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苻堅

  苻堅(338~385),最初是前秦的東海王,後殺苻生,自立為秦大王。他任用漢人王猛,壓製不守法令的貴族,加強中央集權。他先後攻滅前燕、前涼,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並奪取了東晉的益州。公元383年,苻堅帶領90萬大軍南下,進攻東晉。淝水之戰大敗,各部首領趁機自立,苻堅被羌族首領姚萇擒殺。

  苻堅是氐族人,其祖上為氐族的部落酋長,到他爺爺苻洪為部落酋長時,正值西晉大亂。氐人部落勢單力薄,苻洪先後率部落投附前趙和後趙。冉閔滅後趙後建魏,濫殺胡人,逼迫氐、羌各族紛紛逃回本土,苻洪乘機收羅人馬達10萬餘人。隨著氐族部落勢力的增強,苻洪自稱三秦王。

  苻洪死後,其子苻健占據長安,並於公元351年自稱大單於,後改稱皇帝,國號秦,史稱前秦。苻健死後,其子苻生即位。苻生昏庸無道,在宮中設置刀斧鋸鑿,殺戮大臣,眾叛親離。苻健的侄子東海王苻堅在族人中威望甚高,對苻生的荒淫殘暴十分憎惡。公元357年,他在氐族貴族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殺死苻生,自己登基。這一年,他才19歲。

  苻堅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他仰慕漢人儒雅謙恭的君子風度,厭惡氐人淺薄粗魯的蠻族作派。他8歲那年,祖父苻洪請先生教他讀書。苻堅和他的兄弟們學習漢族文化和漢人禮儀製度,由於長期受漢文化的陶冶,苻堅成了一個知書達禮,頗具漢人士君氣質的年輕人。史稱苻堅“風流儒雅,有賢君風範”。

  苻堅稱帝後,鼓勵農業生產,休息民力,使被戰亂破壞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他大力推行儒學禮教,學習曆史上的聖明皇帝,廣招賢士,整頓綱紀,鎮壓豪強,使前秦出現了漢魏以來少見的清明政治。苻堅十分注意人才的招攬,他即位的當年,就下詔要各地推薦漢族士人為官,不論出身貴賤,無論士族還是寒士,隻要是賢才一律錄用。對平民出身的王猛,他重用不疑,曾一年內連升五級。

  王猛(325~375)是北海劇(今山東壽光東南)人。少時家境貧苦,靠自學博覽群書,並且研究兵法,留心時事。王猛29歲那年(354),東晉大將桓溫率4萬大軍北伐攻前秦,一路漢族百姓夾道相迎,行軍途上暢通無阻,深入秦地,大敗前秦軍隊。此時都城長安隻有苻堅率老弱殘兵6000餘人守城,滅秦眼看唾手可得,誰知桓溫到了灞水(西安市東)上,就駐軍不前了。

  王猛聽說桓溫帶兵打到關中,逼近長安,便特意到灞上來求見。

  王猛見了桓溫略略施了一禮,沒等主人讓座,便很隨意地坐在了幾案旁。桓溫看這人雖然穿著破衣短衫,行為放蕩不羈,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氣度不凡。桓溫想試試王猛的學識才能,請王猛談談當今天下形勢。王猛把南北雙方的政治軍事形勢分析得一清二楚,見解十分精辟,桓溫聽了不禁暗暗佩服。

  王猛一邊說一邊伸進衣襟裏東抓西撓,起先將士們感到莫名其妙,不一會兒大家明白過來,原來這位儒生正在捉虱子。這就是現在人們經常講到的“捫虱而談”的故事。

  桓溫問他說:“這次我帶了大軍,奉皇上的命令遠征關中,為百姓除害。但是為什麽我來到這裏,地方上的豪傑都不來找我呢?”

  王猛淡淡一笑說:“您不怕千裏跋涉,深入敵人腹地。但是長安近在眼前,您卻不渡過灞水。大家不知道您心裏怎麽打算,所以不願來見您啊。”

  王猛這一番話正說中了桓溫的心事。原來桓溫北伐,主要是想在東晉朝廷樹立他的威信,製服他在政治上的對手。他駐軍灞上,不急於攻下長安,正是想保存他的實力。

  桓溫無話可答。但是他看出王猛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從關中退兵的時候,他再三邀請王猛一起南下。王猛知道東晉王朝的內部矛盾很大,拒絕了桓溫的邀請,仍舊回到華陰山去了。

  但是這樣一來,這個捉虱子的讀書人卻出了名。

  苻堅聽人說“王猛捫虱論天下”的故事,便盛邀王猛與他共事。兩人一見如故,從古論到今,話語投機,見解相通,都有相見恨晚之感。苻堅歎服王猛的真才卓識,視王猛為“我之諸葛孔明”。王猛敬佩苻堅的王者風範,如遇知音,決心竭盡全力輔佐苻堅創建大業。

  那時候,王猛才36歲,年紀輕,又是漢族人。前秦的氏族老臣見到苻堅這樣信任王猛,哪會心服。大臣樊世是跟著苻健一起打下關中的,有一次見到王猛,很生氣地罵他:“我們耕好土地,你倒來吃白飯。”

  王猛也頂了他一句說:“你們不但要耕地,還要給我做飯呢!”樊世更冒火了,說:“我不把你的頭割下來掛在長安城頭上,我也不想活了。”

  隔了幾天,樊世和王猛在苻堅麵前又爭論起來,樊世當著苻堅的麵,要打王猛,苻堅覺得樊世鬧得不像話,把他辦了死罪。從此以後,氐族官員再不敢在苻堅麵前說王猛的壞話了。

  王猛受到苻堅的信任,幫助苻堅鎮壓豪強,整頓朝政。王猛兼任京兆尹的時候,太後的弟弟、光祿大夫強德酗酒鬧事,強搶人家財物和婦女。王猛一到任,就逮捕了強德,並派人報告符堅。等到苻堅派人來宣布赦免強德時,王猛早已把強德處決了。以後幾十天裏,長安城的權門豪強、皇親國戚,被處死、判刑、免官的20多人。朝廷官員大為震驚,壞人也不敢胡作非為了。苻堅讚歎說:“我現在才懂得國家應該有法製啊!”

  過了十幾年,前秦在苻堅和王猛的治理下,國力越來越強大,先後滅掉了前燕、代國和前涼三個小國,統一了黃河流域。

  公元375年,王猛得了重病,苻堅去探望他。王猛懇切地對苻堅說:“東晉雖然遠在江南,但是它繼承晉朝正統,而且現在朝廷內部相安無事。我死之後,陛下千萬不要去進攻晉國。我們的敵手是鮮卑人和羌人,留著他們總是後患,一定要把他們除掉,才能保障秦國的安全。”

  當時,苻堅答應了王猛,保證按照他的設計行事。不料,這位清明的君主到晚年卻犯了糊塗病,王猛死後不久,他便把王猛的忠告拋到了腦後。

  王猛認為前秦的敵手是鮮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堅卻十分相信從前燕來投奔他的鮮卑貴族慕容垂和羌族貴族姚萇。王猛勸他不要進攻東晉,但苻堅卻把東晉當作惟一的敵人,非把它消滅不可。

  王猛死後的第三年,苻堅就派他的兒子苻丕和慕容垂、姚萇等帶了十幾萬大軍,分兵幾路進攻東晉的襄陽。守襄陽的晉將朱序堅決抵抗。秦兵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把襄陽攻下來。

  苻丕把朱序俘虜了,送到長安。苻堅認為朱序能夠為晉國堅守襄陽,是個有氣節的忠臣,把他收在秦國做了官。

  苻堅接著又派兵從襄陽向東進攻淮南。東晉守將謝石、謝玄率領水陸兩路進攻,把秦兵打得一敗塗地。

  但是,苻堅不肯就此罷休。到了公元382年,他認為準備成熟,又要大舉進攻東晉。他在皇宮裏的太極殿召集大臣商量。苻堅說:“我繼承王位到現在已快30年,各地的勢力差不多都平定。隻有盤踞在東南的晉國,還不肯降服。現在,我們有97萬精兵,我打算親自帶領去討伐晉國,你們認為怎麽樣?”

  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大臣權輿說:“晉國雖然弱小,但是他們的國主還沒犯什麽大錯,手下還有像謝安、桓衝那樣的文武大臣,團結一致。咱們要大舉攻晉,恐怕不是時候。”

  苻堅沉下臉來,說:“連你也會說出這種喪氣的話來,真叫人失望。我有精兵百萬,兵器、糧草堆積如山,要打下晉國這樣的殘餘敵人,哪有不勝的道理。”

  他的弟弟苻融看見苻堅這樣一意孤行,他苦苦勸告苻堅說:“現在要攻打晉國,不但沒有必勝的希望,而且京城裏還有許許多多鮮卑人、羌人、羯人。陛下離開長安遠征,要是他們起來叛亂,後悔也來不及了。陛下難道忘記王猛臨終前講的話了嗎?”

  苻堅不聽,仍然固執己見,京兆尹慕容垂別有用心,勸苻堅伐晉,苻堅大喜過望,認為“與我共定天下者惟有你一人”。於是,伐晉之事決定下來。

  公元383年7月,苻堅下詔大舉伐晉,百姓每10丁中抽1人當兵,年20以下身體強健者都授羽林郎官號。8月初,苻堅派遣苻融、慕容垂等率步兵25萬為前鋒,以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監督益梁諸州軍事。苻堅自率步兵60餘萬,從長安出發。

  先鋒迅速占領壽春,直指揚州。東晉政府忙派都督謝石、謝玄等人,率北府兵8萬多人迎敵。

  秦軍雖然號稱百萬,實際其中大多數是漢人與其他各胡族百姓,不願為前秦作戰,士氣很低。而且秦軍並未全部到達前線,涼州軍隊才抵鹹陽,巴蜀軍隊正順江東下,河北軍隊剛剛到彭城,真正抵達前線的不過20多萬。

  苻堅自恃兵多,驕傲輕敵,派東晉降將朱序前往晉營誘降。朱序心懷故國,將苻堅虛實全部告訴晉將,並建議晉軍趁秦大軍尚未集中,主動進攻。謝石采納了朱序的意見,派北府將領劉牢之率5000精兵,偷襲洛澗的秦先鋒部隊。晉軍夜襲成功,臨陣斬梁成等10將,殲滅秦軍15000多人。

  東晉大勝後,乘勝水陸並進,屯軍於淝水東岸,與秦軍隔水相望。11月2日,謝玄派人前往苻堅營中,要求秦兵稍稍向後轉移,使晉兵渡河決戰。苻堅與苻融打算趁晉兵渡河之機,突然以鐵騎出擊以打跨晉軍,便同意謝玄建議。但由漢人及各族被奴役者組成的秦軍不願再戰,聽到命令後,一退不可收拾。這時朱序乘機在陣後大喊:“秦兵敗了!秦兵敗了!”秦軍陣勢大亂,晉兵乘勢渡河猛攻。苻融欲阻止秦軍退去,卻於亂軍之中落馬被斬。秦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謝玄乘勝追擊,直殺至壽陽城西30裏處。秦軍潰逃時,聽到風聲鶴唳,以為是東晉追兵,自相踐踏而死者無數。苻堅身中流矢,單騎北逃。

  風聲鶴唳的典故便出於此,《晉書·謝玄傳》:“堅眾奔潰,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淝水之戰是南北分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決戰。這時,東晉存在著北伐的有利時機。宰相謝安本也有北伐願望,但怕功高招嫉,遲遲不敢出兵,坐失良機。此後,南北雙方再無誰能統一。

  淝水之戰後,苻堅的控製能力下降,前秦的各部族紛紛擁兵自重。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後燕,姚萇建立後秦。苻堅領兵平叛,反被姚萇擒殺。此後,曾被前秦統一的北方重又分裂,形成北方十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