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5.二戰中黯然失色

  1939年9月1日,即第二次世界開戰後的第一天,希特勒在國會中宣布:“如果我在這場戰爭中遭遇到什麽不測,那麽我的第一繼承人便是黨內的戈林同誌。”這副“安慰膏藥”最終收買了戈林,也注定了他對希特勒的從屬和依賴。隻要希特勒活著,他就得向他保證忠誠,他就不願意被剝奪繼承權。宣布他為繼承人的公告於1941年6月29日被書麵公證,這使他成了馴服的工具。對於希特勒來講,規定繼承人隻是一種純粹的形式。而對於戈林而言,卻表明他又被劃進希特勒身邊最親近的圈子了。隻是對有朝一日繼承“元首”的職位的指望,換來了在戰爭期間令人感到屈辱的權力喪失以及“他的”空軍的失敗。

  受關於空軍裝備狀況的虛假數字的迷惑,以及被負責空軍武器試驗的工程師們主觀臆造的“建設成就”的蒙騙,戈林對他的飛行部隊寄予了不現實的厚望。但事實上,戈林的驕傲還缺少遠程重型轟炸機以滿足一場持續較長時間的空戰的戰略要求。這支空軍是為針對波蘭或者法國的“閃電戰爭”而裝備的,但卻不能勝任和英國皇家空軍進行戰鬥。隻有4架型號為“巨88”的轟炸機可以投入使用。遠程轟炸機還隻存在於羅斯托克、馬林埃爾那些海因古爾手下的設計者們的繪圖板上。

  戈林正在聽取從倫敦空戰中返回的一位軍官的匯報。戈林本人曾於1937年4月29日把建造遠程轟炸機一事暫時擱置起來了。肯定的是:要取得轟炸機戰略進攻的決定性勝利,是不能指望這支空軍的。戰爭的爆發毫不留情地使空軍陷入了絕境。

  戈林總是設法在世界上顯示自己的空軍。在西班牙,他的禿鷹軍團已經充分地表演了一次。但這一次還是使全世界為之一震,戈林痛快極了。空軍為他贏得了不少榮譽,他對空軍也十分信任。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更加促使他要展示他的空軍威力。1939年9月1日破曉,戈林的空軍先於其他兵種烏鴉般地向波蘭撲去。幾分鍾後,波蘭的所有重要目標都遭到了來自空中的閃電般的襲擊,所有作戰設施幾乎成為灰燼。1940年5月,在征服法蘭西的戰爭中,他的空軍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不僅成功地摧毀了軍事目標和交通線,而且在摧毀法國人民抵抗意誌、造成戰爭恐怖方麵也作出了貢獻。戈林特意在飛機上裝了一種淒厲的尖哨,每當飛機俯衝時就發出一種叫人毛骨悚然的嚎叫。這種聲音簡直把法國人嚇壞了。那些擁擠在公路上向後逃跑的軍民一聽到這種聲音,就像見到了魔鬼一樣亂作一團,任何重要的軍事運輸都不能照常進行。

  但是,從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戈林的空軍有點每況愈下了。正當敦刻爾克的戰鬥激烈進行的時候,胖元帥感到有些不舒服,他看到在整個戰場上出風頭的盡是陸軍和裝甲兵,而他的空軍卻沒有得到單獨顯示力量的機會。

  眼下已到了決戰關頭,不能眼看著陸軍把全部勳章都掛到他們身上。於是,戈林跑去警告那位一向疑心很重的元首,如果這場戰爭最終是由陸軍取勝的話,那麽元首的威信將大大下降。他建議,由他的空軍來最後解決那些陷在重圍中的可憐蟲。結果,這就成了希特勒突然下令A集團軍的坦克停止前進的原因之一。

  被蝗蟲般的坦克追得潰不成軍的英法聯軍突然絕路逢生。他們在海邊的一塊彈丸之地——敦刻爾克紮住了陣腳,準備在這裏與德軍背水一戰,以待對麵英國接應撤退的船隊趕來。等到德國重新開始進攻的時候卻遭到法軍從未有過的頑強抵抗,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時,從英國本土開來的大批救應船隊,一批又一批地把英法軍隊從這塊彈丸之地接走,9天時間一共搶救出34萬名英法士兵。那麽,威力無比的戈林戰鷹哪裏去了呢?一是由於氣候惡劣無法出動,二是遇到了英國空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抵抗。

  結果,戈林不但沒有解決掉這些殘兵敗將,而且讓他們從自己眼皮底下逃走了。這是戈林,也是納粹德國第一次最嚴重的失敗。然而,戈林並沒有因此而喪失對空軍的信心,他要在未來與英國決戰的時候報這一箭之仇。

  8月15日,戈林的“鷹計劃”開始執行。“鷹計劃”是德國入侵英國整個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掌握製空權,為入侵鋪平道路。但是,在戈林元帥心目中,入侵是多此一舉,單靠他的空軍就足以使英國人屈服。為此,他決定傾巢出動,一舉蕩平英國空軍。他非常謹慎地告訴人們,他可以在4天內消滅英國南部的空軍,在稍長一點兒時間裏使整個英國空軍失去戰鬥力。

  德國統帥部計劃用2400架作戰飛機實施“鷹計劃”。德國空軍確實不同凡響,在西班牙、在波蘭、在法國都曾獨占鼇頭。此次收拾英國也不會有多大麻煩。其實,英國已經是戈林的手下敗將了。於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空戰在狹長的英國藍天上展開了。

  戈林做夢也想不到,在陸地上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的英國人,在天上竟如此英勇。特別令人意外的是那個叫做“雷達”的新式武器,使德國飛機沒有到達之前英國人就能了如指掌。他們總是等候在預定地點,德國飛機剛一出現,便給予沉重打擊。戈林的空軍遭到了嚴重損失。

  盡管如此,戈林仍然屢屢得手,但兩個嚴重的戰術錯誤使他功虧一潰。他本來知道英國“雷達”的厲害,但卻沒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稍加打擊之後就放棄了。此外,戈林曾集中力量打擊英國的戰鬥機群。這一戰術措施突然使英國空軍遭到重大傷亡,戰鬥機大量損耗。丘吉爾擔心,再這樣持續下去,英國空軍將麵臨崩潰的危險。然而,戈林卻突然改變了作戰方案,開始傾全力夜襲倫敦,從而使英國空軍絕路逢生,獲得喘息之機。等戈林回過頭來再想對付那些戰鬥機,則為時已晚。

  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空戰,戈林無法獲得製空權。希特勒對這樣無止境的消耗戰已經厭煩,下令停止。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也因此無限期推遲。對英空戰的失敗,是德國自開戰以來最重大的失敗,也是戈林聽到的第一聲喪鍾。

  不列顛空戰不利的局勢使不可一世的戈林變得垂頭喪氣,他甚至沒有心思去關心前線的戰局,而是在法國搜括各種各樣精美的藝術品。

  戈林一直在法國呆到11月初。在此期間,希特勒加緊製定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將戰略重點轉向東方。對此,戈林竟一無所知,直到12月18日才得到希特勒的正式指令。“巴巴羅薩計劃”的要點之一,就是利用巴爾幹南翼國家,作為德軍的集結地和後勤供應基地。為此,1941年4月,德軍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戈林出動了300架轟炸機襲擊貝爾格萊德,釀成1.7萬人死亡的慘劇。兩周後結束希臘戰事。而在此以前,墨索裏尼的軍隊在6個月裏都沒使希臘人後退一步。

  6月22日,德軍在波羅的海至黑海的1000多公裏的戰線上向蘇聯發動大規模攻勢。戈林派出2700架飛機參與行動,目標是對方布置在邊境線上的4000多架飛機和1000多個雷達站,然後全力支援地麵部隊的進攻。在最初的一個月裏,德軍的打擊使得蘇軍節節敗退,似乎隻有束手待斃的份兒。納粹黨徒們欣喜若狂,一場權力角逐隨即在上層拉開。

  戈林一再提醒希特勒,要注意剛得到黨務部長一職的鮑曼的“野心”。希特勒則安慰說,戈林在第三帝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第二天,即6月29日,希特勒簽署了一份秘密指令,確認戈林為他死後的“唯一”接班人,並且可以作為他的“一切事務的代表”。戈林心花怒放,美中不足的是身體狀況欠佳,尤其是心髒。於是戈林將注意力放在療養上,甚至懶得關心時局。

  進入8月份以後,軍備不足的德國空軍不再能充分地配合陸軍,不免使戈林臉上無光。希特勒任命米爾希為新的空軍軍械局局長,飛機的產量才大有起色。然而隨著冬季的到來,前線的情況不斷惡化,希特勒對戈林的態度變得冷淡起來。1942年2月,希特勒剝奪了戈林主管軍備的權力,此後,戈林的4年計劃係統慢慢被施佩爾所架空。

  1943年1月底,由於戈林的空中運輸不力,在斯大林格勒陷入重圍的德國第6集團軍經過絕望的頑抗後被消滅。3個月後,北非戰場也陷入災難。在國內,戈林的空軍似乎從天上消失了,而敵機則在德國實施不斷升級的毀滅性轟炸。

  當英國空軍在3月對魯爾區進行了一次地毯式轟炸,以及在1943年6月24日至30日的8天之內進行的5次大空襲中用成千上萬的燃燒彈在漢堡點燃了熊熊大火時,希特勒對戈林的惱怒又升級了。大火使街道上的瀝青地都熾熱地燃燒起來。戈林本來希望倫敦遭受的災難突然落到了漢堡的頭上。英國皇家空軍用錫箔使雷達監視係統“迪泊爾希特萊勞”陷入了癱瘓,這樣德國空軍整個夜間行動就變得盲目了。帝國在夜間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戈林既不能抵抗英國和美國的襲擊,又沒有有效的手段進行反擊。

  英國飛行部隊在夜間幾乎一刻不停地襲擊著德國城市,而且其戰略進攻也越來越準確。曼海姆、紐倫堡、達姆施塔特、海爾布隆,每一座稍大一點的城市都成了潛在的目標靶。“歐洲要塞”的“屋頂”對空中大敞著。那段時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於在佩內明德發瘋般生產著的“複仇武器”上。當在一次大規模的空襲中,不僅柏林,而且那個秘密的導彈試驗中心也被轟炸了時,希特勒的暴怒幾乎達到了極點。必須得有個替罪羊。希特勒原本是衝著戈林發火的,但他不打算損害戈林的威信,他把罪責推給了總指揮部頭目漢斯·耶肖雷克大將。後者反正已經對戈林喜怒無常的脾氣,對他的愚昧無知和過分自信失去信心。受指控的折磨,耶肖雷克也和烏德特一樣用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在他遺留下來的書桌上有一張紙條:“我不能再和帝國元帥共事。元首萬歲!”

  就連希特勒也和戈林的聯係越來越少。大量粗暴的侮辱和傷害不僅僅隻在私下裏發生。“您的爛攤子空軍”,希特勒這樣批評戈林,卻不願承認空軍的能力是不能勝任分配給它的任務的。“戈林!空軍毫無用處。這是您的責任。您太懶了!”

  一段時期以來,希特勒在注意戈林在卡琳廳、羅明膝或是在弗爾登斯坦因城堡中拜占庭式的生活風格時,就已經越來越表示出反感了。就在德國空軍為生存而戰的同時,戈林邀請斯德哥爾摩新任公使漢斯·托姆森去打獵,緊接著又到卡琳廳去觀看時裝表演。“早晨穿著17世紀時的緊身上衣,並帶有凸出的白色衣袖,”外交官烏爾裏希·馮·哈塞爾描述道,他對戈林滑稽可笑的裝束持反對態度,“白天換了多次衣服,晚餐時穿著藍色或紫羅蘭色的日本和服和鑲著毛皮的睡鞋……次日早晨他又在腰間佩戴上了一把金製短劍,領帶上別著一個鑲滿寶石的別針,纏在他那肥胖的身體中間的是鑲著許多寶石的寬腰帶。其外表的華麗和戒指的數目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然而希特勒仍然讓戈林擔任總司令——正如他對海因茨·古德裏揚大將所講,這是出於國家政治上的考慮。因為民眾對由他指定的繼承人的喜愛程度依然未減,這對於政權是有用的。所以戈林首先仍然是一個不能低估的權力因素,因為希特勒從來也沒有打算完全拋棄他在鬥爭時期為自己創作的關於那位“老戰士”的圖畫。

  墨索裏尼倒台後,在1943年7月25日的形勢討論中,希特勒像在催眠狀態中一樣熱情洋溢地談論道:“帝國元帥和我一起經曆過非常多的危機,他在危機中是冷酷的。在危機時期不可能有比帝國元帥更好的建議者了。他在緊急關頭殘忍而冷酷。我總是看到,當進行殊死鬥爭時,他便是一個毫無顧忌,如鋼鐵般堅強的人。也就是說,你們根本得不到一個更好的。他還幫我渡過了所有的危難時刻,他總是變得很冷酷……”盡管有失望和不成功,但“元首”和他“第一位追隨者”之間的紐帶看來是不可割斷的。

  約瑟夫·戈培爾的副官魯道夫·塞姆勒於1943年8月10日在日記中寫道:“從政治上看,戈林可能已經死了。已經有關於他死亡的謠傳了。所以希特勒建議——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戈林在他那裏還享有很高的威望——帝國元帥應該重新在公眾場合露麵,以重新贏得大家對他的喜愛。”

  應該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對於像戈林這樣一個人來說並非不危險。但是步行柏林大街一事表明,由於戈林的同情心以及他的魅力,他仍然可以令人吃驚地獲得人民的好感。盡管有個別行人以“邁爾先生”的稱呼來問候他,因為他曾說過,“哪怕隻有一架敵人的轟炸機進入帝國領空”他便叫“邁爾”。但是他倒不必忍受比對他誇口的這個嘲諷性的影射更多的批評。

  很顯然,對空襲和作為空軍領導而失去作用的責任被推到了別人的身上:大多數人認為“領導層”應該對此負責任,但卻不是這位“肥胖的人”。對於空襲中絕望的犧牲者來說,戈林與其說是出氣筒,倒不如說是一個滑稽人物。群眾嘲諷說,戈林和“騰格爾曼”相似——在每一個城市裏都遭到失敗。而關於空軍則是這樣說的:“隻要戈林的殲擊機在空中,空襲肯定已經結束了。”

  這些黑色幽默有著一個真實的背景。1944年5月,每天有2000架盟軍的飛機進入帝國領空。落到化工廠、煉油廠以及軍備企業的炸彈一天比一天多。1944年冬天,情形看起來完全絕望了。德國空軍正處在瓦解狀態,德國城市陷入廢墟之中。戈林辱罵他的殲擊機就像膽小該死的烏德特對空軍軍備生產中的混亂狀況一樣無能。戈蘭德建議將達到成批生產水平的噴氣式飛機“梅塞爾斯密特”262作為截擊機立即投入使用,戈林拒絕了,為的是維持他和希特勒之間易碎的和平,因為希特勒荒唐地要求將其作為轟炸機使用。

  有關此種第一批生產的噴氣式飛機投入使用的糾纏持續了數月之久。直到1944年夏天才將“梅塞爾斯密特”262作為“閃電轟炸機”和阿拉多234(一種裝有2個噴氣式發動機,時速達到800公裏的轟炸機)供應給空軍,但以此來對付德國上空的盟軍空軍已經太晚了。這些先進的飛機幾乎是不起任何作用地消失在了盟軍大量密集的炸彈中。

  1944年,武器車間提供了3.8萬架飛機(1941年1.1萬架),但是化工廠被轟炸後,這些殲擊機由於缺乏汽油而陷於癱瘓,它們現在才大量地從工廠車間滑行到停機場,在那裏毫無保護地遭到了轟炸。

  戈培爾1944年6月6日在日記中透露:“我們在空戰中的劣勢簡直是災難性的。元首對此非常痛苦,特別是考慮到戈林肯定對此負有直接或間接的責任。但他又不能采取反對戈林的行動,因為這樣一來,帝國和黨的威信將會蒙受最嚴重的損失。”

  就是在空軍內部,對這位總司令的信任也在逐漸消失。戈林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授與最高勳章的戰鬥英雄曾經是年輕飛行員心中的偶像,但他卻遠離了空軍的困頓和擔憂。

  當戈林1944年11月7日在柏林瓦恩湖舉行的一次會談中再次漫罵到場的參加過戰鬥的飛行員是“膽小鬼”,以及讓所有殲擊部隊在唱片上聽到這次侮辱性的講話時,這次公開的侮辱差點導致了一場暴動。由此可見這位總司令和他的軍官們之間的關係遭受損害的程度之深。當戈林為了解釋自己的不妥行為而召集30名重要軍官舉行“空軍會議”,並在會上責備“代表們”“在批評空軍中任何事情或任何人時把我除外了”時,氣氛仍不見好轉。

  “1945年1月中旬到月末,”他在紐倫堡說,“就不再有任何希望了”。戈林已身處絕境:不管是在希特勒那裏,還是在他的軍隊那裏,他都得不到支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