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是楚國令尹子文的後代。楚滅亡以後,班氏一族遷徙塞北,過著遊牧生活,漸漸發財。秦帝國崩潰以後,劉邦建立漢王朝,班氏子弟漸漸做官。
越騎校尉班況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班伯,次子班施,三子班稚。班稚生子班彪。班彪生班固、班超。班況的女兒班氏,即漢成帝的寵妃班婕妤。班婕妤是漢學者班彪的姑母,史學家班固的姑祖母。班彪有一個女兒,名班昭,字惠班,又名班姬,她是史學家班固的妹妹,曾受詔就東觀藏書閣,補《漢書》八表和天文誌,並召入後宮,為皇後和貴人之師。班氏學問淵博,號為大家。班婕妤與班昭不是一回事,她是班昭即班姬的姑祖母。
成帝初即位時,班氏選入後宮,授居後宮第十位的少使。不久,班氏以才氣得幸,很快升為婕妤,是僅次於昭儀的寵妃。班婕妤居未央宮第三區的增成宮,不久就懷孕,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僅僅幾個月,兒子便不幸地死去。當時的許皇後沒有兒子,漸漸失寵。班婕妤生下了兒子沒能保住,未來也是吉凶難卜。
成帝到後苑遊玩,宣美人們侍駕。成帝愛班婕妤,想與她坐一個輦閑遊。班婕妤熟諳曆史,當即婉辭相拒,委婉地說道:“我看曆代圖畫,古時的聖賢君主,左右都是名臣侍駕,隻有三代以下的君主,嬖女侍奉左右;現在皇上要與我同輦,這不是與三代的末主有點兒相近嗎?”成帝覺得她說的有理,極口稱讚,當即就打消了同輦閑遊的念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後宮。太後王政君也知道了。太後高興地說,“古代有樊姬,今天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夫人,為人賢慧,知書達理。她曾諫止莊王出宮狩獵,激勵楚相虞丘子進舉孫叔敖,使莊王得一賢人,授官令尹,從而使楚國興盛,人才濟濟,三年稱霸。太後將班婕妤與樊姬相媲美,可見太後對班婕妤非常賞識。
太後賞識班婕妤,成帝也很寵幸她,對她很禮敬。成帝喜好詩文。班婕妤愛讀書,生性聰慧,能詩能文,很得成帝的喜愛。可以說,班婕妤是一位才德並重、知書達禮、嫻靜本分的美女。
這樣一個有德有才的美女,在後宮平靜的時候,是會得到皇上的愛幸的。而一旦出現了一位色藝俱佳、風騷過人的美人,後宮就要失去平靜,德才嫻靜的美人便會顯得蒼白無味,黯然失色——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入宮,班婕妤便麵臨著這樣的命運。皇後許氏也是如此。
成帝即位以後,太子妃許氏升為許皇後。許皇後的父親許嘉是大司馬車騎將軍,封平恩侯。成帝光耀後族的同時,也光耀自己親舅舅王氏的門庭,升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朝中因此分為許派和王派。不久,許嘉被迫休致,鬱悶而死,後族衰落。皇太後王氏家族昌盛,許皇後便開始日子不好過。
災異迭見。許皇後得寵而無子,成帝又不得臨幸他宮。王鳳便派學者劉向、穀永進奏,說災異迭見,禍患連綿,咎在後宮,六宮應該嚴加整飾——所謂咎在後宮,不就是咎在後宮之主的皇後許氏?成帝深以為然,竟下旨切責!
許皇後沒有意識到危險臨近,見機會來了,手有些癢癢。這不正可以大展才華,打打筆仗?許皇後便寫了一篇文理俱佳的《上疏言椒房用度》,寫得氣勢恢弘。成帝看過此疏以後,噎在那裏,半天說不出什麽話來。他能說什麽呢?讀的書不及皇後多,文理不及皇後,他竟不知對這篇疏文該如何批答。
成帝就把疏文交給劉向、穀永。劉向是宗室子弟,博通經史,他的兒子劉歆是王氏的國師。穀永是禦史大夫,好陰陽之說,經史貫通,附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穀永、劉向答文反駁說:“白氣、井溢、河決、日蝕、災疫迭見、老鼠上樹,這一切都是因為以陰侵陽,所以咎有後宮,後宮應該自責!”
許皇後漸漸被冷落了。趙飛燕入宮,又引妹妹趙合德入宮受寵。趙飛燕告許皇後及其姐姐許孊,許孊巫咒後宮有孕的王美人並及王鳳。許皇後被廢,禍及班婕妤。成帝昔日的溫情無影無蹤了,竟親自審問班婕妤,問她何以與皇後一起參與巫咒?
班婕妤冷靜沉著,從容地說道:“天地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行善尚且沒有蒙福,何必又去行邪巫蠱?如果鬼神有知,一定能聽到我這傾訴。如果鬼神無知,那麽傾訴又有何用?一切聽天由命吧!”
成帝深為折服,下旨不再追究班婕妤。班婕妤卻從此心灰意冷,要求退住長信宮,終日侍奉太後。然而,盛年寡居的生活是孤獨寂寞的,最難熬的是那一個又一個沒有盡頭的漫漫長夜。班婕妤憂思難遣,便寫下了一篇淒切感人的《自傷悼賦》:
承祖考之遺德兮,何性命之淑靈。
登薄軀於宮闕兮,充下陳於後庭。
蒙聖皇之渥惠兮,當日月之盛明。
揚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寵於增成。
既過幸於非位兮,竊庶幾乎嘉時。
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離以自思。
陳女圖以鏡鑒兮,顧女史而問詩。
悲晨婦之作戒兮,哀褒、閻之為郵;
美皇、英之女虞兮,榮任、姒之母周。
雖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茲?
曆年歲而悼懼兮,閔蕃華之不滋。
痛陽祿與柘館兮,仍繈褓而離災。
豈妾人之殃咎兮?將天命之不可求。
……
奉共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
共灑掃於帷幄兮,永終始以為期。
……
重曰:
潛玄宮兮幽以清,應門閉兮禁闥扃。
華殿塵兮玉階菭,中庭萋兮綠草生。
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
……
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綦。
仰視兮雲屋,雙涕兮橫流。
……
班婕妤悲不自勝,哀不自勝,也怨不自勝,於是,又寫下了《怨歌行》一詩: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南朝齊梁時代鍾嶸對此詩評價很高,說“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後世的文人對班婕妤有很高的評價,並為她寫讚。如魏曹植《班婕妤讚》、晉左九嬪《班婕妤讚》、傅元《班婕妤畫讚》等。
§§第二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