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建文帝失蹤之謎

  朱元璋從一個窮和尚當了皇帝,經常想起曆史上的漢高祖劉邦。劉邦從一個普通老百姓斬白蛇起義,最後創立了漢朝的四百年天下。朱元璋覺得自己和劉邦很相似,所以許多事情都仿效他。第一件事是立太子。朱元璋認為,立了太子就可保證朱家皇位傳下去。那麽,誰當太子呢?在26個兒子中(有兩個早亡),朱元璋選中了長子朱標。於是,在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當皇帝的同時,即立朱標為太子。第二件事是封諸子為王,把他們派到全國各重要地方,作為強藩保護中央。為此,洪武二年(1369)四月,朱元璋製定了封建諸王的製度。三年(1370)四月,封第一批皇子九人為王,四子朱棣就是在這一批中被封為燕王。十一年(1378)正月,封第二批皇子五人為王。二十四年(1391)四月,封第三批皇子十人為王。立了太子,又封了王,朱元璋認為朱氏天下從此可以萬世一係。

  朱元璋對太子標的教育很有計劃。他在皇宮中修建了一座圖書館,取名“大本堂”,收集許多圖書放在裏麵;又從全國各地選調知名學者,專給太子講課,還選了些聰明的少年陪伴太子學習;他本人也經常寫詩吟賦,企圖給太子以啟發。這樣,到了洪武十年(1377),太子標23歲,開始見習從政。其實,早在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太子標就已經開始見習政事,那時朱元璋就命令百官,有事首先向皇太子啟奏。

  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朱元璋令太子標巡視關中地區,順便考察秦王樉在西安的活動。金色的秋天,氣候涼爽,風物宜人,太子標離開京師,渡過浩浩的長江,經徐州,奔洛陽,人潼關,一路跋涉,最後到達西安。他巡察完畢,返回京師的時候,已是初冬時節。三個多月的旅途疲勞,以及繁忙的事務,使太子標原本虛弱的身體實在禁受不住,他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四個月。盡管朱元璋命令禦醫精心治療,仍未見效,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竟死了。朱元璋想到自己已經65歲,太子卻命歸黃泉,痛苦極了。一天,他實在忍不住,就在皇宮的東角門,麵對群臣大哭起來。翰林學士劉三吾勸他:“你不要過慮,皇孫不是已經長大了嗎?他可以即位。天下不會亂的。”出於對太子標的感情,以及立嫡長子的傳統習慣,朱元璋立了太子標的兒子允炆為皇太孫。允炆這一年剛剛十歲。

  允炆生下時外貌有些缺陷,頭蓋骨又偏又歪。一次,朱元璋摸著他的腦袋,歎著氣說:“怎麽像半邊月亮呢?”由於允炆聰明,學習努力,性情寬厚,朱元璋逐漸喜歡他了。當時,朱元璋的九個兒子順序鎮守從遼東到甘肅的廣大地區,以備北方蒙古貴族的襲擾,他們的王號分別是遼、寧、燕、穀、代、晉、秦、莊、肅,被稱為“九邊”。一天,朱元璋和允炆在一起聊天,朱元璋說:“備邊抵禦外侮,我交給你的皇叔們管,隻要邊境上沒有戰爭,你就可以放心地做太平天子。”不料允炆卻說:“如果叔叔們有異心,誰來對付呢?”這一問,出乎朱元璋意料之外,他竟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最後才問:“你的意思怎樣呢?”允炆回答:“以德爭取他們的心,以禮約束他們的行,如不起作用,就削他們的屬地;再不行,就更換他們的封地;這些都不管事,就興兵討伐。”朱元璋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

  允炆的想法並非沒有根據。他被立為皇太孫後,那些王叔們很不服氣,每次返回京城,都要以長輩的口吻教訓他。這使允炆不得不考慮怎樣保住皇儲的位置。一天,他坐在東角門,將侍讀黃子澄召到麵前,低聲問:“叔叔們都擁有重兵,我怎樣控製他們呢?”黃子澄輕輕地給允炆講了漢景帝采納晁錯意見,削除吳楚七王之亂的故事。允炆聽了十分高興,說:“有你出主意,我就不用擔心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十七日,朱元璋和大臣們議政之後,回到後宮,覺得十分疲倦,便躺在床上,略微休息會兒。誰知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過來,時年71歲。朱元璋雖突然而死,但遺囑還是早準備好了。他在遺囑中寫道:“我奉上天的意誌,擔任起皇帝的重任,31年來,格外小心,不敢懈怠,希望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無奈我出身寒微,沒有聖人那博大的才智,雖然做了些事情,但還有許多沒考慮周到。我的精力日益衰微,這使我從早到晚戰戰兢兢,很怕一些事情沒有結果。現在我就要離開人世,回顧以往,也沒有什麽感到遺憾的事了。皇太孫允炆,性情寬厚,處世聰敏,講究孝道,眾望所歸,應當繼承皇位,文武大臣要同心輔佐。在封地的諸王,得到我去世的消息,不要前來京城,應當管好各自的封地。各王所屬的文臣武將,都要聽朝廷節製。”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八日,21歲的允炆繼承了皇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曆史上稱為建文帝。

  建文帝援引朱元璋的遺詔,禁止各位王叔回京師會葬,甚至朱棣已經到達淮安,也被命令返回封地,這引起了諸王極大不滿。他們議論紛紛,互相串通,說朝廷有人挑撥諸王和皇帝的關係,製造叔侄間不和。不久,燕、周、齊、湘、代、岷諸王又同時操練兵馬,準備進京問罪。消息傳到京城,建文帝感到很不安。他和兵部尚書齊泰以及黃子澄商量對策,決定削奪諸王權力。按齊泰意見,應先搞掉燕王朱棣,因為他握有重兵,早有野心,最危險。但黃子澄不同意,他認為燕王已有準備,不容易除掉,可先削奪其他諸王,剪掉燕王手足之後,再搞掉燕王就容易了。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建文帝出其不意,首先將燕王同母弟周王從開封押到京師,削掉爵位,廢為庶民,又遷往雲南。十一月,廢掉代王桂,把他關在大同。建文元年(1399)四月,又相繼廢掉岷王楩、湘王柏、齊王榑。這就使燕王棣成了驚弓之鳥,日夜不安。

  朱棣,洪武三年(1370)被封為燕王,十三年(1380)從南京來到北平(今北京,古代亦稱燕京)。十五年(1382)孝慈高皇後馬氏去世,朱棣和諸王子回京師奔喪。事後,朱元璋選了許多和尚,派他們隨諸王到封地,為馬氏皇後禱告。跟隨朱棣的和尚俗名姚廣孝,法號道衍。他與朱棣一見如故,非常投機。道衍詭密地對朱棣說:“你如果用我,我送一頂白帽子給你戴。”原來,“王”字加“白”字成“皇”字,道衍的意思,是朱棣將來能當皇帝。朱棣將道衍帶到了北平。當時,燕王府是元朝故宮(今北京故宮西半部)。朱棣招了許多有本事的人在府內操練兵馬,還修建了一個很大的鑄造兵器的地下室。為了遮沒丁當丁當的聲音,他養了許多鵝和鴨,讓它們整天嘎、嘎、嘎地叫個不停。朱棣當時還不敢馬上造反,因為在朱元璋去世一周年的時候,朱棣曾派自己的三個兒子高熾、高煦、高燧進京行禮,尚未返回。朱棣要謀反,三個兒子馬上會被殺掉。於是,朱棣寫信給建文帝,說自己有病,請求遣還三子。對此,黃子澄認為,如果放還高熾兄弟,可使燕王不疑,然後對他突然襲擊,定可成功。這樣,朱棣的三個兒子便被送回燕京。當朱棣父子相聚時,燕王喜出望外,連聲高喊:“老天幫助了我!老天幫助了我!”

  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為都指揮使,負責燕地最高軍政事務,作為削弱燕王的第一步措施,目的是使他們監視燕王行動,倘若燕王有個風吹草動,立刻除掉。建文帝步步緊逼,叔侄間的矛盾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建文元年六月,燕王為爭取時間,遮人耳目,掩護自己,便裝起瘋來。他忽而在北平的鬧市中大聲呼喊,其聲尖厲無比,忽而走進酒店,搶奪別人喝酒的杯子。張昺和謝貴聽說燕王得了瘋病,前往府裏探視。隻見燕王在六月天氣裏,坐在火爐旁,還冷得直發抖。但是,張、謝沒有被朱棣的假象蒙蔽,通過燕王府長史葛誠的密告,知道了燕王裝瘋的全部內幕,便立即報告建文帝。建文帝和黃子澄等人商量後,決定立即對燕王下手。就在這關鍵時刻,都指揮使張信向燕王告密,泄露了建文帝的計劃。七月初四日,朱棣以身體康複為名,宴請眾官,席間設計擒殺了張昺、謝貴。初五日,燕王正式打起了“靖難”的旗幟,對建文帝的中央政府造反了。朱棣廢除建文年號,設置了各種官府的辦事機構。二十四日,建文帝下詔討伐朱棣。從此,叔侄間一場你死我活鬥爭的戲劇帷幕拉開了。從建文元年七月開始,到建文四年六月結束,這場互相殘殺的多幕戲演了整整三年。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統率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開進了明朝國都南京的金川門,數以千計身披鐵甲、手執長矛的士兵,簇擁在他的前後。一時間,南京城裏戰馬嘶鳴,人聲嘈雜,矛戈相擊,刀光劍影。經過激烈的戰鬥,朱棣終於占領了南京城。他隨即命令士兵團團包圍皇宮。突然間,皇宮裏火勢熊熊,黑煙彌漫。朱棣急忙緊催坐騎,派人飛速衝進皇宮,把守各門,不放任何人出入。盡管經過認真細致的搜查,建文帝還是下落不明。

  那麽,建文帝到底到哪裏去了?他是被亂兵所殺?還是宮火自焚?對此,明代史書中記載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當金川門失守的時候,建文帝在宮裏走來走去,連連歎氣,很想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提醒:“不如出逃吧。”太監王鉞也跪在地上講:“當初太祖高帝(朱元璋)升天時,曾留下一個匣子,囑咐遇到大難時打開,現收藏在奉先殿左邊。”群臣齊喊:“快取出來!”一會兒,王鉞拿出一個紅匣,四周用鐵液澆注,上麵兩把鎖也都用鐵液封固。建文帝看見後放聲大哭,命令點火焚燒皇宮。皇後馬氏投火自盡。程濟急忙砸開紅匣,見裏麵有三張度牒,詳細寫明從何處可以出宮,還有白銀十錠,以及僧衣僧帽剃刀等物。程濟迅速為建文帝削發換裝,並挑選九人隨建文帝從地道逃出。以後,建文帝經常身穿僧衣,來往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的深山古寺之中。英宗正統五年(1440),建文帝在外已經流浪了三十九個年頭,年紀的增大和身體的虛弱,常常使他追思往事,越發懷念他的祖父,很想死後埋在孝陵的旁邊。於是,便向廣西思恩州知州講明了自己的真實身分。州官大驚失色,立刻派人將他送往北京。明英宗為辨明真假,讓當年侍奉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出來鑒別。建文帝看著吳亮問:“你不是吳亮嗎?”吳亮搖頭。建文帝又說:“我記得有一次在禦便殿進膳,由你尚食。我正吃子鵝,一片肉掉在地上,你手拿酒壺,學狗的樣子,把那片肉舔著吃了。你難道不記得這件事了嗎?”吳亮聽了,跪在地上哭了起來。建文帝的左腳趾上有顆黑痣,吳亮驗過屬實,又捧著建文帝的腳哭了一場。後來,建文帝被迎入西內居住,宮中人都叫他老佛爺,直到他老死後,被埋在西山。

  上述記載,反映了人們對建文帝殉國的同情,對燕王朱棣奪位的不滿。實際上,當皇宮起火的時候,皇後躍入了熊熊的烈火中,八天以後,她的屍骨被當成建文帝的屍骨而秘密埋葬。建文帝呢?他確實逃出了皇宮,並且再也沒有回來,最後也不知死在何處。清朝乾隆元年(1736),建文帝被迫諡為恭閔惠皇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