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馬皇後

  中國曆代開國皇帝大多有同甘共苦、賢慧能幹的妻子,最為典型的便是明太祖和他的馬皇後。馬皇後是皖北宿州閔子鄉人。父親馬公,母親鄭媼。母親鄭媼早卒,馬公和兩個女兒相依為命。白蓮教聚眾燒香,反叛四起,戰火自山東蔓延到皖北。白蓮教黨要搶奪馬公的女兒,馬公殺了白蓮教黨,帶著女兒星夜投奔好友郭子興。

  郭子興是定遠人,在當地是一方大財主。馬公逃到定遠,住了年餘,馬公就把女兒托付給郭子興,要他收為義女。馬公死後,郭子興便將馬氏視為自己的女兒。馬氏聰明能幹,善解人意,郭子興夫婦很喜歡她。馬氏就在郭府過著小姐般的生活。

  濠州人朱元璋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朱元璋17歲時,濠州大災,他的父母和三個哥哥相繼死去,隻有一個姐姐遠嫁在外。朱元璋麵對親人的屍骨,放聲號哭,呼天搶地。可是,哭號又能解決什麽問題?這屍骨如何安葬?鄰人劉繼祖可憐朱元璋,給他一塊山坡地,幫他安葬了親人。

  朱元璋走投無路,便到濠州皇覺寺,出家為僧。朱元璋出家當和尚不過是想混碗飯吃,誰知荒年做和尚吃碗稀粥也不是那麽容易。朱元璋在寺裏沒呆多久,便拿一度牒,被迫出寺托缽,化緣為生。朱元璋三年雲遊,芒鞋托缽奔走在淮水一帶,風餐露宿,飽經風雨,在饑餓的死亡線上痛苦地掙紮,也經受著磨礪。至正十二年,朱元璋結束了三年雲遊,24歲時疲憊不堪地又回到了濠州。

  朱元璋厚著臉皮走進皇覺寺,寺裏的和尚很不高興。朱元璋受盡白眼,決定在佛前上香卜卦,再度出遊。北、東二南三卦均卜不吉,朱元璋心灰意冷,想想出遊不吉,難道天意要我造反?朱元璋心中一動,為此卜一卦,卻是大吉。朱元璋一陣大喜,當即脫去袈裟,一身便服出了皇覺寺,就近奔往占據濠州的郭子興。

  朱元璋身強力壯,是一條好漢。營卒誤認為朱元璋是一位奸細,當即綁了朱元璋,送入營中。郭子興問清情況,見朱元璋虎背熊腰,聲音洪亮,便把他留了下來。朱元璋機靈、能幹,很快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便由親兵晉升到主管親兵的親兵九夫長。

  當時,郭子興勢力不足千人,手下一同舉事的彭大、孫德崖、趙均用又心懷鬼胎,形勢可危。郭子興信用彭大,孫德崖、趙均用極為不滿,竟扣住了郭子興,準備殺死他。朱元璋領親兵救出郭子興,聲威大振,郭子興越發倚重朱元璋。郭子興的二太太小張夫人見過朱元璋,覺得他相貌不凡,可以倚信,便建議聯姻,將義女馬小姐配給朱元璋。郭子興為鞏固自己的權位,就促成了這樁婚事。

  黃道吉日,朱元璋25歲時娶了小自己五歲的馬小姐。馬小姐身材修長,姿容秀麗,尤其是黑色的秀發和如玉的肌膚,更具有一種大家閨秀的秀美。馬小姐有一雙發達的雙腳,後來證明這是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一雙天賜的天足。最令朱元璋這位目不識丁的壯夫敬仰的是馬小姐天生麗質之外的那份修養,那種端莊明智,那些知書達禮所獨有的超然風韻。

  馬氏知道朱元璋出身寒苦,更知道她這位夫君身強體壯中所深藏著的是一顆出人頭地的雄心。但馬氏更加清楚,像朱元璋這樣的人物,要想圖謀大事,必須在武藝之外還得讀書學習,明了曆史、熟悉地理而後才能君臨天下。朱元璋敬愛自己的妻子,當然聽從馬氏的話,征戰之餘注意讀書識字。朱元璋很有靈性,沒過多長日子就能寫詩。朱元璋寫了一首《詠菊花》,充分、淋漓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誌: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齊嚇煞。

  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上黃金甲。

  寫詩明誌,抒發情懷,當然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而真正要滿身披上黃金甲君臨天下,那就要經曆無數的血戰和難以想像的淒風苦雨。郭子興和元軍激戰,損失慘重。朱元璋隻身到定遠一帶募兵七百,包括後來的開國大將徐達、湯和、鄧愈就在其中,這支隊伍便成了朱元璋的嫡係隊伍。朱元璋就依靠這支隊伍由弱到強,最後取天下而代之。

  朱元璋廣召天下英才。文士李善長、謀士馮國用等前來歸附。馮國用勸他不要濫殺、不要貪財,要收籠人心,占集慶(南京)而後四出攻伐。朱元璋認真地采納了這些有益的建議,君臨天下的雄心開始明朗。

  朱元璋依靠自己的兵力驅逐元軍,勢力日益壯大,占領滁州以後便有了自己的根據地。郭子興與趙均有在濠州火拚,結果領著殘兵敗卒投奔朱元璋,接管了朱元璋的部隊。郭子興想在滁州稱滁王以號召天下,朱元璋覺得不妥,認為過早樹起王旗,容易招至強兵,稱王暫緩為宜。郭子興見朱元璋反對他稱王,大為惱火。郭的親信又嫉恨朱元璋,進讒言說朱元璋素有野心。郭子興便疑忌朱元璋,想法分他的兵權。

  朱元璋很為難,就和夫人馬氏商量。馬夫人讓他對郭子興更加恭順,作戰有虜獲盡量獻給郭子興和他的二夫人,馬氏再從中調停,兩人的關係就這樣又扭轉了過來。據史書記載說,當時朱元璋和郭子興及郭氏兒子的關係異常緊張。郭的兒子常構陷朱元璋,郭就把朱元璋在別室幽禁起來,斷絕飲食。夫人馬氏就偷拿熱騰騰的蒸饃,藏在衣內乳房旁邊,帶給朱元璋吃。朱元璋依此勉強度日,而夫人馬氏卻因蒸饃太熱,燙焦了肌膚,乳房為之糜爛。類似的情況有多次,馬夫人救朱元璋於危難,因此,朱元璋得天下以後,冊立馬氏為皇後,對群臣感歎地說:“昔光武受命,嚐回思滹沱麥飯,以勞馮異。唐德長孫後,以能周旋於隱太子構隙之間。今皇後同朕起布衣,閱曆憂患,每不憚灼肌體,懷熱食飼朕,此不止麥飯也。至郭氏猜嫌,幾罹叵測,後卒能多方彌縫,以脫朕於難。其與長孫之周旋險易何等?語曰:‘妻者,齊也。’又曰:‘家貧思賢妻。’非後德齊一,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貴忘貧賤哉!”群臣山呼萬歲。皇後馬氏卻說:“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妾願陛下尤不忘群臣百姓。”皇後馬氏的仁德日益遠播。

  至正十五年,郭子興死。朱元璋時年28歲,獨率全軍,闖蕩天下。半年後,朱元璋渡過長江,下太平,占集慶,垂詢地方父老耆宿,廣召人才,並廢除一切暴政。於是,眾望所歸。接著,朱元璋取寧國、徽州、鎮江,改集慶為應天府,自稱吳國公,號召天下。當時,朱元璋已經兵強將盛,軍中有良將徐達、常遇春和長史之才李善長,文墨之士陶安,但缺乏謀士。夫人馬氏建議朱元璋訪求隱士和奇才。朱元璋又愉快地接納了這個建議。

  朱元璋進軍浙江金華,聽說青田人劉基、金華人宋濂是浙東名士,朱便派專使攜金幣請來二人,並築禮賢館恭候。朱元璋敬稱二人為先生,不直呼其名。劉基便獻計朱元璋,底定江南,揮師北上。果然一步步如劉基所謀劃的,朱元璋先滅陳友諒,後滅張士誠,底定江南以後即揮師北上。至正二十八年元順帝兵敗北逃,元帝國滅亡。朱元璋在南京即位,建明帝國,為明太祖。夫人馬氏冊為皇後。

  馬氏為皇後時已經35歲,生下了5個兒子。兒子們慢慢長大,馬皇後建議朱元璋遴選名儒教讀兒子。朱元璋委宋濂為諸子師傅,教讀宮中。太子朱標在馬皇後和宋濂的教導下,仁德寬厚,成為一位賢明的儲君。

  朱元璋在發跡的過程中漸漸侍妾增多,以至將馬皇後養父郭子興的女兒收為侍妾,扶為二夫人。馬皇後對朱元璋的貪色很寬懷和容忍,她正位六宮以後,仁待諸臣妾,厚愛宮女。宮中上下對馬皇後非常愛敬。

  馬皇後勤於內治,空閑時常探求古訓,並常常以古訓教導六宮嬪妃和宮女。馬皇後認為宋代的賢後很多,命女史錄宋代家法,朝夕省覽。有一個女官進言說:“宋代家法過於仁厚,不足為法。”馬皇後正色回答:“仁厚不比苛刻更好嗎?”馬皇後身邊也有位清江人範氏,素習女史,馬皇後常令她講解書傳,談論古今賢後事跡。有一次,範氏講漢代竇太後,馬皇後聽完就問範氏:“黃老是什麽教?如何竇太後這樣喜歡?”範氏回答:“黃老講求清靜,主張無為而治,其教化所及,臣民孝慈。”馬皇後立即說:“孝慈就是仁義,世上哪有舍仁義而為孝慈的呢?”於是,有《宮詞》描述了這件事:

  分司六尚署銜新,萬戶千門盡是春。

  聖後不崇黃老術,躬衣親訪範夫人。

  範氏是清江範槨的孫女,早年守寡,選入宮中。範氏極有文箸,還善於繪畫,偶爾也作畫附詩。範氏常用畫稿寄托鄉思。其所題《老嫗騎牛吹笛圖》詩雲:玉環賜死馬嵬坡,出塞昭君怨更多;爭似阿婆牛背穩,笛中吹出太平歌。有一次,馬後見她所題詩畫,感歎她的才華,封她為夫人,並遣她回家以了卻鄉思。

  馬皇後親自照料朱元璋的飲食起居,親自檢查飯菜。宮女們勸她不必如此操勞,她卻說,侍候丈夫的飲食是女人的分內事,而且飲食一旦有點兒不合口味,自己不照料恐怕別人會遭殃。馬皇後就常常這樣體諒他人。有時,宮女犯錯,有些過失,朱元璋發怒,馬皇後也故意發怒,吩咐將犯錯的宮女交付宮正司。朱元璋事後問她為什麽,馬皇後回答,賞罰須公正,人君喜怒時賞罰會失正,而交宮正司能斟酌輕重予以施罰,這樣才能公正相宜。

  有一次,朱元璋和大臣在前殿議事,議完後在殿中吃飯。朱元璋的飲食由後宮負責,朝官的飲食由光祿寺負責。馬皇後這時來到前殿,吩咐將朝官飯菜拿來,自己嚐嚐。結果,飯菜很涼,又沒有什麽味兒。馬皇後就進奏說,待士之道,自奉要簿,養賢要厚,如今朝官的飯食冰涼無味,不是皇帝養士之道。朱元璋當即召光祿寺卿徐興祖,當麵斥責。眾人無不稱讚馬皇後。

  朱元璋數興大獄,殺戮功臣。胡惟庸逆案牽連甚眾,殺死臣僚數萬。太子師保大學士宋濂的孫子宋慎、宋燧也牽連其中。當時,宋濂已年邁鄉居。朱元璋也不放過宋濂,想派人殺死他,並抄他的家。太子聽說要殺自己的老師,苦苦哀求。朱元璋不聽。太子投水自盡,被侍從救起。馬皇後知道這事以後,便吩咐當天的膳食,全部用素。

  朱元璋入宮用膳,發現全是素菜,問什麽緣故。馬皇後回答:“平常百姓家請個先生,都是禮敬有始有終。宋先生教導諸子,我為他吃素祈福。”朱元璋知道又是為宋濂求情,氣得將筷子一扔,拂然離去。宋濂終於免於一死,被發配茂州,後來,便客死在那一塊荒地。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病重。朱元璋寢食不安,命各地祭山川神靈,為皇後祈福。又征天下良醫前來診治。馬皇後對朱元璋說,死生是命中注定的,禱祀有什麽用?禦醫診治,如果服藥沒有效用,希望陛下不要因此而降罪禦醫。旋即,馬後病情惡化,臨終時遺言:“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八月,馬皇後去世,終年51歲。明宮宮女時常懷念馬皇後,常常和淚而歌: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

  撫我育我,懷德難忘。

  懷德難忘,於萬斯年。

  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