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德英鬥智

  1940年4月9日,德國采用調虎離山之計大規模地實施了在挪威各港口的登陸,而英國對此舉竟毫無覺察。事後,英國采取“移花接木”之計,以牙還牙,製造實施了造成德意法西斯軍隊傷亡、被俘達22萬之多的“肉餡”行動。

  1940年4月9日,在法西斯德國軍隊占領波蘭之後的第6個月,被勝利所鼓舞的德國海軍竟無視強大的英國艦隊,以2艘戰列巡洋艦、1艘袖珍戰列艦、7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28艘潛艇的兵力,掩護3個師的陸軍,不遠千裏,同時在挪威各主要港口登陸,配合當時在挪威各主要城市著陸的空降部隊,完成了代號為“威塞演飛”的占領挪威作戰的最初戰鬥行動。而英國皇家海軍預先對德國海軍這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最大規模作戰行動竟然毫無察覺和防範。

  德國海軍之所以能夠達成這一大規模作戰行動的突然性,原因是多方麵的:英國政府當時推行的姑息政策、寬闊的北海和挪威海海區惡劣的氣候等等,都為德軍的成功提供了條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德國海軍情報機構當時根據破譯的大量英海軍密碼電報,全麵摸清了其臨戰部署、調動、作戰企圖等重要情況,並適時在入侵挪威前製定和實施了調虎離山之計,從而對戰前迷惑英軍,隱蔽登陸企圖、時間和地點,進而贏得整個作戰行動的成功,起了關鍵的作用。正如英國海軍部“潛艇追蹤室”副主任帕特裏克·比斯利少校在1977年所寫的一篇題為《英國海軍部作戰情報中心與大西洋戰役》的論文中談到的那樣:“德國海軍的8B機關早在戰前就破譯了一些英國海軍的行動和作戰密碼。盡管當時德國人從未把所有的電報都譯出來,而且破譯過程中延誤時效也相當嚴重,但這已經使他們在挪威戰爭期間受益匪淺。”

  二次大戰前,德國所需要的鐵礦石很大一部分來自瑞典,而且主要是通過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港轉口運輸。早在1939年9月19日,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就迫使內閣接受了他提出的“在挪威領海布雷,阻止中立國挪威從納爾維克港向德國運送瑞典鐵礦石”的提案。1940年3月,丘吉爾在內閣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在挪威登陸的作戰計劃,然而這一計劃卻由於英國政府內部綏靖分子的阻撓而未能付諸實施。與此同時,鑒於挪威重要的戰略地位,1939年10月,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在一份報告中向希特勒提出:英國海軍一旦封鎖和占領挪威,將給德國造成巨大的軍事和經濟壓力。1940年1月,希特勒明確指示德軍總參謀部製定入侵挪威的計劃。2月16日,一艘從南大西洋向德國運送英國戰俘的德國商船“阿爾特馬克”號在挪威水域被英艦截獲,以及英法宣布於4月8日之前在挪威沿海布雷阻止德國從納爾維克港運出鐵礦石的聲明,最終導致了德軍入侵挪威的軍事行動。

  美陸戰隊員正在發報實際上,早在德軍入侵挪威前幾個月,德國海軍情報機構的密碼破譯部門——N機關,就從截獲到的一份英國海軍電報中得知了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製定的關於在挪威納爾維克港布雷,進而占領該港,切斷德國鐵礦石運輸的計劃。同時,德國海軍情報機構還通過密碼破譯獲悉了英國海軍在北海和挪威海的兵力部署及作戰企圖的情報。從戰後公布的德國海軍情報局資料看,該局在1940年3月13日發出的一份電報反映:這一天,密碼破譯部門破譯了英國海軍部命令其驅逐艦隊歸屬本土艦隊總司令指揮的密電。柏林方麵注意到驅逐艦隊力量的加強和集中,在斯卡帕弗洛的皇家海軍艦隊的行動是這一戰區重要的敵對行動。此外,無線電偵察單位再次成功地以破譯密碼的辦法截獲了英國潛艇新部署的詳情。他們判斷同以前觀察到的北海潛艇分布情況相反,今天在斯卡格拉克有15艘英國潛艇(是以前的2~3倍)整裝待發……這或者是為了從側翼保護己方計劃在挪威發動大規模登陸行動,或者是已發現了德方的一些準備行動,害怕德國攻打挪威領土。

  沒過多久,德國海軍情報機構又通過破譯英國海軍的密碼電報,發現英國海軍當時隻是一般地判斷德軍可能在挪威登陸,而並未搞清德軍具體的登陸地域和時間。針對這一情況,德國海軍司令部決定使用一個“調虎離山”之計,以便把英軍的注意力從挪威方向引開。挪威登陸作戰開始前,德國海軍大洋艦隊首先派出一支佯動編隊駛往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海區活動,當在北海和挪威海遊弋的英國本土艦隊駛向該海域尋德國海軍編隊決戰時,德國主力艦隊便順利地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掩護陸軍部隊在挪威南部的奧斯陸、卑爾根地區和中部的特隆姆地區登陸。從挪威的軍事地理環境看,在特隆姆登陸成功,等於卡住了整個挪威的戰略咽喉。在爾後執行這一佯動計劃中,盡管駛抵納爾維克海域擔任誘敵任務的德海軍編隊中的幾艘驅逐艦被英艦擊沉,但這卻保障了登陸作戰順利實施。

  其實,當德軍在挪威南部和中部地區實施登陸作戰前,英國海軍情報機構並不是一點也沒有發現有關征候。1940年4月7日,當德軍在挪威登陸的前兩天,英國海軍情報處從一份破譯出的德國海軍電報中,得知德軍的一支艦隊正由丹麥哥本哈根外海駛向挪威沿海。同時,這一情況很快得到了來自英國駐哥本哈根總領事館的證實。而這一重要情報卻未引起皇家海軍部的足夠重視。兩天之後,德國海軍就在挪威沿海登陸了。

  1940年上半年,德軍以閃電般的速度,先後占領了挪威、丹麥、法國等國,六七月份製定了進攻英國的“海獅”作戰計劃,進一步出兵英國似乎已成定局。對此,英國海軍情報處當時除了設法及時準確地搞清德國海軍的作戰部署和進攻時機、地點外,還千方百計地迷惑和欺騙德國海軍,極力使其相信英軍已經作了充分的抗登陸作戰準備,進而動搖德軍渡海進攻英國的決心。例如該處對外廣為散布“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增設布雷區及商船,大量使用反魚雷網”等假情報,並極力誇大反魚雷網的作用。

  麵對德軍“調虎離山”之計的成功,英軍則采用了“移花接木”之計,以牙還牙。

  1943年9月,一名代號為“3725”號的德國間諜在英國傘降時被英軍逮捕。不久,皇家海軍情報處按照“移花接木”的方式利用他的代號為英軍服務。在爾後的戰爭期間,皇家海軍情報處經常以這個間諜的名義向德軍情報局提供情報,幹擾其作戰決心;有時也發去一些無關緊要的真實情報,騙取德軍的信任。特別是當德軍決心橫渡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倫前夕,英國海軍情報處幾次以“3725”號間諜的名義,向德軍情報局謊報英軍在該海峽的布雷數量和區域。謊報的數字比實際數字往往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從而給德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對德軍推遲直至取消入侵英國的計劃起了很大作用。有趣的是,在此期間,德國海軍情報局不但始終確信這一冒牌“3725”號間諜提供的情報,而且為其電授一枚鐵十字勳章,以示獎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