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鄧皇後鄧綏

  東漢有四姓小侯、四大家族。四姓小侯指陰氏、樊氏、郭氏、馬氏四家外戚。陰氏是光武帝劉秀的皇後、漢明帝的母親陰麗華的娘家。樊氏是光武帝劉秀的母親的娘家。郭氏是光武帝第一任皇後郭聖通的娘家。馬氏是漢明帝劉莊的皇後、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兒馬皇後的娘家。漢明帝替這四家外戚的子弟立學南宮,號四姓小侯,專置五經師教他們讀書。四大家族是指陰家、馬家、竇家、梁家,還有東城的鄧家。因鄧禹為太傅位極人品,又與光武帝是同鄉和同學,同樣也是盛極一時。

  東漢到了第四代,是和帝劉肇,十歲登基,由竇太後垂簾聽政。竇太後重用竇家的人,政權操縱在竇姓的手中。和帝劉肇不是竇太後生的。他的母親是梁貴人,早已憂傷而死。外公梁竦也被竇家陷害,終至含恨而去。年輕的皇帝知道了這些,恨在心裏,卻不動聲色。

  即位第四年(42),和帝十四歲。和帝和幾個親信太監秘密策劃,親往竇黨職掌京師禁衛的北軍,突然下令收捕竇黨,和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除了竇氏一係,自己掌管了朝政。這年八月,因和帝未婚,便廣選美女充實後宮,其中有兩位是依例特選——一位是陰家陰綱的女兒,一位是鄧家鄧訓的女兒,年齡均13歲。陰綱的女兒應選入宮,封為貴人。鄧訓的女兒因鄧訓亡故,未能參選。3年以後,鄧氏16歲。皇後未立,再次進選,鄧氏便入宮做了貴人,她就是後來的皇後鄧綏。

  鄧綏聰明過人,而且天性仁厚。她五歲時,因太傅公鄧禹的夫人極喜歡她,親自替她這個小孫女剪發。但是,太夫人年紀太大了,老眼昏花,竟用剪刀剪破了她的額頭,血往下流。鄧綏卻一直隱忍著,不言不語,也不叫痛,直到完事為止。左右仆從覺得很奇怪,事後問她。她卻這樣說:“碰破了頭,不是不痛,祖母年紀大了,因為喜歡我才給我剪發,如果叫痛,祖母豈不難過?所以忍著。”五歲的孩子!這真是人小說大話。

  鄧綏人雖然小,但卻極愛讀書,而且聰明過人。她六歲能讀史書,12歲就通《詩經》、《論語》。她給哥哥們提些問題,常讓他們難以回答,家裏人就常稱她為小才女。她的母親見她終日愛書,手不釋卷,不喜歡做些家事女紅,心裏有些奇怪,也有些擔憂,便開導她說:“你不學做女紅家事,成天與書為伴,難道要做女博士?女兒家終歸要出嫁,你一點兒家事不會做,將來如何治家?”

  鄧綏恭恭敬敬,聆聽母親的教誨。她雖然不喜家事,但為了順從母親,還是決定白天學做女紅家事,晚上讀書。父親鄧訓見這個女兒秉賦不凡,愛如明珠。鄭訓去世以後,鄧綏三年守孝,不吃葷腥,形容憔悴。三年後後宮例選,鄧綏不知是何命運,家中便討論了起來。討論沒有結果,就請來相士。相士蘇文來到鄧家,細看鄧綏的麵貌、骨相,見她皮膚雪白,鳳眼秀眉,膽鼻薄唇,身長七尺二寸(166厘米),一頭烏黑的頭發,相士驚歎不已。又讓她與家人說話,相士越發有譜了。相士最後說道:“小姐是大貴之相,相法屬成湯之格,其身長眉寬,顴高而不露,眼黑白分明,步態安然,聲如鳴鳳,真正貴不可言,此相男必封侯拜爵,女當冊為後妃。”

  鄧綏終於被選中了,冊為貴人。進宮的時候,她的母親反複叮囑,皇家重視禮法,凡事謙退柔順,入宮後是禍是福全在你自己了。鄧綏入宮後,沒有機會接近和帝,因為和帝正寵著陰貴人。

  陰貴人早鄧綏三年,捷足先登。她是光武帝陰皇後兄陰識的曾孫女,長得十分秀麗,而且才藝出眾,聰慧過人,並善解人意。鄧綏入宮半年後的永元八年(96),和帝18歲,正式冊陰氏為皇後,鄧綏則冊為貴人,隻是陪襯而已。

  然而,過不多久,和帝的眼睛就離不開鄧綏這位柔順謙卑、秀美動人的貴人了——她的美高雅別致,實在與眾不同。陰皇後長得小巧,是一種玲瓏的美;而鄧貴人則長身玉立,嫋嫋婷婷,談吐文雅,嫻靜中別具一種風韻迷人的嫵媚。貴人住嘉德宮,和帝便到嘉德宮的次數越來越多。

  陰皇後妒火中燒。一次內宴中,妃嬪向帝後舉杯稱賀。陰皇後卻借機說道:“鄧貴人長身玉立,如鶴立雞群,我等真是自慚形穢啊。”鄧綏聽見這番話,大為惶恐,立即什麽都明白了,跪伏著說道:“臣妾托體父母,一切都在皇後的蔭庇之下,伏望皇後海涵。”鄧綏十分誠懇,而且說得得體,皇後沒再說什麽。宮人們越發敬重她了。

  鄧綏知道了宮中險惡,記起了臨別時母親叮囑的話,處處就越加小心,對皇後更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鄧綏謙恭愛下,克己待人,後宮的隨侍、宮女都很愛重她。和帝見她如此這般,更是憐香惜玉,甚至在她生病時破例讓她的母親、兄弟入宮照看,並不限時日。鄧綏對和帝這種恩寵婉辭謝絕,她這樣說:“宮裏很森嚴,臣妾的外家人進入後宮,是為宮禁所不許,陛下降恩臣妾,外廷大臣會批評陛下,也會指責臣妾,這樣於公於私都不相宜。”和帝聽她這樣說,不禁大加讚賞,心裏除了憐愛之外,又多了一份敬重。

  陰皇後的妒火越燒越旺。鄧綏日夜惶悚,也更加謹慎小心了,決不敢有絲毫的僭越。她在各種相聚的場合,從不與眾嬪妃爭奇鬥豔,絕不和皇後的衣飾、顏色相同。總是素衣素服,不加彩飾。有皇後在身邊,她從不敢就坐,而是恭敬地站在一邊,弓身僂腰,極其謙卑,並從不先皇後而答話。和帝愛惜歎道:“修德之勞,這般用心,真正難為她!”

  和帝對鄧綏的寵愛與日俱增,對陰皇後便越來越冷淡了,鄧綏更加不安。和帝連日留宿,鄧綏便假稱有病,還親自選擇宮女進給和帝,以便廣延帝嗣。鄧綏這樣的謙卑不妒,和帝更加愛重,宮人也敬仰她,人人交口稱譽。鄧綏德譽昌隆,陰皇後便越加恨之入骨。

  水元十三年(101),和帝臥病不起。陰皇後對左右的人說:“我一得誌,一定要滅鄧氏家族,看她能神氣幾時!”鄧綏聽到這話,恍如晴天霹靂,痛苦地哭泣著說道:“我這樣地順從皇後,皇後還不能容諒,看來禍事已經不遠了。”鄧綏覺得自己倒不足惜,隻是卻又牽連到家人,試想戚夫人的慘死就可想而知。這樣說來,隻有自己早死,既求皇上平安康複,又求家裏安寧。

  鄧綏下了赴死的決心。隨侍的宮人趙玉反複勸解,鄧綏不聽,吩咐準備香案供品,準備當晚禱告以後,飲鴆自盡,她還親自寫了一篇祈禱文。當時,鄧綏住嘉德宮。當夜趙玉氣喘籲籲地假傳消息,報告鄧綏,說章德宮剛有人傳話,皇上的病已經好了!鄧綏跪在那裏,說謝天謝地,皇上平安,我也就心安了。第二天,真的傳出消息,皇上痊愈了。

  陰皇後妒恨交加,其外祖母鄧朱常出入長秋宮。陰皇後就讓鄧朱在家用巫蠱詛咒鄧綏。永元十四年,有人告發鄧朱行巫蠱之術,替皇後詛咒宮人。和帝立即派隨侍中常侍張慎、外臣尚書陳褒前去調查。結果,所奏屬實,而且鄧朱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陰皇後的弟弟陰軼、陰輔、陰敞也都牽連在內。和帝震怒,下令收捕治罪。鄧奉、鄧毅、陰輔拷死獄中。陰皇後父親陰綱自殺。司徒魯恭奉旨入長秋宮收回皇後璽綬,陰皇後遷出長秋宮,廢居桐宮。一年以後,陰皇後憂鬱而死。鄧綏在陰皇後被廢的當年十月,被立為皇後。立後的那一天,滿朝文武齊集章德殿,太尉持節捧皇後璽綬,宗正為副使,宣讀冊後策文。策文稱:“長秋宮闕,中宮曠位,鄧貴人乘淑嬡之懿,體山河之儀,威容昭曜,德冠後庭。群僚所谘,人日宜哉,卜之蓍龜,卦得承乾。有司奏議,宜稱紱組,以臨兆民。今使太尉某持節奉璽綬,立貴人為皇後。”

  鄧氏冊為皇後,這年她22歲。正位中宮以後,她摒除一應的奇珍異玩,隻要求供給書籍和紙墨,並師事博學的才女班昭。兩年以後,和帝27歲駕崩,皇後無子。鄧皇後以和帝與宮女所生長子、8歲的劉勝癡愚為由,立次子、方出生百日的劉隆。從此以後,鄧後緊緊地抓住了權力,昔日的柔順謙卑也就一去不複返了。

  繈褓中的劉隆即位,鄧氏以太後聽政,鄧太後立即封兄鄧騭為上蔡侯、車騎將軍,使其總理朝政;其弟鄧悝、鄧弘、鄧閶也一一封侯。宦官鄭眾、蔡倫倚為心腹。8個月後,皇上劉隆死了。鄧太後與鄧隆商議,立和帝兄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劉佑為帝,為漢安帝,時年13歲。司空周章等大臣極力反對,力主立和帝長子劉勝,並擬發動宮廷政變,囚禁鄧太後。結果事泄,周章自殺,牽連甚眾。從此以後,誰要是奏請歸政,鄧太後便嚴加處分。郎中杜根因此被囊載撲殺,棄於城外。

  鄧太後此後掌政十餘年,內憂外患之下,尚能勤政愛民,沒做什麽失德的事。她還開辦皇族學校,收皇族諸王子弟五歲以上的男女就學學習。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男女共校。她對自家的族人,嚴加管束,從不假以權勢,並頒令司法官員,即《令知司法官員說》:

  每覽前代外戚賓客,濁亂奉公,為民患苦,咎在執法懈怠。今後車騎將軍鄧騭以下宗族賓客,如有犯法,必然明加檢敕,勿得相容。

  建光元年,鄧太後病死,享年41歲。安帝親政,盡殺鄧氏家族——鄧騭及其子鄧鳳自殺;鄧弘、鄧悝、鄧閶已死,其子孫廢為庶人,迫命自殺,家屬遠徙;鄧姓子弟七人為官者先後自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