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納粹極端分子的滅亡

  1944年,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東西夾攻之中。希特勒狂吼亂跳依舊難解決任何問題。蘇聯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之後,對德軍連續發動10次快速縱深的攻擊,使德軍節節敗退。第三帝國岌岌可危之時,作為法西斯黨徒的戈林的政治生命也該完結了,但是元帥的野心不減當年。

  當1945年2月蘇聯軍隊移近肖夫草原的世外桃源時,戈林派人將夫人埃米和女兒埃達帶往巴伐利亞。在德累斯頓陷入地獄的同時,他關心的是將首批著陸的藝術珍寶藏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一個山間隧道裏。在那段時間裏,他最後一次萌發了和平的希望。他打算和盟軍進行一次和平談判並由於對形勢完全錯誤的判斷而相信“在不分勝負的平局中還有機會”。然而私下裏他也預料到了最糟糕的結果並寫下了他的遺囑。

  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最後一次生日,戈林最後一次啟程到國務總理辦公廳,目的是再一次站到那個他在所有罪行中都以盲目的忠誠助紂為虐的人的麵前。戈林在20多年前就發過誓,他將至死都對希特勒保持忠誠。現在他卻決定盡快離開他的“元首”和已被包圍的帝國首都。阿爾伯特·斯佩爾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戈林解釋說,他在南部德國有萬分緊急的任務需要完成。希特勒心不在焉地看著他。他向戈林伸過手去,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

  戈林隨後來到卡琳廳,親手將這座莊園炸飛,自己逃到了上薩爾茨山。他有著吸毒的壞名聲,像水母一樣昏睡而腫脹,像希特勒一樣身體極端衰弱,但卻懷著有朝一日實現人生最大目標的希望:從希特勒的陰影中走出來並繼承他的職位,最終成為唯一的統治者!

  關於希特勒所謂的神經崩潰的消息再一次使他發瘋似的忙碌起來。希特勒真的死了嗎?還在當天,即1945年4月22日,戈林在晚上10點鍾通過海底電纜向希特勒在柏林的住所發去一封後果嚴重的無線電報。電文前幾行的內容就把希特勒的臉都氣紅了。原文是這樣的:“我的元首,您同意我按照您1941年6月29日發布的公告作為您的代理人立即接任帝國的全部領導權,並對內對外享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嗎?”

  如果僅僅是這個問題就已經使希特勒感到受了侮辱,那麽接下來的文字便注定了他和戈林之間的關係最終破裂。“如果直到晚上10點30分還沒有答複,那麽我就認為您被剝奪了行動自由。然後我將視您公告的前提條件已經成立並開始為民族和祖國的幸福而行動。”

  鮑曼不必考慮過多,他深知這是最終擊敗他的內部敵人的大好良機。“戈林背叛了您!”他向希特勒強調說。“對他我早就看透了,”他晃動著腦袋叫喊道,“我知道戈林很懶,他毀了空軍。他貪汙腐化,他幹的事使營私舞弊在我們國家成為可能。多年以來,他一直是個癮君子。我很久以來就知道了。”

  不多久,黨衛隊在貝希特斯加登的行刑大隊長貝恩哈德·弗蘭克就接到了鮑曼匆匆忙忙親筆塗寫在紙上的命令:“立即包圍戈林的住所並逮捕至今為止還是帝國元帥的赫爾曼·戈林,任何反抗都應該被製服。由阿道夫·希特勒簽名。”

  1945年4月23日晚將近10點時,弗蘭克在戈林位於上薩爾茨山宮殿般的鄉村別墅裏鞋跟相碰地向這位假定的叛變者行禮並坦白相告:“帝國元帥閣下,您被捕了!”

  6天之後,希特勒在他的“政治遺囑”中命令:“我在死前開除前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出黨”。他譴責戈林背著他和盟軍談判是沒有事實根據的。但鮑曼達到了他的目的。

  第三帝國滅亡前夕,國力衰竭,人民貧困,哄搶事件到處發生。圖為停留在法蘭克福車站的貨車被哄搶。這位得力幹將,納粹元凶,為第三帝國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他也許從來就沒有想到,他親愛的朋友希特勒在最後的時刻拋棄了他,他成為了第三帝國的囚徒。這是多麽富有諷刺意味!

  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在絕望中自殺。而這時已淪為階下囚的戈林認為自己被希特勒誤解了,自己是某個陰謀的犧牲品。盡管不是他,而是海軍元帥鄧尼茲接任了希特勒的職務,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是惟一有合法權力決定德國命運的人。他要和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進行對等的談判。

  1945年5月7日,這位帝國元帥帶著妻子埃米和女兒埃達在前往和美軍會麵地點的途中,在拉德施塔特附近的一條山路上被美軍俘虜。這應該是赫爾曼·戈林最後一次以自由人的身份見到他的家人了。他的評論意味深長:“我至少有12年是體麵地活著的!”

  被俘後戈林沒有受到什麽特殊的待遇,他被艾森豪威爾送進了普通戰犯的牢房。帝國元帥被俘以後似乎很潦倒,他經常向人要藥片,他說沒有藥片他就活不了。在美國人的牢房中,戈林沒有享受到昔日榮華富貴,但是和以前相比他得到了一個絕妙的好處,他戒掉了毒癮,而且體重也下降了,不像以前那樣胖得令人惡心,倒還顯得神采奕奕了。不管怎樣想,戈林也逃脫不了曆史的審判,盡管一百二十個不情願,但這一天終於來臨了。

  赫爾曼·戈林對此絲毫沒有準備,但是這位被告沒有讓人覺察出什麽來。當他垂頭喪氣地坐在被告席第一排的椅子上時,他看起來很困倦。他用雙手捂住眼睛,隻是偶而抬起頭來,草草地向左邊看上一眼。他的左邊是紐倫堡司法大樓600號大廳的正牆,在那裏的兩扇宏偉的大門之間掛著一幅電影銀幕。大廳內差不多漆黑一片,隻有被告席和法官席像舞台上一樣由探照燈照明著,沒有任何聲響。

  這是一種被驚呆後的沉默,其間偶爾夾雜著一聲抽哽和歎息,就好像整個大廳正經曆著一場惡夢。但是戈林一點也沒動聲色,他避開那些用作證據的電影記錄附言所展示的畫麵,但是他通過耳機在聽翻譯人員翻譯那個美國發言人的描述:“在這個萊比錫附近的集中營裏,有200多名政治犯被活活燒死。這個集中營原來有350名犯人,其餘的犯人在從簡易木板房衝出來時,被開槍打死了……”這部長達1個小時的官方記實片為美國於1945年11月29日指控集中營裏的犯罪——謀殺行為——提供了證據。就是赫爾曼·戈林這位“第三帝國”的二號人物也要為此承擔責任。戈林生硬地否定了這一指控,將自己掩藏到一幅和藹的老實人的假麵具後麵。

  為了逃脫罪行,他選擇了厚顏無恥。“這個下午原本是如此的令人愉快,”他晚上在小牢房裏訴苦道,“我的關於奧地利事件的電話談話被當眾宣讀,大家都和我一塊兒取笑了這件事。然後就開始放映那部糟糕的影片,把一切都敗壞了。”

  戈林在受審。那些讓人不能忍受的鏡頭不僅僅是敗壞了戈林的情緒。它們首先是摧毀了厚顏無恥的幻想,即認為用口頭上的假相去掩蓋,甚至是否認自己那無以複加的罪行是可能的。

  在58小時的發言時間裏,戈林還將被同意給予在訴訟雙方對證人的發問中充分發揮演說才能、魅力和厚顏無恥的機會。但是言語卻不能勝過那些圖像,他自己大概也清楚這一點,於是便躲進了佯裝無知的小天地,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無辜的人。

  這位從前的權勢人物自稱對集體大屠殺一無所知,盡管他介入了每一個歧視人性的暴力行動,盡管幾乎所有的敵視猶太人的法律、條文和謀殺命令都由他簽署,而且他還授權帝國安全總局頭目萊茵哈特·海德裏希,為“全麵解決猶太人問題”作準備。當戈林被證明參與了奴役和屠殺1150萬人的時候,他摘掉了耳機。不,他說他什麽事情都回憶不起來了。他要使一位辯護人相信,“地位越高,對下麵所發生的事情看到的就越少”。

  其餘的戰犯有的和戈林一道坐在被告席上,有的在證人席上就民族大屠殺的問題在接受審問。戈林要求他們也對各自的罪行保持沉默。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支配別人。當黨衛隊埃裏希·馮·登·巴赫·切列烏斯基將軍公開談到集體大屠殺這一名稱時,戈林便狂怒得不能自製。一時間,他顯然失去了理智,跳了起來,士兵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控製住他。“老天啊,這個卑鄙無恥的該死的叛徒,豬玀!”他破口大罵道,“這個下流的無賴!該死,再死一次,媽的,狗日的!他是整個該死的團體中最邪惡的凶手。這隻令人作嘔的、散發著惡臭的豬狗!出賣靈魂,隻為保全他那卑鄙無恥的性命!”

  在破口大罵時,戈林給人的印象有些異常,過於肥大的馬褲以及不帶勳章和等級標誌的藍灰色茄克衫像無風時的帆布穿在他身上直晃蕩。戈林以前體重為150公斤。在監禁期間,他減去了80磅。現在他已經戒掉了嗎啡癮。在強製療養之後,他看起來好像又恢複到了最好的身體狀況,現在的戈林再也不像那個“幼稚的微笑著的軟體動物”了。在監禁之初,美國監獄長布爾通·C·安德魯斯就是這樣看待他的。

  在紐倫堡法庭上,戈林的目光再次證明了他冷酷的決斷力。正是這種決斷力為希特勒鋪平了通往權力的道路,並毫不留情地肅清了政治敵人。他表現得如此自信,幾乎就像一個勝利者,盡管他知道,等待他的是絞刑架。這次審判將是戈林最後一次出場,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為自己和國家社會主義豎立紀念碑——不是作為位於希特勒之後的“第二號人物”,而是正如美國報紙所寫的那樣,作為“第一號納粹分子”。

  在出庭作證時,戈林千方百計想炫耀自己,企圖取悅聽眾。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甚至檢察官傑克遜也感到難以對付。但是詭辯不可能掩蓋鐵的事實,戈林的罪狀主要有以下4點:策劃陰謀;破壞和平;發動戰爭;危害人類。

  對於國際軍事法庭來說,戈林令人無法忍受的罪行是毫無疑問的。判決中稱:“沒有可使罪行減輕的證據。因為戈林經常,幾乎總是推動力量,而且他隻站在他的元首後麵。在一係列進攻戰爭中,他都是領導人物,既是政治上的,又是軍事上的領導;他是奴役工人的領導人和針對國內外猶太人以及別的種族的壓迫方案的製定者。所有這些罪行他都公開承認了。他的罪行在令人難以置信方麵是無與倫比的。在全部的審判材料裏都找不到能寬恕這個人的地方。”

  戈林在臨刑前自殺身亡。心理學家吉爾伯特在宣讀判決書之後注意到:戈林第一個走下來,麵孔呆板,眼睛由於恐懼而凸出來,然後拖著長步,回到他的房間。當他一P股坐在木板床上時說:“死刑!”盡管他試圖表現得漫不經心,但他的雙手在顫抖,他的雙眼濕潤,呼吸沉重,好像他正在強忍一次精神上的虛脫。當天晚上,德國獄醫路德維希·普夫呂吉爾大夫因為他心率過快前來為他看病。大夫說:“判決使他太激動了。”

  戈林曾對某翻譯說:“每個人都得死,但是作為烈士去死,就會永垂不朽。有朝一日,你們會把我們的屍骨放進大理石棺材裏。”辯護人有違他意願地提交了赦免申請書。戈林本人是不願向勝利者們請求赦免的。盡管如此,他仍寫下了3封信:一封給監獄牧師,一封給他的妻子埃米,另一封給盟國對德管製委員會(存在於1945~1948年)。他在給盟國對德管製委員會的信中強調道:“我原想讓人立即槍斃我!而用絞刑處決德國的原帝國元帥是不可能的!為了德國我不能容忍這樣,所以我選擇了偉大的漢尼拔(約2000年前北非反對羅馬帝國的首領)的死亡方式。”

  1946年10月15日晚10點45分,赫爾曼·戈林在紐倫堡監獄第5號牢房裏咬破了1粒氰化鉀膠囊,這樣的一個納粹凶神終於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第二章 鄧裏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