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間諜滲透至德高層

  1942年8月,尚多爾·拉多決定擴大諜報隊伍,將諜報網滲透到希特勒的心髒。“拉多”小組女特工拉舍爾·丘賓多費爾(特情代號西西)吸收了自己的熟人赫裏斯蒂安·施奈德。他們於1935年相識,同在瑞士國際勞動局工作。此後施奈德(代號泰洛爾)又發展了好友魯道夫·列賽爾——一個德國人,他原在柏林工作,但納粹上台後他逃到了瑞士。魯道夫住在瑞士小城盧塞恩,開辦了一個書店作為掩護。此人神通廣大,並與瑞士情報機關積極合作,瑞士軍隊總參謀部還發給他一個特別證件,上麵寫著:“請各機關和個人給魯道夫以援助,以便完成使命。”

  早在柏林時,魯道夫就與德國外交部和軍界的高級官員保持著友好關係,當希特勒對歐洲開戰時,柏林的反法西斯戰士通過魯道夫向瑞士、英國和美國通報了希特勒的戰爭計劃。1942年9月,希特勒“行政當局中的一些反法西斯人士開始與俄羅斯情報機關秘密接觸。通過這一渠道,大量重要情報從柏林流向蘇軍情報部,並形成了一個鏈式諜報網:柏林負責人-魯道夫(代號柳茨)-施奈德-丘賓多費爾-組長拉多-莫斯科。魯道夫向直接聯絡人提出一個合作條件:與莫斯科聯絡的一切信函中柏林人員均用假名。被招募的德國間諜分別是:維爾傑爾(德軍總參謀部軍官)、安娜(德國外交部工作人員)、特迪(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將軍)、施陶芬貝格(德軍上校)。格魯烏總部多次要求拉多提供這些情報下線人員的姓名和職務,但拉多死不鬆口,堅持自己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讓上級知道。最後,格魯烏歐洲局隻好無奈地批文:“暫停身份驗明工作。”

  1944年,尚多爾·拉多獲悉德軍一些上層軍官對希特勒的憤怒已達到極點,他指示在能夠接近元首的軍人中物色一個反法西斯人士,尋找機會幹掉希特勒。於是,這項艱巨的任務落在了施陶芬貝格上校的身上。1944年7月20日這天,希特勒決定在他的東普魯士臘斯登堡“狼穴”——元首大本營內召開會議。當希特勒正在侃侃而談之時,坐在他身邊的施陶芬貝格上校將一個內裝有定時炸彈的公文包放在座椅上,並悄悄地離開了元首大本營。隨著一聲巨響,臨時建立的會議室的牆壁和窗戶被炸毀。可是,希特勒卻像幽靈一般逃出了死亡陷阱,隻是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輕輕震傷……

  在盟軍與蘇軍搶奪情報的暗地競爭中,拉多永遠走在前麵。截至目前人們還不清楚,在戰爭年代美國和英國情報機關與蘇聯紅軍情報局共同分享由瑞士發出的柏林情報比例究竟是多大。但人們已知,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杜勒斯對蘇軍情報部的戰果十分羨慕。他在《情報藝術》一書中寫道:“魯道夫在瑞士成功地竊取了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最高機密,遺憾的是大多都落在了斯大林手中……”

  紅軍總參情報部第二局對尚多爾·拉多的特情組評價更為精確:“拉多小組的情報網廣大無邊,能力無限。它為下列問題提供了廣泛的材料:德國軍政領導及其武裝力量統帥部的計劃和意圖;對歐洲各國和東線兵力的調遣;德國生產坦克、飛機、火炮的能力;德國對蘇聯發動化學戰的可能性情報……”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