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兵諫

  1936年4月,與周恩來在膚施(今陝西延安)會談,提出聯蔣抗日,為中共中央所采納,達成了與紅軍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10月,毛澤東、周恩來致書張學良,請其向蔣介石轉達互派代表談判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張學良多次勸蔣介石聯共抗日,並請纓抗戰,均被拒絕。12月4日,蔣介石到西安督戰。張學良與西安綏靖主任、第17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共同向蔣麵諫,遭到訓斥。蔣介石令張學良、楊虎城進攻陝北紅軍,否則將其所部分別調往福建、安徽。

  1936年12月9日,時值“一二·九運動”一周年之際,西安一萬名大學生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隊伍行至灞橋時,等在那裏的反動派早已架起陰森的機槍。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張學良親自駕車趕來了,站在隊伍最前列的東北大學學生含淚高喊:“我們願意為救國而流血,我們願意為救國而犧牲,死在救國路上是光榮的!我們前進吧!”麵對群情激昂的學生,張學良感到周身的熱血在沸騰,他揮淚發誓:“你們的愛國熱忱我是佩服的,我張學良也不願當亡國奴,也要抗日!”……“我的最後一滴血,是流在抗日戰場上的!”他向學生們保證代表大家向蔣介石請願,三天之內以事實來答複大家的要求。

  此時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愛國熱情一浪高過一浪,猶如一團團烈火包圍著熱血沸騰的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終於發生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用兵諫的辦法,規勸蔣介石放棄“剿共”的內戰立場,實行聯共抗日的政策,用實際行動兌現了他對學生許下的諾言,回答了學生的請願要求。

  東北軍和東北人士絕大多數都衷心讚同張學良將軍聯共抗日的主張。但在對待蔣介石問題上,有些人持慎重態度。就連後來直接參加行動的應德田、孫銘九等在參與密議時,也考慮到扣蔣的風險,請他慎重。但張學良決心已下,大家也隻能是唯命是從了。

  12月11日早上,張、楊兩將軍得知蔣已準備專車,恐他離開臨潼,兵諫計劃落空,即當機立斷,決定提前行動。上午,張學良以白鳳翔師長和劉桂五團長將赴熱河敵後發動遊擊戰爭,前來“辭行請訓”為由,帶領即將執行捉蔣任務的白、劉二人謁見蔣介石,仔細察看了華清池內蔣住處的環境、路徑及蔣的侍衛武裝配置情況。

  但這天下午,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陳誠匆忙到臨潼去見蔣介石。他覺察到西安情況有些異常,力勸蔣介石暫避一下。蔣認為中央軍威力強大,近在咫尺,張、楊在西安並無重兵,斷不敢有何異謀。陳誠仍勸蔣介石要小心。於是,蔣介石決定當晚7時請張、楊吃飯,如果一個不來,就證明有問題,再作準備。張學良將軍接到蔣介石的侍從室打來請客電話,不知蔣的意圖,不免疑慮,就與楊虎城將軍和於學忠軍長等密商。是日晚,張、楊兩將軍亦將宴請住在西安的蔣係軍政大員,乃決定張與於學忠前往,楊虎城以待客為名在家留守。

  蔣介石晚上與張學良見麵第一句話就問:“虎城為何未來?”

  張學良答:“我倆今天作東,請帖已經發出,無法改期,他留在家中待客,要我向委員長致歉,他說明天來看您。”一場險些被識破的謀劃應付了過去。

  張學良將軍席散回城,進家已是晚10時,隨後,開始了緊張的部署。任命董英斌為總部代理參謀長,坐鎮總部指揮;任命直屬105師長劉多荃為臨潼行動總指揮;任命105師二旅旅長唐君堯帶領一個團包圍華清池,不許一個漏網;任命騎兵師師長白鳳翔帶領孫銘九以及衛隊營衝入華清池,活捉蔣介石。

  12月12日淩晨3時,衛隊營乘軍用卡車兩輛馳赴臨潼。5時,到達華清池,不料,遇到蔣介石的侍衛隊的頑強抵抗。

  白鳳翔、孫銘九攻入二門,闖進蔣介石所住後間五間廳時,蔣已逃之夭夭。但衣帽放在床邊,假牙、皮包放在桌上,被窩猶有餘溫,汽車也停在庫中。蔣不會逃出很遠,但在附近到處都找不到,大家非常著急。

  原來蔣介石在睡夢中被槍聲驚醒,以為是紅軍夜襲,倉皇逃出,適有侍衛官竺培基、施文彪跑來報告:叛軍已衝進前院二號橋,促蔣快逃。正行間,又有侍衛隊區隊長派傳令兵來報告:叛軍已入二道門,侍衛隊正憑借假山極力抵擋,剛才給後山哨兵所通電話,那邊未發現叛軍,請蔣逃往後山。

  蔣介石問:“叛軍是什麽樣子?”答稱:“是戴皮帽子的東北軍。”蔣估計可能是臨潼駐軍受“共匪”煽動,發動部分兵變,不是張學良的計劃。如果是整個東北軍叛變,行轅必已被四麵包圍。在後院又遇侍從蔣孝鎮。他們想從華清池後門逃走,門鎖無法打開,蔣就命侍衛用疊羅漢方法,由蔣孝鎮扶他從牆上逃出牆外,因牆垣是順山勢建造,內低外高,蔣逾牆落入深溝,摔傷腰部,侍衛等扶掖前行,至半山腰他就走不動了。

  這時,張學良已加派部隊搜山,槍聲四起,手電亂射,兩侍衛官被擊斃,侍從蔣孝鎮被活捉。蔣介石勉強爬入一草木遮蔽的山洞內,終被發現。他隻穿一條白色睡褲和一件古銅色綢袍,鞋子失去一隻,腳也被石頭碰破,在深冬早晨的朔風中凍得索索發抖。因他腰脊摔傷,不能行走,就由東北軍衛隊營王協一連長把他背下山來,坐上張學良將軍的汽車馳往新城大樓。

  在這次捉蔣的行動中,蔣介石的侍衛及憲兵被消滅,侍從室主任錢大鈞負輕傷,秘書肖乃華中彈死亡。蔣的侍衛組長企圖逃往車站,被截回,憲兵團長蔣孝先被槍斃。張學良將軍從接到劉多荃初次電話報告蔣下落不明到找到蔣,中間經兩三個小時之久。張學良將軍深恐蔣身遭不測,繞室彷徨,焦躁萬分。他對楊虎城和部下將領說:“我們找到委員長,我一定勸他抗日,隻要他抗日,我仍擁護他為領袖;如果找不到他,發生意外,將貽害大局,我張學良即成為千古罪人。我再割下自己的頭,請虎城兄送到南京請罪!絕不能因要求停止內戰反而擴大內戰!”

  赤誠之言,肝膽照人,充分顯示了他大公無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東北大學西安分校的同學們,得知“西安事變”消息之後,奔走相告,興奮萬分。東大的師生們為能有這樣一位以民族大義為重,又能與學生心連心的好校長而驕傲和自豪。

  “西安事變”發生不久,張學良就公開表示:“我們據全國人民的要求,發動這次事件,我們內心純潔,完全是為國家著想,不是為個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員長能聯合全國抗日力量,堅決抗日,以爭民族生存,則學良和全國人民於願足矣。”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在送蔣介石回南京之前,張學良對趙一荻說:“若是真有不測,那我也是為抗日,為中國不亡,別說牢獄,就是刀槍相加,我也死而無悔。”

  在送蔣介石上飛機時,他堅決表示:“學良主意已定,為了抗日,我萬死不辭。”

  張學良為中華民族獻出的是一顆燃燒的赤子之心,哪怕將自己焚毀,也要遺愛於華夏的明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