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五代十國狀元

  崔邈

  崔邈,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狀元。

  《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五代梁開平二年狀元崔邈……。”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三十六頁中記載:“開平二年,進士十八人:崔邈,狀元,見《玉芝堂談薈》。知貢舉:中書舍人封舜卿。”《舊五代史》第四卷、《梁書》第四卷太祖紀中記載:“開平二年正月癸酉,諸道貢舉一百五十七人,見於崇元門”。據此可知崔邈為五代後梁開平二年狀元。

  陳逖

  陳逖,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梁貞明年間(915~921)狀元。

  《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五代梁,貞明中狀元陳逖……”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三頁中記載:“貞明四年,進士十二人:陳逖。《玉芝堂談薈》載貞明某年狀元陳逖,未知其年,附此俟考。”宋朝徐鉉撰《稽神錄》第五卷中“登第皂莢”一文中記載:“泉州文宣王廟宇嚴峻……。庭中有皂莢樹,每州人將登第,即生一莢,以為常矣。梁貞明中,忽然生二。莢有半,莫喻其意。乃其年州人陳逖進士及第,黃仁隸學究及第。仁隸恥之,複應進士第。至同光中……複生全莢。”可知陳逖為後梁泉州貞明年間狀元。

  崔光表

  崔光表,清河(今河北清河)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唐同光二年(924)狀元。

  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八頁中記載:“後唐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同光二年,進士十四人:崔光表,宋韓魏公《安陽集》《故尚書工部侍郎致仕贈工部尚書崔立行狀》:‘曾祖光表……。後唐同光初舉進士第一,終右補闕,直史館。’按進士第一,當是狀元。同光元年停舉,則光表為二年狀元矣。”可知崔光表甲申科進士及第共十四人,崔光表舉進士第一。取狀元後,橫海節度使盧質上奏,使崔光表為支使。任上協助盧質治理一方,安定百姓,建立功績。官至右補闕,直史館。卒於任上。

  崔光表家族係名門,世代為官。其為後魏尚書之十二世孫。其子為後周監察禦史、右補闕,出任泰寧軍節度判官,以死上諫而贈秘書少監。其孫為宋朝工部尚書。

  王徹

  王徹,大名莘(今山東莘縣)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狀元。

  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九頁至第九百五十二頁中記載:“同光三年……今據禮部奏,所放進士符蒙等四人,既慊輿情,頗幹浮論,須令複試,俾塞群言……況王徹體物可嘉,屬辭甚妙,細披製作,最異儕流……其王沏改為第一,桑維翰第二,符蒙第三,成僚第四。”《舊五代史》第三十二卷、《唐書》第8卷莊宗紀中記載:“癸酉,詔翰林學士承旨盧質複試新及第進士……丁亥,禮部貢院新及第進士四人,其王沏改為第一……禮部侍郎裴既無黜落,特議寬容。今後新及第人,候過堂日委中書門下精加詳複”《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後唐同光中狀元王徹。”據此可知,王徹為同光三年狀元。據《宋史·王傳》:“大名莘人。父徹,舉後唐進士,至左拾遺”可知王徹官至左拾遺。《玉芝堂談薈》作“徹”勘誤。可知王沏為王徹之誤稱。

  王歸璞

  王歸璞,四川簡州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唐同光四年(926)狀元。(此年改同光四年為天成元年)

  《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五代後唐同光中狀元王歸璞簡州人……”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五十四頁中記載:“同光四年,進士八人:王歸璞,狀元。”在《四川通誌》第一百二十八卷“選舉”進士中記載:“附唐進士朝代年分無考者王歸璞簡州人……”第一百四十三卷“人物”成都府中記載:“五代後蜀王歸璞,簡州人。少聰穎,善屬文,廣政,中狀元及第後,不知所終。”據此可知王歸璞為後唐同光四年狀元。

  黃仁穎

  黃仁穎,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唐天成二年(927)狀元。

  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五十六頁中記載:“後唐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天成二年,進士二十三人:黃仁穎,狀元,見《玉芝堂談薈》。知貢舉:禮部侍郎裴。按仁穎於梁貞明中學究及第,至是年複登進士第。”《玉芝堂談薈》和《太平廣記》都記載後唐黃仁穎為狀元。《稽神錄》誤記載為黃仁隸。在《稽神錄》第五卷中“登第皂莢”一文中記載:“泉州文宣王廟……。庭中有皂莢樹,每州人將登第,即生一莢,以為常矣。梁貞明中,忽然生二,莢有半,莫喻其意。乃其年……黃仁隸學究及第。仁隸恥之,複應進士第。至同光中,舊生半莢之後,複生全莢,其年,仁隸及第。”據此可知,黃仁穎為天成二年狀元。

  盧華

  盧華,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狀元。

  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七十七頁中記載;“長興三年,進士八人:盧華,狀元。江文蔚……《偶雋》:‘江文蔚,長興三年盧華榜下進士八人,與張沆、吳承範、殷鵬、範禹為學士。’”可知盧華為長興三年狀元。

  此次壬辰進士科及第者八人,盧華為明宗點中第一名。入仕後,長興四年升為刑部員外郎。

  盧華以其《請旌賞外官能理冤獄奏》一文,入選《全唐文》而傳留於世。

  寇湘

  寇湘,華州下(今陝西渭南)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54)狀元。

  清朝徐鬆撰《登科記考》第二十六卷第九百九十六頁中記載:“後晉齊王開運二年,進士十五人:寇湘,狀元,見《玉芝堂談薈》。孫忭《寇準碑》:‘父湘,博古嗜學,有文章名。晉開運中登甲科,冠多士。後應辟為魏王記室終焉。’知貢舉:工部尚書竇貞固。”《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五代……晉開運二年狀元寇湘。”

  寇湘,博古嗜學,善於詩文,頗具盛名。登科後,盛極一時。後應辟為魏王記室至終。其子寇準為宋之名相,獲賜封萊國公。

  王溥

  王溥,並州祁(今山西祁縣)人。字齊物。生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卒於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五代後漢乾元年(948)狀元。授職秘書郎。後為樞密使郭威從事,遷太常丞。

  郭威登基稱帝。後周廣順元年,隨周太祖郭威平叛,為穩定朝廷諫免與叛軍有瓜葛之諸廷臣罪。曆任左諫議大夫、樞密院直學士、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至中書侍郎平章事。帝臨終托以輔政後事。

  柴榮即位為周世宗。王溥盡力輔佐。麵對北漢進犯,力主禦駕親征,獲“高平大戰”勝利。王溥出任宰相外,加禮部尚書、監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他舉賢能以複失地,興水師以求一統。

  周恭帝即位。又加王溥右仆射官。王溥參修《世宗實錄》。

  宋太祖即位。留歸降的王溥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乾德二年(964),免相,授太子太保。乾德五年,授太子太傅。開寶二年(969),升太子太師。

  宋太宗即位。封王溥為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病逝開封,贈侍中。初諡文獻,後改諡文康。

  在宋朝為官之際,續補唐宣宗後唐史合成《新編唐會要》百卷。繼《唐會要》後又編撰《五代會要》三十卷。開創史學的會要史體。以豐富詳實的史料,加上訂正無誤,保存原貌的工作,為史學研究做出貢獻。著有兩部《會要》存世。

  王樸

  王樸,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字文伯。生於唐天二年(906),卒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五代後漢乾三年(950)狀元。授職校書郎。王樸自幼聰慧警敏、勤奮好學。登第後依附樞密使楊。後漢醞釀大亂,王樸審勢東歸故裏,避亂免難。

  後周廣順元年(951),王樸輔佐皇子柴榮。廣順三年,柴榮封為晉王。拜王樸為右拾遺、開封府推官。

  柴榮登基。王樸曆任比部郎中、左諫議大夫、左散騎常侍、端明殿學士、知開封府事。顯德三年,周世宗南征。王樸充東京副留守。世宗得勝還朝,升王樸為樞密副使。又一次南征,王樸遷為樞密使。第三次南征,授王樸以“便宜從事”留守開封。王樸保京城無事,支持世宗南征,大功告成。

  王樸規劃開封城,設計、擴建、運籌合理。使開封街道暢通、壯闊宏偉。“今京師之製,多其所規為。”

  王樸明曆算。考證諸曆法之失,與司天監共撰《顯德欽天曆》。他通曉音律,考證雅樂,定七聲立新法。使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調再現並留傳。

  王樸的《平邊策》展現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運用戰略上進攻先近後遠、先易後難;戰術上進攻避實就虛,擾敵令其疲憊的方法而擴展後周版圖,成就了宋一統。

  著有《大周欽天曆》、《律準》。《全唐文》第八百六十卷有王樸文章四篇。

  扈載

  扈載,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卒於五代後周顯德四年(957)。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狀元。授職校書郎,值史館。後遷監察禦史。

  扈載自幼好學,擅長於賦頌碑讚。以文顯名,才華橫溢,受世人推崇。扈載偶遊相國寺,院內綠竹修美可愛,題《碧鮮賦》於壁上,傳聞甚廣。世宗命人抄錄,閱畢即授扈載水部員外郎、知製誥。

  顯德三年(956),升翰林學士。扈載疾病纏身,不能入朝。世宗遣太醫為其診治不愈。次年病重,強撐病體入直學士院,賜告還第。病卒。

  扈載有詩“芳草”收入《全唐詩》第十二函第九冊第八百八十七卷:“幽芳無處無,幽處恨何如。倦客傷相思,春風滿舊居。晚煙迷杳靄,朝露健扶疏。省傍靈光看,殘陽少區。”

  扈載以文章馳名一時。王樸曾薦之於宰相,不用。王樸問,宰相言其命薄。果然36歲卒。

  簡文會

  簡文會,南海(今廣東南海)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漢乾亨四年(920)狀元。

  簡文會幼年聰慧出眾,秉性耿直。南漢劉帝戊寅進士科點簡文會為狀元。登第後以才學見用。累官至尚書右丞。

  乾和年間,南漢劉晟帝暴戾而殘酷。簡文會疏諫,觸怒中宗,被貶謫為禎州刺史。任上盡心盡職,頗有政聲,為民所道。以清廉務實著稱。終死於禎州任上。

  簡文會鄉裏有“簡狀元井”。後來明朝狀元倫文敘也曾居住此地。

  簡文會善詩作,名噪一時。

  乾亨元年(917),南海改為鹹寧、常康二縣,故也有稱簡文會為鹹寧人之說。

  梁嵩

  梁嵩,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狀元。

  梁嵩自幼勤奮好學,善詩文。南漢劉帝效法唐製,開乙酉進士科考於廣州。梁嵩在殿試時作《賦荔枝詩》:“露濕胭脂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生。桔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被皇帝讚賞,點其為狀元,恩授翰林學士。後獲恩準,離任回鄉,侍奉老母。

  梁嵩謝絕皇帝賜寶物,上奏請免其家鄉龔州人丁稅賦一年。以體恤民情,慰藉鄉望。梁嵩甚得民心。回鄉時,“急於見親,野渡無舟,乘白馬過河”,人馬淹沒而死。州人感德,歲祀不絕。潯州有“白馬廟”,為鄉人祭祀之遺跡。

  《全唐文》第八百九十二卷第四千一百三十頁中收有梁嵩的《代母作倚門望子賦》一文。

  王克貞

  王克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守節。生卒年不詳。

  五代十國南唐保大十年(952)狀元。

  《十國春秋》南唐元宗本紀中記載:“保大十年……以翰林學士江文蔚知禮部貢舉,放進士王克貞等三人及第”登第後,累官至觀政院副使。

  宋朝初年,曾知漢州。宋太宗知其文名,特命值舍人院。時人推崇王克貞所擬誥命典正。後曆任滑州、襄州、梓州三州知州,王克貞所任之處,皆有政聲。

  曾受命修《太平廣記總類》。

  伍喬

  伍喬,安徽廬江人。出生年不詳,卒於北宋乾德四年(966)前後。五代十國南唐保大年間(943~957)某科狀元。

  伍喬自幼勤奮好學。後入廬山國學,數年苦研六經,尤善《周易》。山中眾人捐資,助伍喬赴金陵應試。初選得中進士,殿上複考,伍喬以所作驚人而一舉奪魁。時人稱考官選人公允。南唐元宗李命將其所作《畫八卦賦》及《霽後望鍾山詩》刻於石上,以為永式。後放外任歙州司馬,失意之情流於詩作,經翰林學士張洎進言,唐元宗召入為考功員外郎。仕至戶部員外郎。終卒於任上。

  伍喬善詩文,詩多七律且多送別、寄遊、題贈之作。

  著有《伍喬集》。

  王崇古

  王崇古,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唐後主甲子(宋乾德二年,964年)狀元。

  《十國春秋》南唐後主本紀中記載:“乾德二年,命吏部侍郎、修國史韓熙載知貢舉,放進士王崇古等九人。”據此可知,王崇古為南唐後主甲子科狀元。

  同科舒雅等五人,經禦殿命題親試,皆被黜。

  盧郢

  盧郢,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出生年不詳,卒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前後。五代十國南唐後主丙寅(宋乾德四年,966年)或乾德五年狀元。

  盧郢善文章、有勇力、好吹鐵笛。乾德年間,盧郢一日偶與惡霸——都城烽火使韓德霸狹路相逢。盧郢不回避,韓德霸命左右捕執。盧郢擊倒十餘人且將韓德霸摔於馬下,打傷麵目。韓德霸訴於後主,卻被罷職,盧郢聲名大顯。次年,舉進士,狀元及第。

  盧郢之姐夫徐鉉受命撰文,數日不成。盧郢口授而令人筆錄,一蹴而就。徐鉉進呈,後主對其說:“語勢遒俊,似非卿作”徐鉉實告。自此盧郢文名大振。晉升後主近侍。

  宋朝建立後,盧郢入宋任全州知州。卒於知州任上。

  《全唐詩》中存盧郢詩。

  楊遂

  楊遂,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唐後主壬申(宋開寶五年,972年)狀元。

  《十國春秋》南唐後主本紀中記載:“開寶五年,內史舍人張知禮部貢舉,放進士楊遂等三人。清輝殿學士張洎言多遺才,國主命洎考複遺不中第者,又放王倫等五人。”據此可知楊遂為南唐後主壬申進士科狀元。

  樂史

  樂史,撫州宜黃(今江西宜黃)人。字子正。生於五代後唐天成五年(930),卒於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五代十國南唐後主年間狀元。

  《十國春秋》第一百一十五卷中記載:“樂史……南唐舉進士第一。”據此可知,樂史為南唐後主年間狀元。及第後,曾任秘書郎。

  宋朝建立。入宋為平原主簿。太平興國五年(980)應舉,升幕職,授諸道掌書記,複賜進士及第。升任著作佐郎、知淩州,召為三館編修。因進獻多種著作,受宋太宗讚賞。曆任著作郎、直史館,太常博士、知舒州,水部員外郎、知黃州,出掌西京磨勘司。晚年居洛陽,卒於居所。

  著有:江南等諸種《登科記》,《太平寰宇記》,《廣卓異記》,《總仙記》,《上清文苑》,《綠珠傳》,《楊貴妃外傳》,《商顏雜錄》等七百餘卷。

  邱旭

  邱旭,安徽宣城人。字孟陽。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唐後主年間狀元。

  《十國春秋》第一百一十六卷中記載:“南唐給事中喬匡舜知舉,進士及第者五人,即邱旭、樂史……”“邱旭……後主時試《德厚載物賦》,擢第一人。”

  邱旭弱冠始讀書,遊學金陵,自勵彌篤,不恥下問,學問益進。遂應進士舉,狀元及第。

  宋朝建立。入宋得呂蒙正知遇,薦授令錄,複遷京官,卒於衡州。

  邱旭辭賦得益於故唐大家。時人取以為法度。著有《賓朋宴語》。

  張確

  張確,出生地不詳。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末年(975)狀元。

  南唐後主末年春,宋師兵臨城下,依例照常開科取士。張確以第一名登科,賜狀元及第。是年十一月南唐國亡。

  《續資治通鑒》宋記第八卷第三頁中記載:“開寶八年,二月,是月江南知貢舉戶部員外郎伍喬,放進士張確等三十人。自保大十年(952)開貢舉訖於是歲凡十七榜。”因是年(975)南唐滅,仍沿用宋開寶紀年,八年。張確為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末年狀元。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