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李斯

  李斯(?~前208),秦代大臣。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早年為郡小吏,曾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業成就後入秦,求為丞相呂不韋舍人,後被任為郎,他勸說秦王政(即秦始皇)滅諸侯,成帝業,一統天下,被任為長史。秦王采納他的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諸侯,離間六國君臣。秦王十年(前23李斯像7),下令驅逐六國客,李斯時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他在所上《諫逐客書》中指出,秦自繆公、孝公、惠王、昭王以來所以能國富民強,蠶食諸侯,皆因客卿之助,如“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應該“地五四方,民無異國”。結果,秦王取消了逐客令,李斯官複原職,後升為廷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李斯與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等人共同議定了皇帝名號,以及有關的禮儀製度。他反對王綰提出的請立諸子為王的建議,堅持以郡縣製取代分封製,得到秦始皇的讚同。此外,他還參與製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和度量衡製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齊人淳於越又提出分封子弟功臣為支輔的建議。當時,李斯任丞相,駁斥了這種意見,指出私學盛行,對法令製度“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如果不加以禁止,會影響皇帝的威望。他建議焚毀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得到秦始皇的許可。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李斯參與趙高、胡亥的陰謀,賜始皇長子扶蘇死,擁立胡亥為太子,即位為二世皇帝。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見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深,李斯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未能阻截吳廣軍西進,李斯以此受到彈劾。他為了苟全性命,阿諛求容,上書二世“行督責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二世欣然接受,對下督責益嚴。於是,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此後,趙高為獨攬大權,誣諂李斯與其子同陳勝、吳廣暗通聲氣,意圖謀反。二世命趙高審理。在趙高的刑訊逼供下,李斯被迫認罪,二世二年七月,具五刑,腰斬於鹹陽市,並夷三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