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駐印軍中,也有不少抗日名將,孫立人英勇機智、廖耀湘的威武頑強、李鴻敢打敢衝,所向無敵,都令人敬佩,但最使人感到可敬可親的還屬駐印軍副總指揮鄭洞國中將。緬北大反攻幾次戰役的反敗為勝,化險為夷,顯示了鄭將軍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剛愎自用的美軍將領相處,與傲慢無禮的英軍將領周旋,鄭將軍處處以抗日事業為重,顧全大局,穩住陣腳,充分用事實說話,不計較一時得失,有謙謙君子之風,是一位難得的帥才。鄭將軍關心部下,心細如絲學問淵博,文史貫通。
1944年10月末的一天,鄭將軍突然把部下曹藝找去,對他說:“你從去年初在利多築路開始到現在已經20個月沒有下來整休過,乘現在稍有空隙特批你一個星期假,你從密支那坐飛機回去吧!”曹藝說八莫戰役在即,後勤運輸事務忙,等過一陣再回去。鄭將軍說你們搞後勤運輸的什麽時候都忙,不比其他兵種,一個戰役下來總有時間整休。你們連雨季都在忙,還是快回去吧,曹藝還要堅持,鄭將軍攤牌了。他說:“我聽你的部下反映,你夫人已經好一段時間杳無音信了,還不趕快回去找找,兵荒馬亂的年頭,她拖兒帶女的到底逃難逃到哪裏了。你趕快回去找找!國要保,家也要護啊!”曹藝沒有料到,副總指揮在這戰火紛飛日理萬機之時,居然還顧及到部下的後顧之憂,不禁感動萬分,連忙整理行裝飛回國內。此時日寇深入湘桂,衡陽陷落,桂林告警,隻聽說妻子幾個月前帶著孩子攀登火車貨列往貴陽逃難去了。曹藝趕往貴陽,仍未尋著蹤影,沿途尋訪。得朋友告之,至獨山才與妻子相逢。一別三年,恍如隔世,悲喜交集。得知妻子奔波道路,沿桂、柳、貴陽等地,輾轉幾個月,途中饑寒風雨,警報空襲,婦孺6人在兵荒馬亂中顛沛流離,嚐盡人間辛酸,沒有經濟來源,變賣所有家產,靠做家鄉名菜“神仙雞”街頭叫賣度日。5個兒女在逃難途中頭上都生了虱子,不分男女一律剃成光頭行同乞兒,齊聲叫喊爸爸,令人心酸。曹藝看獨山也不安全,就馬上帶著妻兒,急忙趕往貴陽、滬州、重慶,輾轉至昆明黑林鋪安下家來,隻與妻子在昆明安住一夜,假期將完,匆匆飛回密支那。曹藝一生感激鄭將軍,若不是鄭將軍催他及時回國,家破人亡的悲劇很可能就降臨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