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諜報史上的傑作

  佐爾格努力促成奧特的升遷,以利於他控製德國駐日本大使館。1938年3月柏林來電,提升尤金·奧特為少將,並任命他為德國駐東京大使。前任大使奉命回到柏林,出使倫敦。

  此後,佐爾格就公開在大使館辦公。大使的保險箱終於對他敞開了。現在,他可以一連幾小時地研究第三帝國的絕密材料,有時幹脆把材料帶回自己的辦公室拍照或收藏在自己的保險箱裏。

  1939年初歐戰爆發後,佐爾格負責把柏林發來的官方電訊稿編成新聞簡報。此外,他還編新聞通報,分發給日本的報刊。

  1940年,佐爾格終於加入了納粹黨記者協會,他是以著名作家和記者的身份入會的。在此之前,他還應德國《法蘭克福日報》之邀,正式成為該報駐東京的特派記者。他的忠實的納粹黨記者形象終於塑成。接著,他還被任命為納粹黨日本地區的負責人。

  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條約經過幾星期的談判後已在東京簽署。雖然三國軍事同盟條約中沒有提到締約國同蘇聯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幾個國家不發動對蘇戰爭。蘇聯處在腹背受敵的恐懼之中。

  希特勒真正的目的是什麽呢?奧特大使也不知道其行動計劃。好運還是伴隨著佐爾格的,一位從柏林來的信使給出了答案。這位信使是途經莫斯科到達日本的。佐爾格隨便問了一句:“蘇聯人對德國向西擴張有什麽反應?”信使聳了聳肩說道:“管他有什麽反應呢!反正元首已在7月會議上確定了消滅蘇聯有生力量的計劃!”

  德軍在莫斯科外圍陣地上發動進攻1940年11月18日,佐爾格首次向莫斯科發出警報:希特勒準備發動對蘇戰爭!

  莫斯科馬上回電,要他們提供確鑿的證據,僅根據信使的話是不足信的。

  通過與大使館的關係,各種情報源源不斷地從柏林發來。佐爾格經過仔細分析,最終發現,原來德國預定進攻英國的師團都是虛假的,而且3個月前,希特勒已把第4和第12集團軍秘密調到東線蘇聯邊境上。

  1940年12月30日,佐爾格又發出如下密電:“在蘇聯邊境地區已集結了80個德國師。德國打算沿哈爾科夫-莫斯科-列寧格勒一線挺進,企圖占領蘇聯!”

  1941年3月5日,佐爾格又向莫斯科發出如下密電:“德國已集中了9個集團軍共150個師,以進攻蘇聯。”

  接下來的兩個月間,德國信使及柏林國防部的警衛人員川流不息地從歐洲來到駐東京的德國使館,開始僅是順便提到,繼而則頻頻談論德國部隊從西線向蘇聯邊境的移動,還報道德國東線防禦工事已經完成等等。風聲日緊,佐爾格煞費苦心地捕捉德國可能入侵蘇聯的任何一點跡象,無線電技術專家克勞森則一個接一個地向莫斯科發報。

  與此同時,日本特種部隊的報務員們越來越頻繁地截獲到一個身份不明的密電碼,但一時還無法破譯出來。日本人因為東京有一個外國間諜網而惶惶不安。安裝著無線電測向儀的汽車到處巡回搜索,整個東京的反間諜機關都投入了行動。大使也曾對佐爾格提過,日本反間諜機關頭子曾到使館拜訪過他。

  佐爾格深知,如此頻繁地向莫斯科發報,會加速暴露自己的組織,自己也處於危險之中。但是他認為,個人的生命同千百萬人的生命、同世界上第一個工農國家的安全相比,又算得了什麽呢?現在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加快行動……

  5月下旬,德國國防部特使抵達東京。經過與特使談話,佐爾格發現德國對蘇戰爭已成定局。德國決心占領烏克蘭糧倉,利用蘇聯戰俘,以彌補德國勞動力的短缺。希特勒確信,襲擊蘇聯,現在恰是時候,因為對英戰爭一旦爆發,便無法迫使德國人打蘇聯,隻有進攻蘇聯,才能消除東線的威脅。

  幾天後,德國總參謀部另派了一位軍官來到東京,他帶來了給東京大使的絕密指示:“有關德蘇戰爭應采取的必要措施已完全確定,一切已準備就緒。德國將在6月下旬發起進攻。德軍170~190個師已聚集在東線。一下最後通牒,立即進攻。紅軍將崩潰,蘇維埃政權將在2個月內瓦解。”接著,德國外交部的有關電報也到來。

  5月30日,佐爾格向莫斯科發出如下電報:“德國將於6月下旬進攻蘇聯,這是確鑿無疑的。所有駐日德國空軍技術人員已奉命飛返德國。”

  發出電報後,佐爾格回到自己的寓所,這時已是東方欲曉了。

  在寓所門口,他突然看到了大崎。大崎直接來寓所找他是違反秘密工作規定的,一定是有什麽緊急情況。大崎臉色蒼白地告訴他:希特勒親自接見了日本駐德大使,正式通知日本,6月22日德國將不宣而戰地進攻蘇聯。希特勒要求日本於同一天在遠東地區向蘇聯發起進攻。對此日本大使宣稱,在同本國政府磋商前,他不能作出任何允諾。

  佐爾格連寓所的門都沒進,立即跳上車,掉頭駛向克勞森的寓所急促地對他說:“快發報,快發報——戰爭將於1941年6月22日爆發!”

  急電發出後,佐爾格及其戰友們十分焦急地等待莫斯科的複電,盼望蘇聯政府在外交上、軍事上作出相應的反應。他們全都明白這個情報的重要性,然而莫斯科一直保持沉默,不作答複。

  佐爾格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口授克勞森立即發出如下的電文:“再次重複:170個師組成的德國9個集團軍將於6月22日不宣而戰,向邊境發動進攻”。

  莫斯科終於給他們拍來了一個無線電報表示感謝。這是很不尋常的。但電文中並未提及蘇聯政府的反應,這令佐爾格感到不甚滿意。

  6月22日,星期日,德國法西斯背信棄義,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不宣而戰,悍然發動對蘇戰爭。全世界陷於震驚之中。

  佐爾格向莫斯科口授了一封電文:“值此困難之際,謹向你們表示我們最良好的祝願。我們全體人員將在這裏堅持完成我們的任務。”

  毫無疑問,佐爾格就德國襲擊蘇聯事先提出警告,是他的小組作出的最大貢獻,它可能挽救了整個蘇聯的命運。這無疑是諜報史上令人歎為觀止的傑作。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陷於兩難處境,一方麵他們要抵禦德國法西斯的瘋狂進攻,同時又擔心日本在遠東地區發動對蘇戰爭,導致腹背受敵的局麵。

  莫斯科陷入極度的惶恐之中。6月26日,他們電告佐爾格:“告訴我們日本政府做出的有關我們國家和德蘇戰爭的決定,日本軍方因蘇德戰爭而進行動員,並調遣部隊到大陸的資料,以及有關日本軍隊向我們邊界移動的情況。”

  在此之前的3個月裏,佐爾格和大崎一連好幾個星期專心致誌地研究了日本在北方的軍事部署,他們就已收集到的日本軍隊的作戰狀態、軍隊的數目、駐紮地點、師長及主要軍官姓名等情報逐條加以核實,勾畫出一張草圖,由“藝術家”宮木描繪製成。在這張草圖的基礎上,他們還著手進一步收集和修正情報。

  佐爾格根據已掌握的情報和近來的形勢分析得出結論:日本軍隊已進入完全作戰狀態,但向北方進攻的意圖不明顯。

  與此同時,日本軍隊則擺出另一副架勢。7月2日,日本政府和軍隊舉行禦前會議,天皇參加並批準了重要政策決定。陸海軍製定了新作戰計劃,製定了北方前線與西伯利亞邊境以及華南前線與太平洋的作戰部署。會議通過了重要決議:日本將爭取支那事件的圓滿解決,但同時準備,一旦北方或南方發生緊急情況則將進行普遍動員,以便向不論哪個方向調遣軍隊。

  會議後一周,奧特收到日本政府有關會議決策的扼要報告。

  奧特大使把這一聲明解釋為日本的真實意圖是在北方進行動員,他們將在北方增兵,進攻西伯利亞,而在南方持守勢。大崎則告訴佐爾格:近衛首相的看法是,日本為支那事件忙得不可開交。由於他對正在進行的日美談判究竟會產生什麽結果還未摸底,因此不願與蘇聯交戰。

  佐爾格經過分析各種資料得出以下看法:日本將采取措施保住它在北方的地位,而不是真向蘇聯進攻,但在南方向印度支那發動進攻是無疑的。佐爾格將此看法電告了莫斯科。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一個大規模的普遍動員計劃開始了。佐爾格、大崎和莫斯科都憂心如焚,擔心日本政府會把如此大規模的動員作為既成事實而加以接受,而動員本身則可能導致對蘇戰爭。他們關心的重要問題是:各師動員起來後,準備開往何地?

  佐爾格的小組成員各自加緊執行自己的主要任務。大崎計劃製作一張包羅萬象的圖表,摸清調往東北的部隊的數目,以及日本為進攻蘇聯在滿洲進行準備的狀況和規模。動員計劃的細節由宮木提供,他可以從他軍隊裏的情報員那裏搜集到材料。佐爾格則負責從德國使館搞情報。

  大崎的第一批報告未免有點讓人感到緊張:“不難證實,日本既向北,又向南調兵,但我無法找出到南北方向去的比例。”

  接著,他便前往中國東北實地調查去了。來自宮木的報告也支持這種看法:“應征入伍者組成若幹小組,有的人發冬裝,有的人則發夏裝,然後把他們分派到已經建製的部隊。”接著,來自大崎和宮木的報告又補充說:“因為美日關係進一步複雜化,部隊大部分將開往華南。”

  佐爾格日夜苦思,勾畫出了總部署的輪廓。動員分3個階段進行,總共為兩個月的時間。第一階段為15天,計劃7月8日前完成,征兵共130萬人,7月底以前軍隊征用100萬噸商船運輸。佐爾格還注意到,動員進展緩慢,根本不能按計劃完成。

  盡管有柏林方麵不斷施加的壓力和德國軍官對日本人施加的影響,經過與土肥原、岡村兩位將軍的談話後,奧特才不得不相信,日本的進攻非得等到紅軍潰敗到日本進攻有絕對把握的時候,否則,他們決不輕舉妄動。土肥原指出,日本由於石油匱乏,不能參加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除非確信能夠速戰速決,否則決不發動對蘇戰爭。奧特還說,日本認為蘇聯能維持到今年冬天。

  8月20日~23日,日本最高統帥部在東京召開會議,討論對蘇作戰問題。會議決定當年不向蘇聯宣戰,但有以下保留:陸軍在下麵兩個條件得到滿足時便開始作戰:關東軍力量超過紅軍3倍時;有明顯跡象說明西伯利亞軍隊內部瓦解時。

  大崎把這個情況向佐爾格作了匯報。佐爾格亦將此情況電告了莫斯科。

  佐爾格為了分析戰爭而鑽研日本政策、計劃,其詳盡無遺和準確無誤,真可謂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上自大崎在近衛左右的好友,下至宮木的軍人關係,以及他本人與德國大使館高級官員的談話,凡是他搜集到的情報都要相互驗證,對從7月2日禦前會議到8月20~23日日本最高統帥部會議不斷透露出的高級決策,他都要全麵考慮,仔細加以分析。他工作之認真細致,堪稱諜報活動的楷模。

  從春季以來,由於遠東和平與戰爭的局勢變幻莫測,佐爾格的工作更顯得格外謹慎,這是他長期諜報經驗的結果。

  大崎終於完成了小組的調查任務,從中國東北回來。佐爾格對他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

  佐爾格以日本春秋兩次動員的調查和大崎調查報告作基礎,結合日本的資源、生產、經濟結構、國家財政收支和軍事力量等大量數據和材料的分析,從中得出結論:日本無力進行長期的戰爭,不可能同時多麵出擊。

  9月6日,他致電莫斯科:“隻要遠東紅軍保持一定的戰鬥力,那麽日本就不會發動進攻。”

  之後他又從探討日本與美國以及日本在南方、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戰爭與和平問題入手,加緊研究日本的意圖。

  1941年10月4日,佐爾格向莫斯科發出最後一封、也許是最重要的一封電報:“蘇聯的遠東地區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來自日本方麵的威脅已排除。日本不可能發動對蘇戰爭。相反,日本將在下幾周內向美國開戰。”

  莫斯科很快複電,對他們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並宣布:佐爾格及其東京小組的使命已告完成。佐爾格和他的戰友們感到無比的激動和欣慰。

  佐爾格墓地可以說幸虧有佐爾格提供的情報,才能使蘇聯乃至全世界幸免於納粹德國的長期蹂躪。

  就在佐爾格他們緊張地收集情報的時候,日本警察局特高課的成員們也在加緊搜捕活躍在東京的最大間諜網的活動。宮木和大崎先後被捕。1941年10月18日清晨,佐爾格在自己的寓所被捕。第二天,克勞森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

  為這一案件,日本警察逮捕了有關人員35人。奧特的大使職位被撤消,並被遣送回柏林。

  日本警察局對佐爾格進行法西斯式的審訊。佐爾格遭到了殘酷的折磨和嚴刑拷打。1944年11月7日,他與大崎一起以叛國罪被秘密處死,終年49歲。

  克勞森被釋放後,經海參崴秘密逃往莫斯科。他後來成為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

  1964年,沉默了20年的莫斯科當局公開了佐爾格的秘密,並於佐爾格逝世的忌日追認他為蘇聯的最高英雄。蘇聯報刊發表了許多文章,頌揚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出的貢獻。莫斯科的一條大街、蘇聯的一艘油輪分別以佐爾格的名字命名。

  1965年春,蘇聯為紀念佐爾格發行了一枚麵值為4戈比的紀念郵票。郵票的紅色背景襯托著一枚蘇聯英雄勳章和佐爾格的肖像。

  §§第二章 秘密戰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