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節 楚莊王

  楚莊王(?~前591),羋姓,名侶,楚成王之子。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他整頓內政,興修水利,攻滅庸國,勢力大振。討伐陸渾戎,向周天子問九鼎,敗晉伐陳,使中原小國競相依附。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即位。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諸侯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偏偏楚莊王不聽這一套,他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國家大事都不放在心上。楚莊王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

  這三年,他早把朝中所有的大臣裏裏外外、清清楚楚地看了個明白,於是就罷免了一批奉迎拍馬不幹實事的人,提拔了一批像伍舉、蘇從這樣德才兼備的人,楚國迅速振興起來。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滅庸,穩定了大後方,開始向北擴展,準備經營中原。這自然與中原霸主晉國產生利害衝突,晉、楚爭霸由此拉開序幕。

  攫蛇雄鷹戰國公元前608年秋,楚莊王以陳、宋叛楚附晉為由,率軍伐陳、宋。晉國知道消息,亦出兵。晉趙盾率軍與宋、陳、衛、曹的軍隊在林(今河南新鄭北)會合,準備討伐鄭以救陳、宋。楚賈率軍救鄭。兩軍在北林(今河南鄭州市東南)相遇,雙方展開大戰。結果,楚軍戰勝晉軍。

  楚莊王連戰連勝,不可一世,自認為天下第一,居然做出陳兵於周王室郊外、問周天子九鼎輕重之舉,這在當時可謂是最大的大逆不道。

  鼎是古代國家權力的象征,楚莊王問鼎,有取代周室之意,“問鼎中原”成語即源於此。

  公元前597年,楚國攻鄭,晉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晉景公派荀林父為大將,先軫的孫子先觳為副將,率領兵車600輛,去援鄭國。到黃河岸邊時,鄭已投降。

  晉軍主將荀林父,決定退兵。可副將先觳卻擅自帶領一隊兵車,渡過黃河追擊。荀林父威信不高,部將有的準備隨主將回國,有的準備隨副將渡河作戰,荀林父隻好下令:全軍渡過黃河。

  兩國軍隊戰於鄭國的鄴城(今河南省鄭州東)郊處。楚軍撲向晉軍不多時,就把晉軍打得潰不成軍。荀林父為了保存實力,下令說:“先退過河去的有賞!”

  晉軍爭相上船,先上船的人用刀砍攀船舷人的手指,落在船中的手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來。經過一天的交戰,到黃昏時,晉國剩餘的士兵已經潰不成軍,夜裏渡河,喧鬧不已,直至天明。

  楚軍取得勝利後,楚將建議收取晉人屍體疊起來以表彰武功。楚莊王認為武功是用來禁止強暴、消弭戰爭、安定百姓、豐富財物的。現在讓兩國士兵暴露屍骨,誇耀武力以使諸侯畏懼,就不能消弭戰爭。於是楚莊王命令在黃河邊上祭祀河神,修建先君神廟,報告勝利,然後回國。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死。楚莊王是楚國最重要的君主,在位23年,雖然作為五霸之一,他的勢力遭到以晉為首的中原諸侯的抵抗,未能控製中原,但是他控製了南中國,影響了中原。他在運用戰爭手段時,能較為清醒地注意不使戰爭脫離政治,是我國春秋時期頗懂得一點戰爭與政治辯證關係的軍事統帥。在他統治期間,楚國政治、軍事、經濟勢力都達到頂峰,楚文化也發展成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