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劉邦

  劉邦生於戰國末年,是伴隨戰亂長大的。秦統一中國後,他的家鄉改設為沛縣,在他的出生地設立豐鄉。秦朝在沛縣縣城附近,設置一種叫“亭”的機構,用來維持地方治安、傳遞朝廷文書等,當時叫泗水亭。劉邦到了壯年,經地方上的推舉,在泗水亭做了一名亭吏,經過一段時間試職,後來被任命為亭長。

  那時候,秦始皇正在驪山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死後享用的陵墓,亭長的職責之一,就是押送刑徒和農民去驪山服役。有一次,劉邦在押送途中,許多刑徒和農民相繼逃跑,眼看到了鹹陽無法交差,就把剩下的全都放了。其中有十幾名壯士,情願跟著劉邦走。他們趁著昏暗的夜色,逃到芒縣和碭縣一帶,在深山草澤中躲藏起來。當時,沛縣許多農民不堪秦朝的暴政和繁重的賦役,也都紛紛跑來“入夥”,一時劉邦身邊竟聚集了近萬人之眾。前209年7月,陳勝在大澤鄉發動反秦的起義,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劉邦為之振奮。過了兩個月,劉邦在蕭何、曹參、樊噲的幫助下,殺了沛縣的縣令,也起兵響應,加入反秦起義的洪流。

  劉邦像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很快發展成3000人的隊伍,在豐邑(今江蘇豐縣)和薛縣(今山東滕縣南)一帶,曾先後兩次擊敗泗水郡的秦軍。就在這時,劉邦的部將雍齒懷有貳心,竟以豐邑叛降周市,劉邦聞訊立即還軍,卻未能攻取豐邑。眼前的事實表明:孤軍奮戰,難有作為。而且當時全國起義的形勢,已經發生變化,陳勝的起義軍在滎陽失利,不久陳勝被殺,全國的起義高潮遭受挫折,劉邦認為孤軍奮戰,難有作為,於是決定聯合項梁起義軍共同作戰。

  前207年9月,劉邦攻取武關,又揮師繞過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今陝西藍田)大敗秦軍,形成兵臨鹹陽的局麵。前206年10月,劉邦率軍到達灞上,秦王子嬰投降,秦王朝在農民起義浪潮中瓦解了。

  秦王朝滅亡之後,形勢發生急劇變化,以劉邦、項羽為代表的兩支政治勢力,為爭奪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開始長達四年的戰爭。這就是楚漢戰爭。

  劉邦進入鹹陽後,蕭何首先接收秦丞相府的重要圖籍,有利於掌握全國戰略要地、戶口及各地的經濟情況。接著,在張良和樊噲的勸說下,劉邦封閉秦的府庫財物,而且還軍灞上。同時,他還召集關中父老豪傑,宣布“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這些措施贏得了民心,為他後來擊敗項羽、重建封建王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此相反,項羽進入關中,燒殺掠奪,大失民心。前206年12月,項羽擊敗秦軍主力後,率40萬大軍進入函穀關,駐軍於戲(今陝西渭南西南),以優勢的兵力與劉邦形成對峙的局麵。當時劉邦處於劣勢,不得不親自到鴻門言和,雙方導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鴻門宴。項羽的謀臣範增主張擊殺劉邦,免得留下後患,但項羽沒有聽從。劉邦在張良、樊噲的幫助下,順利地逃回霸上。

  於是,項羽率軍進入鹹陽,殺子嬰,燒秦的宮室,大火三月不滅。接著,他又分封18個諸侯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於彭城。又封劉邦為漢王,管轄巴、蜀、漢中等地。項羽的所作所為,使關中人民大失所望。由於分封不公,又引起諸侯王的不滿。劉邦因項羽毀約,更是怒不可遏,在蕭何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去漢中就國。

  劉邦到達漢中,一麵以巴、蜀為根據地,收取租賦,為軍隊提供糧食;一麵在漢中招賢納才,準備東進。後來成為滅楚的主將韓信,就是這時被劉邦破格拜為大將的。韓信沒有辜負劉邦的信任,為劉邦提出一整套滅楚的策略。前206年8月,劉邦依從韓信之計,果然出故道,一舉攻取“三秦”,重新占領關中,拉開東進滅楚的序幕。之後,他利用項羽在城陽與田榮會戰之機,從臨晉(今陝西大荔東)渡黃河,擊敗魏王豹,奪取河內(今河南武涉西南)。又針對項羽放殺義帝,號召諸侯王討伐項羽。前205年4月,劉邦率諸侯兵56萬攻楚,占領楚郡彭城。正當他在彭城慶功的時候,項羽乘其不備,率精兵3萬人奪回彭城。漢軍死傷無數,劉邦隻帶數十騎逃跑,他的父親及妻子成了楚軍的俘虜。

  這年5月,劉邦收集餘部,退至滎陽固守。當時許多諸侯正相繼反漢投楚,楚漢在滎陽、成皋一帶相持達兩年之久。

  為了打破這種相持的局麵,劉邦大力經營關中,使之成為支援戰爭的穩固後方。

  前205年8月,劉邦派韓信、曹參北上破魏,平定了魏地。兩個月之後,又派韓信、張耳擊趙,大破趙軍於井陘口(今河北井陘北)。至此,漢軍北翼的壓力解除了,又給項羽造成極大的威脅。

  同年11月,他又派人南下九江,去說服項羽的梟將英布歸漢。英布果然起兵攻楚,既削弱了項羽的力量,又解除漢軍南翼的威脅,壯大了破楚的實力。

  與此同時,又派劉賈、盧綰率2萬兵馬,深入楚軍後方,幫助彭越焚燒楚軍的糧草軍需,從後方給予項羽造成威脅。

  前203年10月,韓信破趙之後,又縱兵攻齊,占領臨淄,給予項羽極大的壓力。

  前202年12月,劉邦大會諸侯兵,與項羽決戰於垓下。項羽兵少食盡,被重重圍困,隻得帶800騎突圍。劉邦發現後,派灌嬰率5000騎追擊。項羽退至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便在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死。

  前202年2月,劉邦躊躇滿誌,正式登上皇帝寶座,建立中國曆史上的西漢王朝。

  西漢初立之時,經過秦末農民大起義和楚漢戰爭,天下疲敝,百姓困乏,地方上還存在著很多割據勢力。麵對這種局麵,漢高祖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發展生產,維護統一。史家常說“漢承秦製”,確實,漢朝的很多製度,從中央的三公九卿到地方的郡縣製,以及20等爵位製,都是因襲秦朝舊製的。就連漢朝的法律《九章律》,都是在秦律基礎上增訂而成的。漢代的禮儀製度,也是由秦博士叔孫通以秦儀為藍本製定出來的。

  楚漢戰爭中,漢高祖為了籠絡人心,分封了一些諸侯王,後來又封了一些同姓子弟為王。所以西漢初年,地方上除了郡縣以外,還有一些勢力強大的藩國。這些諸侯王相繼發動叛亂,剛剛結束了楚漢戰爭的漢高祖不得不再披戰袍,跨馬征戰。

  公元前202年7月,漢高祖稱帝還不到半年,燕王臧荼就起兵叛亂。高祖剛平定了燕王的叛亂,就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高祖聽從陳平的計策,以巡遊雲夢為名,會諸侯於陳縣,捉住了韓信。後來因為韓信功勳卓著,又沒有謀反的確證,因此又予以釋放,隻貶為準陰侯。公元前201年,韓信投降匈奴,反叛漢朝,高祖率32萬大軍開到晉陽,意欲征討。他先派幾批使者去匈奴部落探聽虛實,使者回來都說可以進攻,隻有劉敬說:他在匈奴隻見到老弱殘兵,這是匈奴的詭計,故意示弱,實際上暗藏奇兵。因為隻有劉敬一個人這樣說,高祖並不相信,還以妄言亂軍的罪名把劉敬抓了起來。高祖率軍北進,結果被北匈奴冒頓單於的40萬騎兵團叫圍困在平城白登山。最後,用陳平之計,賄賂了單於的閼氏,才得以脫險。高祖回去,斬殺了所有說匈奴可攻的使者,同時釋放劉敬,封他為建信侯。此後,匈奴不斷南侵,高祖無力應付,隻得采納劉敬和親的建議,將漢朝宗室的女兒嫁給單於,借此來求取和睦。

  公元前196年,叛亂逆流達到頂點。先是正月韓信利用高祖出征的機會,想在長安發動叛亂。由於有人告密,呂後和相國蕭何將韓信誘入宮中處死,並滅其親族。3月,梁王彭越手下告他謀反,高祖將彭越廢為平民,流放蜀地。彭越流放途中遇見呂後,就求她向高祖說情。呂後假意答應,將彭越帶到長安,對高祖說讓彭越這樣的人去蜀地是自留禍患,應該斬草除根,高祖於是改判彭越死刑並滅其全族。7月,淮南王英布反,這是高祖在位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叛亂,已經61歲的高祖再次率軍親征,平定了叛亂。高祖凱旋途中,路過故鄉沛縣,就召集父老鄉親一起飲酒。酒酣之時,高祖回想起自己起兵以來創業維艱的情形,感慨萬分,就擊築唱了一首《大風歌》,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這個風雲激蕩的時代裏,高祖雖然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是守業的艱難甚至超過了創業。當年一同血染沙場、開創天下的兄弟,今天竟然都成了刀兵相向的死敵,也難怪高祖會有這樣的感慨。

  高祖因為在討伐英布時受了箭傷,終於不治,於公元前195年4月,病逝於長樂宮。高祖死後,葬在長陵,高祖是他的廟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