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升任關東軍參謀長,又在內蒙挑起了綏遠事件。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此時擔任駐本土廣島第5師師長的板垣征四郎,又被派往中國直接參加侵略華北和華中的戰爭。同年率軍進攻山西時,在平型關戰鬥中遭到中國八路軍的痛擊。1938年春,又率第5師參加徐州地區的作戰,在台兒莊戰役中受重創。1938年5月,奉調回國,出任改組的近衛內閣的陸軍大臣,主張擴大侵華戰爭,親自下令擴大戰爭範圍。他參加了重要內閣會議,決定打倒中國國民政府,以拚湊的傀儡政權取而代之,並對籌組汪精衛傀儡政權負有重要的罪責。
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阪垣擔任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繼續參與侵華戰爭的指揮事宜,並對日本侵略軍在中國解放區的暴行負有責任。1941年晉升上將,調任日本朝鮮軍司令。1943年任最高軍事參議官。
1945年4月,阪垣征四郎出任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第7方麵軍司令,指揮日軍在荷屬東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同盟軍作戰。日本宣布投降後,他率第7方麵軍在新加坡向英軍投降。
板垣征四郎作為日本法西斯軍事頭目之一,積極參與策劃和實施了對中、美、蘇等國的侵略戰爭。在侵華戰爭中充當了重要角色,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日本投降後,駐日盟軍總部於1945年12月下令將甲級戰犯板垣征四郎逮捕。
1946年5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審判板垣征四郎,檢查官指控他犯有侵略中國等10項戰爭罪行。1948年11月12日,法庭最後判決板垣征四郎絞刑。同年,阪垣征四郎這位沾滿中國人民和其他亞洲人民鮮血的鄶子手,在東京巢鴨監獄被執行絞刑。
§§第九章 山下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