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發動反攻

  為了將敵人逐出非洲,丘吉爾決定采取代號為“十字軍”的行動。英軍突破封鎖,不斷地向北非增兵。坦克團從4個增加到14個,這樣就為突擊部隊提供了4個完整的裝甲旅,並從海上運往圖卜魯克一個旅,作為守軍突圍時與突擊部隊會師之用。另外,還增派了3個摩托化步兵師。整個北非的部隊改名為第8集團軍,以中將艾倫·坎寧安爵士為司令,這新的集團軍共有兩個軍,一是戈德溫·奧斯汀中將所指揮的第13軍,轄有新西蘭師,第4印度師,1個步兵坦克旅。二是諾裏中將所指揮的第30(裝甲)軍,轄有第7裝甲師(有第7和第22兩個裝甲旅,第4裝甲加強旅,第22警衛旅和第1南非師。)

  盟軍發動阿拉曼戰役使隆美爾的非洲軍損失慘重。隆美爾也遇到了強大的對手,圖為隆美爾在研究戰術。第2南非師為總預備隊。

  進攻計劃的基本部署是,由第13軍牽製邊境據點上的敵軍,第30軍迂回到這些敵人的側翼,搜索並摧毀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然後與圖卜魯克守軍會合,圖卜魯克的守軍從裏向外反攻,與第13軍會師。

  早在10月份,德國和意大利的情報曾多次提出警告,英軍正在埃及增兵。但隆美爾卻毫不介意。他向妻子露西保證:“眼下英軍還有別的顧慮。”

  德國最高統帥部曾做出最後努力,以期改變隆美爾的想法。統帥部指出了英軍在非洲日益增長的空中優勢,他們要求他考慮是否等到1942年再開始這一行動,但隆美爾的答複是不行。他認為軸心國現在正處於絕對優勢,圖卜魯克很可能在兩天之內便會投降。

  巴斯蒂柯的情報官勒文特裏亞少校也認為德軍即將發起進攻。11月11日,隆美爾的情報官梅倫辛告訴意大利的聯絡官:“請轉告勒文特裏亞少校,他太神經過敏了。”他接著說:“請他不必擔心,因為英國人不會發動進攻。”

  一份航空照片拍攝了英軍在卡塔拉低地以南一個新機場上停放著100多架飛機。另外一些照片也表明,一條起自馬特魯港跨越沙漠直抵前線鐵絲網的軍用鐵路已經建成。

  當這些照片送到那時正在羅馬休假的隆美爾手中時,隆美爾怒不可遏地將它們全扔在了地板上,大叫道:“我拒絕看這些東西。”

  圖卜魯克城外的德軍突擊部隊正在向出擊點前進。

  “十字軍遠征”於11月18日打響,數10萬英軍將士和700多輛坦克向薩盧姆發起了衝擊。

  天空低沉而又鬱悶,坦克履帶攪得塵土飛揚,煙霧彌漫。從東麵的埃及邊境到西麵的圖卜魯克城外以南的公路上,到處都是英軍的坦克。英軍坦克在跨過海岸平原後,艱難地爬上了陡峭的懸崖,然後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淹沒了德軍的梯形戰場。

  但是隆美爾仍然認為英軍不會立刻發動大規模進攻。當18日清晨,德軍的兩個偵察營同英軍先頭部隊相遇,一份英軍已大舉進攻的報告送到了隆美爾手中,他還未相信。

  由於情況不明,非洲軍司令官克魯威爾中將決定讓第15裝甲師處於待命狀態,並且將臘芬斯坦的一個裝甲團派往甘布特以南一個叫甘布薩爾赫的小地方戒備,當他把這些建議告知隆美爾時,隆美爾十分生氣,指責克魯威爾過於緊張,並且不讓臘芬斯坦把坦克團派往南線。

  黃昏時分,施太芬上校率領的德軍第5裝甲團向南插入甘布薩爾赫,與那裏的一個英軍裝甲旅發生了廝殺、擊退了英軍的進攻,但是施太芬上校卻由於英軍的轟炸而身負重傷,失去了一隻眼睛和右臂。

  後來誰也不會想到,這位為希特勒戰爭而賣命的軍官竟幹了一件令全世界大為震驚的事,他把炸彈安放在離希特勒很近的桌子底下,炸彈爆炸了。隻因隔了一層厚木板,希特勒沒有被炸死。他沒有成功,因此事反而葬送了自己和一大批反法西斯軍官們的生命,其中包括他的老上級,“沙漠之狐”隆美爾。

  19日,英軍占領了錫迪—雷日弗高地,這裏離隆美爾的後方僅有10英裏,德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這難道真的是大規模進攻嗎?

  恰好就在此時,開羅BBC廣播電台的女播音員用純正的德語說:“我們英勇的第8集團軍,擁有7.5萬名裝備精良、武器優越的士兵,已經在西部沙漠開始向隆美爾部隊發起了總攻,目的在於消滅他的非洲軍團。”

  隆美爾終於明白了。他關掉收音機,抓起電話筒大叫道:“我是隆美爾,給我接克魯威爾將軍。”

  在電話裏,隆美爾命令克魯威爾率領兩個裝甲師立即沿著敵軍裝甲部隊留下的痕跡,從甘布薩爾赫向北直趨圖卜魯克,奪回錫迪—雷日弗高地。

  在接下去的兩天裏,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坦克戰,雙方的陣腳徹底地亂了,互相切割成一股股獨立的力量。

  11月23日下午3時,天下起了毛毛細雨。

  克魯威爾的三個坦克團——阿雷艾特、第8和第5裝甲團全速向北,滾滾而進,噴射著穿甲彈和機槍子彈。緊隨其後的是滿載全副武裝的步兵的重型卡車。

  英軍進行了英勇的狙擊。炮彈和子彈呼嘯著砸向敵軍,炮火和車輛燃燒的濃煙遮黑了地獄般的戰場。坦克遭到重創,但剩下的仍然瘋狂地繼續前進。

  步兵團指揮官辛特爾筆直地站立在自己的小汽車和卡車上,車輛在堅硬、潮濕的砂礫上顛簸行駛。

  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辛特爾的腦袋,他頓時左右搖晃了幾下,從車上栽了下去。不一會,他的營指揮官馮·格諾爾曼少校也被直接射向他卡車的子彈命中。德國軍官一個接一個地傷亡。僅僅是一名中尉的團部副官承擔了全團的指揮任務。

  在克魯威爾代價高昂的蠻力戰術下,英軍的士氣受到了極大打擊,下午6時;德軍的方塊形部隊闖入了英軍陣地。

  隆美爾非常興奮。他決定孤注一擲,把全部機動兵力集中起來,實施一次猛烈的衝擊,直搗英國第8集團軍的後方地域,打亂英軍的後方補給線,並且瓦解英軍的鬥誌。

  11月24日清晨,隆美爾對司令部的人員說:“我將站在非洲軍團的前列追擊敵人,我今天晚上就回來。”

  上午10時,隆美爾驚人的衝擊計劃開始了。第21裝甲師向英軍第30軍的軸線猛撲過去,緊跟其後的是紐曼·西爾科少將率領的第15裝甲師。

  德軍瘋狂的衝擊行動使英軍驚慌失措,紛紛倉皇向東方逃竄。一時間英軍亂作一團,艾倫·坎寧漢中將慌亂中跳上一架轟炸機,從簡易機場上倉促起飛。

  德軍的坦克部隊繼續向東挺進。

  隆美爾仍然筆直地站在敞篷汽車裏,寒風呼嘯著從耳邊掠過。

  天漸漸暗了下來。敞篷汽車駛過了邊境鐵絲網進入了埃及。

  突然,他的小汽車方向盤在越過一座沙丘時被折斷了,發動機也熄火了。

  隆美爾從車上跳了下來,環顧四周,才發現後麵的部隊沒有跟上,隻有他一輛車穿過鐵絲網。

  “閣下,後麵有一輛車駛來,好像是英國車。”高斯參謀長緊張地說道。

  “快,躲到車底下去。”隆美爾急促地說。說完,他和高斯迅速地鑽到了車底下。

  車子駛近了,是一輛英國產的“猛碼”車,但車上坐的是非洲軍軍長克魯威爾。隆美爾鬆了口氣,站了起來。

  一看到隆美爾,克魯威爾十分興奮,自從戰役開始後,他們已有好幾天沒有見麵了。他急忙讓隆美爾和高斯上了“猛碼”。

  在車上,隆美爾興奮地對克魯威爾說:“我們的部隊打得英軍丟盔棄甲,倉皇逃竄,我一直在追擊部隊的最前列,第一個衝過邊境線上的鐵絲網,你們是第二個。”

  克魯威爾大吃一驚,他原以為隆美爾和大部隊在前麵,所以指揮著“猛碼”向前猛衝,想不到現在越過邊境的隻有他們幾位非洲軍團的高級將領,他的額頭立時冒出了冷汗,急忙說:“總司令,這太危險了,我們趕快返回利比亞。”

  隆美爾笑了笑,向司機揮了揮手說:“調轉車頭,回去!”

  但是到了邊境上,司機怎麽也找不到來時的缺口。天色漆黑一片,又不敢開燈,好長一段時間隻好在鐵絲網前繞來繞去。

  隆美爾二話不說,來到司機旁,推開司機,親自把著方向盤。

  汽車像一頭發狂的野牛在黑夜裏橫衝直撞,但仍然沒有找到缺口,“猛碼”車的邊上不時地駛過英國的卡車,他們已闖進了英軍陣地。

  隆美爾幹脆將車開到一個沙丘旁,讓發動機熄了火。“大家在車上先睡一覺吧,等天亮了再回去。”隆美爾將頭往椅背上一靠,輕鬆地對大家說。

  第二天天一亮,隆美爾就發動了引擎,不多時便在鐵絲網上找到了缺口,眾人都懷著謝天謝地的心情溜回了利比亞。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