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鵝卵石”行動

  安齊奧是位於意大利“古斯塔夫”防線以北100公裏,羅馬以南45公裏的一個小魚港,在戰前是著名的周末休假勝地。“古斯塔夫”防線,從那不勒斯以北60多公裏的地中海沿岸直至亞得裏亞海邊的奧爾托納,橫貫意大利。防線的中樞要點是高聳入雲的卡西諾峰,這座陡峭山峰的腳下就是通往羅馬的必經之路——六號公路,德軍占據著卡西諾峰,就可以居高臨下封鎖六號公路,切斷盟軍向羅馬的通路。整條防線到處都是構築巧妙的混凝土工事和密布地雷的雷區,加上又是憑借著天險之利,絕對是易守難攻,因此盟軍在1943年9月至1944年1月四個月中,付出了數萬人的重大傷亡,依然沒有取得突破。該防線由德軍C集團軍群凱瑟林元帥指揮,下轄第10、第14集團軍,共23個師,370架飛機。其中的第10集團軍的15個師防禦“古斯塔夫”正麵,第14集團軍的8個師則位於第10集團軍北部,作為後援,並負責肅清意大利北部的遊擊隊,保障交通線的暢通,同時警戒意大利北部海岸。

  為了突破“古斯塔夫”防線,盟軍組成了以美軍第5集團軍,英軍第8集團軍和英軍獨立第5軍組成的第15集團軍群,由亞曆山大上將指揮,兵力共計19個師又4個旅。亞曆山大將軍於11月製定了代號“鵝卵石”的作戰計劃,準備投入1個師在“古斯塔夫”防線北麵的安齊奧海灘登陸,協同正麵部隊突破“古斯塔夫”防線。但由於盟軍12月初對“古斯塔夫”防線發動的兩次攻擊均告失利,而且盟軍正全力組織即將於1944年6月發起的諾曼底登陸,地中海戰區的一些精銳部隊和裝備都被陸續調往英國,有鑒於此,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建議取消該計劃,並隨即得到亞曆山大的批準。

  12月1日,剛結束德黑蘭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覺得,盟軍在地中海集結著優勢的海陸空部隊,而諾曼底登陸要到次年6月才會發動,他實在不願意足足半年的時間裏,毫無作為,因此,他與艾森豪威爾、亞曆山大、坎寧安等地中海戰區將領進行商議,強烈要求盟軍地中海部隊采取行動,攻占羅馬,解放意大利全境,威脅德國南部。就這樣已經被束之高閣的“鵝卵石”又提了出來,在丘吉爾的堅持下,該計劃的兵力由1個師增加到2個師。丘吉爾將此計劃比喻成一隻牙尖爪利的野貓,去撕開德國人柔軟的下腹部,抓碎德國人的心髒!

  但是當時盟軍地中海戰區並沒有能夠運輸2個師的登陸船隻,同一時刻裏諾曼底戰役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登陸船隻是戰役準備的重中之重,而地中海戰區是絕對不能影響諾曼底戰役準備的,一時間,登陸船隻似乎成為無法克服的困難。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仔細研究了登陸船隻的使用,丘吉爾也向美國總統羅斯福請求增派登陸船隻,在羅斯福的親自過問下,盟軍重新協調了登陸船隻的使用,推遲了56艘登陸艦離開地中海的時間,終於拚湊出了87艘登陸艦,勉強能夠運送2個師,但這些登陸艦隻能供地中海戰區使用兩天,隨後就將調往英國——求戰心切的丘吉爾接受了這一苛刻的條件。

  1944年1月8日,丘吉爾批準了“鵝卵石”計劃,以2個師在安齊奧實施登陸。

  安齊奧海灘沙礫晶瑩鬆軟,四周樹木掩映,然而,這裏卻即將成為血腥殘酷的戰場!

  盟軍戰役總指揮是剛接替艾森豪威爾就任地中海戰區總司令的坎寧安海軍上將,登陸部隊是從美軍第5集團軍序列中抽調出的第6軍,軍長是美國陸軍少將盧卡斯。該軍下轄2個師、1個傘兵團和5個海軍陸戰營,共約5萬人。其中由特拉斯科特任師長的美軍第3步兵師和彭尼任師長的英軍第1步兵師都是盟軍的精銳之師,久經戰陣。美3師經曆過突尼斯戰役、西西裏戰役和薩勒諾戰役;英1師則參加過遠征法國、敦刻爾克撤退和北非戰役,兩位師長都是深受部下愛戴的,極富軍事才幹的將才!

  海軍由美國海軍少將洛裏指揮,共150餘艘登陸船隻和126艘軍艦,分為兩個編隊,南部登陸編隊由洛裏兼任司令,由51艘運輸船、5艘登陸艦、4艘火炮登陸艇、34艘步兵登陸艇、33艘其他艦艇和1艘潛艇組成,護航軍艦為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1艘防空艦、2艘護衛艦、2艘炮艇和23艘掃雷艇,負責運送美第3師在代號X灘的安齊奧以南灘頭登陸。

  北部登陸編隊由特魯布裏英國海軍少將任司令,由3艘步兵登陸艦、3艘坦克登陸艦、4艘火炮登陸艇、29艘步兵登陸艇、17艘坦克登陸艇、1艘火箭炮登陸艇、30艘其他艦艇和1艘潛艇組成,護航軍艦為2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艘防空艦和16艘掃雷艇,負責運送英1師在代號“彼得”的安齊奧以北灘頭登陸。

  空中支援力量為700架作戰飛機。

  此外,還有美軍第45步兵師和第1裝甲師、英軍第56步兵師作為第二梯隊,準備在第一梯隊登陸成功後上岸擴張戰果。

  德軍認為盟軍根本沒有力量在進攻“古斯塔夫”防線的同時組織側後登陸,所以在安齊奧一帶隻部署了1個工兵營,兵力極其空虛。後來幹脆還在盟軍登陸前的數小時,取消了這個工兵營的戒備狀態。但在德軍諸多傑出將帥中,凱瑟林堪稱佼佼者,他仍做了必要的預防準備,製定了周密詳盡的部隊機動方案,在意大利北部乃至德國本土的預備隊,可以迅速根據這一方案南下增援,所有通行的道路都事先進行了準備,即便是在最惡劣的天氣情況下也能保證通過大批部隊,工兵部隊對道路冰封以及橋梁損壞,都有針對性的處置預案。在一些偏僻的叉道上,還處心積慮地設立了很多隱蔽的補給點。

  與丘吉爾雄心勃勃相反,“鵝卵石”行動的兩位關鍵人物——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和美第6軍軍長盧卡斯卻憂心忡忡,克拉克經曆了薩勒諾的慘烈戰鬥之後,他現在已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根本不相信英國情報機關通報的德軍主力全都集中在“古斯塔夫”防線,認為這是英國人用以鼓舞士氣的拙劣把戲,而且一想到海軍在部隊上岸兩天後就要撤走,更是覺得心裏沒底。還有好不容易拚湊出的87艘登陸艦中,隻有14艘是可以攜帶登陸艇的新艦,其餘73艘都是隻能攜帶兩棲車的老式登陸艦,而兩棲車速度慢,載重小,適航行能力差,駕駛人員也沒有經驗,在1月17日的演習中,就有40輛兩棲車翻沉,不僅淹死了不少人,還損失了10門火炮,基於這些原因,他給盧卡斯的命令中隻是要求在確實占領和控製安齊奧及其附近地區後,再向阿爾班山前進,深怕第6軍孤軍深入,遭到全軍覆滅。臨行前還特意囑咐盧卡斯,不要夢想一舉奪取羅馬,千萬不要貿然進兵。第5集團軍作戰部部長布萊恩準將明確指示,第6軍上岸後可以根據情況自行更改作戰計劃。

  盧卡斯比他還要悲觀,還要謹慎。在日記裏多次流露出對此次作戰的恐懼和擔憂,心底裏一直有著濃重的陰影,非常害怕重蹈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利波利登陸的覆轍,那場死傷慘重卻一無所獲的戰役就是由當時擔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一手策劃指揮的,與現在的情況簡直如出一轍!更要命的是盧卡斯的好友,大名鼎鼎的巴頓將軍也對此次作戰深表憂慮,這所有的一切,都給此次作戰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盟軍在安其奧登陸後,由於指揮不當,未能迅速搶占要地。1944年1月17日,“古斯塔夫”防線正麵的盟軍美第5集團軍和英第8集團軍,發起了全麵攻擊,力求取得突破,即使無法突破,至少也要吸引德軍注意力,牽製其預備隊,使其無力顧及安齊奧。同一時間裏,美第6軍開始登船。

  1月21日下午,盟軍登陸部隊3.6萬人和所有裝備、補給,分乘253艘艦船從那不勒斯起航。為迷惑德軍,船隊先經卡普裏島向南航行,直至夜幕降臨後,才轉向安齊奧。

  午夜前後,登陸船隊順利到達換乘海域,隨即開始換乘登陸艇等小型登陸工具突擊搶灘。盟軍吸取了薩勒諾的經驗教訓,在所有登陸艇的艇首都加裝多管火箭炮,對登陸海灘實施密集猛烈的火力準備。

  1月22日1時,即預定的登陸時間,盟軍首批登陸部隊準時上岸,幾乎沒有遭到抵抗,擔負防禦任務的德軍工兵營大部被俘,其中很多人在被俘時還穿著睡衣!

  8時,美軍先頭部隊已占領安齊奧鎮。盟軍繼續推進,順利占領了預定目標,美3師到達墨索裏尼運河,英1師到達莫萊塔河河口。至22時,3.6萬人的登陸部隊和3000輛車輛全部上岸,並在海灘建立起了長15公裏的環形陣地,德軍隻有零星空襲,盟軍損失極其輕微。

  此時,距海灘僅24公裏之遙的阿爾班山和山腳下通往羅馬的6、7號公路,隻有德軍幾個哨所,完全可以說,這一切都將是唾手可得!但盧卡斯置第15集團軍群司令亞曆山大必須迅速占領阿爾班山的指示於不顧,他打定主意,隻要“古斯塔夫”防線正麵盟軍沒有取得突破,他就決不向縱深推進,因此他隻是下令加強防禦,鞏固灘頭。22日整整一天,第6軍就在灘頭止步不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