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助紂為虐

  到了1938年3月7日,希特勒突然宣布召見曼施泰因。

  1939年8月,德國實行了戰爭動員,希特勒準備進攻波蘭,成立了南方集團軍。

  在“白色作戰”命令中,曼施泰因被內定為南方集團軍總部的參謀長。1939年8月31日德國入侵波蘭的戰爭終於打響了。

  1939年10月21日,曼施泰因奉命到設在左森的陸軍總部去接受新的作戰命令。南方集團軍司令部於1939年10月24日抵達了西線的科布倫茲,並接管了為了西方戰役而新建立起來的德軍A集團軍。1939年11月,曼施泰因製定了西線作戰的作戰計劃,這就是所謂“曼施泰因計劃”的雛形:計劃的核心主要就是利用強有力的德軍坦克部隊,經過比利時南部的盧森堡,直抵色當,突破該區內的馬其諾防線,而將整個法國戰線一分為二。

  1940年2月7日,曼施泰因被調離南方集團軍和A集團軍參謀長的位置,任第38軍軍長。

  2月9日,曼施泰因交割了集團軍中的事務,黯然神傷地離開了科布倫茲集團軍司令部,回到了李格尼茲家中。

  2月17日,在家中修養了一個時期之後,曼施泰因奉召前往柏林,以新任軍長的身分向希特勒報到。

  報到後,希特勒設宴款待各位新軍長。

  宴會結束,眾人告退之時,希特勒請曼施泰因留下,隨他往元首的書房中去。在那裏,希特勒請曼施泰因把他對於西線的作戰計劃的個人見解說給自己聽。於是曼施泰因就原原本本地把他的計劃講了一遍。希特勒對於曼施泰因的陳述,理解非常快並完全同意他的見解。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通過陸軍總部下達了與“曼施泰因計劃”大致相同的作戰命令。士兵使用的紙牌免稅,同時決定為法德前線的士兵撥款購買1萬個足球。

  5月10日,德國空軍突然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的72個機場實施了猛烈的轟炸,德軍地麵部隊展開了全麵的進攻。

  當德軍按照以“曼施泰因計劃”為藍本的新西線作戰計劃而緊張忙碌時,曼施泰因本人卻在忙裏偷閑,坐看第38軍軍部的參謀們忙著把所屬各師集中起來,有時也前去視察正式在波米拉尼亞和波茲南編組中的新陸軍師。

  蘇軍邊境值班部隊倉促抵抗。1940年5月16日,在B集團軍轄下百無聊賴的曼施泰因又接到了新命令,他的第38軍又改由A集團軍指揮。次日,曼施泰因在包斯托根向他的老長官倫德斯特上將報到。在那裏,他受到了接替他A集團軍參謀長職務的索頓斯吞將軍以及舊日同僚的熱烈歡迎。他們熱情地向他介紹了通過安德內斯山地和渡過繆斯河的作戰情況,按照他計劃的基本點,新計劃的每一步都在順利進行之中了。1940年8月5日,曼施泰因接到了晉升他為德軍步兵上將軍銜的通知。

  7月19日,曼施泰因以及所有的高級將領都被召往柏林,去參加德國國會的開會典禮。希特勒在典禮上正式宣布西線戰役已經結束,同時為了表示國家對軍人的感謝,給了一部分高級軍官以極高的榮譽。

  7月25日,曼施泰因獲得騎士十字勳章。

  1941年2月底,在法國西北沿海的小鎮李托奎特交卸了第38軍軍長的職務,曼施泰因改任德軍第56裝甲軍軍長的新職。這次對曼施泰因來說,可是遂了心願。早在西線戰役開始之前,他就一直想指揮一個裝甲軍,把自己醞釀多時的新戰術加以實踐。

  1941年5月間,曼施泰因接到了對蘇聯戰爭的作戰命令,這個命令沒有細節,隻是指示他的56裝甲軍從屬於一個裝甲兵團而已。作為一個普通軍長,事先是無權過問對蘇戰爭計劃細節的。

  “巴巴羅薩”計劃規定,執行入侵蘇聯的德軍部隊將編成北方集團軍、中央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等3個集團軍,從3個方向同時對蘇軍實施突擊。曼施泰因的第56裝甲軍隸屬於第4裝甲兵團,而第4裝甲兵團又隸屬於北方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總司令是勒布元帥,主要是從東普魯士進攻,殲滅在波羅的海地區中的蘇軍,然後再向列寧格勒前進。

  第4裝甲兵團司令是克魯格上將。第4裝甲兵團的任務是挺進芬斯克對岸和維拉河上,占領渡河地點,隨即向阿波卡方向前進。第4裝甲兵團的右翼為16軍團,司令為布歇上將;左翼為第18軍團,司令為屈希勒爾上將。

  1941年6月16日,曼施泰因到達了第56裝甲軍的集結地區。6月21日13時,曼施泰因在軍部接到命令,6月22日淩晨3時作好攻擊前的各項準備,4時開始攻擊,對蘇戰爭正式拉開了序幕。

  1941年6月22日,這一天恰好是星期天,在淩晨4時,德軍向蘇聯發起了進攻。德國飛機對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橋梁渡口和軍事基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接著,在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德軍以數十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為先導,在巴倫支海到黑海3000公裏的正麵發動了進攻。蘇聯西方軍區在22日的整個上午失去了指揮,被迫節節抗擊向後撤退。

  德軍北方集團軍第4裝甲兵團的先期任務,就是完整地奪得維拉河上的橋梁,為進一步攻擊列寧格勒打下基礎。這條大河是一個可怕的障礙物,而完整地奪取河上的橋梁,直接關係到德軍裝甲部隊的行進速度,成為體現和發揮閃擊戰特長的關鍵所在。因此第4裝甲兵團的前進,實際上是一場賽跑,看哪一個軍最先奪到維拉河上的渡口。

  1941年8月15日,曼施泰因第56裝甲軍在魯加的任務改由德軍第50軍接管,在北進到達了沙門羅湖之後,第56裝甲軍剛剛宿營,就接到第4裝甲兵團司令部的電話,命令他們停止前進,待天明之後折返;隨後告訴他們,現在第56裝甲軍已經調歸德軍第16軍團指揮。

  曼施泰因元帥和他的參謀在蘇聯前線一起研究戰局。8月18日夜間,經過成功的偽裝,曼施泰因手下的兩個機械化師在蘇軍西側麵的秘密集結完畢,於次日淩晨對正準備進攻德軍第10軍的蘇軍側翼突然發動了攻擊,蘇軍受到這支突然出現的生力軍的打擊,連忙撤兵,德軍第10軍乘勢轉守為攻。到了8月22日,第56裝甲軍的兩個師已經俘獲了1.2萬名蘇軍俘虜,坦克141輛、火炮246門,以及許多自動兵器和摩托化車輛。

  9月初,原屬於德軍中央集團軍的第57裝甲軍被調到北方集團軍,加入布歇的第16軍團序列。但過了不到10天,最高統帥部又決定把曼施泰因的第56裝甲軍調到以南的中央集團軍,歸第9軍團指揮。9月12日,曼施泰因被任命為第11軍團司令。13日,曼施泰因到第16軍團司令部,正式向兵團司令布歇上將告別,隨後隻帶了副官斯皮赫特和駕駛兵納格爾,前去蘇聯黑海沿岸接任德軍南方集團軍第11軍司令之職。

  1941年9月17日,曼施泰因到達了尼柯拉夫的第11軍團司令部,接管其指揮權。該司令部恰好設在布洛河口上的原蘇聯海軍基地中。

  曼施泰因對自己的這一新職務感到奇怪,第11軍團名義上是軍團,實際隻是被擴大了的軍而已,而且除了德軍第11軍團之外,還要兼管羅馬尼亞第3軍團。由於複雜的政治原因,這個地區的指揮體係很複雜。名義上的指揮權是由羅馬尼亞國家元首安東尼斯庫元帥負責,由他在形式上指揮羅馬尼亞第3、第4兩個軍團和德國的第11軍團。

  第11軍團除了要繼續追擊向東撤退的蘇軍之外,還必須攻占克裏米亞,而且統帥部命令第11軍團,要把攻占克裏米亞的任務放在優先的位置上考慮。

  攻占了克裏米亞,將對把土耳其拉到德國一方大有好處。另一個更迫切的理由是,蘇軍設在克裏米亞的空軍基地對於羅馬尼亞油田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羅馬尼亞油田對德國的戰時經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德國裝甲兵血液的來源之一,元首希特勒對此特別重視。攻陷克裏米亞之後,第11軍團的山地部隊將越過刻赤海峽進軍高加索,加強德軍進攻羅斯托夫的兵力。

  1941年11月16日,德軍猛烈的追擊結束,除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地區以外,全部克裏米亞都已經落入了德軍手中。1942年2月1日,集團軍通過電話,又告訴曼施泰因一個好消息:他已經被晉升為上將軍銜,離元帥隻有一步之遙了。

  在刻赤半島作戰之後,乘著德軍部隊士氣正高,曼施泰因把第11軍團立即進行重新編組,以便執行克裏米亞戰場的最後一役——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

  曼施泰因決定把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作戰計劃的代號定名為“鱷魚”。在製定對要塞的作戰計劃的時候,第11軍團的參謀們給堡壘中的炮台起了一些很好記的名字,如“高爾基一號”炮台,是一座裝備著35厘米口徑火炮的據點,有鋼甲保護,與其他據點之間有地道相連。另外還有“斯大林”、“伏爾加”、“西伯利亞”、“莫洛托夫”等。

  曼施泰因統帥著德軍第11軍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這才攻克了克裏米亞。希特勒在高興之餘,晉升曼施泰因陸軍元帥軍銜。1943年8月27日,曼施泰因率領德軍第11軍團的司令部到達了列寧格勒前線,第11軍團被指定為第二個波次的進攻部隊,部署在德軍第18軍團地區內。9月4日,正在焦急地等待前線消息的曼施泰因,突然接到了希特勒從芬尼特沙元首大本營親自打來的電話,委派曼施泰因負起列寧格勒前線的全麵指揮之責。1943年11月20日,曼施泰因又接到了元首的新指示,奉命成立了一個新的“頓河集團軍”,由他出任頓河集團軍的總司令,負責協調對斯大林格勒兩側地區德軍的指揮,集團軍司令部初步設在費特布斯克。

  1942年11月21日,曼施泰因被任命為頓河集團軍總司令之職,並指揮德軍第4裝甲軍團、第6軍團和羅馬尼亞第3軍團。1943年2月19日,曼施泰因命令南方集團軍所屬的第4裝甲軍團,對當麵的蘇軍發起了一個短暫的預防性攻擊。攻勢於3月2日結束,蘇軍的西南方麵軍所屬各軍團都受到了重創。據德軍參謀人員報告,蘇軍在頓聶茲、聶泊河戰場一共死2.3萬人,德軍繳獲坦克615輛,野戰炮354門,高射炮69門,以及大量的機關槍和迫擊炮。

  2月28日,德軍南方集團軍在曼施泰因的指揮下,又發動了對蘇聯的名城卡爾可夫的戰鬥。參戰的有德軍第4裝甲軍團、肯夫兵團(以這個兵團的兵團長的名字命名)和黨衛軍的1個裝甲軍。曼施泰因督促德軍士兵冒著聶茲河下遊河中浮冰的碰撞,迂回包圍了該城。這次黨衛軍的裝甲軍衝勁十足,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他們要把卡爾可夫城當作獻給元首希特勒的禮物。

  1943年3月14日,黨衛軍的裝甲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終於攻入了卡爾可夫城。另外,德軍肯夫兵團的北翼“大德意誌師”也就勢攻占了貝爾果羅德。

  第二階段的反擊結束,總算沒有讓希特勒完全失望。元首因此而授予曼施泰因櫟樹葉騎士十字勳章。1943年7月5日,德軍終於發動了攻擊。中央集團軍的第9軍團在兩天的時間內,突破蘇軍陣地達9英裏,直到7月9日,被蘇軍陣地中的一個高地所阻。蘇軍於7月11日在中央集團軍第2裝甲軍團防禦陣地的側翼實施了反突擊,中央集團軍總部不得不把第9軍團的機動兵力調回去防守。

  南方集團軍發展比較順利。到了7月11日,擊潰了蘇軍的近10個坦克或者機械化軍,到了7月13日,南方集團軍俘虜蘇軍2.4萬人,繳獲、擊毀蘇軍裝甲車輛1800輛,野戰炮267門,戰防炮1080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