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東非之戰

  盟國武裝起來的北非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戰爆發前,英法共同製定了保衛非洲、地中海和近東的計劃。該計劃規定:在戰爭情況下,盟國必須控製地中海,並對駐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意軍實施突擊,保衛東、北非。希特勒閃擊波蘭,橫掃法國後,英國本土受到德軍直接威脅,東、北非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有利於軸心國的重大變化。由中東英軍總司令阿·拍·韋維爾將軍指揮的英軍部隊隻好準備孤軍奮戰,當時英軍駐東、北非部隊分別隻有3.25萬人和6.6萬人,兵力相當薄弱。

  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裏尼決定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以優勢兵力奪取埃及和英屬索馬裏,控製蘇伊士運河和紅海,切斷英國的生命線,實現其建立地中海大帝國的迷夢。為此,意大利集結了50餘萬人的兵力,其中,阿·迪·奧斯塔公爵指揮的東非軍隊集團約30萬人,裝備有813門火炮、63輛坦克、129輛裝甲車、150架飛機;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指揮的北非軍隊集團約23.6萬人,裝備有1.8萬門火炮、315架飛機。

  1940年8月4日,意軍17個步兵營在裝甲兵和炮兵支援下,從早先占領的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裏亞入侵英屬索馬裏。2天後,意軍占領哈爾格薩等地,8月11日,開始向圖阿幹英軍主陣地進攻。當時駐索馬裏英軍隻有1500人,麵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和裝甲車炮,他們被迫於8月15~17日從伯貝拉乘船撤往亞丁。8月20日,英屬索馬裏全被意軍占領。在蘇丹(其地理位置屬於北非,作戰行動與東非相關)和肯尼亞,意軍集中2個步兵旅和4個騎兵團共6500人、24輛坦克和裝甲車,先後攻占蘇丹的卡薩拉鎮和加拉巴特鎮、肯尼亞的莫亞累鎮。但是,英屬索馬裏、蘇丹、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人民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同凶殘的侵略者進行了靈活機動的遊擊戰,迫使意軍在這一地區不得不停止了進攻。

  英軍乘機調兵譴將將其在蘇丹和肯尼亞的兵力擴大到15萬人,同時也加強了埃及的防禦力量。8月底,英軍“光輝”號航空母艦和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在直布羅陀分艦隊支援下駛入亞曆山大港。

  經過將近半年時間的準備,英軍兵分兩路,於1941年1月在東非開始大規模反攻。1月19日,北路英軍第4、第5印度師和蘇丹國防軍,由蘇丹東北部向厄立特裏亞發起反攻,3月27日攻克通往厄立特裏亞首都阿斯馬拉的門戶克倫。4月1日,英軍占領阿斯馬拉。4月8日,駐守馬薩瓦海軍基地的意軍投降,英軍俘虜意軍1·5萬人,擊沉意艦多艘,厄立特裏亞反攻戰遂告結束。

  南路英軍第1南非師和第11、第12非洲師,於1941年1月24日突入意屬索馬裏,2月25日占領摩加迪沙,繼而北上埃塞俄比亞。此時,埃塞俄比亞皇帝尼格斯·海爾·塞拉西結束國外流亡生活,返回國內,領導埃塞俄比亞人民開展遊擊戰爭,狠狠打擊意大利侵略軍,為英軍的勝利反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3月25日,英軍占領哈勒爾。

  4月6日,奪取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5月18日,奧斯塔公爵率意軍主力在埃塞俄比亞北部安巴阿拉吉山投降。到11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亞西北部負隅頑抗的意軍餘部也全部投降。意屬東非在淪陷9個月後被英軍全部解放。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