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忽必烈

  忽必烈(1215~1294),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正妻唆魯禾帖尼的第二子,生於金宣宗貞三年(1215),其兄為蒙哥,其弟有旭烈兀、阿裏不哥。他是在成吉思汗、窩闊台汗、貴由汗、蒙哥汗之後,第五個登上大蒙古國大汗寶座的人物。同時,他又是元王朝的創建者,蒙古語尊為薛禪(意為賢者)皇帝,卒於至元三十一年(1294),廟號世祖。

  忽必烈是在蒙金戰爭中出生並長大的,自幼就受到母親的嚴格教育,崇尚漢文化。

  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即大汗位,成為大蒙古國的第四代大汗。由於忽必烈在蒙哥的諸弟中,是最大的一個,又十分賢能,於是被蒙哥委任主管漠南漢地的軍國庶事。次年,忽必烈移藩府於金蓮川(今內蒙古正藍旗東),繼續延請漢族儒士和官員,組成金蓮川幕府,輔佐他治理漢地。他先後任用漢人儒士整飭邢州(今河北邢台)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屯田唐、鄧,都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1252年6月,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征大理。他帶劉秉忠、姚樞等隨行,而由蒙古名將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統率軍隊。十二月過黃河。第二年春,經鹽州(今陝西定邊)出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來到六盤山。不久。蒙哥又把京兆(今陝西西安)分封忽必烈作份地。於是忽必烈讓姚樞經營京兆,整頓吏治,立屯田,恢複農業生產,興學校,使關隴地區出現大治的局麵,成為忽必烈南下的重要基地。忽必烈任用漢人儒士治理漢地所取得的成就,加深了忽必烈對“附會漢法”的認識,同時,也因此得到了北方漢族地主階級的擁護與支持。1253年8月,忽必烈率軍進抵臨洮,開始轉戰川滇,對南宋進行戰略迂回。

  1260年3月,忽必烈到達開平,召集忽裏台,在諸王塔察兒、也先哥、大合丹、末哥等以及赤因鐵木兒、爪都、木華黎之後忽林池等人支持下,登上大汗寶座,後來改開平府為上都。

  忽必烈在開平即汗位,標誌著大蒙古國開始向元王朝的嬗變。他建元“中統”,確立了“祖述變通”的建國方針。在即位詔中,明確表示要在不損害蒙古貴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加強“文治”。即所謂“稽列聖之洪規,請前代之定製”。換言之,就是以繼承祖宗的陳規為前提,附會漢法,建立與中原經濟基礎大體相適應的中央集權製的封建專製主義國家。在中央設中書省,以王文統為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設十路宣撫司,任漢人儒士為使。1262年二月,山東軍閥李乘阿裏不哥叛亂之機,在山東發動叛亂,攻占了益都和濟南。忽必烈令諸王合必赤總督河南、河北、山東各地的蒙古軍、漢軍,迅速鎮壓了這次叛亂。但是,李叛亂,引起了忽必烈對漢人的猜忌,於是采取果斷措施,廢除漢人諸侯的世襲製度,削弱這些諸侯的軍權,在地方上實行軍民分治等。忽必烈以此來加強中央集權和對漢人的防範,同時在各級政權中,征用色目人分管事權,以與漢人官僚相互牽製。1264年八月,忽必烈又下詔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1271年十一月,下詔“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同年,又改中都(今北京)為大都,與上都相呼應,實行兩京之製。至此,由大蒙古國向元王朝嬗變的過程基本完成。忽必烈以元王朝開國皇帝的麵目,出現在中國曆史舞台上。

  1274年6月,忽必烈發布伐宋詔書,任命左丞相伯顏與平章政事阿術統率20萬大軍,水陸並進,大舉伐宋。1276年初,攻下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1279年,最後消滅流亡到崖山的南宋朝廷的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從而奠定了我國疆域的規模,為國內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開拓了道路。

  忽必烈在滅南宋統一全國之後,本來在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改革舊俗、附會漢法的積極因素逐漸減退,而保守、嗜利、黷武等消極因素卻逐漸增長。當初投奔忽必烈,並在元王朝建立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的漢人儒士、官僚,不是相繼謝世,就是逐漸被冷落。回回人阿合馬卻受到重用,從主管財政,發展到1275年以後獨攬朝政,引起漢人官僚的不滿。忽必烈始終偏袒阿合馬,終於在1282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重用盧世榮、桑哥理財,均以失敗告終。這時忽必烈又熱衷於征戰,總想通過武力降服新的國家。於是,他把矛頭指向日本、占城、安南、緬甸和爪哇,接二連三地派遣軍隊遠征。這一係列對外侵略戰爭,不僅給鄰國造成破壞,給鄰國人民帶來災難和痛苦,而且勞民傷財,也給本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因而受到人民的反對,最後無不以失敗而告結束。就在忽必烈派出遠征爪哇的軍隊無功而還後兩年,即1294年,忽必烈病死在大都。

  §§第三章 明清帝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