嘉四年(1059)己亥科狀元。

  劉輝中狀元後,任大理評事,簽書建業軍判官。劉輝幼年孤苦,與祖母感情深厚,為盡孝道,奉祖母赴任。因祖母水土不服,劉輝請求解官以侍養祖母,仁宗得知,詔令移任金陵。祖母病逝,劉輝辭官回鄉守喪,居喪期間,劉輝買田以贍養族中之貧困者,又選山溪形勝之處結廬,聚徒講學,遠近聞名而從學者紛至遝來。縣官改其裏曰:“義榮社”,榜其學曰:“義榮齋”,號其地曰:“清風峽”。居喪未滿,劉輝病逝,年僅三十六歲,朝野惜之。

  劉輝原名劉幾,有文才,著有《東歸集》,然其為文之初,好用怪險奇澀之語。省試時,曾被歐陽修(主考官)批下“秀才刺,試官刷”六字。此後,其人文風大變,以平實樸素為尚,並改名為劉輝,最後殿試中所作《堯舜之性賦》,大受歐陽修青睞,遂被擢為第一。

  王俊民

  王俊民,萊州掖縣(今山東萊州)人,字康候。生於宋仁宗景二年(1035),卒年不詳。宋仁宗嘉六年(1061)辛醜科狀元。

  辛醜科進士奏名後還未禦試,京師即傳言王俊民為狀元,但不知言從何起。等到禦試,王安石與楊樂道同為詳定官。當時考試規定:禦試設初考官,先定等,再彌封以呈複考官,再定等後乃付詳定官,詳定官查看初考官所定,如與複考所定相同,則以所定之等呈給皇帝。不然,從初考或複考所定之中選定,不別立等。王安石因為初考、複考第一人皆不同,就於其行間別取一人為首,楊樂道墨守成規,認為不可,兩人商定未決。太常少卿朱從道時為彌封官,聞之謂同僚道:“從道十日前已聞王俊民作狀元事,心前定,二公力爭,徒自苦耳。”於是,兩人各進稟英宗,英宗詔從王安石之請,及發榜,果王俊民為第一。

  王俊民及第後,其父母雙親已白發蒼蒼,但很健康。當時北宋名臣韓琦曾寫詩稱賀,詩中有“青雲一第人恒易,白發雙親事每難。”之句,時人皆以之為榮。

  王俊民性剛峻,不可犯,有誌於力學,其愛身如冰玉。步入仕途後,曾為應天府發解官,但到任不久,便得狂疾,終日狂呼不已,未幾,病逝於任。

  許將

  許將,福建閩縣(今福建閩侯)人,字衝元。生於宋仁宗景四年(1037),卒於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宋仁宗嘉八年(1063)癸卯科狀元。

  許將中狀元後,被任命為昭慶軍判官,通判明州。神宗召對,授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本當由太常寺轉任博士,因神宗賞識,超改右正言。第二天,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內銓,舉朝皆以之為榮。期間,許將恪盡職守,興利除弊,神宗大加讚賞,詔令免試進知製誥。

  契丹陳兵二十萬於代州邊,並遣使索地,大戰一觸即發。許將毅然奉詔使遼,應答不卑不亢,曉以利害,使遼國放棄侵吞想法。還朝後,知審官西院,值學士院,判尚書兵部。任上,整頓民間自衛組織,使之趨於規範。進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後,因蔡確、舒宣忌妒陷害,黜知蘄州。第二年,以龍圖閣待製起知秦州,改揚州,又改鄆州。期間,當地獄中無犯人,士子不謗政,被譽為王曾在世。元豐六年(1083),召為兵部侍郎時上疏,對國防體製及軍馬物資籌備工作提出建議,為朝野人士所讚許。

  紹聖元年(1094),入為吏部尚書,拜尚書左丞,中書侍郎。當時章為相,奏請掘元黨首司馬光墓,許將認為不可,並引經據典說服哲宗。崇寧元年(1102),進門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祿大夫。撫定鄯州,廊州。因收複河、湟失地有功,轉特進。

  禦史中丞朱諤彈劾許將為人“左顧右視,見利則回……,強顏偷安……。”使許將一貶再貶。政和元年(1111),許將病逝,享年75歲,朝廷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文定。

  彭汝礪

  彭汝礪,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字器資。生於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

  彭汝礪中狀元後,曆保信軍推官,武安軍掌書記,潭州軍事推官。被王安石舉薦為國子直講,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不久,神宗以汝礪為監察禦史。彭汝礪首陳十事,言他人不敢言。當時宦官王中正受寵,神宗甚至讓其統兵,彭汝礪知道後,直言極諫,朝野歎服。元二年(1087),任起居舍人。

  三年,遷中書舍人,賜金紫。在蔡確案件中,正直無私,不計前嫌,以至被他人誣為蔡確同黨而落職徐州。

  彭汝礪回京後,加集賢殿修撰,入權兵、刑兩部侍郎,徙禮部,拜吏部侍郎,進權吏部尚書。元八年(1094),彭汝礪再一次被誣告與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劉摯有牽連,被貶以寶文閣直學士知成都府,未及上任,又降為待製,知江州,到任僅數月,即病逝,享年54歲。

  彭汝礪讀書為文,誌於大者;言行取舍,必合於義;與人交往,必盡誠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範。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

  許安世

  許安世,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字少張。生於宋仁宗寶元三年(1040),卒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狀元。

  許安世少年從學於丁寶臣,以詩文為歐陽修、王等文壇巨匠所稱重。中狀元時,年僅27歲。其《公生明賦》中名句:“依違牽製者,即已去矣!則明白洞達者,乃其自然。”被時人認為不刊之語。其詠史詩:“天下有誅賞,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勞臣疑。至公一以廢,智術相維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趨時。”被清朝學者厲鶚輯於《宋詩紀事》之中。

  許安世入仕後,累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元豐六年(1083),其父病逝,許安世棄官奔喪。第二年,亦染病卒於黃州,享年44歲。蘇軾曾解衣為之助葬。

  葉祖洽

  葉祖洽,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字敦禮。生年不詳,卒於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庚午科狀元。

  葉祖洽中狀元後,被任命為簽書奉國軍判官,判登聞檢院,由國子丞知湖州,留為校書郎。元初(1086),曆職方、兵部員外郎,加集賢校理,進禮部郎中。因言談有誹謗朝廷之嫌,被彈劾出京,提點淮西刑獄。紹聖中(1094~1098),入為左司郎中,起居郎,中書舍人,給事中。

  葉祖洽性情剛愎自用,喜諛附,曾密告王在冊立哲宗時有異議,使王被貶。因建議撫恤蔡確及其家屬,使哲宗認為其人不可重用。後葉祖洽因受他人牽連,出知濟州,徙洪州,以牟利黷貨聞名。葉祖洽與曾布私交甚深,曾布以吏部侍郎之職召其入京,曾布垮台,葉祖洽出知定州,臨行上疏,被徽宗斥為狂妄浮躁,降集賢殿修撰,提舉衝佑觀,知洪州,改亳州,加徽猷閣學士。政和七年(1117)病逝。

  餘中

  餘中,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字正道,一字行老。生卒年不詳。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癸醜科狀元。

  熙寧五年(1072),餘中與兄長餘貫同赴禮試,餘中高中,而餘貫落選。餘中請求黜退自己以錄兄長,朝廷不許,但卻欣賞嘉獎了餘中的做法。第二年,餘中廷對第一,上疏乞罷瓊林宴,以厚風俗,得神宗嘉許。

  餘中入仕後,曾為大理評事,太常寺少卿等職。餘中擁護變法,王安石被迫辭相,奏請餘中隨行,知江寧府。哲宗即位,起為秘書省正字,遷著作佐郎。紹聖初(1095),出使遼國,還朝後奏言河朔城池需修葺、加固,以備不虞,未受重視。宣靖間(1119~1127),金兵長驅直入,河朔城池難以固守,朝野人士始服其當初先見之明。餘中曾官國子直講,知湖州,移知杭州後致仕,病逝於家中。

  徐鐸

  徐鐸,興化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字振文,一字振甫。生卒年不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丙辰科狀元。

  徐鐸中狀元後,被授鎮東軍判官。紹聖末(1098),以給事中值學士院。當時,蹇序辰上疏建議將反對變法的元黨人言行匯編成冊,做罪證收藏,被哲宗詔準。徐鐸參與主持編輯,完成以後不久,遷禮部侍郎。徐鐸為人不正,對宰相章,向來唯命是從,貢院抓住挾書考試做弊之人,開封府尹蔣之奇本欲從重處罰,徐鐸力爭不允,蔣之奇隻得妥協,從輕發落。事後上報,章聞之大怒,處罰了有關官員,並把做弊之人判刑,而徐鐸此時卻不敢承擔責任。後來廷議,欲委之為禦史中丞,因有人指斥其不能主持正義,未被任用。

  徽宗即位(1101),徐鐸以龍圖閣待製知青州,又因禦史中丞彈劾其在主持編輯元黨人言行時,以章好惡為輕重,極盡誹謗之能事,被貶知湖州。崇寧中(1102~1106),拜禮部尚書,朝廷議論廟製時,徐鐸上疏建議增加為九廟,被采納,進吏部尚書,死於任上。

  時彥

  時彥,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字邦美。生卒年不詳。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狀元。

  時彥少年好學,讀書不輟。中狀元後,被授簽書潁州判官,入為秘書省正字,累官至集賢校理。紹聖中(1094~1098),遷左司員外郎。因出使遼國失職,被罷免。不久,官複集賢院校理,提點河東刑獄。蹇序辰出使遼國回來,彈劾時彥擅自接受遼國賞賜,匿而不報,使之又被罷官。徽宗即位(1101),召為吏部員外郎,擢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以直龍圖閣為河東轉運使,加集賢殿修撰,知廣州,未及赴任,拜為吏部侍郎,徙戶部,為開封府尹。當時,都城開封苦於盜賊橫行,治安混亂,時彥強化治安,使開封城坊邑寧靜,盜賊斂跡,監獄屢空。數月之後,遷工部尚書,進吏部。不久,病逝於任上。

  時彥工於詩詞,《全宋詞》收有其所做的《青門飲》。詞雲:“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頭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裏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是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黃裳

  黃裳,劍浦人,字冕仲、號演山。生卒年不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壬戌科狀元。

  黃裳為書生時,常有魁天下之誌。自敘門狀,予家劍潭之濱,鬥牛之光,上下相照,風雷之信,時有變現。又題黃龍州雲:“看取黃龍沙鬥起,城風雨入豐年。”元豐四年(1081),郡之譙門,忽為風雷所擊,黃裳聞之,賦詩道:“風雷昨夜破枯枝,借問天公有意無,莫是臥龍蹤跡困,放教頭角入亨衢。”次年,黃裳對策,果為天下第一。

  宋神宗對黃裳之文章極為喜愛,禮部奏進士,有黃裳名,及進讀試策,前幾位皆不合神宗之意,神宗等黃裳名出現,但末甲才始聽到,遂親擢為第一。考官因高下失實被處罰金。

  黃裳為官清正恬退。政和間(1111—1118),知福州,嚐為禮部侍郎,遷尚書。當時三舍法實行,黃裳認為“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如遵祖宗科舉之製。”黃裳享年87歲,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行於世。

  焦蹈

  焦蹈,廬州無為(今安徽無為)人,字悅道。生年不詳,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乙醜科狀元。

  焦蹈通經史百家,四次首列鄉薦,均落第無為。元豐八年(1085),戶部尚書權知貢舉,眾賢等寓貢院,焦蹈也在其中。四更夜時,火災起,陳之方、馬希孟皆焚死。其後擇地另考,焦蹈為魁。曾有諺語:“不因南省火,安得狀元焦。”

  據傳:姑蘇有一盲者,能揣骨聽聲,為人算命。發榜之日,盲者嗟惋不已,有人詢問焦蹈之命,並問仕途如何。盲者答:“不能食祿,安問官職也?”眾人皆驚曰:“已為大魁,安得無官職,盲者之言必謬。”但不久,自京師來人道:“揭榜六日後,焦蹈死矣。”

  李常寧

  李常寧,開封廩延(今河南延津)人,字安邦。生於宋仁宗景四年(1037),卒於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