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德國出兵北非

  北非軍人冷風卷著雪花刮了一天。奧地利伯希特斯加登山上,清早的嚴寒,掩沒了熹微的晨光,隻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時時戰栗,忍著百般痛心徹骨的苦惱,靜待遙遠未來的春意。

  在半山腰上,聳立著一棟白色的樓房。這就是“貝格霍夫”,希特勒的私人別墅。

  這是一座三層的樓房,共有30個房間,在一層挨著門廳的是一間配有一個可以升降的大玻璃窗的起居室兼會議室。二層是希特勒的起居室、臥室和辦公室。在這排房間後麵幾米遠的地方是希特勒的情婦愛娃·布勞恩的臥室。

  希特勒望著桌上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是海軍作戰參謀剛剛送來的。

  在這份備忘錄裏,海軍指出:

  “意大利決不可能進行它的埃及攻勢。意大利的領袖是很糟的,他們對局勢毫無了解。意大利武裝部隊既沒有勝任的領導,也沒有軍事技能以必要的速度和決心在地中海地區進行所要求的戰鬥,取得勝利。”

  海軍最後說,因此,這個任務必須由德國來執行。它勸告希特勒說,“爭奪非洲地區的戰鬥是德國整個戰爭中的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它對於戰爭的結局是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的。”

  對於非洲,希特勒從未忽視過,那裏是他的全球戰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9月初,他曾命令兩個德國坦克師進行沙漠作戰訓練,以便隨時開往非洲,投入戰鬥。非洲戰場打響後,他曾派了一位坦克專家去北非考察,了解那裏的局勢。

  但此刻,希特勒並不想積極參加北非作戰,他在心裏還恨著他的那位意大利盟友。

  盡管德意兩國是軸心國同盟,但兩國從大戰開始以來,就有了齟齬,摩擦不斷發生。開戰不到3個多月,雙方官員就互相指責。意大利指責德國人沒有履行前一年6月間的協議,從意大利的南提羅爾撤退“日耳曼”人,沒有按月供應意大利100萬噸煤。德國則指責意大利人未能突破英國的封鎖將原料供應德國,反而同英國和法國大做買賣,出賣戰爭物資,趁機發財。

  1940年1月3日,新年剛過,墨索裏尼就給希特勒寫了一封長信,傾吐了心中的不快,這是墨索裏尼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希特勒坦白、直率地提出自己的不滿。

  他在信中說:

  “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就在波蘭和波羅的海地區坐收戰爭之利。但是我,作為一個天生的革命家要告訴你,你不能為了某個政治策略上的一時需要而長久地犧牲你的革命原則……我也有責任通知你,你同莫斯科的關係再進一步,就將在意大利引起極為不利的反響。”

  希特勒沒有答複墨索裏尼1月3日的信。

  墨索裏尼愈來愈感煩惱。在整整一個月之中,意大利駐德國大使阿托利科不斷詢問德外長裏賓特洛甫,什麽時候可以得到答複,並且暗示意大利和英法的關係正在改進,而且意大利在增加出售戰爭物資。

  意大利的這些舉動使德國人十分惱火,他們向羅馬不斷提出抗議,指責意大利幫助西方盟國是不適當的。

  意大利仍然我行我素。

  最使希特勒氣惱的是在巴爾幹問題上。

  早在1940年8月中旬,德國就警告羅馬不要在南斯拉夫和希臘采取冒險行動。一旦進攻希臘,等於是向英國發出占領克裏特及其他希臘島嶼的公開請柬。這些島嶼是轟炸羅馬尼亞油田的最好基地,而羅馬尼亞的石油是德軍作戰必不可缺少的。

  但是墨索裏尼卻偏偏要進攻希臘,並且事先並不告訴希特勒。

  10月26日,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在從法國各乘專列回國的時候,風聞了墨索裏尼的計劃。裏賓特洛甫根據元首的命令在進入德國後的第一個車站就停下來,打電話給在羅馬的意大利外長齊亞諾,主張兩國領導人立即舉行會議。齊亞諾把此事轉告給了墨索裏尼,墨索裏尼建議10月28日在佛羅倫薩舉行會晤。但當希特勒在那一天上午11時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時候,墨索裏尼架子十足地向他走來,用德語宣布:“元首,我們在進軍!勝利的意大利軍隊已經在今天黎明越過了希臘——阿爾巴尼亞邊界了。”

  希特勒十分惱火,為此曾大罵所有聯絡人員和使館人員,說:“他們雖懂得去高級飯店,但卻是世界上最低劣的間諜。”

  意大利進攻希臘,把德國的計劃搞得亂七八糟。意大利進攻希臘根本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不到一周,墨索裏尼入侵的幾個師被打得縮了回去。希特勒隻得命令武裝部隊進入希臘,來解除他那位剛愎自用的盟友所受的壓力。

  11月初,從北非實地考察回來的一名裝甲兵將軍發來了報告。報告說,意大利根本沒有作好進攻的準備,軍事指揮官不足,不能保證進攻部隊的用水供應,意軍的機械化部隊在沙漠條件下,馬達常出毛病,影響進攻。

  希特勒拿起筆在報告上連寫了幾個“”,然後朝會客廳走去。

  會客廳裏,海軍元帥雷德爾見希特勒走了進來,連忙起立敬禮。

  “元首,海軍元帥雷德爾奉命來到。”

  “坐下,雷德爾元帥,你的報告我看過了,本來,上個月我就準備派第3裝甲師去幫助意大利奪取馬特魯的。但是意大利人很猖獗,讓英國人教訓一下也有好處的。”

  “元首,意大利的力量太弱了,可以說是弱不禁風。”

  “這些意大利人,他們總認為自己很行,早在5月份,我就提議要派德軍裝甲部隊進攻埃及,7月份又向墨索裏尼提起過,但他堅持認為,意軍能夠在非洲單獨作戰。並且認為,在炎熱的北非,德國人將和英國人一樣必然不如意大利人那樣善於作戰。”

  “目前,英國在埃及對意大利的勝利以及它正在從美國得到的越來越多的物質援助,使得德國有必要集中力量先在北非把英國打垮。”

  “你指的是推遲‘巴巴羅莎’計劃?”

  “是的,元首。”

  “這不行,向俄國人進攻是我們未來的首要目標,至於英國人,隻要我們打敗俄國人,他們就會乖乖地坐下來與咱們談判。出兵北非,留待以後再說吧。”

  1941年1月8~9日,伯希特斯加登山上的貝格霍夫,隆冬的積雪深深地覆蓋著這座高山。

  通往山上的公路已被戒備森嚴、全副武裝的黨衛隊所封鎖。

  一次秘密軍事會議正在“貝格霍夫”別墅舉行。

  在會上,希特勒向他的軍事首腦們概述著他的偉大戰略。

  他談到了北非戰區。

  希特勒說:“使意大利不垮台,這一點對於戰爭的結局十分重要……我決心不讓意大利失掉北非……失掉北非會使軸心國的威信大大下降,英國就會逼著墨索裏尼媾和,因此,我決心支持他們,出兵北非。”

  這是他第一次明確表示出兵。

  因為,此時英國在北非的反擊已取得了勝利。希特勒再也坐不住了。但是,在會上,希特勒又告誡他的軍事將領們不要泄露德國的作戰計劃。

  “不能把我們的計劃告訴意大利人,意大利王室極有可能會把情報送給英國人。”

  會議後,他決定派往北非的部隊要超過預先擬定的規格,他要往利比亞派一個輕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設有一個德國軍參謀部。

  但是他心中對意大利仍有不滿,他曾對部下說過:“意大利人一方麵在尖聲呼喊援助,甚至用最激烈的言詞描述他們可憐的槍炮和裝備,但是另一方麵,他們又是那樣有妒忌心,那樣幼稚,不能忍受德國士兵的援助。如果我們的部隊能穿著意大利的軍服在那裏戰鬥,我們的飛機在機翼上塗著意大利法西斯黨的標誌在那裏飛行,那麽墨索裏尼才可能最高興!”

  希特勒決定前往奧地利會晤墨索裏尼,向他陳述當前的局勢以及德國的戰略方針。這天,奧地利薩爾茨堡火車站,陽光和煦,晴空萬裏。

  德軍裝甲偵察部隊在利比亞沙漠巡邏。一列火車噴著白汽徐徐地駛進了車站。

  列車停穩後,從車上下來了忐忑不安的墨索裏尼和齊亞諾。

  站在站台上的希特勒走上前去熱烈地擁抱著墨索裏尼,對他冒雪前來會晤表示感謝。這一切使墨索裏尼大為感動,緊張的心情頓時釋然。

  二人寒暄後,墨索裏尼登上希特勒的坐車,沿盤山道路,向貝格霍夫駛去,齊亞諾在裏賓特洛甫的陪同下坐上了第二輛車,第三輛是馬丁,鮑曼和墨索裏尼的秘書切薩雷。

  到了貝格霍夫後,希特勒設宴招待了墨索裏尼。宴會後,二人走出室外,沿著別墅旁的小道散步。在散步中,希特勒向墨索裏尼透露了他的戰略思想。他告訴墨索裏尼,他將繼續集中空中優勢兵力增援海軍對英國的封鎖,要困死英國,餓死英國,英國的最終毀滅是不可避免的。

  接著,希特勒又對墨索裏尼說:“俄國一定是英國的最後希望,隻有等我們把這最後的希望在大陸上粉碎時,他們才能認輸,因此,我們現在必須打敗俄國。”

  關於俄國問題,希特勒隻談到這裏,沒有進一步說下去,其實,他早就製定好了對俄作戰的“巴巴羅莎”計劃,隻是不想把它告訴墨索裏尼。

  希特勒話鋒一轉,談到了北非,他告訴墨索裏尼,德意兩國是親密的盟友,有著牢不可破的友誼,應該共患難。他已決定出兵北非,阻擋英軍的進一步推進。另外,德國空軍還將派出重型轟炸機對昔蘭尼加的英軍實施突擊,破壞英國的海上運輸,同時與英國海軍作戰,壓製馬耳他島守軍的抵抗。

  墨索裏尼為希特勒的慷慨援助而欣喜,連忙致謝,但他哪裏知道,希特勒隻是擔心北非的失利會給即將實施的“巴巴羅莎”計劃帶來複雜的副作用,才答應出兵北非的。

  最後,希特勒告訴墨索裏尼,他要在地中海上好好教訓一下英國,準備攻打克裏特島。

  §§第二章 撒哈拉奔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