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隋煬帝江都之死

  仁壽四年(604)十一月的一天,隋煬帝正在後宮和蕭皇後說話,隨便談起了即位以來的往事。蕭皇後說:“想當初皇上登基不久,漢王楊諒就造反於並州,多虧皇上深謀遠慮,又有楊素老臣拚死效忠,才平息了那場亂子。否則,真不知道是否還有今天。”隋煬帝聽後,沉默許久沒有答話,他腦海中又浮出當年楊諒進兵的情景。那真是一個讓人擔驚受怕的時期,楊諒兵分三路,一路向浦津(今陝西平民)直搗長安,一路向河陽(今河南孟縣)想渡孟津(在今河南洛陽西北),一路出太行進窺黎陽(今河南浚縣)。要不是楊諒自己最後沒有主見,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想到這裏,隋煬帝猛然站起,對蕭皇後說:“這是一件大事。”隨後,他也不管蕭皇後是否明白了他這話的意思,就徑直離開後宮直奔內閣,並命人迅速宣召將作大匠宇文愷上殿。

  在這幾天以後,一個巨大的掘塹工程就開始了。隋煬帝下令調發幾十萬民夫,從山西龍門起,東經長平(今山西晉城)、汲郡(今河南淇縣),直到臨清關(今河南新鄉東),再渡過黃河到浚儀(今河南開封),經襄城(今河南襄城),最後到達上洛(今陝西商縣)。這是一個弧形的防線,它不僅保衛了國都長安的安全,而且也可以借此控製關東的大片地區。

  但是,隋煬帝對掘塹設防仍然不放心,一段時間裏他總是悶悶不安。一天,一個叫章仇的算命先生對他說:“你是木命,而雍州(指今陝西、甘肅、青海一帶)是破木的要衝,不可長住。讖語說:修治洛陽還晉家。你曾經做過晉王,應當修築洛陽,以為都城。”隋煬帝聽後,覺得正符合自己心意。於是,決定營建洛陽城做為東都。

  其實,隋煬帝準備遷都洛陽倒不全因為章仇的這番話。長安城內國家機構龐雜,軍隊人數很多,而關中地區物產有限,糧食不足。早在開皇十四年(594),關中就曾發生饑荒,隋文帝楊堅不得不就食洛陽,隋煬帝對此記憶猶新。另外,隋煬帝還考慮到,洛陽位於國家中部,轉運山東和江淮的物資都比較便利,也容易加強對全國的控製。一天,隋煬帝命戶部尚書上殿,向他詢問國家財力情況。戶部尚書告訴隋煬帝:全國現在人口總計八百多萬戶,耕地麵積五千五百多萬頃,大小糧倉不計其數,大的儲米千萬石,小的幾百萬石。整個國家庫存糧食和布帛,可供五十年之需。隋煬帝聽後,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物資如此豐厚,足夠朕用。”於是,大業元年(605)春天,他正式頒布詔書,任命尚書令楊素為太監,楊達、宇文愷為副監,每日征調民夫二百萬人,開始大規模地營建東都。

  經過幾百萬民夫曆時一年的辛勤勞作,到大業二年(606)春天,一座巍峨的洛陽城終於建成。一天,隋煬帝在楊素、楊達、宇文愷陪同下,巡視了新都城的內外。在藍天白雲之下,新都城挺拔、雄偉,的確很有氣勢。城的主要部分分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周圍七十三裏一百五十步,城內洛水以南有九十六坊(即裏巷),以北有三十六坊,是官吏的私宅和一般百姓居住的地方。皇城是文武官司所在地。宮城東西五裏二百步,南北七裏,周圍三十餘裏,高四十七尺,是宮殿所在處。隋煬帝巡視後非常滿意。為了使新建的洛陽城人丁興旺,百業興盛,隋煬帝又先後兩次下令,從江南各地遷徙富商大賈一萬六千餘家到洛陽,以充實東都。這年八月,他又下令在洛陽附近的鞏縣設置興洛倉,築倉城周圍二十餘裏,城內有三千窖,每窖可容八千石糧食。十二月,他還下令在洛陽城北築回洛倉城,周圍十餘裏,內有三百窖。此外,洛陽城內的含嘉倉城,儲糧也不下千萬石。隋煬帝認為都城有了充裕的糧食,他就可以穩當太平皇帝了。

  還是在營建東都洛陽之初,隋煬帝就想到,這個新的都城應當有一個奇妙的天地,他在這裏可以和妃嬪們自由地遊玩。因此,大業元年三月,隋煬帝命令宇文愷和內史舍人封德彝在洛陽城西營建了一座顯仁宮。顯仁宮南連皂澗,北接洛濱,周圍十幾裏,奇峰曲水,瓊樓玉宇,秀麗無比。到了五月,隋煬帝想修一個更大的花園,於是又下令營建西苑。西苑周圍二百裏,裏麵有個十幾裏大的海,名叫積翠池。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等山,每座山相距三百步,各高出水麵一百多尺,山上有樓、台、亭、閣。海的北麵有一條龍鱗渠,迂回曲折,翻波逐浪地流入海中。沿渠有十六座庭院,每座庭院都有一名妃子主持,庭院裏的建築十分華麗。

  大業二年九月的一天夜晚,隋煬帝和蕭皇後以及各位嬪妃,還有幾千名宮女來到西苑遊玩。秋風陣陣,秋月皎潔,月光如水,波光粼粼,煬帝玩得十分高興,他乘興填寫了一首《清夜遊曲》的詞,命令宮女們馬上演奏。頓時,夜空中響起了悠揚的樂曲聲,美麗的月夜更加怡人。隋煬帝仿佛來到了仙境,他手舞足蹈,如醉如癡。突然一陣秋風掠過,飄零的落葉掉到了他頭上。煬帝覺得壞了他的雅興,於是大怒,派人召來負責西苑的官員,狠狠地罵了一通。從此以後,無論春夏秋冬,西苑總是點綴得四季如春。秋天來了,宮院的樹葉凋落了,人們就用彩綾剪成花葉,掛滿樹枝。冬季到了,水麵上結成了冰,人們就把冰鑿掉,用彩綾剪成蓮葉荷花,放到水麵上。此外,西苑裏還有各種各樣的珍禽異獸,供隋煬帝觀賞、打獵。就這樣,西苑成了隋煬帝花天酒地,遊玩享樂的場所。

  營建東都洛陽的同時,隋煬帝又下令開鑿大運河。隋煬帝繼承皇位之前,曾久任揚州總管,長期駐紮江都(今江蘇揚州)。他到過南朝的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非常向往六朝的豪華。此外,民間還傳說,隋煬帝為了挖斷睢陽的王氣,就征調工役,開鑿運河。其實,這挖斷王氣不就是要對南方加強控製嗎?大業元年三月,隋煬帝征調一百多萬民夫,開始了挖掘運河的工程。首先開鑿的是通濟渠。通濟渠西起洛陽的西苑,東到淮河邊上的山陽(今江蘇淮安),溝通了洛水、黃河、淮河,再接通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通的邗溝,便通向了長江。這段運河水麵寬四十步,兩岸築成大道,道的兩旁栽種楊樹和柳樹,從洛陽到江都兩千多裏,楊柳成行,樹木成蔭。在運河兩岸設置許多驛站,每兩驛建一座離宮,總計有四十多座,專供隋煬帝休息。隋煬帝還下令在揚州建置了江都宮。大業四年(608),大運河向北延伸,開永濟渠,引沁水南到黃河,北到涿郡(今北京)。大業六年(610),大運河又向南延伸,開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引江水到達餘杭(今浙江杭州)。

  大業元年八月,正是金色的收獲時節,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吸引著隋煬帝。他不等運河工程全部完工,就從洛陽出發,坐龍舟前往江都。這是一個規模多麽浩大的船隊啊!煬帝的龍舟高四十五尺,寬五十尺,長二百尺。整個龍舟分四重,上重有正殿、內殿和東西朝堂,中間二重共計一百六十房,都飾以金玉,雕刻花紋,下重由宦官和內侍居住。龍舟由殿腳(即挽船人)一千零八十人用青絲大絛繩牽引行進。殿腳都穿著錦彩衣袍。皇後坐的船叫翔螭舟,比龍舟稍小而裝飾一樣,用殿腳九百人引進。嬪妃乘坐的是浮景舟,共有九艘,每艘用殿腳二百人。貴人、美人和十六院妃子所乘的船叫漾彩舟,共有三十六艘,每艘殿腳一百人。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華麗大船上千艘,上麵坐著宮人,諸王公主,僧尼道士,各國使者,宮廷衛士,總計用殿腳八萬多人。這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在運河中航行的時候首尾相接,前後長達二百多裏。兩岸又有二十萬騎兵護送,馬蹄雜踏,旌旗蔽空。據當時看見的人們講,隋煬帝的龍舟已出發五十多天,隨從的船隻才剛剛離開洛陽。

  一天,龍舟正在行進途中,隋煬帝突然想起了三國時代橫槊(shuò碩,古代類似矛的一種武器)賦詩的曹操,便興致勃勃地走出正殿。他放眼運河兩岸,隻見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些人中有抬的、有擔的、有推的,形態各不相同。隋煬帝有些詫異,不知這些人在幹什麽,便向左右的人詢問。原來,在隋煬帝龍舟經過的五百裏範圍內,州縣都要貢獻食物,全部是山珍海味,佳肴美饌。宮人們吃不了,許多食物都倒掉。這些來往的人們,正是奉命向隋煬帝貢奉食品的。隋煬帝聽完侍臣的介紹,顯得更加驕矜。那曹操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早已經無影無蹤了。這年十月,煬帝到達江都,他在那裏住了半年。

  大業二年三月,隋煬帝準備離開江都,返回洛陽,他決定從陸路回來。便命吏部尚書牛弘等人議定陸路上的輿服儀衛製度,又命太府少卿何稠進行營造,送往江都。何稠製成黃麾三萬六千人仗,還有大量的車輿輦輅、皇後鹵簿、百官儀服,件件華麗無比,所需的骨角、齒牙、皮革、毛羽一律從民間索取。為此,老百姓遍地設網、捕捉禽獸。有的富戶為了買一隻野雞尾應付官差,竟花了十匹絹的代價。隋煬帝得到了這些儀仗,便帶著大隊人馬開始返回洛陽。途中每次起行,都前呼後擁,僅儀衛就綿延二十多裏。這年四月,隋煬帝的巡遊大軍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洛陽。此後,在大業六年(610),他又第二次巡遊了江都。

  隋煬帝的荒淫奢侈和橫征暴斂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到處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慘象。營建東都需要從南方運來大木,幾十個民夫拉一根木頭,艱難地一步一步從遙遠的南方走向中原大地。開鑿運河男丁不夠,就征調婦女。三百六十萬民夫,還沒開完全部運河工程就已經死了一百五十萬,以至在遼闊的原野上到處都是腐爛的屍體。從大業八年(612)開始,隋煬帝又先後三次攻打高麗(今朝鮮)。為了修造戰船,工匠們日夜站立水中,不得休息,自腰以下,全都腐爛生蛆。征調的士卒和民夫光第一次就有四百萬,幾乎占了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他們中的大部分最後都拋屍異鄉。隋煬帝還曾修築馳道。大業三年(607年),他從河北十個郡征調幾十萬民夫開鑿太行山,通達並州。後來,又修了從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到薊州(今北京)的長達三千裏、寬約百步的禦道。隋煬帝還曾征調上百萬民夫,在西起榆林,東至紫河(古水名,即今內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長城外的渾河)的廣大地區修築長城。冬天北風呼嘯,天寒地凍,搬運磚石的民夫們手腳都凍裂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都暴屍荒野。隋煬帝即位後短短的幾年裏,全國已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在攻打高麗的遼東前線,當時曾經傳唱著這樣一首歌謠: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稍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這首歌的意思是說:長白山前知世郎,穿著一身紅衣掌,多麽英俊豪爽。他長矛一舉到天半,輪起大刀閃閃發光。上山吃獐肉鹿肉,下山吃牛肉羊肉。忽然官兵打來了,提起刀就向他們砍去。既然到遼東前線也是死,不如反抗,即使被殺又何妨!人民的反抗之火在中原和北方大地燃燒起來了。

  但是,隋煬帝荒淫腐朽的生活並沒有絲毫收斂。他住在洛陽西苑,仍然想盡辦法尋歡作樂。他曾叫人捕捉許多斛螢火蟲,夜出遊山時放出來,照得岩穀通明。不過,他的心靈深處還是充滿了恐懼。一天,大業殿起火,隋煬帝以為有人造反,趕忙逃往西苑,藏在草叢中,直到火滅了才回來。夜裏睡覺,他也時常驚醒,以至必須有幾個婦人搖撫才能睡著。為了不再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隋煬帝決定到南方去。

  大業十二年(616)七月,隋煬帝乘龍舟開始了他的第三次江都之行。這時北方和中原大地已經烽火遍地。建節尉任宗、奉信郎(職掌印信的官員)崔民象、王愛仁等曾上表勸諫,希望他不要南行。隋煬帝非常惱怒,把他們殺了。到了江都以後,隋煬帝叫揚州總管王世充選擇江淮美女送到宮中,計有一百多房。他每日叫各房美女輪流作樂,沉湎於酒色之中。一天,隋煬帝對蕭皇後說:“外麵有人算計我,但我仍然是長城公(陳後主),你仍不失為沈後(後主妻)。讓我們快樂地歡飲吧。”說完,他又對著鏡子說:“這麽好的一個腦袋,誰會把他砍下來呢?”蕭皇後聽罷,臉色大變,急忙問:“皇上這是什麽意思?”煬帝笑著說:“貴賤苦樂,互相更迭,這有什麽值得感傷!”

  武德元年(618)三月十七日,隋煬帝祖籍關中地區的衛士們因思戀家鄉,又看到中原大地戰火紛紛,群雄並起,隋煬帝已不可能回到洛陽,便在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的率領下,衝進江都宮,發動了兵變。這以前,宮人曾向蕭皇後稟報過,說外麵許多人在談論造反,蕭皇後說:“你們可以隨便上奏皇上。”結果,宮人把這些上奏給煬帝後,隋煬帝大怒,他說:“這些不是你們應當說的。”這個宮人被斬首。此後有的宮人又和蕭皇後談起這些情況,蕭皇後說:“天下形勢已經如此,不可挽救了,你們也不必再稟報皇上,白白地讓他煩惱。”因此,當宇文化及衝進宮中時,竟沒有受到阻攔。隋煬帝被人用綢巾勒死。同時死的還有他的兒子齊王楊睞、趙王楊杲,以及孫於燕王楊倓。蕭皇後和宮人用床板做了個小棺材,把隋煬帝草草埋葬。這年八月,江都太守陳棱又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的吳公台下。隨著隋煬帝的死,隋朝也就滅亡了。蕭皇後以後怎樣了呢?她並沒有死,在隋亡後的兵荒馬亂中,她流落到北方突厥處羅可汗(也稱汗,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最高首領)處,直到唐朝貞觀四年(630)才被唐太宗李世民迎回長安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