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浴血抵抗

  此時,安齊奧海灘上的十多萬盟軍,擁擠在狹窄灘頭陣地上,整天在德軍密集的炮火轟擊下,從將軍到士兵,都明顯感受到了危在旦夕的恐慌!但經過數年戰火考驗的盟軍不再像戰爭初期,一觸即潰,而是寸土不讓,拚死抗擊!

  2月的安齊奧正值雨季,連日大雨,遍地泥濘,在雨中,在泥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完全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象。

  2月14日,指揮意大利地區盟軍地麵部隊的第15集團軍群司令亞曆山大親自到達安齊奧,在視察了前線後,他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向記者保證,安齊奧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然而,盟軍在地中海抽調不出更多的軍艦,也沒有足夠的後備部隊,即便有,也沒有船隻運送;即便有船,狹小的灘頭也容納不下更多的部隊。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意大利南線全力猛攻“古斯塔夫”防線,企圖迫使德軍從安齊奧抽調部隊南下,減輕安齊奧部隊的壓力。現實竟然如此具有諷刺意味——安齊奧登陸原是要解決無法突破“古斯塔夫”防線的難題,現在正麵戰線的盟軍反倒卻要救援那些原本是要幫助他們的部隊。

  2月15日,英軍第8集團軍對“古斯塔夫”防線的核心卡西諾峰發動了強攻,英軍中最驍勇善戰的廓爾喀兵曾一度衝上了山峰製高點的修道院,但隨即被德軍擊退。英軍三次攻擊,均無功而返。盟軍認為這個具有悠久曆史的修道院可能被德軍作為炮兵觀察哨,實際上凱瑟林在構築“古斯塔夫”防線時就嚴禁德軍官兵進入修道院,更沒有將其納入防禦體係,甚至還為修道院派出了警戒哨兵,修道院裏一些珍貴文物則被轉交給了梵帝岡的教皇全權代表——盟軍並不知道這些,憑著修道院在卡西諾山峰上的重要位置,想當然的出動近300架次B-17重轟炸機,向這座有著近千年曆史的修道院投下了453噸炸彈,將其夷為平地,這反而使德軍打消了一切顧慮,在修道院斷壁殘垣下的堅固地下室裏,建起了理想的炮兵觀察所。

  現在,希特勒也對安齊奧關心起來,因為,近一年多來,德軍在各個戰場上迭遭敗績,正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民心士氣。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安齊奧取得勝利,必將對英美即將開始的法國登陸產生重大影響,迫使英美取消或推遲登陸,這樣就可以贏得至為寶貴的時間,先集中力量打敗蘇聯,再騰出手來從容對付英美。正因為如此,安齊奧在整個戰略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取得勝利。為了配合軍事行動,德國的宣傳機器也開動起來,通過無線電廣播、陣地前沿廣播和傳單等手段,一麵宣稱安齊奧即將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以渙散盟軍軍心;一麵極盡所能挑撥英、美軍隊之間的矛盾。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德軍不顧盟軍海空火力的打擊,不斷向安齊奧調集部隊,在安齊奧海灘周圍,德軍已集結了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空降師,總計12.5萬人,超過了盟軍的總兵力,而且還有4個裝備最先進的“虎式”和“豹式”重型坦克的坦克營,擁有的地麵炮兵火力也絲毫不比盟軍遜色。

  2月15日6時,德軍全線總攻開始了,首先是猛烈炮擊,盟軍炮火隨即還擊,雙方的炮戰驚天動地,炮擊還未停止,德軍步兵就在煙霧掩護下發起了衝鋒,德軍計劃先以小群坦克直接支援步兵,以不停頓的攻擊,打開盟軍防線的突破口,然後以“虎式”和“豹式”坦克營為核心的裝甲集群沿安齊奧至阿爾巴諾的公路實施強力突擊,力爭一舉打到海灘,將盟軍趕下大海。德軍還投入秘密武器——280毫米K5列車炮,該炮實際口徑達283毫米,重218噸,發射CR42特種榴彈時,射程達62公裏,威力巨大。

  盧卡斯察覺了德軍主攻方向,相應調整了部署,將苦戰多日而殘缺不全的英1師調到距安齊奧10公裏,距“工廠”4公裏的公路鐵路立交橋,作為預備隊;剛從“古斯塔夫”防線正麵調來的英軍第56步兵師第169旅和美軍第45步兵師第157團部署在公路左側;美軍第45步兵師的其餘兩個團,第179團和第180團部署在公路右側;美軍第3步兵師則位於奇斯泰爾納鎮附近。

  德軍主攻方向是美軍第179團的防區,德軍攻勢如潮,步兵蜂擁而來,根本不顧同伴的死傷,一味向前猛攻,美軍依托村落的房屋和匆忙構築的野戰工事,頑強抗擊。但德軍的攻擊一波接一波,幾乎沒有停頓,美軍的陣地在德軍優勢兵力的強力衝擊下,相繼失守。眼看德軍就要突破整個防線,直搗海灘。這時,盟軍在海灘上的炮兵和海麵上的軍艦,一起開火了,這些炮火早已精確測定了德軍攻擊路線上的坐標,密集而猛烈的炮火呼嘯而來,死亡之網準確覆蓋了德軍的攻擊隊形,德軍先頭團遭到了滅頂之災,軍官幾乎全部陣亡,士兵死傷大半,僥幸逃回陣地的士兵被如此猛烈的炮火完全嚇破了膽,再也不願前來送死!直至黃昏,美軍依然掌握著陣地。

  天黑後,德軍改變戰術,集中力量對美軍157團和179團結合部發動夜襲,終於在美軍防線上撕開了突破口。

  2月16日天剛亮,德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大舉出擊,奮力擴大夜間撕開的突破口,最終在盟軍防線上打開了一道寬約3公裏的缺口!毫無疑問,接下來德軍必將以裝甲部隊從這一缺口直撲海灘。但是為了盡可能發揮裝甲部隊的突擊威力,3公裏的寬度還不夠,需要寬度更大的展開地區,因此德軍集中全力向缺口兩側衝擊。盟軍在缺口兩側陣地上的部隊並沒有因為防線出現缺口而崩潰,相反繼續在陣地上拚死奮戰,使德軍始終無法進一步擴大缺口,隻能局限在3公裏寬的狹長地域。盧卡斯也向克拉克報告了目前的緊急態勢,請求空軍支援。克拉克立即與空軍協商,說服了地中海戰區的戰略空軍暫停對德軍軍事工業目標的空襲,將全部飛機都投入到安齊奧。

  2月17日,意大利南部正麵戰場上,盟軍在持續五小時的猛烈炮擊,消耗炮彈達五萬餘發之後,再度猛攻卡西諾峰,依然沒有得手。凱瑟林甚至對“古斯塔夫”防線懶得一看,全心關注安齊奧,根本沒從安齊奧抽調一兵一卒,亞曆山大的企圖落空了,第8集團軍隻得停止了進攻。

  而在安齊奧,激戰依然在繼續。由於白天盟軍航空兵和艦炮的強大火力,德軍的攻擊很難奏效。所以就在入夜後,發揮其擅長的穿插迂回戰術,對盟軍防線實施滲透。盟軍戰線上的各個支撐據點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被動局麵,很多陣地被德軍一一擊破,但其餘陣地上的盟軍還在頑強戰鬥,死戰不退。

  2月18日清晨,德軍發動了第二次總攻。此時盟軍防線已經支離破碎,由於很多陣地失守而組織不起完整的防禦,德軍隻需再粉碎美軍157團1個連的抵抗,向前推進900米,就可以到達由英1師殘部防守的立交橋一線的最後防線,一旦突破了英1師那薄弱的防禦就可到達海灘,取得勝利。德軍第一攻擊波為2個步兵團,第二攻擊波為2個裝甲團,作為後援的則是2個摩托化師,無論從戰場態勢,還是兵力對比上,德軍都是處於上風,勝利好像是唾手可得了。

  德軍很快肅清了美軍最後1個連的微弱抵抗,步兵或是在坦克掩護下,或是伴隨坦克一起向立交橋衝來,此時盟軍在海灘上的大炮和軍艦的艦炮再一次發揮了威力,密如雨點的炮彈在立交橋前的開闊地構成了無法逾越的死亡地帶,數以千計的德軍倒在炮火之下,德軍無法越過盟軍火力地帶,也就無法突破防禦非常薄弱的最後防線。

  剛被提升為第6軍副軍長的特拉斯科特,在此危急關頭,表現出了異常的堅毅果敢,他堅決主張在德軍傾盡全力卻未能如願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立即實施反擊,來徹底擺脫被動挨打的困境,以扭轉戰局。他計劃以英軍第56步兵師師長坦普勒少將指揮該師第169旅,從立交橋左側出擊;美軍第1裝甲師師長哈蒙少將指揮第1裝甲師和剛到達的美軍第6摩托化師和第30步兵師,從右翼出擊,以鉗形攻勢消滅進犯德軍。就在盟軍積極準備反擊時,德軍投入了最後預備隊,再次組織猛攻,盟軍死守陣地,頑強抵抗,很多人一直戰鬥到最後。海麵上,盟軍5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累計發射炮彈達2萬發,與海灘上的地麵火炮一起構成了令德軍心驚膽戰的死亡之網!就在立交橋下不足千米的開闊地上,布滿了德軍的屍體。

  天黑後,德軍還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盟軍的防線盡管已是千瘡百孔,卻依然還沒有崩潰。德軍待夜幕降臨後,照例發動了夜襲,盟軍集中所有火炮以綿密火力嚴密封鎖德軍進攻的必經之路,德軍付出慘重的代價,衝入盟軍防線,短兵相接的鏖戰隨處可見,連西方軍隊不大常見的白刃肉搏戰,也在很多地段上發生了。盟軍清楚意識到,此時已經是生死係於一發的緊急關頭,指揮官將廚師、司機等勤雜人員甚至連海灘上操縱吊車的工人都組織起來,投入戰鬥。德軍也深知,這是取勝的最後時機,拚盡所有勇氣和力量,也要作最後的奮力一擊!戰場上戰鬥之慘烈難以用語言形容。

  2月19日拂曉,盟軍官兵透過淡淡晨霧,驚訝地發現德軍正在從遍布屍體的戰場上後撤!正是盟軍官兵一天一夜英勇卓絕的浴血奮戰,使德軍明白,他們即使投入了最後的預備隊,耗盡了全部的勇氣,拚光了所有的力量,依然無法突破盟軍的防線,勝利終於與他們擦肩而過。在這次規模空前的攻勢中,德軍傷亡超過了3500人,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還是沒有取得渴望已久的勝利。此後直至戰役結束,德軍再也沒有到達過立交橋一線,而在安齊奧海灘,這片戰前寧靜祥和的土地上,殘酷的戰鬥還將繼續。

  盟軍隨即乘勝出擊,坦克引導步兵衝出陣地,德軍剛從戰鬥中撤下來,正在整頓建製,組織力量,沒有料想盟軍會突施回馬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德部隊頓時亂成一團,全線後退數公裏,才勉強穩住陣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