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輾轉來華助抗戰

  1937年5月29日,陳納德踏上了中國的土地。6月3日,蔣介石、宋美齡接見了他。宋美齡曾在美國喬治亞州讀書。陳納德與她一見如故。此時,宋美齡任航空委員會的秘書長,實際上領導著中國空軍。宋要他擔任她的專業顧問,並給他兩架T-13式教練機,以便於他視察中國空軍的現狀。通過考察,陳納德得知國民政府名義上有500架飛機,但實際上隻有91架能起飛戰鬥。

  當陳納德即將完成對中國空軍的考察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戰爭正是檢驗自己空戰理論的機會,他決心在藍天上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馬上給蔣介石去電,表示願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蔣回電接受了陳納德誌願服務的請求,讓他“即赴南昌主持該地戰鬥機隊的最後作戰訓練”。根據蔣介石的要求,陳納德又招募了部分美國飛行員組成了第14誌願轟炸機中隊。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第二天,陳納德派飛機參戰。雖然轟炸機隊投彈偏離目標,但中國戰鬥機在當日的空戰中取得了勝利。1937年10月,中國的飛機隻剩10多架,許多中國飛行員陣亡。

  陳納德設法雇用了4個法國人、3個美國人,1個荷蘭人和1個德國人,加上6個幸存的中國轟炸機飛行員,組成了一個“國際中隊”。他們成功地襲擊了幾個敵占區目標,造成日軍的恐慌。但是在一天下午,日軍飛機襲擊了機場,使國際中隊的飛機全部被炸毀。

  按照陳納德與中國航空委員會所訂的3個月合同,他的顧問任期到10月就滿了。之後,蔣介石、宋美齡邀請他留在中國參加抗戰,他毅然留下了。他們也沒談延長合同的事,隻是每月發給他一定的薪金。

  當時,美國政府對日侵華戰爭持“中立”的態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國顧問在華幫助中國,曾要求美國下令讓所有在華的美國空軍人員離開中國。美國國務院將此情況轉告陳納德時,陳斬釘截鐵地回答:等到最後一個日本人離開中國時,我會高高興興地離開中國。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陳納德隨軍撤到漢口。這時中國空軍幾乎損失殆盡,隻得靠蘇聯援華的飛機來保衛城市。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陳納德和中國、蘇聯的空軍指揮官斷定這一天日機不會空襲,決定懲罰日本侵略者。為引誘日機來犯,陳要中國和蘇聯的飛機佯裝撤離漢口,飛往南昌。飛機起飛後先在武漢上空盤旋,讓人們(包括日本間諜)看到他們撤離,當夜又溜回機場。

  29日清晨,日機從蕪湖機場起飛,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飛臨武漢上空。陳納德事先偵得日機隻有從蕪湖到漢口一個來回的汽油,於是派了20架戰鬥機在城南拖住日軍戰鬥機,使他們消耗大量汽油,在城市安排40架蘇聯飛機埋伏在高空,等日機折回蕪湖時把轟炸機和戰鬥機分開,日軍戰鬥機因缺油不敢去保護轟炸機,中蘇飛機一隊攻擊轟炸機,一隊攻擊戰鬥機,將39架日機擊落36架,隻有3架落荒而逃。這就是天皇生日的慘敗。

  1938年8月,根據宋美齡的要求,陳納德去昆明籌辦航空學校,訓練中國飛行員。他在昆明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對學員進行嚴格的訓練,不少人中途被淘汰。

  1940年後蘇聯空軍援華人員陸續撤走,中國空軍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特別是飛機更為缺乏。這時中國空軍和日本飛機之比是1:53,日本完全控製了中國的製空權。

  1940年5月20日,蔣介石召見陳納德,要他去美國,設法搞到盡可能多的作戰物資。陳納德返美後,雖然他在美國軍政界並沒什麽分量,但他四處宣揚中國人民的抗戰,爭取各方援助。羅斯福總統的兩名助手被陳納德的遊說打動,在羅斯福麵前讚成陳納德關於建立空軍的計劃。羅斯福決定對華進行軍事援助,以把日本拖在中國。

  陳納德幾經周折,最終得到100架P-40型戰鬥機。1941年4月14日,羅斯福總統又簽署命令,準許預備役軍官和退出陸軍和海軍航空部隊的士兵參加赴華的美國誌願隊。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中國時,已有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到達中國。

  1941年8月1日,蔣介石發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國空軍美國誌願大隊,任命“陳納德上校為該大隊指揮員”。陳納德立即開始對誌願隊成員進行專門訓練。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有幾人最終忍不住辭職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誌願隊人員的技戰術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

  1941年11月,陳納德將美國誌願大隊編為3個中隊。第1隊為“亞當與夏娃隊”,該隊飛機均有亞當圍著蘋果追夏娃的圖案。第2隊為“熊貓隊”,該隊飛機未畫熊貓而畫有飛行員的漫畫像。第3隊為“地獄天使隊”,該隊飛機均畫有姿態各異的裸體天使圖案。

  1941年12月7日,陳納德率第1中隊和第2中隊到昆明。20日,一批日機向雲南方向飛來,昆明機場所有的飛機都升空迎擊,並出師告捷。日入侵飛機10架,被擊落6架,3架負傷。誌願隊無1架飛機損失。誌願隊的初戰勝利,給飽經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

  當天晚上,昆明各界為美誌願隊舉行慶功會。報紙頭版頭條報道戰鬥經過,稱美國誌願隊的飛機是“飛虎”,從此飛虎隊成為誌願隊的代稱。12月23日,陳納德派第3中隊轉往仰光,協同英軍作戰。在兩個多月的空戰中,美英戰機對日作戰31次,共擊落日機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齡致電陳納德,要他出任駐華空軍指揮官,軍銜升為準將。陳納德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陸軍航空上尉,一躍成為世界各國的新聞人物。在美國,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各個戰場上的消息都不佳,戰爭正處於黑暗的時刻。這時突然冒出陳納德帶領一小批“兵油子”取的輝煌勝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國人的轟動和興奮,陳納德頃刻之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獲得“飛虎將軍”的美稱。

  1942年5月,日軍進占緬甸,繼而進犯雲南。為阻止日軍跨越怒江,陳納德指揮誌願隊連續出擊。襲擊保山、騰衝、龍陵一帶的日軍運輸隊,企圖強渡怒江的一隊日軍在誌願隊的轟炸下幾乎全軍覆沒。6月,陳納德率司令部及2個中隊前往桂林。12日,誌願隊在桂林上空一舉擊落日機8架,自己僅受傷1架。桂林人民為之歡欣鼓舞,集資2萬元慰勞美飛行員。日軍遭受打擊後,飛行員上天心慌膽怯,因而要求增派飛機。

  1942年7月3日,陳納德根據美國陸軍部和蔣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國航空誌願隊,而以誌願隊部分隊員為主組建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的第23大隊。美國航空誌願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麵被摧毀61架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美國航空誌願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中國空軍在南海攻擊日軍艦船。美國航空誌願隊解散之後,該隊所留飛機和人員歸並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與派駐中國的第16戰鬥機中隊組成美國空軍駐華特譴隊,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陳納德改任美國駐華航空特譴隊司令,軍銜仍為準將。

  日軍得知航空誌願隊解散的消息,遂將原在南洋的第3飛行師調往中國,企圖一舉殲滅新組建的美空軍。7月份,日空軍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對華中的美空軍基地發起進攻,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陳納德仍采取誌願隊的空中遊擊戰術,以奇襲和機動的作戰方式打擊日軍。

  到7月底,共擊毀日軍戰鬥機2架,轟炸機12架。自己損失戰鬥機5架,轟炸機1架。特譴隊初試鋒芒,粉碎了日軍一舉殲滅在華美空軍的企圖,也表明該隊有能力與數倍於己的日本空軍周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