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周武王

  武王即位之後,麵對的形勢仍然是嚴峻的。一方麵,文王稱王、掃除東進的障礙,已使整個國家進入了滅殷的軌道。但是,商王朝也有所警覺,已采取了相應措施加以防範另一方麵,商王朝雖衰,但仍有相當強大的實力和一定的號召力而武王新即位,不僅實力與商有一定差距,自己的威望也多是借重乃父的餘澤。這不能不使武王既繼續薑太公像周武王像執行文王滅殷的大計,又要在實施時多方考慮,謹慎行事。因此,在即位的最初兩年,他不敢輕舉妄動,隻是以“太公望為師,周公且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修文王緒業”而已。

  兩年後,周武王才舉行了第一次大的軍事演習。他仍小心翼翼,借重文王的聲名。

  武王上祭於畢(按:文王墓地名),東觀兵,至於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

  這次“觀兵”,實際上是武王對自己實力和威信的大檢驗。雖然,“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且皆曰:“紂可伐矣”。但武王仍沉著冷靜,回答諸侯們說:“女未知天命,未可也”。武王所謂的“天命”,實際上是“時機”。

  又過了兩年,“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幹,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強抱其樂器而奔周”,商政權處在一片混亂之中。武王認為滅殷的時機來到了。

  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武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

  周軍士氣高昂,長驅直入,“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且壓於牧之野”,尋找商軍主力決戰。在僅距當時商都七十裏的牧野,周武王又向全軍發表了誓辭,史稱《牧誓》。其略曰: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人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子發,惟恭行天之罰。”

  “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勖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於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

  這時候,到達牧野參加滅商的諸侯軍隊,僅兵車就有四千乘。

  商紂王得知周武王陳師牧野的消息後,“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決戰在牧野展開了。“牧野洋洋,檀車煌煌”。武王首先派師尚父帶領百名勇士到商軍陣前挑戰,緊接著即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士。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商紂王見大勢已去,即逃回王宮,登鹿台自焚而死。曆時六百餘年的殷商王朝被滅亡了。

  戰略準備的完成,隻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最後勝利的取得,還有待對決戰時機的把握。周文王深謀遠慮,周武王當機立斷,牧野一戰而滅商,非僥幸而成功,實兩代人智慧的結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