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得之不易的庫爾斯克之戰果

  1943年3月底,蘇聯最高統帥部將第62集團軍調入西南方麵軍編成隊,從斯大林格勒附近換防到北頓涅茨河的庫皮揚斯克和斯瓦托沃地域。

  1943年4月16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把第62集團軍改編為近衛第8集團軍。

  1943年4月中旬,最高統帥部命令崔可夫利用休整時機,使所屬部隊做好實施進攻和突破敵防禦地帶的準備,並深入研究諸兵種協同作戰、近戰、夜戰、反戰車戰等進攻作戰中的常見作戰樣式。崔可夫在與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瓦杜丁大將、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庫茲涅佐夫上將、戰車第3集團軍司令雷巴爾科夫將軍、戰車第6集團軍司令哈裏托諾夫將軍等著名戰將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切磋之後,獲得了諸多寶貴的教益。

  為了報斯大林格勒城下慘敗之仇以及重新奪取戰略主動權,德軍統帥部又擬定了代號為“堡壘”的進攻計劃;希特勒於1943年4月15日發布了第6號命令,其戰役企圖是:從北麵奧廖爾和南麵別爾哥羅德向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根部實施向心突擊,圍殲蘇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攻占庫爾斯克,繼爾再向蘇西南方麵軍後方實施突擊。

  蘇聯最高統帥部在察覺了德軍的這一企圖後,計劃在庫爾斯克弧形地帶交戰,並立即部署了這次交戰的兵器和兵力。

  7月4日,蘇軍掌握了德軍將於次日淩晨發起進攻的準確情報。7月5日2時20分,蘇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搶在德軍之前發起了先發製人的強大炮火反擊行動;德軍陣腳大亂,被迫在原計劃兩小時後發起進攻。

  7月7日,崔可夫和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應召到西南方麵軍的司令部,方麵軍司令員馬利諾夫斯基向他們傳達了蘇最高統帥部的意圖——利用德軍主力部隊被牽製在庫爾斯克方向的時機,向頓巴斯發動攻擊行動——強渡北頓涅茨河,協同正由米烏斯河向斯大林諾進攻的南方方麵軍,突破巴爾文科沃地域之敵的防線;殲滅敵頓巴斯集團並前出至第聶伯河。

  這是崔可夫第一次參加指揮大規模的進攻行動。在進攻前的最後幾個小時裏,崔可夫一遍又一遍地審訂著整個進攻作戰計劃,給各兵團指揮員下指示。

  7月17日4時50分,在長達90分鍾的炮火準備之後,近衛第8、第1集團軍在北頓涅茨河右岸對德軍發起了強勁的進攻;西南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親臨崔可夫的集團軍觀察所督戰。

  第一波攻擊部隊及其戰車和火炮迅速從先遣工兵營臨時架設的舟橋上渡過了北頓涅茨河;但在擴大登陸場時,不僅德軍的抵抗越來越強,而且,德國航空兵也加緊了行動。對渡口實施了猛烈的航空轟炸,使崔可夫部隊的進攻行動受到嚴重阻滯,其原定的進攻計劃全部落了空。

  這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後集團軍實施的第一次進攻。受領的任務,沒有一項得以完成。對崔可夫來講,這是相當困難的時期。

  可是,蘇軍牽製德軍的目的已受到了明顯的成效。在接下來幾天的激烈戰鬥中,近衛第8集團軍雖頑強作戰,但進展不大;西南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命令損失較大的近衛第8集團軍暫時撤為第二梯隊,改由第6、第12集團軍接替之,準備在北頓涅茨河右岸的登陸場發動新的攻勢。

  鑒於首輪進攻的失利,崔可夫向上級請求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第6、第12集團軍組織實施進攻的全過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批準了他的這一請求。

  8月17日,新一輪進攻開始,崔可夫來到第6集團軍進攻地帶的中心,觀察進攻的發展情況。但此次進攻也未達到既定的目的。在8小時激戰之後,第6集團軍隻向前推進了不足兩公裏;此後就難以繼續向前推進。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隻得再命令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進入第6、第12集團軍之間的結合部,準備參加進攻行動。

  崔可夫對三個集團軍進攻行動的連續失利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他認為失利的最大原因是蘇軍的進攻行動沒有達成突然性。於是,他擬訂了一份實施機動、改變突擊方向以達成進攻突然性的新作戰計劃——將突擊集中在一個狹窄地段上,楔入德軍防禦縱深8~10公裏,為機械化部隊投入戰鬥創造條件;同時請求允許自己的集團軍進行適度的休整。

  8月22日清晨,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向德軍發起了猛烈攻勢,強大的航空轟炸和炮火準備使德軍陣地立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德軍萬萬沒有料到蘇軍會在兩次連續失利後再度發起第三次強大的進攻行動,德軍部隊被打得措手不及,紛紛潰退。

  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此次終於為西南方麵軍在浴血奮戰一個多月後贏得了首次勝利。緊接著,崔可夫指揮部隊加強攻勢;但德軍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他們首次使用了防戰車地雷,使蘇軍的戰車部隊受到很大損失。

  盡管如此,西南方麵軍的進攻還是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草原方麵軍則在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協同下,攻占了哈爾科夫城,從而為下一步收複左岸烏克蘭並前出到第聶伯河奠定了基礎。

  至此,庫爾斯克會戰以蘇軍的最後勝利宣告結束;之後,德軍統帥部不得不放棄進攻戰略,轉而采取防禦戰略。大兵團夜戰的大膽傑作在取得庫爾斯克會戰勝利後,蘇軍在從大盧基至黑海長達1500公裏的戰線上對德軍展開攻擊行動,以殲滅德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並解放頓巴斯工業區和烏克蘭的農業區。

  而德國陸軍總部則於1943年8月中旬發布了希特勒的第10號命令,企圖在蘇德戰場構築起一道代號為“東方壁壘”的新防線(第聶伯河一段是該防線的主要部分)來阻擋蘇軍的進攻行動。

  通過8、9兩個月的浩大攻勢,蘇軍幾乎收複了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的全部領土;而德軍則撤到第聶伯河右岸的“東方壁壘”後麵繼續堅守。

  蘇最高統帥部命令西南方麵軍不遲於10月3日全部肅清位於第聶伯河左岸的紮波羅熱登陸場的德軍,並在該方向上前出到第聶伯河。

  9月16日,根據大本營的命令,準備將近衛第8集團軍調到中央方向上,而朱可夫堅持要將其轉隸於草原方麵軍,以便支援科涅夫實施的大規模戰役,但是,西南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認為,沒有近衛第8集團軍,他無法占領紮波羅熱登陸場。

  9月23日,西南方麵軍司令部命令崔可夫率他的近衛第8集團軍立即在第12集團軍和近衛第3集團軍的集合部集結並替換這兩個方麵軍的部隊。

  德軍統帥部苦心經營了一年的紮波羅熱登陸場,建有防禦外廓和防禦內廓及大量中間支撐點的縱深梯次防禦陣地係統,其整個外圍前沿均築設有一道深4公尺、寬6公尺的梯形截麵防戰車塹壕,塹壕內灌有1公尺深的水以阻擋蘇軍步兵的進攻;還建有4排防戰車雷場。德軍用於防守紮波羅熱登陸場的部隊為步兵第125師、第304師、第123師、戰車第40軍(下轄2個戰車師、1個摩托化師和1個黨衛軍騎兵師)。為取得進攻的勝利,崔可夫親臨前線觀察敵情,並利用航空偵察獲得了大量情報。

  10月1日,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與其左翼的近衛第3集團軍、右翼的第12集團軍一同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崔可夫指揮炮兵對德軍部隊實施了巧妙的推進式打擊,近衛第8集團軍在當天上午就突破了德軍的第一道防戰車塹壕。但德軍利用蘇軍炮兵因彈藥銳減而不能對步兵和戰車提供支援的時機,迅速用精良的“虎”式戰車部隊實施反擊,擋住了蘇軍的攻勢。2日夜,蘇軍暫停進攻行動。西南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在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部召開指揮會議,決定由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承擔主要突擊任務。

  10月10日晨,崔可夫命令近衛第8集團軍的部隊發起了又一次強攻行動,到中午就在德軍的防線上撕開了一個口子,使整個方麵軍的進攻戰線全麵推進了3公裏,德國士兵已紛紛丟棄戰壕逃到各支撐點。蘇軍在這一天戰鬥中,防坦克殲擊手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鑒於此種原因,崔可夫決心對德軍實施夜間攻擊行動。

  10月11日蘇軍進攻的任務仍未改變——在預定的各個方向上突破敵人防禦,繼續開展殲滅敵坦克的鬥爭。

  12日夜23時,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發起了夜間進攻,猝不及防的德軍被擊潰了。在戰鬥過程中,崔可夫不顧個人安危,帶領自己的司令部人員親赴前線各處督察戰況。

  13日上午,馬利諾夫斯基來到崔可夫指揮所,決定集中整個方麵軍的部隊暫停攻擊,準備對紮波羅熱實施夜襲行動。

  13日夜,西南方麵軍集中全部炮火對德軍實施了毀滅性的轟擊,進攻部隊隨即發起攻擊行動,德軍一觸即潰,紛紛敗逃。次日13時,蘇軍終於攻占了紮波羅熱(比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要求的時限提前了整整一個晝夜)。在這一夜的進攻戰鬥中,崔可夫指揮的近衛第8集團軍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蘇聯最高統帥部在廣播中對崔可夫近衛第8集團軍的輝煌戰績表示了祝賀。崔可夫在大兵團夜戰方麵大膽而成功的傑作,被載入了蘇軍作戰的史冊。

  攻占了紮波羅熱後,西南方麵軍利用戰場的短暫間歇進行休整。此時的崔可夫由於連續征戰,已身心疲憊,便被方麵軍司令員馬利諾夫斯基和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勒令返回莫斯科住院休養,由馬斯連尼科夫上將臨時代任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一職。隨即,原屬於第12集團軍的近衛步兵第4軍就近被編入近衛第8集團軍。

  盡管崔可夫在莫斯科,但無時無刻不牽掛第8集團軍。十月革命節過後沒多久,崔可夫便急不可耐地返回前線,重新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領受的任務是進攻阿波斯托洛沃。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告訴崔可夫“進攻阿波斯托洛沃!大本營將根據向阿波斯托洛沃進軍的情況來判斷近衛第8集團軍的作戰行動,哪怕一天前進5~10公裏,也是在前進”。

  以前,烏克蘭幾乎無人知道,但阿波斯托洛沃小城對於西南方麵軍攻打尼科波爾具有重要的戰役價值,可以切斷尼科波爾德軍的退路。

  為使部隊減少傷亡,崔可夫對阿波斯托洛沃發起了避實就虛的攻擊。崔可夫規定各部隊繞過敵人要構築在各大車站的強大支撐點,沿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卡——波斯托洛前進。

  德軍投入大量戰車實施連續有效的反衝擊,使缺乏反戰車武器的崔可夫部隊損失嚴重,在秋雨連綿的泥濘道路上的進攻行動受挫,6天才向前推進了10公裏。

  在此作戰的緊要關頭,崔可夫向所屬部隊發出命令指出:此刻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已非兵力和兵器,而是部隊的意誌、耐力和決心;各部隊要堅決對疲憊不堪的德軍實施連續不斷的攻擊。

  崔可夫的果斷指揮收到了明顯的成效:26日,近衛第8集團軍攻占科什卡諾夫卡;27日向前推進了12公裏。為守住尼科波爾和錳礦區,德軍收縮防線,用主力部隊抗擊近衛第8集團軍;崔可夫部隊的進攻受到了遏製,戰事陷入暫時的相持狀態。

  1944年初,蘇德戰場兩軍之間的戰線,從北往南自拉多加湖南岸經斯摩稜斯克南下,沿第聶伯河為界,德軍在西,蘇軍在東。但蘇軍的實力已明顯高於德軍的。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在西南戰區實施主攻突擊,收複烏克蘭和克裏米亞。

  1月10日,在冰雪嚴寒之中,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所屬近衛步兵第4軍在肖洛霍沃方向發起攻擊,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便前進到索菲耶夫卡——尼古拉耶夫卡公路。

  15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在西南方麵軍司令部召開作戰會議,要求該方麵軍各集團軍加緊攻擊行動,盡快拿下尼科波爾。

  崔可夫針對戰場情況,向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提出了一份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局部突破的作戰計劃,獲得了采納。根據這一計劃,蘇軍兵力做了調整,近衛第8集團軍的進攻正麵縮短了整整60公裏。

  2月1日,近衛第8集團軍向德軍陣地發起了進攻,突破了德軍的防線。2日中午,崔可夫帶領集團軍司令部人員親臨前線了解敵情,要求部隊繼續加強攻勢。2月5日,近衛第8集團軍和第46集團軍會合,開始集中兵力猛攻阿波斯托洛沃。

  到了3月10日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完成了對因古茨河當麵德軍部隊的合圍。

  德軍為了解除困境,向崔可夫的部隊發起了激烈的反擊。對此,崔可夫鎮定自若,指揮自己的近衛第8集團軍調整兵力部署,堅決挫敗了德軍的反衝擊企圖。

  3月19日,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強渡了南布格河,將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德軍從陸路完全孤立起來,並打開了通向德涅斯特和敖德薩的道路。為表彰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取得的輝煌戰績,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3月21日再次授予他“蘇聯英雄”稱號。

  1944年6月5日,近衛第8集團軍被調為烏克蘭第3方麵軍的預備隊,隨後根據大本營的決定,被編為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

  此時的德軍已根據蘇軍的進攻特點,采取了一套全新的“彈性防禦”戰術:一旦受到蘇軍的進攻威脅,德軍即撤離受威脅地帶以保存實力;待蘇軍突入後再發起突然反擊給蘇軍以大量殺傷。

  針對德軍的這一新戰術,崔可夫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決定將通常在進攻前一、兩天實施的戰鬥偵察改在進攻前兩、三小時內進行,以使德軍無法及時判明蘇軍的進攻企圖。為防止德軍脫身,崔可夫決定以不斷投入新的攻擊兵力來實施突擊的“添油”戰術,使德軍無法及時躲避蘇軍的打擊,喪失其防禦的“彈性”。崔可夫的上述想法受到方麵軍司令部一些人的質疑,卻得到了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朱可夫元帥和方麵軍司令官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大力支持。

  7月20日,崔可夫的部隊和友鄰部隊越過蘇聯與波蘭的國境線。

  23日,近衛第8集團軍攻克盧布林。7月27日,蘇最高統帥部決定下一步進攻計劃。崔可夫奉命率近衛第8集團軍在華沙以南強渡維斯瓦河並奪取登陸場。崔可夫向方麵軍司令部大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攻擊地點和攻擊發起時間,並向有些猶豫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立下軍令狀:如果進攻失敗,自己甘願被革職送交軍事法庭論處。

  1945年1月12日,蘇軍從巴拉努夫橋頭堡開始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8月1日,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沿用由戰鬥偵察迅速轉為主力進攻的戰術,在自己親臨一線選定的攻擊地段發起了攻擊行動。

  8月2日,崔可夫的部隊在德軍猛烈的航空轟炸下源源不斷地強渡了維斯瓦河,占領並擴大了登陸場。在緊接著的幾天時間裏,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對德軍的瘋狂反撲,實施了堅決而頑強的抗擊;在艱難的時刻,崔可夫親自率領集團軍司令部指揮人員渡過河去,在戰事最激烈的馬格努舍夫實施戰地指揮。

  最終,在集團軍全體官兵們的浴血奮戰下,崔可夫終於實現了自己許下的軍令狀,牢牢地將維斯瓦河登陸場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在維斯瓦河登陸場之戰的勝利,為蘇軍下一步實施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朱可夫元帥盛讚崔可夫“以高度的指揮藝術和決心,贏得了在維斯瓦河上奪取和扼守登陸場的交戰”;方麵軍司令官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則明確指出“崔可夫的斯大林格勒保衛者們善於保衛維斯瓦河登陸場的一小塊土地”。

  盡管取得如此驕人戰績,崔可夫本人卻謙虛地表示說:“這些指揮官善於鼓舞和引導士兵們去建立功勳,他們的主動精神和大無謂精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促使戰役取得了成功”;他努力為近衛第8集團軍的各級勇士們向上司爭取到了包括“蘇聯英雄”、“一級光榮勳章”、“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列寧勳章”等在內的各種大量的榮譽表彰,並親自前往近衛第8集團軍所屬各部隊,向獲得獎勵的英雄們授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