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孝莊文皇後

  這是一個在史學界較為熟悉的深宮故事,對於滿清王朝來說又是順理成章,不足為奇的。但鑒於許多讀者知道這件事又不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因此有必要在這本書中談談這個問題。本書的主旨是對大家熟悉的東西盡量從略,而對大家不大熟悉又極想了解的後宮生活盡可能真實、生動地記述給讀者。

  清開國英雄努爾哈赤在天命十一年的一次大戰中受傷身亡,他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繼承王位,國號後金,年號天聰。這時的後金基本上囊括了山海關以外的整個東北。十年後的公元1636年,後金改稱清,年號為崇德,皇太極為清太宗。太宗縱馬疆場,南征北戰,為滿清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太宗朝一位最顯赫的人物是太宗的弟弟多爾袞,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最初封為貝勒。天聰二年,太宗攻伐察哈爾多羅特部,多爾袞破敵有功,賜號墨爾根代青。天聰三年,多爾袞自龍井關進軍明營,和貝勒莽古爾泰攻下漢兒莊,在廣渠門大敗明將袁崇煥,並在薊州全殲山海關援兵,一時聲威大震。崇德元年,多爾袞進封為睿親王,其實力和聲望幾乎可以與太宗皇太極比肩。

  崇德八年,太宗去世。宮中圍繞著皇位繼承展開了激烈的爭鬥,險些大打出手,兵戎相見。爭奪最激烈的是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武英郡王阿濟格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之間的明爭暗鬥。最後,達成妥協,共立太宗年幼的兒子福臨即位,是為清順治皇帝,時年六歲。朝政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佐,但實際上,擁有兩白旗雄厚實力的多爾袞漸次取得了統治地位,進而獨有天下,儼然為一代皇帝,以至能自由地出入宮禁。盡管當時的輔政誓詞言之鑿鑿:“有不秉公輔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譴之。”天地是誰?是空的,誰也不能譴,隻有實力。

  外朝的鬥爭由激烈漸次平靜,最後歸於多爾袞的統治之下。宮中則由太宗孝莊文皇後主持。孝莊文皇後生於明萬曆四十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死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終年75歲。孝莊文皇後姓博爾濟吉特氏,來自蒙古科爾沁部,是貝勒寨桑的女兒。天命十年,其兄吳克善台吉將她送到後金,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時年13歲。

  孝莊文皇後先後生下了三個女兒:固倫雍穆長公主、固倫淑慧長公主、固倫淑哲長公主。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後金為清,封她為永福宮莊妃。兩年後,生皇九子福臨。福臨在多爾袞等擁立下,即皇帝位,博爾濟吉特氏尊為皇太後。康熙即位後博爾濟吉特氏又被尊為太皇太後,去世後諡孝莊,因此,史稱她為孝莊文皇後。

  孝莊文皇後精明能幹,工於心計,頗有智謀。太宗皇太極暴病身亡時她曾痛不欲生,想以身殉情,但念及子女尚幼,便決意撫育和保護子女。年方六歲的兒子福臨即位,她更加看出了宮廷爭奪皇權的險惡,便不惜一切,竭盡心力地保護自己的女兒和幼年的皇帝。福臨是折中妥協的產物。福臨即位,並不能阻止多爾袞獨有天下的野心。

  福臨即位之初,郡王阿達禮、貝子碩托進奏多爾袞,請他廢掉年輕的皇帝,自立為帝。密奏不脛而走。多爾袞當眾宣布阿達禮逆謀,下令將兩人立即處死。多爾袞名望、實力雙收,恩威並施,說服了共同輔政卻很軟弱的濟爾哈朗,議定罷免諸王、貝勒共管六部事宜的舊例,權歸輔臣。接著,濟爾哈朗自行退出權位之爭,特頒一道上諭,命此後一應事宜均先稟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便權傾朝野了。

  順治元年四月,多爾袞領兵進抵翁後。明朝平西伯吳三桂自山海關進書乞師。多爾袞當機立斷,馬上整頓鐵騎,以摧枯拉朽之勢長驅直入,進主北京。北京很快成為滿清的帝都。順治皇帝也從遙遠的北疆進入山海關,來到北京,成為坐上龍椅的第一任滿清皇帝。多爾袞自通州接順治入宮以後,一直坐鎮北京,控製著整個政局。多爾袞雄姿英發,心裏很得意,這皇宮和天下,實際上不就是自己的?

  順治帝福臨進入北京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進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正式於十月即位後,特詔禮部尚書郎球、侍郎藍拜、啟心郎渥赫立石刻碑,詳記攝政王的功德。一年後,鄭親王濟爾哈朗呈上攝政王儀製,儼然一位臣仆,哪有當年共輔天下的輔正王王風?攝政王儀製當然得到批準。

  攝政王多爾袞勢焰熏天,權傾朝野,朝臣無不惶悚。多爾袞入朝時,閣部大臣一見到這位無異於天子的攝政王,無一不雙膝下跪,迎候大駕。多爾袞行走在跪伏的夾道中,心中無限豪邁,品味著隻有天子才有的一份自得。多爾袞不能隻是心中品味,他要讓大臣說出來。於是,多爾袞走近大學士剛林問道:“此上朝門,諸臣何故跪我?”剛林顫栗惶惑,禦史趙開心忙獻媚說:“王以皇叔之親,兼攝政王之尊,臣民怎能不跪拜?”接著,趙開心見多爾袞高興,進一步巴結說,“皇上稱王為叔父攝政王,王為皇上叔父,隻有皇上才能這樣稱;至於臣民,應於叔父上加皇字,這樣才能上下有別,合乎體製。”

  多爾袞當然聽得很順耳,心中美滋滋的。多爾袞當即下禮部眾議。眾議的結果不言而喻,多爾袞被尊為皇叔父攝政王。這年年底,江南平定,多爾袞總攝朝政。順治帝特詔:“遇朝賀大典,朕受王禮,若小節,勿與諸王同。”多爾袞大權在握,儼然以天子自居,哪裏會把小小皇帝放在眼裏?多爾袞自由出入宮禁,結果和皇嫂博爾濟吉特氏私通,最後明媒迎娶,頒詔天下,成為震動天下的一件大事。

  當時的博爾濟吉特氏雖然生下了幾個子女,但正值盛年,風華正茂,楚楚動人。博爾濟吉特氏的姿色和才華早就遐邇聞名,最典型的便是感化了絕食尋死的明大將洪承疇,使他歸顧滿清,以至成為滿清鐵騎順利入關的帶路人。博爾濟吉特氏小太宗二十歲,時年剛剛三十,這正是渴求愛撫的年齡。但博爾濟吉特氏決定下嫁皇叔多爾袞,並明詔天下,將一件本應藏於深宮的個人隱私公之於世,不是出於對愛的渴求和考慮,完全是出於保護她年幼的兒子——順治皇帝。

  多爾袞也是正屆壯年,他體格魁梧,儀容英偉,長於騎射。多爾袞對自己這位肌膚雪白如玉、美豔奪人、時人稱為大玉妃的皇嫂早就垂涎三尺。他經常出入宮禁,兩人眉目傳情,儼然一對夫妻。多爾袞想結束這種偷情,讓盛年寡居的嫂子成為自己的正式妻室。這一點,首先要征得大臣們的同意,起碼是默許,多爾袞密召心腹大臣範文程,授以密計。範文程依計而行。

  第二天,百官上朝。範文程出班奏道:“攝政王德高望重,謙抑自持;自從入關以後,威權在握,卻並不以帝位自居,盡心輔佐皇帝;攝政王視皇上如子,皇上自當攝政王為父。”這一段話真是駭人聽聞,朝臣沒有一人敢吱聲。範文程見無異議,接著說,“攝政王親侶新喪,皇太後盛年寡居,既然皇上視攝政王為皇父,當然就應使父母同居,因此,伏請攝政王和太後同宮。”

  會下廷議的結果當然是順利通過,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於是下嫁皇叔多爾袞。《清朝野史大觀》甚至記載說,多爾袞還以順治的名義向天下頒布詔書:太後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貴為天子,以天下養,乃獨能養口體,而不能養誌。使聖母以喪偶之故,日在愁煩抑鬱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攝政王現方鰥居,其身份容貌,皆為中國第一人,太後頗願紆尊下嫁。朕仰體慈懷,敬謹遵行,一應典禮,著所司預辦。

  關於太後下嫁皇叔多爾袞,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有的根本就否認此事。在筆者看來,太後下嫁是確有其事的,這也合乎滿族的傳統。至於下嫁時的規模如何,是否向天下頒發詔書,這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一些頗具曆史價值的史書確切地記載了這件事。清蔣良騏《東華錄》記載說,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如果太後不曾下嫁,如果攝政王不以皇父看待順治帝,他經常深入內院,恐怕皇親宗室是不能答應的。而且,多爾袞死後,清廷還破例追封多爾袞為誠敬義皇帝。

  朝鮮《李朝實錄》也記述了這件事,說順治六年二月,清廷曾派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朝鮮國王李倧見書中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便問道:“清國谘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此何舉措?”使臣回答:“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雲。”右議政鄭太和說:“敕中雖無此語,似是已為太上矣。”國王李倧感歎說:“然則二帝矣。”

  《清聖祖實錄》記載說,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莊文皇後病重。孝莊對康熙說:“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滿清講究帝後合葬,顯然,孝莊文皇後覺得下嫁皇叔多爾袞以後,愧對太宗,便托辭不忍遠去,就近安葬。孝莊文皇後的難言之隱不合情理,但作為孫子的康熙是麵聽遺命的,當然不能不加遵守,遂把孝莊的靈柩停放東陵。清雍正時才將靈柩葬入東陵地宮。

  南明史料中張煌言在《建州宮詞》中也描述了這件事:“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裏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這事可能當時傳遍天下,張煌言不會為此而杜撰。四川師範學院圖書館收藏有一部《皇父攝政王起居注》,注後有劉文興寫的跋,跋稱清宣統初年,內閣庫垣記,家君劉啟瑞時任閣讀,奉命檢閱庫藏,得順治時太後下嫁皇父攝政王詔,遂以聞於朝廷,孝莊文皇後下嫁多爾袞以後,皇朝的禮儀、奏章、清旨之類都要相應地發生變化。順治三年以後,群臣上書進奏,均稱攝政王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和皇上字號並列,上諭也直書皇父攝政王,甚至在殿試士子的策頌文字中,也是皇父、皇上並稱。可見此事在當時幾乎是家喻戶曉。

  多爾袞和皇太後同宮不久,以微罪為口實,將政敵領兩黃旗的太宗長子肅親王豪格監禁致死,並奪豪格的愛妻,納為自己的妃子。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時,多爾袞突然暴死邊外的喀喇城,終年38歲。多爾袞死後,順治帝頒發詔書,命喪禮一如帝製,並追尊多爾袞為誠敬義皇帝。順治帝親政,時年14歲。

  順治帝親政不久,追奪多爾袞封爵。孝莊文皇後是順治帝生母,順治帝親政以後,依舊尊她為皇太後。順治十三年二月,太後萬壽節,順治帝還禦製詩30首進呈。康熙帝即位,尊孝莊為太皇太後,直到孝莊於康熙26年去世,終年75歲。

  否認太後下嫁這一史實的史學家和學者,也為數不少,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著名史學家孟森先生。孟森在他的力作《清初三大疑案考實》中駁斥太後下嫁說時指出:①關於尊稱。順治尊稱多爾袞為皇父,隻是古代國君尊稱臣下為尚父、仲父的遺意。②關於張煌言。張煌言與清朝為敵,他的詩句不可信。如其詩“掖庭猶說冊閼氏,妙選孀閨作母儀”,詩文水分太多,因為清初是沒有皇帝娶有遺腹子的寡婦為皇後的。所以他的《建州宮詞》不過是捕風捉影而已。③關於詔罪。順治八年,順治頒詔數列多爾袞罪狀,其中有一條即是多爾袞親到皇宮內院。這隻能說是這登徒子式的攝政王有擾亂後宮之疑,不一定就是與太後有染,硬說兩人私通,純屬臆斷。④關於朝鮮實錄。李朝與清廷關係密切,清廷的一應重大禮儀活動,李朝都有使節參加。不存在避諱問題的《李朝實錄》卻沒有太後下嫁的確切記載。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