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陸遜

  陸遜(183~245)字伯言,吳郡吳縣(今屬江蘇)人,本名議,世代為江東的大家族。陸遜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隨著祖父廬江太守陸康住在官府。袁術與陸康有仇,將要害陸康,陸康送陸遜以及親戚回到吳縣。陸遜比陸康的兒子陸績年長幾歲,就代替陸績照管家中事務。

  初入幕僚

  孫權作了將軍,陸遜21歲,開始在將軍幕府中任職,曆任東西曹令史,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同時兼管縣中政務。縣裏連續幾年大旱,陸遜打開糧倉賑濟貧民,勸導督促農民種田養蠶,百姓有了依靠,當時吳、會稽、丹陽郡中有許多百姓藏了起來,陸遜向孫權陳述了應當實行的計劃,請求為國家將他們都招募回來。會稽山賊的大首領潘臨,長期以來成為當地的一大禍害,多少年沒有促住。陸遜率領手下招募來的士兵,深入險地征討,所到之處都被降服,部隊發展到二千多人。鄱陽賊首領尤突作亂,又前去征討。拜授陸遜為定威校尉,駐軍利浦。

  孫權將兄長孫策的女兒許配給陸遜為妻,多次向陸遜征求對當前大事的處理意見,陸遜建議“現在英雄各據一方,豺狼一般地相互窺望,要想戰勝敵人,平定叛亂,沒有大部隊無法做到。然而山越強盜長期作惡,依據著深山險阻的地形。心腹地區沒有平定,很難去考慮奪取遠方。可以大規模出動部隊,去攻取強盜的精銳兵力。”孫權采納了他的計策,任他為帳下右都督。恰逢丹陽的匪首費棧接授了曹操授予的印章綬帶,煽動山越人,替曹操作內應。孫權派陸遜征討費棧。費棧的黨羽眾多,而去征討的兵力少,陸遜便增加樹立了許多牙旗,將鼓角分別布置在各處,夜間潛入山穀之間,擂鼓呐喊,向前進軍,當時就使敵人潰散逃走。於是分別處理三個郡的山越民眾,強壯的當兵,體弱的補充到民戶,得到了精兵幾萬人,長期作惡的強盜被掃除,所經過的地方都加以肅清整理,回來後駐紮在蕪湖。會稽太守淳於式上表說陸遜非法掠奪百姓,騷擾地方。陸遜後來去京都見孫權,談話中,稱淳於式是個好官,孫權說:“淳於式告您,而您卻推薦他,為什麽呢?”陸遜回答“淳於式是想養活民眾,所以告我。如果我再詆毀他來擾亂主上的視聽,這種做法不可提倡。”孫權說:“這確像是長者做的事情,隻是一般人做不到。”

  襲取關羽

  呂蒙假說有病回到建業,陸遜前去見他,對他說:“與關羽的邊境接壤,怎麽遠離回到京都,後果不值得擔憂嗎?”呂蒙說:“確實像你所說的那樣,但是我病得很重。”陸遜說:“關羽誇耀自己的勇氣,欺淩別人。剛剛建有大功,驕傲放縱,隻想北進,沒有懷疑我方,聽說您生病,必定更無防備。現在出其不意,一定可以擒拿製服他。回去見到主上,應當好好謀劃。”呂蒙說:“關羽一向勇猛,很難與他抗衡,況且他已經占據了荊州,恩惠威信並行,加上剛剛獲得戰功,膽量氣勢更盛,不容易打他的主意啊。”呂蒙回到建業,孫權問:“有誰可以替代你?”呂蒙回答說:“陸遜思考問題深遠,才能可以負擔起重任,從他的謀慮來看,終會擔當重任。而且他現在名氣還不大,關羽不會顧忌他,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如果任用他,應當讓他表麵上韜隱,暗中觀察形勢,尋找機會,然後可以取勝。”孫權便召見陸遜,任命他為偏將軍右都督,代替呂蒙。

  陸遜到了陸口,送信給關羽說:“前些日子聽說您觀察時機及時行動,用紀律統率部隊,用小的舉動取得了大的勝利,何等偉大!敵國失敗,盟國得利,我們聽到消息,擊節祝賀。想您將要席卷中原,共同匡扶王室。最近我以不敏之才受命來到西邊,仰慕您的風采,想聆聽您的良好規勸,”又說,“於禁等人被捉,遠近為之欣然讚歎,認為將軍的功勳足以永垂於世,雖然是過去晉文公城濮的用兵,淮陰侯攻克趙國的戰略,也無法與您相比。聽說徐晃等人用少量的騎兵駐在樊城附近,窺探您的動靜。曹操是個狡猾的敵人,憤怒起來不顧後果,恐怕他會暗中增加兵力,以實現他的野心。雖然說軍隊長時間駐紮,但士氣仍然很勇猛強悍。況且剛剛取勝之後,往往會輕敵,古人用兵的方法,軍隊打了勝仗要更加警惕,希望將軍周密地製定戰略方針,用以保持全勝。我是個書生,疏粗遲鈍,不能勝任所承擔的職務,幸喜與您這位威德卓著的將軍為鄰,樂於傾訴自己的見解。雖然不能適合您的策略,但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倘能明白我的仰慕之情,還望加以明察。”關羽看了陸遜的信,認為他有謙卑之心,仰仗自己之意,很放心,不再有什麽猜疑。

  陸遜將詳情報告孫權,陳述可以擒獲關羽的要點。孫權便暗中出兵西上,派陸遜與呂蒙為前鋒,兵到之後馬上攻克了公安、南郡。陸遜徑直推進,兼任宜都太守,拜授撫邊將軍,封為華亭侯。劉備委任的宜都太守樊友棄郡逃跑,各城高級官吏以及蠻夷的部落酋長都投降。陸遜請求頒發金、銀、銅印,為新來歸附的人授予官職。這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陸遜派將軍李異、謝旌等人率領三千人,攻打蜀軍將領詹晏、陳鳳。李異帶領水軍、謝旌帶領步兵,斷絕了險要地區,一舉擊敗了詹晏等人,活捉了陳鳳。又攻打房陵太守鄧浦、南鄉太守郭睦,大敗了他們。秭歸的大姓家族文布、鄧凱等人糾合了夷兵數千人,又與西蜀勾結。陸遜又派謝旌擊退了文布、鄧凱。文布、鄧凱脫身逃走,西蜀任命他們為將軍。陸遜讓人引誘他們,文布帶領許多人投降。前後斬殺、捕獲、招降接納的一共有萬人。孫權任命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

  當時荊州的士人剛回來,有人沒有得到適當的安置,陸遜上疏說:“從前漢高祖登位,招攬延用英俊優異的人才光武帝中興,眾多傑出的人物都來到朝廷,如果可以使政教昌明,任用人不一定要考慮關係的親疏。現在荊州剛平定,人材還未顯達,臣愚心耿耿,請求您普施培養提拔之恩情,讓他們得以進用,然後四海之內人們引頸相望,一心想歸附教化。”孫權認真采納了他的意見。

  火燒連營

  黃武元年,劉備率領大部隊來到西部邊界,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領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於丹、孫桓等人以及五萬人大軍抵禦劉備的進攻。劉備從巫峽、建平連營到夷陵縣界。建了幾十個兵營,用金錢、織錦、爵位、賞賜誘惑調動了各夷蠻部眾,任用將軍馮習為主將,張南為前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人為副將,先派吳班領數千人在平地上建營寨,想以此挑動吳軍應戰。各位將領想去攻打他們,陸遜說:“這裏一定有詐,暫且觀察他們如何行動。”劉備知道這條計策行不通,便帶領八千伏兵,從山穀中出來。陸遜說:“所以不讓各位去攻打吳班,是因為我揣摩猜測其中一定有詭。”

  陸遜上疏說:“夷陵是要害之地,是國家的大門,雖說容易得到,也很容易失掉。失掉了夷陵就不僅損失了一個郡的地盤,荊州就令人擔憂了。現在爭奪此地,一定要保證成功。劉備幹犯天之常理,不守自己的巢穴,卻敢自己前來送死。臣雖然無才,但憑借您的神威,以順討逆,打退敵軍,就在今日。考察劉備前前後後用兵的情形,失敗多,成功少,推而論之,不足憂。臣起初擔心他水陸並進,現在他卻放棄了水軍,隻用步兵,到處結營,觀察他的布置,一定沒有其他變化。謹望您高枕無憂,不要為此事而掛念。”諸位將領說:“進攻劉備應該在他剛進軍時,現在讓他進來了五六百裏,相互抗衡已過七八個月,各處險要之地都有牢固的防守,攻擊他們一定沒有好處。”陸遜說:“劉備是個狡猾的敵人,經曆的事情很多,他的軍隊剛剛集結時,意誌統一,不可去攻擊。現在駐防已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我們的便宜,士兵疲勞,意誌沮喪,無計可施,攻擊這夥敵寇,正在今日。”便先攻打一個營寨,沒有得手,眾將領都說:“白白讓士兵去送死。”陸遜說:“我已知道攻破敵人的法子。”使命令部下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戰勝蜀軍。一待火勢起來,就率領全軍同時進攻,斬殺了張南、馮習以及胡王沙摩柯等人,攻破了敵人的四十多座軍營。劉備的將領杜路、劉寧等人被逼無路,請求降服。劉備登上馬鞍山,手下士兵環繞保衛自己。陸遜督促各路人馬四麵進逼,蜀軍土崩瓦解,死者上萬。劉備趁夜色逃走,驛站的人將逃兵丟下的鎧甲擔到隘口焚燒,為劉備斷後,劉備才得以逃入白帝城。劉備軍隊的船隻、器械,水軍步兵的物資,一時間幾乎全部損失,屍骸漂滿江麵,順流而下。劉備非常慚愧、憤恨,說:“我意然被陸遜打敗,受他的侮辱,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當初,孫桓分兵到夷道迎戰劉備的前鋒部隊,被劉備包圍,向陸遜求救。陸遜說:“不可以”眾將說:“孫安東在將士中很得人心,城池牢固,儲糧充足,沒什麽擔憂的。等我的計劃開始施展,即使不去救他,他也可以自然得到解救。”等到他的計策充分施行,劉備的軍隊果然奔逃潰散。孫桓後來見到陸遜說:“先前確實怨你不來相救,直到今天,才知道您用兵自有方法啊。”

  抵擋劉備的進攻時,眾將領有的是孫策時的舊將,有的是公室貴戚,各自驕傲,不願聽從別人命令。陸遜按著劍說:“劉備是天下知名的人,曹操畏懼他,現在就在我們的邊境,是一個強勁的對手。各位都蒙受了國家的恩惠,應當和睦相處,共同消滅這個敵人,對上報答所享受的恩情,然而你們不願聽指揮,是不應該的。”

  我雖是個書生,但接受了主上的命令。國家之所以委屈你們來接受我的指揮,是認為我還有小小的可以稱道的地方,可以忍辱負重。你們各自有自己的職責,難道還要再推辭!軍中有明確的規定,不可違反。”等到攻破了劉備,計策大多是陸遜提出的,各位將領才服氣。孫權聽說了這件事,說:“您為什麽當初不向我報告眾將領中違反命令的人呢?”陸遜回答說:“蒙受的恩情深重,重任超過了我的才能。而且這些將領有人可以成為心腹,有人可以充當戰將,有人是功臣,都是國家應當與他們共同商定大事的人。臣下雖然駑懦,私下也仰慕藺相如、寇恂的忍讓精神,來完成國家的大事。”孫權大笑稱好,加任他為輔國將軍,兼任荊州牧,馬上改封為江陵侯。

  再說劉備已住在白帝城,徐盛、潘璋、宋謙等人各自爭著上表說劉備一定可以捉到,請求再去攻擊劉備。孫權向陸遜詢問,陸遜與朱然、駱統都認為曹丕集合了大部隊,表麵上說幫助吳國征討劉備,內心實際是有奸計,慎重考慮當馬上撤軍回防。沒過多久,魏軍果出動,吳國三麵受敵。

  聯蜀破曹

  劉備不久病死,兒子劉禪繼承了帝位,諸葛亮執掌政務,與孫權聯合。當時的情況應該做的事情,孫權總是讓陸遜告訴諸葛亮,並刻了孫權的印,放在陸遜那裏。孫權每次給劉禪、諸葛亮寫信,常常讓陸遜看過,輕重是否合適,如果有不妥之處,便讓他修改,加印封好送去。

  黃武七年,孫權派鄱陽太守周魴誘騙魏國大司馬曹休,曹休果然領兵進入皖縣,孫權於是召見陸遜,授予黃鉞,任命他為大都督,迎擊曹休。曹休已經發覺,為自己受到欺騙而感到恥辱,自恃兵馬強壯、兵力雄厚,於是與陸遜交戰。陸遜自己擔當中路主力,命朱桓、全琮為左右兩翼,三路同時推進,果敢衝擊曹休的伏兵,趕跑了他們,向北追擊逃跑的魏軍,一直到了夾石,斬首、捕獲了一萬多人,牛馬騾驢各種牲畜拉的車上萬輛,軍用物資、武器器械全部繳獲。曹休回到魏國,背上生毒瘡而死。各路部隊整頓通過武昌,孫權讓身邊侍從用禦蓋為陸遜遮覆,進入殿門,賞賜給陸遜的東西,都是皇帝專用的上等珍品,當時沒有能與他相比。孫權派陸遜回到西陵。

  黃龍元年,任命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這一年,孫權東到建業巡狩,留太子、皇子以及尚書九官在武昌,征召陸遜輔佐,同時負責荊州以及豫章、鄱陽、廬陽三個郡的事務,監督軍務國事。當時建昌侯孫慮在住所的堂前修造了鬥鴨欄,造得很小巧,陸遜鄭重地說:“君侯應當勤奮閱讀經書典籍,以使自己不斷進步,用這些東西幹什麽?”孫慮馬上將它拆毀。射聲校尉孫鬆在公子中最受孫權喜愛,帶兵不認真,軍紀鬆弛,陸遜當著他的麵用髡刑處罰了他手下的負責官員。

  陸遜雖然身在朝廷之外,但心中惦念著國家的事務。上疏陳述時事說:“臣認為法律過嚴,下麵違反的人就多。近年以來,將領、官吏的犯罪,雖然他們自身不謹慎有責任,然而天下尚未統一,應當考慮進取,小的過錯應當給予寬免的恩德,來使下麵的人們安心。況且應當要辦的事情越來越多,用人應以賢良、才能為先,除非是本質上邪惡、無法容忍的過錯,請您重新任用,讓他們施展才能,效盡其力。這就是聖明的君王忘記別人的過失,記住別人的功勞,以成就王業的做法。過去漢高祖不計較陳平的過失,采用他的奇謀,終於建立了帝王大業,功垂千載。嚴峻的刑法,不是帝王的盛業有懲罰而無寬恕,不是安撫遠方的宏圖大計。”

  孫權想要派部分軍隊去攻取夷州和珠崖,都征求陸遜的意見,陸遜上疏說:“依臣的愚見,認為天下沒有平定,應當集中民力來辦當前的大事。現在連年興兵作戰,兵士減員,陛下憂勞聖慮,廢寢忘食,將要遠征夷州,以成就大業。臣反複思考,沒有見到有利之處。遠行萬裏襲擊攻打,有什麽風波很難預測,戰士換了水土,一定會生病,現在驅趕著士兵進入不毛之地,想要獲益卻受到損壞,想要得到好處反而引來災害。再有,珠崖地勢險要,民眾猶如禽獸,得到那裏的民眾無法成就大業,沒有那樣的士兵不會影響兵力。現在江東已有的士兵,已經足以圖謀大事,但應當積蓄力量然後再有所行動。過去桓王創業,兵力不到五百人,卻開拓了大業。陛下承受天命,開拓、平定了江南。臣聽說治理混亂、討伐叛逆,靠的是武力的威懾。種田養蠶、穿衣吃飯,是百姓的根本之業,然而戰事未停,百姓挨餓受凍。臣愚見認為應當使士卒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寬免他們的租稅,使大家同心合力,用道義激勵他們的勇敢,那麽中原可以平定,九州可以統一。”孫權終於去征討夷州,得不償失。

  到公孫淵背棄盟約,孫權想要前去征討,陸遜上疏說:“公孫淵憑據著險要牢固的地勢,扣留了我們的使節,有名馬而不貢獻,實在是讓人憤怒。蠻夷擾亂華夏,沒有受到王道的教化,流竄在荒遠地區,抵抗王朝的軍隊,以至帝王震怒,想要親自以萬乘之尊去渡海遠征,不考慮這樣做的危險會陷入無法預測的境地。現在天下紛擾如雲,群雄相爭似虎,英雄豪傑踴躍,大張聲勢,互相窺探。陛下憑借神武之姿,承受天命,在烏林打敗曹操,在西陵打敗了劉備,在荊州活捉了關羽,這三個敵人都是當今世界的英雄豪傑,都挫傷了他們的銳氣。聖明的教化安撫所及,遠到萬裏之外百姓歸服,正要蕩平華夏大地,一統天下。現在不忍下小的憤怒,爆發雷霆般的大怒,違反了不置於危險境地的戒條,輕看自己的高貴身分,這是臣感到疑惑的地方。臣聽說有誌向行萬裏的人,不會中途停下腳步;想要奪取天下的人,不會著意幹小事而影響大計。強大的敵人在邊境,邊民還沒有臣服,陛下乘船遠征,一定會給外敵造成可乘之機。憂患發生了才感到焦慮,後悔也來不及了。假如我方的大業成功,那麽公孫淵不用征討也會自己順服,現在您舍不得遼東的民眾和馬匹,為什麽偏要拋棄江東已經安穩的基業而不在乎呢?請求讓六路大軍停止行動,威懾強大的敵人,早日平定中原,功垂未來。”孫權采納了他的意見。

  嘉禾五年,孫權北征,派陸遜與諸葛瑾攻打襄陽。陸遜派親信韓扁帶奏章去向孫權報告,回來時,在沔中遇到敵人,敵邊巡邏時抓住了韓扁。諸葛瑾聽說這個消息很害怕,寫信給陸遜說:“主上已經回去,敵人捉到了韓扁,詳細知道了我軍的虛實。況且江水已枯,應當趕緊撤軍。”陸遜沒有答夏,正在催促人種植蔓菁和豆子,與手下將領下棋、射覆像住常一樣。諸葛瑾說:“伯言智謀多,這樣做應當是有緣由的。”親自來見陸遜,陸遜說:“敵人聽說主上回去,沒有什麽顧慮了,一心一意對付我們,我軍已防守住要害之處,手下的兵士如有不安,應當用自己的鎮定來讓他們安下心來,采取應變的設施,然後再撤出。現在就要撤走,敵方會認為我們害怕了,趁機前來逼攻,一定會使我們失敗。”於是陸遜與諸葛瑾秘密商定計策,讓諸葛瑾統率舟船,陸遜帶領全部兵馬,向襄陽城進發。敵人平時就懼怕陸遜,急忙掉頭直赴城中。諸葛瑾於是帶領船隻撤出,陸遜從容整理好部隊,虛張聲勢,步行上船,敵軍不敢進犯。軍隊到了白圍,假說駐紮下打獵,暗中派遣將軍周峻、張粱等人去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陸、石陽,石陽的集市正熱鬧,周峻等人突然殺到,百姓都丟下東西擁進城裏。城門被堵無法關上,敵軍便自己殺死百姓,然後才把門關上,吳軍斬首及捕獲的敵人共有一千多人。對那些俘虜,一律加以保護,不讓士兵對他們進行幹擾和侵侮。帶家屬的,讓他們去照料。有失去妻子兒女的,馬上發給衣服食物,特別加以慰勞,派人送他們回去,很多人受到感召結伴來歸附。鄰縣的人一心向往陸遜,江夏的功曹趙灌、劉備的將領弋陽人裴生以及夷王梅頤等人,都帥領著黨羽前來歸附陸遜。陸遜拿出錢財布帛,周濟照顧他們。

  又有魏國江夏太守逯式兼管兵馬,經常在邊境為害,而且與歸附魏國的將軍文聘的兒子文休一向不和。陸遜聽說了他的情況,馬上假裝接到了給逯式的信後複信說:“收到了你措辭誠懇的來信,知道你與文休長期結有仇怨,勢不兩立,想來前來歸附,馬上以密件將來信上報給主上,集合了人馬前來相迎,應該私下裏嚴格保密、迅速行動,再將定好的日期告訴我。”將信放在邊界上,逯式的士兵得到了信拿給他看,逯式惶恐不安,於是親自將妻子兒女送到洛陽。從此手下的官吏士卒不再信任、服從他,最終被免去官位。

  嘉禾六年,中郎將周祗請允許他在鄱陽郡招募人馬,此事下發到陸遜,征求處理意見。陸遜認為這個郡的民眾好動,很難安定,進行召集,恐怕會變成強盜。然而周祗頑固陳述要這樣做,郡民吳遽果然作亂,殺死了周祗,攻克諸縣。豫章、廬陵的慣匪,同時響應吳遽,成為一夥強盜。陸遜得知了這一消息,立即去征討,很快攻破,吳遽等人相繼率部下投降,陸遜選精兵八千多人,平定了三個郡。

  當時中書典校呂壹玩弄權術,作威作福,陸遜與太常潘浚都感到擔憂,說到這事痛哭流涕。後來孫權殺了呂壹,很為這事而自責。

  當時謝淵等人各自陳述有利於國家的事情,想要興利去舊,陸遜建議說:“國家以民眾為根本,強盛要依靠民眾的力量,財物要由民眾拿出。所謂民眾殷實而國家衰弱、百姓貧窮而國家富強的情況,從來沒有過。所以治理國家,得到民心就會天下大治,失掉民心則天下大亂。如果百姓得不到利益,而要讓他們竭盡全力,報效國家,也是很難做到的。因為《詩經》中感歎道:‘善於安定百姓,會受到的福祿。’請求您廣施聖恩,幫助百姓,幾年之內,國家的財用稍微豐足了,然後再作打算。”

  任相安民

  赤烏七年,陸遜接替顧雍任丞相,朝廷頒布詔書說:“朕的德行不高,承天命繼承帝業,天下尚未統一,奸匪到處都是,朕日日夜夜戰戰兢兢,誠惶誠恐。您天資聰慧,德高望重,總領軍務,輔助國家,消災滅禍。具有超出世人功勞的人,一定會得到光耀巨大的尊寵;有文武才能的人,一定可以承擔社稷的重任。過去伊尹使商湯的事業興盛,呂尚輔佐周武王奪取天下,在內輔佐朝政、在外統兵打仗,這兩方麵的能力您都兼而有之。現在任用您為宰相,派使者持節代理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綬。您要使您的美德發揚光大,修治您美好的功業,謹遵王命,安撫四方。啊!總管三公事,為百官做出榜樣,能夠不謹慎嗎?您要自勉。原來所擔任的州、都護,兼管的武昌事務都照舊。”

  當初,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各立門戶,內外職務大多由官員的子弟擔任。全琮向陸遜報告,陸遜認為這些子弟如果有才能,不用擔心不能任用,不應當私下憑關係來求得榮譽、利益如果才能不佳,終究要招災禍。況且聽說兩宮的勢力不相上下,一定會有矛盾,這是古人最忌諱的。全琮的兒子全寄,果然阿諛奉承魯王,輕率地與太子結下了仇。陸遜寫信給全琮說:“你不學習金日石單,反而包庇阿寄,終於為足下家中招來災禍了。”全琮沒有接受他的意見,與他有了隔閡。等到太子要被廢掉的議論流傳,陸遜上疏陳述:“太子是正統,地位應當像磐石一樣牢固,魯王是藩臣,應當使他們之間受到的寵愛有差別,彼此各自得到他們應當得到的,上下都可相安無事,”上書三四次,最後請求到京都拜見孫權,想要親自論證嫡庶的區別,匡正得失。孫權沒有允許,然而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都因為與太子關係密切,受到冤枉,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與陸遜通信而坐罪,下獄死。孫權多次派遣中使來責備陸遜,陸遜憤悶而死,死時63歲。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

  當初,暨豔提出要建造營府,陸遜勸他,認為這樣一定會招來災禍。又對諸葛恪說:“在我前麵的人,我一定要尊奉他們,與他們一同晉升,地位在我下麵的人,就要扶助他們,現在看您盛氣淩人,淩駕於尊長之上,又輕視下級,這不是平安、仁德的根基啊。”又廣陵人楊竺年輕時就受到人們的稱讚,然而陸遜說他最終會失敗,勸楊竺的兄長楊穆與他分開,另立門戶。他的先見就是這樣。長子陸延早年夭逝,次子陸抗繼承爵位。孫休當了皇帝,追封陸遜諡號為昭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