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蕭皇後

  公元6世紀末,梁武帝的曾孫、梁簡文帝蕭綱的孫子蕭巋,在梁滅亡後投奔北周,封為梁王,都於江陵,生下了女兒蕭氏——她便是後來隋煬帝的正配蕭皇後。江陵地處江南,從北周至隋,一直是以附庸偏安一隅的小王國。當時當地有個風俗,認為女生二月,命運一定不好。偏偏蕭氏剛好生於二月。於是,蕭巋毫不猶豫,第二天便將蕭氏送給了沒有子女的遠房親戚蕭岌撫養。

  蕭氏8歲的時候,十分疼愛她的養父、養母相繼去世,蕭氏轉而寄養於母舅張軻家中。張軻家境貧寒,生活十分淒苦。蕭氏已經出落得花容月貌,溫柔嫻靜,見到她的人無不稱讚。

  隋煬帝楊廣當時還是晉王,文帝楊堅準備為晉王在梁地選一位王妃,可是,偏偏梁地所選美女,均為不吉。這對講求占候吉凶的隋王室來說不能通融。蕭巋早聽說自己的女兒已出落得羞花閉月,出於僥幸,便於張軻家迎回蕭氏,送使者占驗。結果,所占為吉,人皆大喜。經過細細審核驗視,蕭氏最後被立為王妃。

  唐魏徵說,蕭後“性婉順,有智識,好學,解屬文,頗知占候”。文帝楊堅很喜歡她。晉王楊廣也對她深為寵敬,楊廣即位以後,頒布詔書:“朕祗承丕緒,憲章在昔,愛建長秋,用承饗薦。妃蕭氏,夙稟成訓,婦道克修,宜正位軒闈,式弘柔教,可立為皇後。”

  蕭氏由王妃立為皇後,其間已經過了20年與晉王美滿幸福的夫妻生活。她替晉王生下了兩個兒子,她立為皇後以後,兒子楊昭便被立為太子。此時的蕭氏儀容、姿質已臻於成熟。然而進入中年,又是20年的老夫老妻,因此,對於盛年入主帝位的楊廣來說,皇後已不能引起他的太多興趣;皇後不過是個主管後宮的主人而已,要尋歡作樂,隻能去找別的美女。

  而且,即位以後的楊廣,已經不是那個儀容俊美、才思敏捷、善解人意、謙遜禮讓、體貼入微的晉王了。他性喜漁色,好大喜功,講求享樂,此時漸漸暴露無遺。楊廣用心用計迎合文帝及母後廢掉太子楊勇,立他為太子以後,一直還是保持著進退有節。直至文帝病重,他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貪戀美色,竟在文帝的病榻前,非禮文帝的寵妃宣華夫人。

  楊廣垂涎宣華夫人已非一日。文帝病,宣華夫人奉詔侍疾。宣華夫人陳氏是陳宣帝的女兒,天性聰慧,容貌無雙。陳滅以後被選入掖庭,在後宮為嬪。獨孤皇後悍妒,後宮無容得幸,惟獨容許陳氏偶爾見寵。楊廣為晉王時,早就有奪宗之計。他想引陳氏為內助,因此時時進貢致禮。他進金蛇、金駝等奇珍異寶,賣歡取媚於陳氏。皇太子楊勇被廢,陳氏也頗為用力,使晉王遂意。獨孤皇後過世,陳氏進為貴人,“專房擅寵,主斷內事,六宮莫與為比”。文帝楊堅大漸,遺詔拜陳氏為宣華夫人。

  文帝躺在仁壽宮,病體沉屙,令宣華夫人和太子楊廣侍應。平旦時,宣華夫人出室更衣,太子楊廣尾隨其後,逼與非禮。宣華夫人拒而得免,匆匆奔回宮室。躺在病榻的文帝見狀,問其出了什麽事,何故神色慌亂。宣華夫人在逼問之下,潸然落淚,說“太子無禮”。文帝如五雷轟頂,恚然罵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氏誤我!”文帝這才醒悟,獨孤皇後所力主選定的太子楊廣原來是個孽子,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了。文帝立召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叫道“召我兒!”柳述等將召太子。文帝大急,喊道“勇也!”即準備召廢太子楊勇付托大事。

  柳述、元岩出去後寫好詔書,告知左仆射楊素。楊素力廢楊勇而立晉王楊廣為太子,此時便立即報告太子楊廣。楊廣遣張衡等入衛寢殿,合宣華夫人及後宮侍疾人等統統出就別室,不一會兒,文帝駕崩,楊廣秘不發喪,隨即入主大位。楊廣發動政變時,還思念著宣華夫人。唐魏徵有如下記述:

  俄聞上崩,而未發喪也。夫人與諸後宮相顧曰:事變矣!皆色動股栗。晡後,太子遣使者貽金合子,貼紙於際,親署封字,以賜夫人。夫人見之惶懼,以為鴆毒,不敢發。使者促之,於是乃發,見合中有同心結數枚。諸宮人鹹悅,相謂曰:得免死矣!陳氏恚而卻坐,不肯致謝。諸宮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蒸焉。乃煬帝嗣位之後,出居仙都宮。尋召入,歲餘而終,時年二十九。帝深悼之,為製《神傷賦》。

  楊廣在其父皇楊堅暴崩的當夜即逼淫他父皇的愛妃宣華夫人。同樣,其父皇楊堅的另一位愛妃容華夫人也被他逼淫。楊廣即位以後,更是無所顧忌,為所欲為,極盡享樂。大業元年,他每年征召二百萬人營建東都。發大江之南、五嶺以北的奇珍異石,輸於東都洛陽。往往二千人拖一木,日行三十裏,一木之費常在數十萬以上。他營造顯仁宮,南接皂漳,北跨洛濱。並搜羅嘉禾奇草,珍禽異獸,充實禦苑。西苑周長二百裏,內中有海十裏,海上建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苑內台觀殿閣窮極奢麗。又發數十萬人北築長城,廣辟馳道。大業元年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工百萬餘人開通運河,建造龍舟。即位後,四出巡遊,隨行的樓船彩舟達數千隻,挽船兵士即達八萬餘眾,耗資無數。他還役工匠十餘萬,造輿儀服,下令州縣送羽毛備用,飛禽走獸為之一空。他還集四方雜技於京都。舍利獸跳躍奔突,激水滿衢,黿鱷龜鱉遍地,鯨魚噴霧,神鼇負山,幻人吐火……可謂奇技紛呈,通宵達旦地尋歡作樂。

  楊廣還請嵩山道士煉丹,派人求不死之藥,又極盡淫欲。正史稱楊廣荒淫無道,給他的諡號是煬帝。張守節《諡法解》稱,“好內遠禮曰煬”。有關楊廣好內貪色,恣意淫樂的記載,見於唐無名氏的《迷樓記》和唐顏師古的《大業拾遺記》。書中稱楊廣命侍從特製一種僅可睡臥一人的狹窄車廂,楊廣在這車廂裏專用於奸汙搜來的處女。楊廣在與美女性交時,還在臥榻四周特地設置一麵麵磨光的銅鏡,用以自我觀賞。他起居的堂上掛滿了各種男女性交的圖畫,以便朝夕觀摩學習。

  楊廣如此荒唐淫樂,蕭皇後無能為力,頂多從旁勸勸。但楊廣根本不聽,依然我行我素。不過,楊廣對於蕭皇後一直是很敬重的。每次遊幸,楊廣總要蕭皇後侍駕隨行。蕭皇後見楊廣日益失德,無可挽回,又不敢直言,於是,寫了一篇《述誌賦》用以自寄,排遣憂悶:

  承積善之餘慶,備箕帚於皇庭。

  恐修名之不立,將負累於先靈。

  迺夙夜而匪懈,實寅懼於玄冥。

  雖自強而不息,亮愚矇之所滯。

  思竭節於天衢,才追心而弗逮。

  實庸薄之多幸,荷隆寵之嘉惠。

  賴天高而地厚,屬王道之升平。

  均二儀之覆載,與日月而齊明。

  乃春生而夏長,等品物而同榮。

  願立誌於恭儉,私自兢於誡盈。

  孰有念於知足,苟無希於濫名。

  惟至德之弘深,情不邇於聲色。

  感懷舊之餘恩,求故劍於宸極。

  叨不世之殊盼,謬非才而奉職。

  何寵祿之逾分,撫胸襟而未識。

  雖沐浴於恩光,內慚惶而累息。

  顧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難。

  實不遑於啟處,將何情而自安!

  若臨深而履薄,心戰栗其如寒。

  夫居高而必危,慮處滿而防溢。

  知恣誇之非道,乃攝生於衝謐。

  嗟寵辱之易驚,尚無為而抱一。

  履謙光而守誌,且願安乎容膝。

  珠簾玉箔之奇,金屋瑤台之美。

  雖時俗之崇麗,蓋吾人之所鄙。

  愧之不工,豈絲竹之喧耳。

  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惡之由已。

  蕩囂煩之俗慮,乃伏膺於經史。

  綜箴誡以訓心,觀女圖而作軌。

  遵古賢之令範,冀福祿之能綏。

  時循躬而三省,覺今是而昨非。

  嗤黃老之損思,信為善之可歸。

  慕周姒之遺風,美虞妃之聖則。

  仰先哲之高才,貴至人之休德。

  質菲薄而難蹤,心恬愉而去惑。

  乃平生之耿介,實禮義之所遵。

  雖生知之不敏,庶積行以成仁。

  懼達人之盍寡,謂何求而自陳。

  誠素誌之難寫,同絕筆於獲麟。

  《述誌賦》的主旨是臨深履薄,居安思危。蕭後的目的是為了規諫,勸導楊廣有所收斂。誰知楊廣讀過賦後,一笑了之,大不以為然。楊廣覺得,人生苦短,若不及時行樂又待何時?堯舜如何?桀紂又如何?還不是到頭來同樣歸命於黃泉!蕭後感到絕望了,楊廣根本不會被改變,蕭後幹脆就不再說什麽,做一個旁觀者,僥幸盼著皇朝不至於二世就覆滅。

  文帝楊堅統一天下以後,群雄剪滅,四境悅服,隻有北部突厥部落遊牧奔突,稱雄塞外,時不時地南下騷擾。文帝使用和親政策,將宗室的女兒,號稱義成公主,下嫁突厥啟明可汗。自此以後,北境平靜。煬帝楊廣卻好大喜功,忽然想去塞外揚威。他下詔命黃河以北州郡農民伕數十萬,鑿通太行山,修築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達太原。大道修好以後,楊廣便率皇後以下後宮嬪妃、文武百官,領甲兵五十餘萬,戰馬十餘萬匹,聲勢浩蕩地過太原,經雁門,踏馬邑,直抵勝州。

  楊廣啟程之前,先飛信傳曉突厥的啟明可汗。長孫晟領旨前去北塞飛報。啟明可汗懾於隋朝的強大,接信後立即率義成公主和眾位酋長趕到勝州行宮,朝見楊廣,並敬獻良馬三千。楊廣洋洋得意,為了誇耀富足,當即命匠作監宇文愷做一頂可容數千人的特大帳篷。帳篷很快做好了,內飾各色錦繡,金銀玉玩琳琅滿目。帳篷外布列著精兵強將,甲胄爭輝。楊廣在帳篷內大擺筵席,宴請啟明可汗和眾位酋長。宴上山珍海味,應有盡有,還有美酒佳人,一片歌舞升平,真正盛況空前。啟明可汗和酋長們真是大開眼界了,一個個心悅誠服,匍匐而前,給楊廣敬酒。楊廣躊躕滿誌,賞賜彩帛二十萬段。大宴以後,蕭皇後又親去啟明可汗的營帳,看望義成公主,兩人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大業十一年,楊廣又率皇後以下嬪妃和三萬精兵親臨北境巡邊,想看看突厥啟明可汗死後,他的兒子始畢可汗究竟如何。不料,始畢可汗領精騎十萬,一舉將楊廣一行團團圍困在雁門。眾寡不敵,眼看就要成為階下囚。楊廣耀武揚威的勇氣全消,隻是抱著幼子趙王楊杲失聲痛哭。蕭皇後很鎮靜,奏準守城、殺敵有功者重賞。蕭皇後的弟弟任職內史詩郎蕭瑀奏請派一密使,請已納為始畢可汗可賀敬(夫人)的義成公主想法解圍。後來,義成公主果然使楊廣一行脫險。然而楊廣脫險以後,重賞不予兌現,隻有極少幾人得獎。而退敵有功的蕭瑀、樊子蓋等,不僅沒予獎賞,反而以直言敢諫被逐出京師。自此以後,人心渙散,朝政江河日下,王朝一步步走向深淵。

  楊廣到江都恣意行樂,一入迷樓,竟不分晝夜,經月不出。狼煙四起,義兵此起彼伏。李淵占據長安,山東有竇建德,晉北有劉武周。李密攻陷洛口,幾座貯藏千餘萬石糧食的官倉被打開,散發饑民,天下民心歸附,兵勢強盛,洛陽震動。楊廣下令在丹陽預造丹陽宮,一旦都城或陪都告急,便坐守丹陽宮。可是,隨行大臣和官兵,大多家人留在洛陽或關中,如果皇上坐守丹陽,無異於將一應的家小都奉獻盜賊,這樣永無歸期,誰能忍受?於是,禁衛軍司馬德戡暗中策動,聯絡近侍斐虔通等,共推宇文化及為首,準備殺死帝後,一舉西返長安。

  叛行漸漸顯眼。一位宮女得訊以後,慌忙稟告蕭皇後。蕭後想了想,讓宮女直接報告給楊廣。楊廣聽完奏報,竟說宮女造謠惑眾,吩咐將她斬首。白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前去奏報。楊廣荒淫益甚,終日酒不離口,從姬千餘人也常常大醉。史載稱,楊廣“見天下危亂而擾擾不自安。退朝則幅巾短衣,策杖步遊,遍曆台館,非夜不止,汲汲顧景,惟恐不足。又引鏡自照,日好頭頸,誰當斫之!”後來,又有宮人奏報蕭皇後:“宿衛者往往偶語謀反。”蕭皇後已經絕望,無奈地說:“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憂煩耳。”

  大業十四年(618)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煬帝楊廣被縊死,幼子趙王楊杲被殺。蕭皇後等亂兵走後,見皇帝、皇子死得如此慘狀,不禁失聲痛哭。然後,她吩咐宮人,將床板拆下,做成兩口棺材,將楊廣父子收殮,埋入西苑花圈。

  楊廣一死,宇文化及便命殺盡楊廣的子孫,隻留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楊俊之子秦王楊浩。隨後,宇文化及招集百官,假稱奉蕭皇後之命,立秦王為帝,他自任丞相,總攬朝政。宇文化及挾持蕭皇後等西歸洛陽。走到徐州,水路不通。宇文化及命令將美女、財寶裝在車上,由士兵背負兵器糧草。士兵不勝怨憤,陰謀另立司馬德戡。宇文化及先發製人,殺司馬德戡和斐虔通,兵士逃亡過半。西去的道路又為李密所阻,宇文化及勢單力孤,隻好北走河北大名。隨即,宇文化及幹脆鴆殺楊浩,自己稱帝,建國許。

  楊廣被弑,蕭皇後被挾持,消息不脛而走。義成公主發誓要替楊廣、蕭皇後報仇,便要求始畢可汗派使麵見占據河北的竇建德,要他殺死宇文化及。竇建德敵不過突厥,隻好遵命,發兵圍攻,宇文化及兵敗被俘。竇建德殺盡宇文氏全家,將宇文化及首級呈送突厥,義成公主為楊廣發喪致哀,又派使迎蕭皇後北上。史載說“突厥處羅可汗遣使迎後於洛州。建德不敢留,遂入於虜庭。大唐貞觀四年,破滅突厥,乃以禮致之,歸於京師”。

  隋朝兩位皇後功過如何?唐魏徵有選樣的評價:“二後,帝未登庸,早儷宸極,恩隆好合,始終不渝。文獻(獨孤皇後)德異鳩,心非均一,擅寵移嫡,傾覆宗社,惜哉!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高祖之不能孰睦九族,抑有由矣。蕭後初歸藩邸,有輔佐君子之心。煬帝得不以道,便謂人無忠信。父子之間,尚懷猜阻,夫婦之際,其何有焉!暨乎國破家亡,竄身無地,飄流異域,良足悲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