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元妃李師兒

  元妃李師兒出身微賤,父親李湘,母親王盼兒,都是寒庶小民。李湘獲罪,全家沒入宮籍監。金世宗大定末年,李師兒以監戶的女子選入宮中,成為一名宮女。宮中宮女很多,每年要選一些聰明伶俐的宮女接受宮教,以便選取最為優秀的侍候皇帝和後妃。李師兒聲音清脆,音色圓潤,善解人意,侍候體貼入微,李師兒便被選出接受宮教的學習。

  金代宮中規定,宮教時用青紗作為障蔽,把宮教官和宮女隔開。宮教官在障外,宮女在障內,宮教官和宮女不準見麵。如果宮女有些字不認識,或者想問字義和文義,則隔著紗障,在障內映著紗,指字給宮教官請教,宮教官在障外口說陳述,教導宮女。所以,金代宮教時,宮教官和宮女始終不認識,他們是通過聲音來完成學業、教授知識的。

  當時,教授李師兒一群宮女的宮教官名叫張建。張建在教授學業中,知道有一位宮女天資聰穎,極善領解。張建不知道這位宮女是誰,但知道她的聲音獨特,很清亮圓潤。有一次,金章宗來到宮教場所,問宮教官張建,宮教女子中有誰可調教。張建回答說:“就中聲音清亮者最可教。”章宗選出這位女子,留在身邊,她就是李師兒。

  張建字吉甫,蒲城人氏。明昌初年他以才行授絳州教官,進而選為宮教官,應奉翰林文字。金章宗曾賜賞張建詩文,詩中有:“從今晝錦蓬峰,三樂休誇榮啟期。”張建因此榮顯士林。張建慧眼識人,章宗又知遇張建,可見章宗非凡的眼光和見識。張建自號蘭泉老人,有集子行世,同時任宮教的宮教官還有毛麾、朱瀾。

  章宗雅好文事,對詩文出眾的文士很禮重,對才華橫溢的女子當然更是愛增不已。宦官梁道很敬重李師兒,歎服李師兒人品端莊,文才華美,力勸章宗納李師兒為妃。章宗召幸李師兒,知道這位外貌平常的女子慧黠過人,通文識字,悉達文義,體貼入微。章宗日益愛幸,越來越喜歡李師兒。明昌四年,章宗封李師兒為昭容,次年進李師兒為淑妃。李師兒的父親李湘也被迫贈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隴西郡公。連祖父、曾祖父也被一一追贈。

  李師兒的哥哥李喜兒曾經為盜,此時因李師兒見幸,李喜兒和李師兒的弟弟李鐵哥同被選為近侍,哥倆勢傾朝野,風采驚動四方,以致朝野騷動,射利奔竟之徒爭趨其門。南京李炳、中山李著都與李氏兄弟通譜係,拜認同宗,結果超擢重官,富貴無比。胥持國因忠心依附,出任宰相,終日怙財固位,弄得朝議洶洶,上下紛然。

  朝野奔竟趨附如江河奔瀉,勢不可擋。但朝中也有一些潔身自愛的中流砥石,李炳認宗任按察,李著為翰林,高平人李晏則拒認同宗,以正直在士林立身。李晏自經義進士曆禦史中丞、禮部尚書、昭義節度而致仕,死後溢文簡,一生清白,不染纖塵。元好問說,李晏是世宗藩邸舊臣,以文才出眾,召入翰林,授以學士,其高文大冊,獨步當世。李晏《高麗平州中和館後草亭》詩極為有名,也道出了他的人品和修為:

  藤花滿地香仍在,鬆影拂雲寒不收。

  山鳥似嫌遊客到,一聲啼破小亭幽。

  李晏不依附奔竟,但也不惹是生非。朝中大臣姬端修、董師中、圖克坦鎰、田庭芳等則明辨是非,大膽地直言進奏。姬端修字平叔,汝州人,本姓宗氏,避睿宗諱改姓。世宗時中進士,章宗承安初年出任禦史。姬端修上書進諫,伏望章宗遠離小人。章宗召見他,問小人是誰。他回答,是李仁惠兄弟。章宗訓斥了李喜兒,但僅此而已。其他幾位進諫情形也大體相同。

  章宗欽懷皇後去世以後,中宮長久虛位。章宗想立李師兒為皇後。但金曆代皇後,都是出自圖克坦、唐括、富察、納喇布、赫舍哩、烏淩河、烏庫哩幾家名門望族,而李師兒出身寒微。大臣台諫堅決反對。章宗大怒,杖禦史姬端修七十,禦史大夫張、侍禦史路鐸一並降官。盡管如此,朝野依舊反對,章宗作出讓步,進李師兒為元妃,但勢位顯赫,和皇後沒有什麽不同。

  這一天,章宗大宴宮中。優人玳瑁頭在禦前排戲。有人問:“上國有何符端?”玳瑁頭回答:“汝不聞鳳凰見乎?”又問:“知之,而未聞其詳。”玳瑁頭回答:“其飛有四,所應亦異。若向上飛則風雨順時,向下飛則五穀豐登,向外飛則四國來朝,向裏飛則加官進祿。”章宗大笑罷。

  章宗為何如此愛幸李師兒?劉祁《歸潛誌》中說,李氏小時給事太後,章宗看見她,非常喜歡,於是大加恩寵,嬖以專房。接著拜為元妃,勢敵正後。李氏姿色不甚美麗,但天性聰穎,能迎合人主意,以此見幸於章宗。李氏最初不大知書,後來見章宗好文事,便習文練詩,很得章宗的寵愛。

  李氏在昭明觀後建有一座妝台,章宗常和李氏在妝台露坐,沐風賞月。妝台目睹著兩人的恩愛,也記錄著兩人的許多趣事。有一天,章宗擁著李氏,坐在台上,即興吟道:“二人土上坐。”李氏應聲答出:“一月日邊明。”這真是千古絕對。這樣的對句真是很難得到,難怪章宗寵愛李氏,冠絕後宮。於是,有這樣一首《妝台詩》:

  廢苑鶯花盡,荒台燕麥生。

  鉛華如逝水,粉黛憶傾城。

  野菊金細小,秋潭石鏡清。

  誰憐舊時月,曾照日邊明。

  章宗欽懷皇後和其他妃姬生有幾個皇子,但都兩三歲或幾個月就夭折。承安五年,章宗繼嗣未立,有些焦急,便隆重地禱祀太廟、山陵。少府監張汝猷進奏說,皇儲未立,乞聖主親行祀事以後,遣近臣詣諸嶽觀廟、以隆祈禱。章宗便下詔司空前往亳州祈禱太清宮,繼而改遣刑部員外郎完顏匡前往。一年後,即泰和二年八月,李元妃生皇子忒鄰。群臣上表恭賀。章宗在神龍殿設宴,大宴群臣,五品以上坐殿中,五品以下坐東廡。詔平章政事圖克坦鎰賀謝太廟、右孫完顏匡報謝山陵,又派使前往亳州報謝太清宮。

  皇子忒鄰滿月,章宗賜名,封他為葛王。葛王是世宗當初的封號。世宗大定以後,這個封號不再賜賞大臣,所謂三等國號無葛。實際上,葛王已是太子的代稱。忒鄰滿三月,章宗下敕放僧道度牒三千道,在玄真觀設醮,替忒鄰祈福。接著,章宗親禦慶和殿,替皇子沐浴,並下詔百官用元旦節的隆重大禮儀進酒稱賀,五品以上進獻禮物。但至愛之下,一味的亂折騰,忒鄰剛滿兩歲就不幸死去,章宗和李妃痛心疾首。

  泰和八年(1208),承禦賈氏和範氏兩位美人懷孕,章宗卻臥病不起。衛王完顏永濟看望章宗。永濟是章宗最為敬愛禮重的叔父。章宗想要衛王嗣位,衛王堅決辭謝。章宗調笑說:“叔父不欲作主人,遽欲去耶”?元妃侍候在旁,聽後心如刀割,對章宗說:“此非輕言者。”十一月,章宗病重。元妃和黃門李新喜議立衛王,派內侍潘守恒立召衛王入宮。潘守恒說這等大事應召大臣商議,便召平章完顏匡議事。完顏匡是章宗時禮重的重臣,曾是顯宗的侍讀,資格最老,功勳卓著。完顏匡入宮後,共議衛王即位。章宗去世,留下遺囑:“朕之內人現有娠者兩位,如其中有男,當立為儲貳;如皆是男,擇可立者立之。”

  衛王完顏永濟即位。即位第一年,即大安元年二月,章宗內人範氏遺腹損失。完顏永濟忙頒詔天下,講明原委:

  “章宗皇帝以重器界躬,遺旨謂掖廷內人有娠者兩位,如得男則立為儲貳。申諭多方皎如天日。朕雖涼非,實受付托。思克副於遺意,每曲為之盡心。擇靜舍以居,懿親而守視。欽懷後母鄭國公主及乳母蕭國夫人晝夜不離。昨聞有爽於安養,已用軫命大臣專為調護。今者平章布薩端、左函孫即康奏言,承禦賈氏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來事未可度知。範氏產期,合在正月,而太醫副使儀師顏言,自年前十一月,診得範氏胎氣有損,調治至今,脈息難和,胎形已失。及範氏自願於神禦前削發為尼。重念先皇帝重屬大事,豈期聞此?深用怛然。今範氏既已有損,而賈氏猶或可冀,告於先帝,原降靈禧,默賜保全,早生聖嗣。尚恐眾庶未究端由,要不匿於播敷,使鹹明於吾誌。”

  一位有孕的宮人動了胎氣,竟至如此鄭重地頒發詔書,曉諭天下,真是絕無僅有。兩個月後,完顏永濟便下令殺死元妃李氏和有孕的宮人賈氏,委完顏匡為尚書令,再度鄭重頒詔:“近者有訴李氏潛計負恩,自泰和七年正月,章宗暫嚐違豫,李氏與新喜竊議,為儲嗣未立,欲令宮人詐作有孕,計取他兒偽稱皇嗣。遂於年前閏月十日,因賈承禦病嘔吐,腹中若有積塊,謀令賈氏詐稱有身,俟將臨月,於李家取兒以入。月日不偶,則規別取,以為皇嗣。”

  這可真是千古奇事。章宗臨終前就已確知有兩位美人賈氏、範氏有孕,並遺詔寫得明明白白,在這裏竟一切都推倒了,還說這自始至終都是元妃李氏的花招。完顏永濟人品如何,在這等大事上是否忠誠坦直,李氏和賈氏是真如詔書所稱謀位有詐,這些都在正統史書的文字記載之外,於今無法得以證實,真相也就無從確知。但可以推測的是,賈氏、範氏有孕可能是真實的。永濟稱賈氏有詐,矛頭先是指向元妃李氏,然後才是指向賈氏、範氏和她們可能生出的兒子。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元妃李氏在宮中、朝中多年經營,勢力很大,私黨密布,永濟要想江山永固,就得除掉元妃。遺詔明示天下是一旦生下了皇子,不管是有孕的賈氏或範氏,都將繼承皇位,這無疑對於剛剛坐上至尊皇位的永濟來說覺得很別扭,也無法容忍。因此,可以推測,永濟之所以小題大作,之所以將不該公布的宮禁隱私以詔書的鄭重形式頒示天下,是他一手操縱和精心安排的,他想將他的私心掩蓋在維護皇族、明察秋毫的幌子之下,以此答複天下。

  永濟最後在詔書中是這樣安排這場騙局的前後經過的:元妃李氏正在精心策劃時,章宗不幸去世,謀劃一時來不及施行;章宗彌留之際,命平章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明旨有兩宮人有孕,並召進平章,左右人等都聞其語;李氏和黃門李新喜不敢不依敕旨,想召李喜兒、李鐵哥兄弟入宮,但時間來不及;李氏便密與提點近侍局烏庫哩慶壽定計,但議複不定,一時拿不準主意;李氏得知近侍局副使圖克坦劄克遺人立召平章,而且平章已到了宣華門外,便“始發勘,同平章入內,一遵遺旨,以定大事。方先帝疾危,數召李氏,不到。索衣,亦不即來,猶與其母私議。先皇平昔或有幸禦,李氏嫉妒,令女巫李定奴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厭魅,致絕聖嗣。所為不軌,莫可殫陳。事既發露,遣大臣按問,具優。使宰臣往審,亦如之”。

  元妃李氏真如詔書所言,那就真正死有餘辜了。永濟還鄭重其事,派大臣、宰相一審再審,每審具實。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有司奏請論罪法當極刑,但永濟念她久侍先帝,想網開一麵,免她一死。於是,王公大臣、朝野百僚都不同意,主張立即將她處死,這樣便賜李氏自盡。王盼兒、李新喜各正典刑。李喜兒、李鐵哥追除複係監籍,安置遠地。各連坐人等依法律而行。承禦賈氏也賜盡。

  永濟用這洋洋千言的詔書答謝天下,自己當然就可以江山永固,而不是什麽代行皇帝事。這件事連諱莫如深的史書也不敢太含糊其詞:“或謂完顏匡欲專定策動,構致如此。”這件事是否是真相,還是一個謎。但李氏從此以後,便不再稱元妃,而是直呼李師兒。

  四年後,永濟的江山傾覆。胡沙虎殺死永濟,擁完顏珣即帝位,為金宣宗,永濟降為東誨郡侯。宣宗頒詔說:“大安之初,頒諭天下,謂李氏令賈承禦虛稱有身,各正罪法。朕惟章宗聖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紿。近因集議,武衛軍副使兼提點近侍局完顏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有冤。此時達職在近侍,政德護賈氏,所以知之。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曖昧無據,當時被罪貶責者,可俱令放免還家。”李師兒家族幸存者得以複職回京。

  §§第二章 元明皇妃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