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非凡的一生

  彭德懷,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1898年出生,1916年進入湖南湘軍當兵。1922年考入湖南軍官講武堂,1923年畢業,任湘軍連長。1926年任營長,不久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冬任代理團長。1928年1月任團長。同年4月,麵對大革命失敗後的白色恐怖,毅然選擇革命道路,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與滕代遠、黃公略率部發動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五軍,任軍長。11月率領紅五軍主力赴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軍會師。1929年初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後,留在井岡山堅持鬥爭。1930年6月任紅三軍團總指揮。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他參與指揮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在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戰鬥中屢建功勳。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0月率部參加長征。1935年1月參加遵義會議,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紅一、紅四方麵軍會合後,同張國燾的反黨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9月任紅軍陝甘支隊司令員。11月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軍第一方麵軍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戰役。1936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先後任抗彭德懷在前線指揮。日先鋒軍司令員、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加指揮了東征和西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指揮(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協助朱德指揮八路軍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開辟華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秋,在華北組織發動百團大戰,使日本侵略軍受到沉重打擊。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1943年9月回延安,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華北敵後抗戰。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軍(後編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放棄延安後,指揮3萬部隊在陝北與敵23萬人周旋作戰,連戰皆捷,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在戰略決戰階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1950年10月,出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鮮作戰。經過著名的五次戰役,粉碎了美軍對朝鮮北部的進攻,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1952年回國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54年後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7月,在廬山會議期間,因為反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傾錯誤,為民請願,而受到錯誤的批判,被打成“彭、張、黃、周反黨集團”的骨幹成員,免去國防部長職務。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為“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和殘酷迫害,多次被遊鬥。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複了名譽。他是一代名將,毛澤東曾為之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