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節 齊桓公

  岱嶽堆雪,汶水冰封。東周莊王十一年(前686)隆冬,一場宮廷政變使地處山東半島的齊國陷入了棟折榱崩、冰天雪地的絕境:國君齊襄公被其策動暴亂的堂弟公孫無知殺害。次年春天,大臣雍廩又殺死無知。齊國出現了權力真空。

  有資格當選新君的是兩位正旅居國外的齊襄公的異母兄弟:公子糾在魯國,公子小白在莒國。聽說國君寶座正空在那兒,兩人都急著要回國奪權。

  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魯莊公決定親自護送公子糾回國。當初隨公子糾一起來魯國的師傅管仲說:“莒國距齊國很近,萬一讓公子小白先進齊國,麻煩就大了。讓我先帶一支人馬把公子小白截住。”

  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正在其師傅鮑叔牙的陪同下,由莒軍護送往齊國疾馳,沒想到途中遇到管仲攔截。管仲拈弓搭箭,“嗖”地一聲,箭鏃直向小白飛去。

  “哎喲!”小白大喊一聲,口吐鮮血,倒在車上。

  “行了。”管仲認定小白已死,從容地收起弓箭回稟魯君,不慌不忙地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哪知道,他射中的不過是公子小白的帶鉤。

  六天後,當公子糾一行悠哉遊哉地來到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城郊時,機警的小白已搶先進入臨淄升座,史稱齊桓公。

  齊桓公運用權變,捷足先登,令魯國三軍白跑一趟。魯莊公不肯幹休,即屯兵臨淄以東的乾時(今山東桓台縣南),欲以強大的武力威懾,迫使他讓位給公子糾。桓公趁魯軍立足未穩,發起攻擊。結果魯軍大潰,乘勝追擊的齊軍一直越過汶水,還奪取了魯國境內的汶陽。緊接著,鮑叔牙又自請統領三軍抵汶,兵壓魯境,逼迫魯國殺死了公子糾,交出其另一個師傅召忽及管仲。召忽不肯回國,自殺而死。管仲被魯人裝在囚車內交給齊人。

  外患消弭,政敵剪除,站穩腳跟後的齊桓公馬上給援立有功、禦敵有方的群巨敘勳行賞,要任鮑叔牙為上卿,委以國政。鮑叔牙卻推讓說:“臣隻能循禮守法,並非治國之才。”

  “愛卿還不能治國,誰能治國?”齊桓公大異。

  鮑叔牙嚴肅地回答:“管仲!”

  桓公迄今還保留著管仲要害死自己的那一支箭,恨不得生啖其肉。但聽了鮑叔牙的議論和舉薦後,不但沒辦他的罪,還拜其為相國,委以重任。

  這時的齊桓公剛滿30歲。赦免和重用管仲之舉,不僅是其胸懷豁達的反映,更顯示出這位青年君主立意開創一代豐功偉業的遠大誌向。

  急於求成的齊桓公,巴不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來年春天,他不肯聽從管仲勸阻,親自率領齊國大軍發動了一場伐魯戰爭。結果在魯境長勺(今山東曲阜縣東北)遭到魯軍有力反擊。這便是春秋戰史上著名的“長勺之戰”。

  “這都是寡人不聽相國高見所致,”狼狽返回臨淄的齊桓公一見管仲,便羞愧地說,“今後該怎麽做,全聽你的。”

  管仲把行政重點轉移到國內改革上,三年後,齊國大治,經濟和軍事力量都有了長足發展。

  按照管仲的策劃,齊國特使來到洛邑,向新登極的天子周嫠王朝賀,同時提出請頒王命確定宋國新君的要求。不出管仲預料,嫠正因王室早被人冷落,想不到還有齊侯這麽一個大國來捧場,高興不已,當即表示:“伯舅不忘周室,乃是寡人的幸運。泗上諸侯,全聽伯舅左右!”

  特使回報,齊桓公馬上以“王命”通報宋、魯、陳、蔡、衛、鄭、曹、邾等國,約以三月初一,在北杏(今山東肥城縣南)召開各國首腦會議。屆時,宋桓公子禦說率先抵達與東道主桓公先期會晤。接著,陳宣公媯杵白、邾子曹克、蔡哀侯姬獻舞等相繼來到。但見會場上築起高達三丈的禮壇,設有象征天子權威的王座,左右鍾鼓玉帛等一應禮器俱全,招待赴會者起居的館舍設備也很精美,反倒不見一點兵戈之類的陳設。於是諸侯無不感歎:“齊侯推誠待人。”

  原來這也是管仲的主意。過去諸侯有雙邊會晤或訂立盟約等外交活動,多以兵車相隨。齊桓公在布置會場前,也曾這樣打算過。管仲說:“主公是奉天子之命召集諸侯,何用兵車?請開成一個禮儀之會。”現在果然收效。

  開會時間到了,齊桓公提議先推舉一位會議主席。使權有所屬,然後可代替天子發號施令。大家議論:照尊卑秩序,宋乃以公爵封國,齊隻是侯爵,可是宋公新立,這一回還是賴齊侯替他請命,確認政治身份。旋由陳宣公倡議,一致推選齊桓公任大會主席。桓公故作姿態,謙讓一番,然後便昂然上壇,站在“王座”一側,率領大家向天子座位行禮,並互相致禮。會議過程中,以齊桓公領銜,大家簽訂了以“共獎王室”為宗旨的盟約,史稱《北杏宣言》。

  北杏會議後,齊桓公借用“王命”操縱國際事務,由此跨入稱霸事業階段。

  正當齊桓公在中原各國聲望日隆之時,南方的楚國也日益強大起來,並有問鼎中原之誌,在先後兼並掉申、息、鄧等一些小國後,開始對黃、蔡、隨等國施加壓力,甚至準備北伐鄭國。這樣,楚、齊爭雄就難以避免。

  周惠王十八年(前659),齊桓公在犖地(今河南淮陽縣西北)召集魯、宋、鄭、曹、邾等國國君開會,共商幫助鄭國抵製楚國進攻的大計。管仲的意見是以討蔡為名,由蔡及楚,給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蔡、齊本是友好國家。蔡穆公把妹妹嫁給桓公,挺受喜愛。可是有一次,桓公同她共蕩小舟於池上,采蓮為樂時,她掬水潑灑桓公取樂。桓公阻止她這樣做,反倒使她想起桓公怕水的弱點,故意把小舟晃來蕩去逗桓公。桓公一怒之下,派豎貂將她送回娘家。蔡穆公也發火了:“這不是故意同我國絕交嗎?”一賭氣,把妹妹嫁給了楚國國君,從此背齊從楚,這就給桓公討蔡提供了一個借口。

  犖地會議後,桓公又和宋國一起,把已經依附楚國的江、黃兩國國君請到陽穀來訂立秘密同盟,擴大了抗楚陣線。到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春,桓公糾合宋、魯、陳、衛、鄭、曹、許各諸侯,連同齊國兵馬,組成八國聯軍,進攻蔡國。豎貂自請先率一支尖兵,潛行掠蔡。孰知蔡侯派人偷偷向其行賄後,他把本次聯軍以討蔡為名伐楚為實的戰略機密,全部泄露給了對方。

  豎貂泄密使楚國及時做好了抵抗八國聯軍南下的軍事部署,雙方在陘地(今河南郾城縣南)形成戰略相持。由於管仲出色的外交才能,使楚國與聯軍在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簽訂和約。齊桓地位,霸主通過昭陵和約使楚國認可,楚國也恢複了中斷近百年的對周王室的朝貢。

  遏止住楚國北進勢頭並使其尊戴周王,把齊桓公的聲望推向一個新的高峰。這時周王室內部在繼承人問題上,出現了嫡庶之爭的危機。桓公運用個人的威信,在苜止(今河南睢縣東南)召集諸侯會議,確立了王太子姬鄭的接班人身份。及惠正二十五年(前652)冬天,天子駕崩後,桓公又在洮(今山東鄄城西)發起諸侯會議,用強大的聲援迫使阻撓姬鄭即位的勢力知難而退。運用諸侯力量安定王室,齊桓公在其稱霸事業史冊上,寫下了最得意的一筆。

  姬鄭順利即位,史稱周襄王。為了感謝桓公對自己的支持,襄王於改元之年(前651)舉行過春祭後,特地派周公宰孔給他送去祭肉。按周勃禮製規定,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隻分給同姓兄弟之國,以表示他們之間的血親關係。齊國姓薑,卻能獲得祭肉,體現了天子對他的特別尊崇。如此“殊榮”,哪能悄悄地讓它過場呢?

  預先得到賜祭肉信息的桓公通知諸侯,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縣境)舉行大會。宰孔依照桓公的願望,把祭肉送進會場。

  賜胙之外,葵丘之會的另一項重要議程是重申盟約。其聲言:凡加入我同盟的各國,要和平相處。《葵丘宣言》還有若幹加強經濟聯係、鼓勵自由貿易及禁止女人幹政的內容。

  齊桓公自稱一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葵丘會議就是“九合諸侯”中最後亦是最著名的一次。由於賜祭肉節目的加入,他的聲望至此達到頂峰。

  葵丘會議後七年,管仲因病逝世彌留時,奉勸桓公今後要遠離“三貴”。桓公很奇怪:“這三個人侍奉寡人已久,為何從未聽仲父這樣說過?”

  “臣所以不說,是不想拂逆主公喜好。”管仲歎氣道,“他們好比是水,臣是堤防,能遏止泛濫。現在堤防沒了,將有橫流之患。因此主公宜避開他們。”

  管仲死後,齊桓公當即攆走易牙、豎貂和開方,不許入朝。沒想到這樣一來,食無味,睡不安,生活沒了情緒,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長衛姬說:“主公老了,何必折磨自己?先把易牙召來掌廚,開開胃口。豎貂和開方也會不召自來。

  桓公乃召易牙,鮑叔牙責備他忘了仲父的話。桓公不以為然:“這三人於寡人有益,對國家無害。仲父所言,未免太過!”索性將豎貂和開方一起召來,均予複職。

  鮑叔牙憂憤發病而死。從此,齊國權柄落到“三貴”手中。不久,桓公病重,卻無一人管他是死是活。彌留中的桓公想喝一口熱水亦不得,憤怒地喊道:“天啊,天啊!小白就是這樣完蛋的嗎?”恍惚間,突然想起管仲要他遠離小人的告誡,不禁悲歎:

  “我死後,若無知也就罷了。倘有知,有何麵目見仲父於九泉之下?”

  旋以衣袂自掩其麵,連歎數聲而絕。享年73歲。時為周襄王九年(前643)冬十月。計在位43年。

  §§第二章 秦漢帝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