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下旬,日軍突然集中5萬兵力,800輛汽車,企圖一舉消滅在冀中堅持戰鬥的回民支隊。冀中軍區急電支隊離開這一地區。由於馬本齋不忍放棄艱苦創建的冀中根據地,想觀察一下敵情變化再決定轉移部署。哪知6月1日,河間、獻縣、交河、阜城、東光的敵人蜂擁而至,部隊陷入敵人重兵包圍之中。當時馬本齋判斷,敵人雖然已完成了戰役包圍,但具體情況還沒搞清楚,隨即他派出幾隻精幹偵查分隊了解敵情,並計劃讓部隊向阜東千頃窪叢林隱蔽。
哪知到達目的地後,才發現大片叢林已被敵人強製砍伐,部隊難以隱蔽。馬本齋命令部隊立即進入附近的高莊、紀莊兩個小村子。司令部設在高莊村北的小場屋內,戰士們整裝待命。馬本齋根據偵察員報告臨危不懼,嚴令部隊隱蔽,隻要不被發現,即使敵人擦肩而過也不可開槍。
拂曉,敵人估計回民支隊早已東撤,遂不加搜索,急急東進。天亮前,敵主力已離開高、紀莊二十餘裏。馬本齋當機立斷,率部向西突圍。為不驚動遠處的敵人,一大隊三中隊首先與日軍後衛搜索分隊展開肉搏戰,將14個敵人刺死13個。由於逃敵開槍,驚動了運動的大隊日軍。日、偽軍迅速在距紀莊50米、100米、150米處設下三道防線,用密集火力封鎖向西突圍路線。一時間殺聲震天,血光四濺。
隨後,敵人搶占了村西北的沙崗和高家墳等製高點,用機槍瘋狂掃射,司令部機關和劇社文職人員多,戰鬥力差,傷亡甚為慘重。馬本齋遂命令二大隊掩護機關突圍。回民支隊主力在五中隊掩護下突破了敵人的幾道封鎖線,但五中隊參加阻擊戰的60餘名戰士隻有12人生還。鮮血染紅了高家墳和周圍的沙崗。在這次戰鬥中,日偽軍投入兵力15000人,被殲300餘人(死屍裝了8汽車),而回民支隊兵力也損失慘重,三個大隊減員成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