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蘇聯總參情報部

  要了解尚多爾·拉多,就不能不先了解格魯烏。“格魯烏”(GRU)是蘇聯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它是一個神秘而強大的情報組織,有一個同樣神秘而強大的間諜統帥——格裏科夫。

  提起蘇聯龐大的情報係統“克格勃”盡人皆知,但格魯烏卻鮮為人曉。這是蘇聯情報係統中最隱秘、埋藏最深的軍事情報機構,即便是“克格勃”和蘇聯政權機構的一般官員,對格魯烏也沒有全麵的了解。自1918年成立以來,作為龐大的蘇聯紅軍的耳目,格魯烏在蘇軍參與的所有軍事行動中均有不凡的表現。即便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聯邦軍隊的情報收集依舊要依靠格魯烏的餘脈。

  格魯烏成立後,迅速發展起龐大的國外諜報網。這與當時的客觀條件及所承擔的任務密切相關。當時有利的客觀條件是:十月革命後,僅蘇聯中央地區就有400多萬外國人,分別來自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捷克、朝鮮、塞爾維亞等。這些人大多數是戰俘和難民,其中有30多萬人報名參加紅軍。更何況這些人本身就是忠於馬克思主義的,不需要招募和審查,軍事情報部門隻要對他們進行一些技術訓練,就可以將他們派出,成為具有良好身份掩護的間諜。其次,十月革命後,上百萬的舊沙俄移民分散到世界各地。他們的主要成分是沙俄的王公貴族、白俄軍官、資本家、地主等,因為害怕蘇聯紅色政權而逃往世界各地。這些移民中也有些人是因為對紅色政權不了解,加之聽信西方資本主義和一些敵對勢力的反動宣傳,隨移民之風逃往國外。這些外逃移民也為格魯烏的派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訓練的間諜隻需要偽裝成前沙俄資本家的身份,就可以順利地隨著移民洪流進駐到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這些獲得當地永久居留權的蘇聯僑民和外籍蘇聯人,後來也成為蘇聯諜報機關布設諜報網的依托條件。

  除此之外,20世紀30年代的國際形勢對格魯烏招募和發展間諜也極為有利:共產主義運動在全世界獲得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在西歐不少大學裏,研究共產主義成為一種時尚,並把蘇聯看成新型社會製度的樣板。格魯烏抓住這一時機,成功地在西方一些國家中招募了一批間諜。其中比較著名的有30年代在英國劍橋大學招募的非爾比等四人,後來被人們稱為“劍橋四傑”。其中,非爾比在英國情報機關官至處長,為蘇聯效力達30年之久,提供了大量軍政機密情報。

  格魯烏的主要間諜學校,設在莫斯科人民軍事大街上一座像博物館的建築內。這是一座用希臘柱裝飾起來、隱藏在高大鐵柵欄和濃密白樺林後麵的樓房。這所學校同格魯烏一樣,也有代號:35575軍事部。它對外的正式校名是“蘇聯軍事外交學院”。

  在蘇聯國力軍力日益強大,逐漸傲視歐洲的時候,災難突然降臨。1937~1938年間,斯大林發動了大清洗,包括當時的格魯烏首腦別爾津在內,大批優秀情報軍官被殺。蘇聯紅軍情報機構幾乎被整個摧毀。由於情報機構癱瘓,1939~1940年冬季蘇聯紅軍發動蘇芬戰爭時,士氣低下、人員鬆懈的格魯烏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就連芬蘭軍隊裝備了衝鋒槍這麽簡單的情報都沒有弄到。蘇軍在冬季戰役中受到嚴重挫折。

  所幸的是,格魯烏情報係統的中下層——派遣內外的間諜躲過了大清洗。

  隨著德軍進攻法國,日益嚴重的戰爭迫使蘇聯重新重視軍事情報。

  1940年6月,菲利普·格裏科夫被任命為總參情報部部長。在格裏科夫的領導下,格魯烏奇跡般地複活起來,很快成為一支卓有成效的軍事力量。在這位複興幹將的努力下,格魯烏的國外諜報網重新啟動,收集了大量很有價值的機密情報。

  戰爭開始後,經斯大林批準,格裏科夫以蘇聯軍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率領大批軍政要員去國外,恢複戰爭開始後被切斷的秘密交通線和諜報網。他先後去了英國和美國,官方使命是采購武器裝備。當然,作為高級特務,在公開身份之外,格裏科夫利用這次訪問,與在德國占領區的蘇聯間諜取得了聯係,並布置了任務。

  這個新的間諜網包括了幾乎所有的德國占領和控製地區,其中包括:由格裏科夫選中的諜報天才特雷帕爾一手組建的德國本土情報網,在1941年底特雷帕爾被捕後的“紅色樂隊”情報組織,以及在瑞士的“拉多”情報網。在這些諜網的分支中,“紅色樂隊”處於納粹的重重圍捕中,常常疲於奔命,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還是“拉多”情報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