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宋神宗趙頊

  公元1067年,宋英宗病死,立為太子不久的趙頊倉促即位,是為神宗。

  趙頊即位之時,社會矛盾已經比較尖銳,宋初以來就出現的冗官、冗兵、冗費“三冗”問題愈演愈烈。宋初製定的一係列製度,已經有很多地方不適應社會的現實狀況,百姓日生不滿,小規模的起義也此起彼伏,因此必須在政治、財政、軍事等方麵進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宋仁宗其實已經發現這些問題,但在施行過程中,由於遭到強大的阻力,他在位時的慶曆新政很快就流產了,主持改革的範仲淹也被迫下台。

  血氣方剛銳意求治的宋神宗趙頊下車伊始,就急於尋找一個能夠全力幫助他改革的大臣作為臂膀。王安石就在這時脫穎而出了。王安石在地方為官多年,親眼看到當時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他曾給當時的皇帝仁宗上了《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宋仁宗沒怎麽看,未即位的趙頊倒看得很仔細,因而非常欣賞王安石。趙頊即位後,就把王安石召到身邊。第一次召見王安石時,心急的趙頊就問他治國應當先作什麽。王安石的一番回答令趙頊耳目一新,於是命王安石寫出《本朝百年無事劄子》,討論北宋先帝的治國之道。

  趙頊看後大喜,便於公元1069年起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即副相),並親自督促王安石提出並推行了一整套新法。

  改革命令一出,朝野大嘩,新法中許多措施直接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改革,加上新法本身有許多不足,所以幾乎各項新法都遭到強烈反對。而遭到反對最多的就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一時朝野內外,反對聲四起,就連太皇太後、皇太後和神宗皇後也站出來表示對反對派的支持。

  在這樣的局麵下,趙頊有些動搖了,先後將王安石兩次罷相,以平息反對的聲音。不過,王安石下台後,趙頊還是將部分新法進行到底,其中改革官製與強化軍兵保甲的製度成為改革的重心。由趙頊自己單獨進行的改革被後人稱為“神宗改製”。

  趙頊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其富國強兵的目的非常堅決,但在抑製兼並這一點上,他遭到強烈反對後便往往虎頭蛇尾,既想增加財政收入,又不願損害上層既得利益,結果,負擔隻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

  趙頊除了推行改革之外,還不滿北宋遼和西夏一味妥協退讓,因此與邊境少數民族政權進行了多次戰爭,但大多是勝少負多,隻有對交趾的反擊戰和第一次征伐西夏還比較重要。

  位於現今越南北方地區交趾,不斷在宋邊境進行劫掠。公元1076年,趙頊派兵征討交趾,將交趾打敗,全部收複被交趾占據的邕州、廉州等失地。隨後攻入交趾國內,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軍就要兵臨城下,趕忙奉表乞降。從此,交趾再不敢侵擾宋境。

  公元1037年,趙頊派王韶率軍進軍1800裏,占領了宕、岷、疊、洮等州,招撫大小蕃族30餘萬帳。這是自北宋開國以來宋對遼、夏戰爭中的空前大勝。但後來再對西夏用兵,北宋都以敗而告終。公元1081年,趙頊趁西夏國王秉常的母後專權之機,兵分五路,共20多萬兵力征討西夏,大軍深入西夏境內,直抵靈州(今旗靈武)城下。西夏軍決黃河水將宋軍淹沒,並切斷宋軍糧道,結果宋軍大敗。此次戰爭,宋軍有200多個將校陣亡,傷亡20多萬士兵和民夫。消息傳到朝廷,趙頊悲痛難忍,竟臨朝大哭。從此,趙頊徹底喪失了先前的雄心,維持原來對西夏的和議,每年向西夏交納財物。公元1085年,深受西北邊境軍事失敗所打擊趙頊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