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德國化學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在齊默爾曼領導的破壞小組成功地在工地上站穩腳根的時候,薩弗羅諾夫還沒有達到德國。格裏高利耶夫為了以防萬一,擬增加人到黑林山,協助齊默爾曼完成任務。一周以後,薩弗羅諾夫以施密特教授的侄子——“勒勃沃爾”的身份出現在教授的家裏。

  當“勒勃沃爾”走下汽車時,受到了教授一家的熱烈歡迎。對於侄子第一次從海外來到德國,教授顯得格外興奮。他緊緊地擁抱著這個年輕人,久久沒有放手。在場的人都被這一情景所感動,流下了眼淚。

  回到家後,“勒勃沃爾”和教授一家圍坐在桌旁,一直談到深夜。他激動地說:“伯父,我一眼就認出了您,您的模樣和照片完全一樣,見到你們我是多麽的高興啊!遺憾的是,我的父親再也見不到你們了!”“勒勃沃爾”講述了他的“父親”費裏茨·施密特的生活,教授的弟弟跟隨歌星在美國一直過著飄泊不定的生活,後來由於政治上的原因而離了婚,一個人過著孤獨的生活,最後得了不治之症。“勒勃沃爾”的敘述既動人,又富有戲劇性,因而使教授對“勒勃沃爾”一點兒也沒有懷疑。

  第二天早晨,施密特教授帶著“勒勃沃爾”參觀了自己的私人化學實驗室。裏麵的情景令他驚歎不已:裝備的全是現代化的設備和儀器,施密特就是在這裏研製出了揚名世界的除萎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消滅田鼠的藥劑。他們來到溫室,溫室裏長著許多植物,有小麥、豌豆、玉米等,長勢都很好。隨後,教授又帶他到用木板隔開的溫室的另一邊。一跨進門坎,他就聞到一股腐爛味。在一塊地畦裏,“勒勃沃爾”看到那些草本科植物和蔬菜全像得了一種古怪的病似的。黑麥和大麥的莖上都長了赤褐色的木瘤,茄子和西紅柿胖得像長著綠色的膿瘡似的,從破裂的膿瘡裏流出一種臭不可聞的黑色液體。教授說,如果在田地裏不適當地施放除萎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便會出現這種情況。

  教授告訴“侄子”,他一直在試驗多種有機磷化合物,研製新型殺蟲劑。1936年,他發現了有一組化合物的毒性異常大,他用這種化合物的稀釋液噴灑在植物莖葉上,結果莖葉上所有的寄生蟲都被殺死了。1937年1月,他著手進行第一次生產性試驗,但很快發現了這種化合物對人的副作用:它能使人的視力明顯減退,並令人感到呼吸困難。這便是他最早發明的“神經錯亂性毒氣”——塔崩。

  納粹德國的毒氣室柏林知道此事後將施密特教授調到魯爾區的埃爾伯費爾德的新工廠,從事秘密的有機磷化合物的研究工作。

  一年以後,他又發現了一種與塔崩有關的化合物——甲氟磷酸異丙脂,它的毒性幾乎是塔崩的10倍,施密特把這種新毒劑命名為“沙林”。

  1939年9月,德軍對波蘭發動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了帷幕。德國化學家再度處於實施國家計劃的要害地位。希特勒於9月12日公開叫囂:“德軍已掌握一種令人恐怖的新武器,德國的敵人是無法防禦的。”顯然,希特勒炫耀的就是他研製的毒氣。

  當天晚上,他們從實驗室很晚才回來。吃過晚餐後,他同女兒勒吉娜又陪“勒勃沃爾”一起聊天,教授對這位已成孤兒的侄子給予了父親般的疼愛與關懷,勒吉娜也把他當成了最親近、最關心的弟弟。此時,“勒勃沃爾”已成為施密特一家的成員了,並會時刻受到伯父的保護。

  從此以後,施密特每天都到侄子的房間去一趟,他們經常談到深夜。教授時常埋怨戰爭,並提到納粹正迫使他研製威力強大的毒氣武器,而他的學生施泰尼茨正在從事致病細菌武器的研製工作。了解了教授的心理之後,“勒勃沃爾”在一次談話中故意表示要去東線,他說:“每個人都應當為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來這裏是為了能與親愛的同胞共同作戰,反對俄國的異教徒。”

  “你難道打算去東線嗎?”教授驚異地問道。

  “是的,伯父。”

  教授突然從安樂椅上站了起來,激動地說:“不行,不行!絕對不行!我已經失去了你父親,我不能再失去你!”他在房間裏踱來踱去,最後決定向上級請示,把侄兒留在他的實驗室裏,作他的助手,管理業務方麵的事情。一周以後這個請示得到批準。就這樣,“勒勃沃爾”如願以償地成了施密特教授的助手。

  第二天,教授就把“勒勃沃爾”帶到他的化學實驗室裏,把他介紹給兩位助手。施密特在向侄子介紹研究工作程序的同時,強調他的主要任務是製造極強烈的毒劑。他已製造出了4種流質毒劑,其毒性比有名的“芥子氣”還要大數千倍。現在正在進行毒瓦斯的研製工作。此種毒劑的毒性更大,人吸入少量就會馬上癱瘓,爾後死去。細菌武器目前正由施泰尼茨進行研製,研究致病細菌的工作即將結束,很快就將開始對戰俘進行試驗。

  在薩弗羅諾夫到達施密特教授家的一周前,為了配合齊默爾曼共同完成破壞細菌武器研製基地的任務,格裏高利耶夫決定再派一人去黑林山。為了找到合適的人選。格裏高利耶夫再次審訊了戰俘裏哈德·福雷托。裏哈德詳細講述了他的家庭情況,並多次提到男爵夫人家裏的管家奧托·費希納。裏哈德的父親就是通過他到教授家裏當花匠的,費希納戰前住在柏林,在一家工廠裏當鍛工。在納粹上台前,他曾在蘇維埃俄國的一個拖拉機廠實習過。

  格裏高利耶夫對費希納很感興趣。通過調查,得知費希納確實於1931年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實習過。他在蘇聯工人中有許多朋友,最要好的是鍛工費多爾·拉杜什金。費希納過去經常到他家裏作客。

  為了打聽關於拉杜什金的一些情況,格裏高利耶夫很快就同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領導取得了聯係。了解到拉杜什金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曾在白俄羅斯家鄉米哈利什金村的集體農莊工作過一段時期。後來國家號召青年參加建設拖拉機廠的時候,他來到了這個廠,並且成為廠裏最好的生產者之一。戰爭一開始,他就要求上前線,但工廠管理處把他留了下來。

  格裏高利耶夫馬上通知兵役局把他征召入伍,並把他安排在一個後方的建築部隊裏接受短期的訓練,隨後又讓他參加獸醫速成班的學習,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就學會了畜牧專家所教授的一些課程而成為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格裏高利耶夫隨即命令拉杜什金以一名畜牧師的身份設法打入男爵的牧場。

  拉杜什金接到命令後,迅速返回家鄉。為了不讓人產生疑問,他逢人便講,戰爭開始時,工廠準許他緩期服役,而等到緩征期滿時,他就從兵役站跑了回來。在通過前線時,他打死了兩名追捕他的紅軍士兵。

  為了能到德國,當招募勞工的人來到他家鄉時,拉杜什金便主動報了名。果然不久,他就被送到柏林郊區的羈押站。這裏聚集著從各地招來的廉價的東方勞工,開始了酷似中世紀的“人口販賣”。拉杜什金自稱他是一個有較長工齡的畜牧師,希望能在畜牧場工作,羈押站主任認為把他賣給男爵夫人最有利可圖,可以向她討個好價。於是,他對拉杜什金說:“你到埃爾伯費爾德去,在男爵夫人的牧場裏工作。”

  拉杜什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一切都太順利了,真是幸運!在擬訂計劃時,給他提出的任務是在男爵夫人莊園附近的地方定居下來,然後通過好友費希納的幫助,再到埃爾伯費爾德。現在一切難題都解決了。

  拉杜什金乘著火車,傍晚時分來到埃爾伯費爾德。在那裏,他見到了男爵夫人的管家,他的老朋友費希納,他看上去明顯的老了,背有些彎曲。費爾納在接收這些歸他管理的勞工時,隻是稍微瞟了一眼拉杜什金,並沒有對他說什麽,好像不記得他了。拉杜什金暗暗想,從斯大林格勒分手後已經過去好多年了,不知費希納是否還能認出自己。

  男爵夫人乘坐馬車來了。管家讓勞工們作自我介紹,拉杜什金有意用德語發了言,給女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天一亮,費希納就來到勞工們的簡易木房。他把一張工作時間表交給了拉杜什金,並告訴他說:“必須嚴格遵守這上麵的作息時間,否則將受到處罰。”說完他就走了。這使拉杜什金有些納悶,不知是費希納真心沒有認出自己,還是對自己的突然出現感到意外。畢竟這是非常時期,人人都必須小心謹慎。拉杜什金一時還顧不上想那麽多,就跟隨勞工們去牧場幹活了。

  為了盡快地在牧場站穩腳跟,拉杜什金主動地承擔了一些工作。除了以一名畜牧師的身份檢查所有的牲口外,他常常和勞工們一起衝洗畜欄,用手推車推糞。當男爵夫人到來的時候,他總是畢恭畢敬,並常常為男爵夫人趕馬車。因此,他很快博得了女主人的信任。

  有一天,費希納沒有給勞工們送派工單,而是送他的妻子去親戚家了。到了天黑的時候,拉杜什金悄悄地來到費希納的房前。門開著,拉杜什金大膽地跨進了門。沒等他開口說話,費希納就把房門關上了。兩個人警惕試探的目光碰到了一塊,彼此都顯得有點緊張。

  沉默了好一會兒,拉杜什金首先打破沉悶說:“您為什麽開著門?”

  “我在等您。”費希納冷靜地答道。

  “您已經認出了我?”

  “就像您認出我一樣。”

  兩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為彼此沒有認錯人而高興。經交談,拉杜什金才知道費希納原以為自己是心甘情願地為納粹工作的,所以沒有立即相認。拉杜什金表示能夠理解。隨後費希納直爽地問他是不是施泰尼茨的事業引起了他的興趣。拉杜什金笑而不答,兩個老朋友聊得很愉快,後來還喝了一陣子紅葡萄酒。

  拉杜什金在蒂費爾德施泰因男爵的莊園裏牢牢地紮下了根。他不僅把費希納拉到了自己的一邊,而且還很快地與齊默爾曼和薩弗羅諾夫取得了聯係。這一切使格裏高利耶夫十分吃驚,表明他對拉杜什金寄予的希望沒落空。

  現在,這3個重要人物都已各就各位,摧毀德國細菌武器研製基地的行動可以付諸實施了。格裏高利耶夫的破壞小組隨時都能讓正在修建的生產細菌武器的工廠飛上天。但是為了謹慎起見,格裏高利耶夫仍想按原來的計劃行動。卡爾涅夫將軍同意他的想法。因為最重要的目標是,施泰尼茨實驗室的保險櫃裏藏有第三帝國細菌武器的絕密資料。但現在,他們還沒有人能夠進入該實驗室:或許薩弗羅諾夫最終能在細菌實驗室進行破壞,但這還需點時間。就在這時,情況有了轉機。

  原來,最近施泰尼茨在動物飼養房裏對家禽進行的實驗很不順利。施泰尼茨認為不成功的原因是動物本身。在動物飼養房裏,沒有一個會飼養動物的專家,並且由於擔心會被傳染上細菌,接受了細菌疫苗的動物往往得不到精心的照顧。於是他決定到男爵夫人的牧場去找一位會飼養動物的斯拉夫勞工。

  施泰尼茨一到埃爾伯費爾德,就向男爵夫人宣傳在研究所搞動物試驗對第三帝國來說是多麽重要,而作試驗的動物需要有人精心照料。於是男爵夫人把拉杜什金送給了他。拉杜什金為能有機會進入細菌實驗室而十分情願地聽從了女主人的安排。盡管他心裏清楚,進入動物飼養房就有染上致病細菌的可能,但到動物飼養房後便能夠尋找機會盡快地完成破壞細菌實驗中心的任務。為完成這一任務應不惜一切代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