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殘軀付劫灰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要從重慶還都南京了。1946年1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部召開了一次會議。何應欽脫去白手套,對在座的工兵部隊、憲兵司令部負責人慢條斯理地說:“委員長不久就要還都回來了,但汪精衛的墳墓仍在梅花嶺,居然和中山陵並列在一起,太不像話,如不去除,委員長必定大發脾氣。所以請大家來,仔細研究除掉汪墓的妥善辦法。此事要考慮周詳,絕對保密。汪精衛畢竟是個國民黨元老,一旦宣揚出去,說委員長容不得一個政敵的屍骨,那就不好了。”何應欽說完,請大家研究決定,就先走了。

  會議決定在10天以內辦好這件事,由74軍工兵部隊負責執行,憲兵實行戒嚴,嚴格保密。74軍工兵指揮官馬崇六決定:爆炸挖墓,並定於1月21日晚上執行。在這3天前梅花嶺周圍實行戒嚴,並在報紙上公布陸軍要試炮。爆炸由74軍51工兵營負責,用150公斤“TNT”烈性炸藥。在一個月黑風高,夜寒逼人的晚上,梅花嶺四麵響起了陸軍的“試炮”巨響。工兵在水泥墓上鑽好炮眼,放好引信,轟然一聲,炸開了這個石墓,露出棺材。撬開棺蓋,馬崇六看到汪精衛的屍體穿著長袍馬褂,頭戴禮帽,肩上還披了一條紅色綬帶。屍體並未腐爛,隻是臉色青灰,已有黑斑點點。馬崇六叫工兵實行“抄身”,但除陳璧君寫的“魂兮歸來”紙片外,沒有其他隨葬品。馬崇六“驗明正身”後,就下令用吊車將棺木吊到卡車上,向清涼山火葬場駛去。這裏士兵們立即平整土地,填滿墓穴,運走垃圾,將一座事先以積木式拚裝好的翹角亭子,埋在墓地上,不到天亮,就已完工了。不知不覺,無聲無息,汪的墳墓,就此消失,這裏依舊成了遊覽風景的地方。裝著棺材的汽車,由馬崇六押車開到火葬場。場內人員都已調開,全由工兵操作。棺材被立即送入火化爐,但見一團火球,飛舞燃燒,四十分鍾不到,全部燒光。一副價值連城的楠木棺材,也一起化為灰燼了。馬崇六命令開動強烈的鼓風機,向爐膛吹去,頃刻間塵灰飛濺,汪精衛的骨灰就在茫茫夜空中四散不見了。

  汪生前所作的詩中,曾有“劫後殘灰,戰餘棄骨”、“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句子,本是得意時隨手寫寫的,想不到,到頭來一語成讖,竟成事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7日,陳公博在南京主持召開中央政治會議,決定解散南京國民政府,把中央政治會議改為南京臨時政務委員會,軍事委員會改為治安委員會。當晚,陳公博廣播發表了《國民政府解散宣言》,至此,曆時5年4個月的短命的南京政權宣告結束。

  §§第六章 陳公博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