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向縱深發展

  9月3日,艾森豪威爾等意大利的停戰協定一簽定,就下令執行“雪崩”、“灣城”和“響板”三項計劃。其中的“灣城”計劃實際上已經開始實施。

  9月4日,美軍第5集團軍所屬的美第6軍和英第10軍分別從阿爾及爾的奧蘭和利比亞的的黎波裏起航。

  9月8日下午,德軍偵察機發現盟軍大批船隻向北航行,凱瑟林立即警覺地與意大利的秘密媾和行動聯係起來,盡管情況不明,為防萬一,凱瑟林還是下令駐意大利德軍進入最高等級的戒備狀態,並命令羅馬的第2空降師控製機場。隨後與第10集團軍司令維廷霍夫研究盟軍下一步的行動,凱瑟林認為盟軍可能會在羅馬附近登陸,但維廷霍夫認為盟軍最有可能登陸的地點是在薩勒諾,因為盟軍絕對不會在戰鬥機作戰半徑之外的羅馬登陸,盡管盟軍登陸編隊中有航母,但航母艦載機的起降受天氣影響較大,不是很可靠,盟軍是不會依賴航母艦載機的。而薩勒諾位於盟軍戰鬥機作戰半徑的邊緣,盟軍性能最好的“噴火”戰鬥機攜帶副油箱能在薩勒諾活動二十分鍾,可以提供比較有效的空中掩護,加上薩勒諾附近8公裏就有蒙特科維諾機場,約50公裏外就是意大利南部最大的港口那不勒斯,可以在登陸後迅速得到海空基地。凱瑟林被他的分析所說服,立即命令在薩勒諾附近休整的戈林師進入戰鬥狀態,南部其他各部均作好隨時增援薩勒諾的計劃和準備。

  在羅馬的美軍第82空降師副師長泰勒將軍見機場被德軍所控製,第82空降師已無空降的可能,便建議艾森豪威爾取消在羅馬的空降計劃。巴多裏奧發現與盟軍談判的消息已經走漏了風聲,而美軍又不能及時趕來,便向同盟國請求暫緩宣布停戰協議,但遭拒絕,隻好在同盟國廣播了停戰協議後的一小時,也宣布了停戰協議。

  當晚,凱瑟林一知道意大利宣布投降,就立即下令實施代號“軸心方案”的行動,即解除意軍武裝的行動,在羅馬的德軍迅即占領了意大利各政府機關和要害部門,意大利王室和巴多裏奧政府內閣成員分乘2艘潛艇倉皇逃出羅馬,後來在盟軍占領區成立了反法西斯政權。10月13日巴多裏奧政府宣布加入對德作戰的同盟國一方,同時美、英、蘇三國發表宣言,承認意大利為共同作戰方。在意大利其他地區的德軍也迅速行動,德軍公開宣傳所有意軍官兵隻要放下武器就可回家,意軍厭戰情緒已到極值,幾乎全部繳械,德軍輕而易舉占領了意大利大部分領土,並獲得了非常寶貴的意軍全部運輸車輛和燃油儲備。

  美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曾在北非登陸前作為艾森豪威爾的密使與法國北非殖民地聯係,頗有政治頭腦和冒險精神,可惜他從未參加過實戰,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更沒有指揮登陸作戰的經驗了。他想不進行炮火準備,發動奇襲。但戰役海軍總指揮休伊特經曆過北非和西西裏島兩次登陸,深知不進行炮火準備的危險性,堅持要求進行炮火準備,可克拉克固執己見,根本聽不進這一正確意見,休伊特隻得同意。

  8日下午,盟軍船隊被德軍偵察機發現,隨即就遭到了德軍容克-88轟炸機的猛烈空襲,好在沒有損失。休伊特認為既然已被德軍發現,失去了突然性,就應當進行炮火準備了,但克拉克堅持認為德軍並不知道船隊的具體航向,也不知道登陸地點,仍能進行奇襲,依然拒絕實施炮火準備。使伊特命令英軍預作兩手準備,一旦遭到德軍攻擊,就立即進行強攻。

  18時30分,艾森豪威爾通過盟軍登陸編隊各艦上的高音喇叭向全體官兵宣布意大利已經無條件投降!頓時幾乎每艘軍艦上都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士兵們普遍認為登陸作戰將會非常順利,甚至覺得迎接他們的將是意大利人民的熱情歡迎,而不會是殘酷的戰鬥。

  22時,登陸編隊駛抵換乘區,運輸船拋錨放下登陸艇,士兵們沿著船舷的繩網下到登陸艇,滿載著士兵的登陸艇開始編成艇波,向預定登陸海灘衝擊。

  9月9日淩晨2時,德意軍發現了逼近的盟軍登陸艇,海岸炮火開始射擊,不時在艦艇周圍掀起巨大的水柱,早有準備的英軍驅逐艦立即開火還擊,火力支援登陸艇上的多管火箭炮也隨即開始射擊,掩護登陸艇搶灘。

  3時10分,比預定登陸時間提早了20分鍾,美軍的第一批登陸部隊3個別動隊營就登上了麥奧裏鎮海灘,上岸後未遇任何抵抗,便兵分三路,向內陸前進,第一路沿公路向阿馬爾非推進,第二路直撲薩勒諾,第三路奪取齊翁茲山口。美軍三路進展都十分順利,於天亮前就占領了齊翁茲山,控製了18號公路。

  3時30分,在美軍別動隊右翼的英軍特種突擊隊,在馬裏鎮海灘上陸,鎮內的小股德軍用迫擊炮轟擊海灘,威脅著英軍後續登陸艇的搶灘,英軍突擊隊迅疾衝入鎮裏,與德軍展開激戰,德軍終於不支,退出了馬裏鎮。

  在英軍突擊隊右翼的英軍第46步兵師,在薩勒諾以南順利上岸,未遇抵抗,於4時45分開始向內陸推進,但沿途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抗擊,前進遲緩,未能按時攻占蒙特科維諾機場。

  英軍第56步兵師由於海軍進行艦炮準備時出現了失誤,炮擊的海灘並不是預定登陸的海灘,隻得將錯就錯,在炮擊海灘登陸,盡管上岸時沒有遭到傷亡,但整個海灘地形複雜,根本無法組織卸載,海灘上一片混亂,其推進綿軟無力,德軍瞅準機會,出動坦克進行反擊,在海軍艦炮有力支援下,第56師才免遭厄運。

  英軍盡管進展不多,但由於在登陸前進行了有力的艦炮火力準備,傷亡很小,總體還算比較順利,而美軍由於克拉克的固執,沒有進行登陸前的艦炮準備,遭到了德軍的沉重打擊。

  美軍首批登陸部隊為兩個加強團,乘座登陸艇依靠雷達引導,實行嚴格燈火管製,一炮不發,悄然向海灘逼近。當登陸艇衝上海灘,士兵剛跳下船,德軍的密集火力已如暴風驟雨一般傾泄而下,頓時美軍就死傷一片,幸存者在海灘上四下亂竄,尋找遮擋炮火的安全場所,第二攻擊波的登陸艇見德軍火力非常猛烈,竟然置海灘上的部隊於不顧,掉頭返回。

  好在美軍進行過針對性的戰前訓練,部隊很快穩定下來,在軍官的指揮下組織起來,開始向縱深攻擊,而德軍實力實在太弱,根本無力抗擊美軍在絕對優勢海空火力支援下的猛攻,被迫逐步後撤。

  9日18時許,美軍就已奪取了登陸第二天要占領的地區,提前完成任務,隻是俯視薩勒諾平原的高地還在德軍控製之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