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文明太後

  因禍得福

  馮氏,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生於長安。祖父馮文通原是北燕國君馮跋的小弟,在馮跋死後繼承帝位,父親馮朗原為北燕的廣平公,因母親王氏被廢,於北魏延和元年(432)與胞弟馮邈逃奔遼西,勸說大哥馮崇一起投奔北魏。馮崇被北魏封為遼西王,馮朗後來做上了秦、雍二州刺史,西郡公。

  馮朗在北魏犯了死罪被殺,他的女兒馮氏便隨著姑姑馮昭儀來到北魏後宮,相依為命。姑姑馮昭儀是在北魏延和三年(434)由馮文通主動送給北魏世祖表示停戰言和的,馮昭儀於是承擔了教育她的重擔。馮氏天姿聰穎,勤奮好學,幾年後,她學到了不少知識,說起話來總是溫文爾雅,做起事來總是符合禮儀,加上少女特有的光彩,很快就成了後宮中引人注目的人物。深受太子拓跋浚的鍾愛。北魏興安元年(452),拓跋浚當了皇帝,馮氏被封為貴人,太安二年(456)又被立為皇後,即文明皇後。

  馮氏在皇後的寶座上坐了幾年,剛嚐到了當皇後的榮耀顯貴,可是到了北魏和平六年(465)五月癸卯這天,26歲的拓跋濬不幸病死,北魏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舉國沉浸於無限悲痛之中。按照北魏的慣例,國喪三天之後,要把死者生前所用過的衣服器物全部燒毀,文武大臣及中宮都要以嚎啕大哭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掉。當宦官舉著火把,將堆積如山的衣物點燃時,已哭成淚人的馮皇後撲進烈火之中,可見她對文成帝的愛情之深。待周圍的人把她救起時,她已昏迷不醒,被抬回宮中,經禦醫緊急搶救才保住了生命。幾天之後,年僅12歲的太子拓跋弘繼承帝位,是為北魏獻文帝,馮皇後被尊稱為皇太後。

  親整朝綱

  當時,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因獻文帝年幼可欺,乘機盜用獻文帝詔令,肆無忌憚地誅殺異己,建立個人獨裁政治,先後把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平原王陸麗、司衛監穆多侯全部殺掉。麵對政治危機,年幼的獻文帝一籌莫展,隻好在文明太後麵前哭泣。文明太後開始對乙渾瘋狂殘殺大臣也十分害怕,不敢公開得罪乙渾,隻好將他封為丞相,以此求得自己和獻文帝的人身安全。但是,乙渾隨著自己獨裁地位的逐步穩定,野心越來越大,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實際權力,準備發動政變,奪取帝位。殘酷的現實使文明太後認清了乙渾的真實目的,不鬥爭、不放手一搏就是死路一條。她便丟掉幻想,命令元丕、元賀、牛益得等人率領軍隊,前往乙渾府將乙渾殺掉。文明太後鑒於緊張局勢,宣布臨朝聽政,全權處理一切政務。不久,文明太後感到事務太多,即使自己再生出三頭六臂也無法幹完,於是又把中書令高允、中書侍郎高閭和賈秀三人叫到宮中,協助她處理政務。

  一年之後,獻文帝的兒子拓跋宏降臨人間,給當奶奶的文明太後帶來了無比喜悅。文明太後突然宣布還政於獻文帝,不再過問任何政事,專心致誌地撫養拓跋宏。實際上,權力欲極強的文明太後不是真心實意地把大權交給獻文帝,隻不過是由前台暫時退到後台,文明太後怕獻文帝不完全聽她的指揮,便將自己的哥哥馮熙提拔成太傅,隨時監督獻文帝。

  虎毒食子

  獻文帝剛親政時,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事事均向文明太後稟報,得到文明太後的許可後才去做。文明太後對獻文帝較為滿意和放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獻文帝對她的專權越來越反感,不僅不聽她的話,有時還故意找借口與她鬧別扭。皇興四年(470)十月,獻文帝借故把文明太後的麵首李奕和李奕的哥哥李敷殺掉。這下可捅了螞蜂窩。文明太後聞訊後,就如同一頭被激怒的獅子,大罵獻文帝,揚言不廢掉獻文帝誓不罷休。

  獻文帝遭到痛罵之後,心裏很難受。本以為乘自己風華正茂之年,應大幹一番事業,留名於青史,可現在受製於太後,任憑自己有天大本事也施展不開,弄不好還要丟掉腦袋,何苦來呢!對黃老之學、佛經義理很感興趣的獻文帝看破了紅塵,決定把帝位讓出。但獻文帝不甘心拱手讓太後掌握大權,便很動了一番腦筋:決定將帝位讓給叔父拓跋子推,這樣就可以限製太後。

  最初,文明太後聽說獻文帝準備讓位,以為是讓給太子,心中暗喜,一個5歲的娃娃總比18歲的小夥子更好控製。但她得知獻文帝是要讓位給拓跋子推,心裏又急又惱,怕獻文帝的想法變成事實。獻文帝於皇興五年(471)八月的一天,把大臣們召集起來討論讓位事宜。結果使他大失所望,大臣們一致反對將帝位讓給拓跋子推,意見是將帝位傳給太子拓跋宏。直到這時,文明太後才放下心來,又可以專權了。同年丙午這天,年僅五歲的拓跋宏登上了皇帝寶座。

  一次,文明太後被一場揪人心弦、催人淚下的哭聲攪起了恐懼的波瀾。文明太後對拓跋宏的哭聲聽得多了,對他的哭相看得多了,習以為常。但此次哭聲卻過分淒慘了。身為父親的獻文帝問兒子為什麽要哭,拓跋宏說:“對已故親人的感傷程度太嚴重了。”文明太後心中不禁一怔,突然想到顯祖身上長膿包時,拓跋宏用嘴給他吸膿的往事。文明太後越想越怕:這孩子確實精明過人,小小年紀竟能說出這般話!如此聰明早熟,將來如何駕馭?必製之方能安心。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文明太後便把拓跋宏騙到一間屋子裏,可憐的小皇帝被文明太後脫得隻剩下一件單衣,然後文明太後就狠心地將他鎖在裏麵,三天三夜不給飯吃,企圖磨掉他身上的棱角。殘酷折磨並沒有使拓跋宏向奶奶苦苦求饒,隻是使他變得更加聰明,從此沉默寡語。文明太後還不甘心,又準備廢掉拓跋宏,讓他的弟弟拓跋禧繼承帝位,在元丕、穆泰、李衝等重臣的反複勸阻下,才不得不打消了這一念頭。從這次事件中,拓跋宏學會了保護自己,躲在書齋裏刻苦讀書,手不釋卷。文明太後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對拓跋宏的戒心漸漸消失了。

  文明太後為能隨意擺布小皇帝而很高興,可當了太上皇的獻文帝卻不甘寂寞。延興三年(473)十一月,獻文帝南下視察,路過懷州時,薛虎子求見,要求恢複被文明太後罷免的枋頭鎮將的官職,獻文帝當即恢複了他的官職。文明太後雖對此極其惱怒,但她努力克製自己,等待時機。觀望了三年後,文明太後認為良機已到。到承明元年(476)初夏,她列出了獻文帝的重大活動,第一類是:延興二年(472)二月,顯祖戎裝出城,在北郊指揮各位將領反擊柔然進攻;同年十一月,他又騎上戰馬,親自討伐柔然,一直打到漠南,把柔然趕出幾千裏外。次年十月,顯祖一度打算南征劉宋;第二類是:延興四年(474)二月,獻文帝南下視察,次年十月,又在北郊舉行閱兵儀式。文明太後認為反擊柔然、南下視察,對提高國威很有利,可也抬高了獻文帝本人的身價;再說,他常指揮軍隊,不是成心要操縱軍權嗎?一旦讓他操縱了軍權,自己的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三類是:延興二年(472),頒布詔令,讓工商雜伎全部務農,禁止濫殺牲畜,保護農業生產,還嚴格考核官吏,明確指出:對那些克己奉公、廉潔公正的牧守可以長期任用,對那些成績顯著的官員晉升一級,對那些貪婪殘暴、榨取民脂民膏的官員嚴懲不貸。第四類是:延興四年六月,再次命令:處理一切案件都應按法律程序辦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條文為準繩,用刑應當慎重,尤其用重刑更要慎之又慎。文明太後想,這是獻文帝在收買人心,如果任其繼續活動,獻文帝極有可能東山再起。經過這樣的分析,文明太後心中產生了一種被押赴刑場的感覺,她絞盡腦汁,策劃對付獻文帝的計策。最後,文明太後決心鏟除後患,殺掉獻文帝。六月辛未這天,文明太後派心腹害死了獻文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因此,後世的史家隻能對此事作出如下推測:將他毒死;在禁中埋伏壯士,乘他朝拜之機將他暗殺。

  獻文帝的死,引起了很多人對馮太後的不滿。蘭台禦史張求見馮太後殺戮無辜,對獻文帝的死因產生了懷疑,便聯絡獻文帝生前的親信,及京城中忠於獻文帝的將士,策劃一場政變,廢掉文明太後,並殺之。他們商議乘天宮寺一年一度的大法會,設下埋伏,乘文明太後進香拜佛之機,將她囚禁,命她歸政於孝文帝。但事情很快敗露了,文明太後派人拘捕了張求諸人,並殺死與此案有牽連的幾千人。為穩定政局,文明太後再次臨朝聽政。

  大權獨攬

  文明太後詭秘地毒死了獻文帝後,雖暫時解除了對她權勢的威脅,但她的神經並沒有鬆弛下來,再次臨朝聽政激起了她獨攬大權、鎮壓政敵的欲望。文明太後將政敵分為兩類:一類是獻文帝的同黨,另一類是孝文帝母親一家的勢力。文明太後權衡了這兩方麵勢力對自己的威脅程度,決定先拿獻文帝的同黨開刀。

  獻文帝派的代表人物是侍中、鎮南大將軍李訢。文明太後對李訢心中也有幾分怯意。她深知李曾負責過選舉工作,有一定的士人基礎,對他的處理稍不謹慎就會引起連鎖反應,惹出麻煩。

  然而,機會來了。正當文明太後一籌莫展時,宦官趙黑、盧奴令範標幫了她大忙。趙黑在與李訢共同負責選部時,曾被李排擠,由尚書降為一個看門的門夫。趙黑隨時準備報仇,獻文帝死了,趙黑認為機會來了。他向文明太後哭訴李訢的專權罪行,並願為太後幹掉李效犬馬之力。範標是個兩麵派人物,與李訢原是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自然掌握了李的不少材料。範標揣摸文明太後準備收拾李訢,便主動向文明太後誣陷李企圖外逃。太後明知範標的話是迎合她的心意胡編亂造出來的不實之辭,但也如獲至寶,將範標誇獎一番,並一再威脅他不準改口,然後馬上派人到徐州通知李訢速回京師。

  太和元年(477)十月的一天,文明太後將李訢召進宮,逼他交代所謂企圖外逃的罪行。李訢被太後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承認這種莫須有的罪名。文明太後沒容李訢辯解幾句,就向宦官使了個眼色,範標就被宦官引到太後跟前。範標向太後行過禮,將背得滾瓜爛熟的所謂證詞複述了一遍。這個意外的證詞如同五雷轟頂,把李訢氣得暈頭轉向,他沒想到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出賣了自己!李訢瞪大眼睛,氣憤地說:“既然你都誣陷我,我還有什麽好說的呢!”然後將一口濃痰吐到了範標的臉上,悲傷地說:“都怪我認錯了人,悔之晚矣!”

  文明太後見範標很尷尬,便朝他揮揮手,示意他暫時退出殿堂,然後問李訢還有什麽需要交代,李訢揚了一下頭,沒有表示。文明太後一聲令下,衛兵手腳十分麻利地將他捆綁了起來,拖出殿堂。幾天後,文明太後又下令:立即處決李訢和他的兩個兒子李和、李令度。幾天之後,文明太後又把與李訢關係不錯的許多人一同殺掉。

  消滅了獻文帝的同黨後,文明太後把鬥爭矛頭指向了拓跋宏母親李氏一家。

  拓跋宏生母李氏是南郡王李惠的長女,18歲那年被選入東宮,獻文帝即位後被封為貴人,天安二年(467)生下皇子拓跋宏。兩年之後,在拓跋宏被議定立為太子後,文明太後帶著痛苦的表情對李夫人說:“孩子,你也知道,我們老祖宗為了避免中原王朝母後幹政和外戚專權的禍害,早在代北的時候就立下了一條規矩,凡是後宮生下的皇子如果被立為太子,他的親生母親就要被賜死。我知道你還年輕,很愛孩子,但老祖宗的規矩不能更改啊!”李夫人無法抗拒這條極其殘忍的規矩,隻好含恨結束年輕的生命。但李夫人的父親李惠和李惠的弟弟李初、李樂,李惠的堂弟李鳳以及李夫人的幾個兄弟,在拓跋宏繼承帝位後,很有勢力,時刻準備操縱拓跋宏。李惠本人就很有作為,在任秦州、益州、雍州、青州刺史時政績不錯,斷案如神,很受官員和百姓的尊敬和愛戴。李惠的存在,對文明太後是極大的威脅。文明太後也深知處理外戚要有合情合理的借口,要給他們定一個大臣們能夠理解的罪名。一天,文明太後從一位回朝的大將那裏得到了啟發,決定誣陷李惠準備外逃劉宋王朝,給他定下叛國罪名。有了這個罪名,就會讓他掉了腦袋。太和二年(478)十二月癸巳這天,文明太後以叛國罪名將李惠一家送上了斷頭台。

  廣蓄麵首

  按說,文明太後在清除了異己之後,應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可她仍感到憂鬱寡歡,無精打采。她年輕守寡,正是青春年華的大好時光,文成帝去世時她才24歲。她想永遠操縱大權,也想滿足生理需要,於是開始為自己尋找麵首。

  她首先找到的是王叡。王叡字洛誠,自稱太原晉陽人,祖先在西晉八王之亂時遷到姑臧(今甘肅武威)。父親王橋,通曉天文曆法,在北魏平定涼州後到了平城。王叡從小跟父親學習算命占卜,被當時還是太子的恭宗發現,提拔為太卜中散。文明太後再次臨朝聽政後,見王叡身材魁偉、儀表堂堂,便以找他算卦為名,把他召進後宮,使他落入圈套,成為自己的麵首。從此以後,文明太後按時和他同床共枕,尋歡作樂。文明太後對王叡是很優厚的,先他升為給事中,又提拔他為吏部尚書,賜爵太原公,允許他參議國家軍政大事。太和四年(480),又把他提升為中書令、鎮東大將軍,封爵中山王。王叡的兩個女兒出嫁時,均按照公主、王女的禮儀,接受大臣們的恭賀。文明太後把王叡的女兒當作自己的女兒看待,親自到太華殿接見她們。當她們出嫁時,文明太後親自送她們到半路。這種場麵驚動了平城的千家萬戶,被人們稱為天子、太後出嫁女兒。王叡對太後感恩不盡,願為她赴湯蹈火,獻出微薄之軀。為掩人耳目,文明太後總是在和王叡進行一番男悅女歡之後,開出一張物品清單,在夜深人靜時命宦官悄悄地把物品拉到王叡家中。就這樣,文明太後很快就讓王叡當上了大富翁。

  李衝是文明太後的另一個麵首和私黨。李衝字思順,敦煌公李寶的兒子。李衝與王叡的陽剛恰好相反,他是一個深沉而又工於心計的書生。文明太後為了對他帶來的溫情、慰藉和歡樂表示感謝,一個月之內就對他賞賜了幾千萬,使家境貧寒的李衝在短時間內也成了一位富翁。不過,李衝並不是一個貪財人,他把這些財物大多送給了親朋好友、街坊鄰居,有時還分一些給鄉村的貧民百姓。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文明太後和王叡、李衝的風流事再隱秘,也還是傳到大臣們的耳中,宦官給他們送東西時的行蹤再詭秘,也會讓人知道。文明太後怕的是德高望重的元丕和遊明根等人對她的行為說長道短。為了堵住他們的嘴,在給王叡、李衝財物時,也少不了給元丕和遊明根一份;給王叡建造一座豪華的住宅時,也沒忘了給元丕建造一座。新宅落成時,她還率領文武大臣前去剪彩,並暗中塞給元丕一顆金印。為了皆大歡喜,文明太後提筆撰寫了一首《勸戒歌辭》送給大臣。在大臣們的一片喝采聲中,她感情衝動地說:“臣哉鄰哉,鄰哉臣哉;君臣和睦,天下太平。”“君臣和睦”實際上是要求大臣們團結在她的周圍。

  文明太後在與麵首打得火熱的同時,又在宦官當中培植自己的心腹,發展自己的私黨。於是她便把在宦宮中精心選擇的趙黑、劇鵬、李豐、張祐、王遇、抱嶷、蔡承祖、李堅等人作為她的私黨。

  文明太後有了關心和保護她的麵首,又有了效忠於她的宦官心腹,還有聽她擺布的小皇帝,她當然無所顧忌,一手遮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政權的穩固,文明太後很有自知之明,她明白早晚有一天,她也會像普通人一樣離開人世,於是,她時常考慮為自己選擇一塊比較中意的地盤作為自己的陰宅。一日,文明太後遊性大發,在文武大臣的簇擁下到了方山。她站在山頂,略帶感傷地對大家說;“我死以後,你們把我安葬在這裏就行了。”聰明的小皇帝拓跋宏一回到平城就下令為她在方山建造陵墓,在陵墓的南部建永固石室。太和五年(481)開始動工,太和八年(484)全部竣工。

  文明太後知道,在她離世以後,馮家的顯貴地位必然跌落。文明太後焦慮之中想出了一條妙計:把侄女召進後宮,在適當時機立為皇後,繼續保持馮家的權貴地位和馮氏政權的連續性。可是她的兩個侄女很令她失望,其中一個入宮不久就染病死亡,另一個也因身體欠佳,隻好皈依佛門。不過,文明太後的心血沒有白費。她死後,她的另一個侄女和當尼姑的侄女都先後當了皇後。遺憾的是,她們都沒有像她那樣時刻為馮家著想,更沒有她那般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結果姊妹之間發生內訌,自取滅亡。

  改革政治

  鮮卑族入主中原後,本身帶有許多落後的習俗和製度。文明太後作為一個漢族女子,雖進了北魏後宮,對那些落後的製度是看不慣的。然而,在沒有實權的情況下,她也無可奈何。當她毒死獻文帝,再次臨朝後,就萌發了一種變革的念頭。承明元年(476),她先作了一次嚐試。這年二月,有關方麵的官員要求對管理太廟內獻文帝神主的執事官賜給爵位。按照先例,這些官員的要求合情合理,可文明太後卻板起麵孔對他們說:“今後討論任何事情都應依照‘古典正言’,不準遵循什麽先例!”大臣們聽後無言以對。這次嚐試的成功,令她充滿信心,開始精心設計全麵改革方案。

  北魏幾乎各級官吏都截留國家賦稅,中飽私囊,有的竟和商賈互相勾結,利用征收租調之機,向老百姓百般勒索,大發不義之財。文明太後臨朝聽政後,對這些現象了如指掌。按漢製來說,對做官的應該發給俸祿,可北魏初期百官都沒有俸祿。這些問題在戰爭頻繁的北魏初期較容易解決,戰爭結束後按功勞大小和品爵高低分配戰利品就能基本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到太延五年(439)拓跋燾統一北方,戰爭日益減少,靠掠奪很難滿足需要了,而大部分官員便大肆貪汙公物,血腥榨取民脂民膏,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文明太後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給百官一定的俸祿,如果他們有了俸祿,一般就不會再貪汙了,也不會變換手法向百姓勒索了。文明太後還認為,對那些貪婪成性、惡習不改的人,必須嚴懲;隻有嚴懲,才能保證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於是便在太和八年(484)開始實行班祿,給了俸祿後,如果再有貪贓枉法者,隻要夠了一匹就要處死。條例頒布後,文明太後對四十多位利欲熏心以身試法的官員判處了死刑。拔跋宏也積極配合奶奶的行動,親自審問大貪汙犯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

  文明太後在嚴懲貪官汙吏的同時,看到了北魏另一些嚴峻問題。當時,豪強兼並了山林沼澤,而貧民百姓無地可耕,致使大量土地得不到開發和利用,豪強地主則成了與國家爭奪勞動力的強大勢力和武裝反抗中央的獨立王國。在這種情況下,北魏經常出現貧民百姓因爭奪土地而發生爭鬥和無法維持生計而武裝暴動的反抗事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文明太後認為隻有推行均田製才能解決上述問題;隻有建立三長製才能保證均田製的順利推行。這時,由李衝出謀劃策,提出了改變“宗主督護”製度建立“三長製”的具體方案。“三長製”建立後,國家可以有組織地搜刮隱漏戶口,擴大編戶齊民,順利推行均田製。隨著“三長製”的建立,地方隱漏戶口被查出,文明太後又全麵推行均田製。文明太後考慮到當時普遍實行休耕法,有的需要兩年或三年輪種,因而授田數量相應增加一倍或兩倍。文明太後把這部分土地叫做倍田。受田的良民到了不能勞動或者死亡時,要把土地交還給國家,如果失去奴婢和牛也要交還其所受土地。奴婢也可以按規定得到如數桑田。這些桑田必須在三年之內種完,如果到期種不完,國家則要索回。土地不足之處,桑田包括在倍田數中。所有的桑田都是“世業田”,可以世代相傳,不必交還國家,不夠規定數額的可以買夠規定數額,超過規定數額的可以賣掉超額的那部分。對那些傷殘老少寡婦需要照顧,11歲以上和癃者授給一半土地,70歲以上的老人不必交還所授土地,沒有改嫁的寡婦不僅授給婦田,而且還免征課稅。她還根據全國人口密度不一的實際情況,製定了關於“狹鄉”和“寬鄉”的具體政策。文明太後進一步考慮到,罪犯和絕戶人家的土地先收為公田,將來作為授受之用,然後按照宗法統或者送給他們的親人,或者借給他們的親人。增加了人口後,按照先貧後富的原則授給他們土地。各級官吏是文明太後統治全國的大小支柱,太後當然不會虧待他們,規定按官職高低分給公田:刺史15頃,太守10頃,治中、別駕各8頃,縣令、郡丞各6頃。官田不得買賣,否則將依法懲處。

  懲治貪官

  自從臨朝聽政以來,文明太後對宗室子弟嚴格要求,太和九年(485),她將拓跋宏的弟弟拔跋禧封為鹹陽王、拓跋斡封為河南王、拓跋羽封為文陵王、拓跋雍封為潁川王、拓跋勰封為始平王、拔跋詳封為北海王,下令建立學館,給他們提供係統學習的環境。文明太後還把她親自撰寫的從各個方麵為北魏宗室子弟製定做人處事準則的三百多章(勸戒歌)分發給他們,讓他們反複學習,自覺遵守。

  作為太後孫子輩的諸王一般能夠接受她的思想,遵照她的教導,可作為與她同輩的諸王就不同了。懷朔鎮將汝陰王拓跋天賜和長安鎮將雍州刺史南安惠王拓跋楨都是文明太後丈夫文成皇帝的弟兄,在文明太後臨朝聽政時掌握一定權力。他們以老資格自居,對文明太後的話置若罔聞,貪贓枉法。文明太後對他們毫不客氣,於太和十三年(489)把他們捉拿歸案。有些大臣到太後麵前為二王說情。文明太後厲聲問道:“依你們之見,我是赦免二王毀掉國家的法律,還是大義滅親維護法律的尊嚴呢?”大臣們跪到地下,異口同聲地說:“二王是景穆皇帝的兒子,無論如何也應赦免。”文明太後搖搖頭,宣布休會。

  大臣們退出皇信堂後,文明太後陷入了極其矛盾之中。她想到統治北魏皇帝需要這些文武大臣們的鼎力相助,不可輕易得罪,而如不嚴懲二王,必然滋長腐敗勢力,引起下層的普遍不滿,給社會增加不穩因素。次日清晨,文明太後決定采取折衷方法,既照顧宗室和大臣的情緒,又教訓二王,便通過孝文帝頒布了一份詔書:“二王雖然犯下了十惡不赦的罪行,但太皇太後念他們是高宗的兄弟,況且南安王又是遠近聞名的孝子,免他們一死,隻罷免他們的官爵,禁錮終生。”過了幾天,文明太後了解到中散閭文祖在到長安調查南安王犯罪事實時,曾接受南安王的賄賂,為他掩蓋罪行,便對大臣們氣憤地說:“閭文祖以前經常自吹如何清廉,沒想到他竟敢做這種知法犯法的勾當。由此看來,知人知麵難知心啊!”說完,下令立即罷免閭文祖。

  文明太後對二王都如此嚴懲,對其他貪官汙吏就更不手軟了。太和三年(479),她得知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和長安鎮將陳提等人貪汙不法時,立即派人調查他們的罪行。在基本弄清他們的犯罪事實後,下令處決洛侯、目辰,發配陳提,然後通過孝文帝將一千多名隻對小貪汙犯吹毛求疵而對大貪汙犯不管不聞的侯官全部撤換。此後,不少貪官汙吏被迫收斂起他們的罪惡手腳。

  文明太後幼年時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親眼看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是多麽淒苦。在她臨朝聽政後,了解到平民百姓是那麽地純樸,隻要誰同情他們,那怕僅說上幾句同情的話,他們就對誰感恩戴德,頂禮膜拜。由此,文明太後經常給貧民百姓一些實惠,對他們不同程度地表示同情。在均田過程中,她特意對老、少、殘疾人、沒有改嫁的寡婦作了頗有人情味政策優惠。十一年(487)從春到夏,整個北魏統治的地方,種植物大都枯死,又發生了瘟疫,夏種無法進行,顆粒無收,庶民活活餓死。文明太後立即召集內外大臣獻計獻策。太和三年七月己醜,文明太後命令有關單位派專人編造戶籍,分配去留名額,並通知各地三長,對前去就食的人一律贍養。同年不久,又停止製作綿綢綾羅,還把禦府中十分之八的衣服珍寶、太官雜器、太仆乘具、內庫弓箭刀鈐以及一大半的外府衣物、繒布、絲紡分發給百司、工商皂隸、六鎮戍兵和興棍、寡婦、孤兒、孤獨老人、貧民和殘疾人。文明太後的一係列舉措收到了效果。

  文明太後發現,長期生活在她身邊的內侍人員對她謹小慎微,膽戰心驚。她明白,這些人之所以怕她,全是她平時對他們言辭過於嚴厲的緣故。文明太後以為,自己並沒撈到什麽好處,他們內心的牢騷也是很大的,隻是不敢公開發作而已。如果再讓他們整天提心吊膽,長此以往或許會讓人利用,其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不如對他們和顏悅色,既可以顯示自己大度,又可以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忠實走狗。此後,文明太後在她的內侍人員麵前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

  太和十四年(490),文明太後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病床上,文明太後對一直守侯在她身邊的孝文帝說:“生前我始終為國家為百姓著想,沒做任何愧心事,死後也要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百姓。所以,我的喪事務必從儉辦理。”同年九月,文明太後告離人間,時年49歲,諡號文明太皇太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